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马无夜草不肥19 ...

  •   老厂长赵雨广看到有吉普车停在办公室门前,连忙走到门口亲自迎接,老头上午就接到电话通知,知道下午航运营业科的科长陈如海将陪同市自来水公司的两位同志来木船社考察地形,老头口风严实,连自己的老伴都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否则上午的时候整个木船社里里外外就要谣言四起。
      丹|徒|县航运公司除了大大小小的几个直属分厂外,还包括航运营业科、航运指挥科、生产科、船员科、财务科和综合科。航运营业科和航运指挥科是航运公司最重要的两个部门,航运营业科负责寻找货主货源、协商运价、签订运输合同、监督和检查船舶运输质量、处理货损事故等等;航运指挥科负责船舶的生产和调度、船舶运行计划的编制与监督执行、及时与港口及有关部门联系,掌握船舶在港口的作业和安排情况、及时掌握气象和水文情况,确保运输生产的安全和高效率、统计生产进度及有关的成本项目,提出改进意见,采取改进措施等等。
      照理来说,陪同和接待外涉单位人员的相关事宜是轮不到航运营业科来插手,而是由综合科的相关人员去负责,但架不住陈如海腰杆硬,且出让土地只与木船社有直接关联,毕竟木船社好歹是个独立的法人,陈如海最大的理由就是他家目前还在木船社,所以他必须亲历亲为。
      木船社在职职工只有三十多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企业,赵雨广虽然挂着厂长的名头,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连个秘书助手之类的都没有,办公室平时都是退休的老伴帮忙打理,这回因为有重要的事情商谈,所以早早就将老伴打发回宿舍。
      办公室北面的窗户敞开,有江风灌入屋内,办公室显得并不是特别的闷热,赵雨广将三人迎进办公室,四人彼此寒暄介绍数句后,赵雨广给三人各泡上一杯毛尖绿茶,自己则捧着一个搪瓷大茶缸坐在旁边笑呵呵的当泥塑弥勒佛。
      老头心里跟明镜似的,虽然他挂着厂长的名头,在木船社中看似土皇帝一样一人说了算,其实要想换个厂长,总部那边也就分分钟的事情,最近几年木船社业务惨淡,完全成为航运公司的累赘,上头早就有了撤掉木船社并到丹徒镇船厂的打算,还有三年就退休的老头可不想在退休前掉进阴沟里面爬不上来,既然总部那边派陈大科长前来协商,那他还不识点趣,乖乖的当一个木偶泥塑就好。
      茶喝过三两遍,三人休息了差不多大半个小时,陈如海朝自来水公司的两人说道:“时间也不早了,下午还要赶回镇|江|市|区,我们这就去厂区西面看看地形吧。”
      自来水公司虽然来了两人,其实真正负责打头站的是身穿红色的确良衬衣的女人,另一个男人只是司机,红衣女人站起身应道:“也好,早点看过早点回去。”接着扭头冲司机说道:“小刘,走吧。”
      陈如海跟着起身,转眼冲赵雨广笑道:“老厂长,咱们这就走吧。”
      陈如海原本是在木船社参加工作,然后靠着出众的能力和不一般的关系鲤鱼跃龙门一般跳出木船社这个泥水坑,钻入航运公司的总部,最后又努力爬到航运营业科正科长的位置,已经属于赵老头永生都不能企及的航运公司高层领导,他的这句“老厂长”惊得木偶泥塑活了过来,赵雨广连忙放下搪瓷大茶缸,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接着排开三人,一马当先的领着三人走过厂区空地,穿过西面围墙的小铁门,最终来到杂草芦苇丛生的荒地上。

      ××××××××××
      六月中旬的一个周日,陈如海回到高资探亲,陈喜梅拎着早就准备好的四瓶分金亭特酿、四条红双喜和四斤金山翠芽赶到马家庄的大楼,分别送给陈守林和陈如海。
      分金亭这个白酒品牌对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能比较熟悉,毕竟曾经辉煌过。一九八四年,泗洪酒厂成功开发出独树一帜的“串香型”白酒,以“闻着香、喝着甜,一斤只花块把钱”的独特优势,一经推出就席卷全国。九四年至九七年,连续数年全国产销量第一,屡获殊荣,更被《人民日报》盛誉为“人民心中的金牌”。只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泗洪酒厂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分金亭的影响力逐渐衰退,市场更是一路下滑,目前只能占据江|苏、安|徽、浙|北、鲁|南等地的低端白酒市场。
      金山翠芽是镇|江本土品牌绿茶,于一九八二年在靠近高资的下蜀茶场、五洲茶场开始试制,并逐步推向镇|江当地市场,获得好评。一九八五年,金山翠芽通过技术鉴定,列为江|苏|省名茶,同年,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中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中国名茶的称号。金山翠芽的身形扁平挺削匀整,色翠毫显,滋味鲜醇,茶汤色嫩明亮,叶底肥壮鲜活。冲泡后,部分翠芽依依下沉,部分翠芽悬浮水面,根根如抢旗挺立杯中,形成泾渭分明的上下两层,形似镇江金山宝塔倒映于碧翠苍澜的扬子江中,令人遐想无限。
      陈喜梅的礼物自是让陈守林笑得合不拢嘴,这三样皆是老人家的心头之物,陈喜梅挑选的东西正是投其所好,而陈如海对这三样同样是欣喜不已,当陈喜梅向陈如海提出多多照顾的时候,陈守林直接代替陈如海应承下来:“梅丫头,你有什么事,如海能够办到的,肯定帮你办到。”
      陈喜梅听后笑脸如花:“有干爸这一句,我就跟吃了定心丸一样,前几天我刚听人说自来水公司可能要在木船社征地建抽水站,我今年刚花了大价钱在木船社西面的荒地上盖了几间瓦房,总不能让人白白的给拆了,一点赔偿都不给我,让这许多钱全部打了水漂。”
      赵雨壮原本是挑唆着陈喜梅拎着礼物去找航运公司的总经理,结果被陈喜梅一口否决掉:“周万才这狗贼,有多少都不够他吞的,送他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我看直接找你如海舅舅最方便,他家就在木船社,他肯定能说得上话,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陈如海听完陈喜梅的这一大通话,眉头立刻就皱了一下,上周丹|徒|县|政|府发来一纸公函,要求丹|徒|县航运公司配合镇|江|市自来水公司的征地工作,具体的事宜公函上并未仔细说明,于是关于自来水公司征求航运公司征地的事情也仅仅只是在几个高层领导间流传,整个总部都还没有传开来,没想到远在高资木船社的陈喜梅倒是神通广大的很,能够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如此想着,陈如海恢复到常态,笑了一笑,说道:“老大姐真是消息灵通,只是这事还没有最终确认,要等自来水公司的人去木船社考察,还要等他们发来征地公函,才能最终决定。”
      “这个我可不管!”陈喜梅听到陈如海的话中有推脱的成分,立刻耍起了无赖:“干爸都答应了,你还畏畏缩缩的不想揽事,就生怕影响你的前途。”
      “老大姐,你这话说的可严重了啊。”陈如海立刻叫屈道。
      “梅丫头啊,如海不会让人家白白的把你的房子给拆了的,这点你放心,我给你保证。” 陈守林的这个圆场等于是没打,直接倒向陈喜梅,给陈如海判了死刑,陈如海就算不想上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
      这是陈如海第一次见到陈喜梅新建的瓦房,高高的石料台阶、红红的砖块墙面、黑黑的大瓦屋顶,屋内传来阵阵鸡鸣鸭叫,更有鸽子的咕咕声,陈如海故作惊讶的问赵雨广:“这里什么时候建了这么几间大房子?谁建的呀?”
      赵雨广瞅着陈如海憨憨的笑了两下,心底却是甚是鄙夷,陈喜梅和陈如海的关系整个木船社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在别人面前装呆扮傻也就罢了,在他这个老头子面前演戏也太掉价,只是外人面前不便揭穿,只得配合着陈如海演戏道:“厂子里的赵远山和陈喜梅夫妻两个,刚建好没多少时。”
      “啧啧啧,”陈如海连砸吧着嘴,冲红衣女人叹道:“这样的好砖好料砌起来的房子,直接推掉,真是可惜了了啊!”
      红衣女人却没有接陈如海的话,而是环顾荒地一圈后,径直的说道:“地点倒是挺合适,就是这点荒地肯定不够,厂房估计要向东移一些。”

      ××××××××××
      陈如海三人在下午三点离开了木船社,还没有到五点,有关自来水公司打算在木船社西面荒地建抽水站的谣言就在木船社内传了个透。
      具体过程是,口风甚稳的老厂长终究禁不住老伴的七询八问,吐露出三人来厂的目的,于是“自来水公司打算在西面荒地上建抽水站”在老头老太中间最先传播开,接着“自来水公司打算拆掉陈喜梅家的房子在西面荒地上建抽水站”从老头老太扩散向在仓库劳作的中年老妇女,“自来水公司要拆掉陈喜梅家的房子在西面荒地上建抽水站”再由中年老妇女扩散向中年老妇男,最后“自来水公司要强制拆掉陈喜梅家的房子在西面荒地上建抽水站”由中年老妇男传向四面八方,最终波及到船舱里除锈的杂工组这里。
      秦昌荣幸灾乐祸的朝戴着草帽口罩正在专心铲锈的赵远山笑道:“赵远山啊,赵远山,你跟陈喜梅忙了小半年,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呀!”
      赵远山听到传闻后,本来心里就不痛快,被秦昌荣的话一激,摔下除锈铲,摘下口罩,说道:“你有什么好高兴的,是不是篮打水一场空,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秦昌荣见赵远山气急败坏的样子笑得更加肆意,得意非凡的看向周围的一圈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赵远山的双眼上:“那我们就走着瞧好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