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马无夜草不肥13 ...

  •   知道女儿女婿盖房子每天都要请工人吃三餐,陈守仁为了替女儿省菜钱,天天都去木船河口的大搬筝那里捕鱼,一捕就是大半天的光景,捕到的鱼基本都会送到小屋木,如果捕的多还有得剩余,陈守仁就拎到高资镇的鱼贩子那里贱价卖掉。
      在赵雨壮的记忆中,陈守仁和刘兰英平时根本都不会用到退休工资,就靠捕鱼、卖菜、扫水泥、扫煤屑、拣明矾赚来的钱来贴补家用。等到长江大堤修固,大搬筝拆除,陈守仁和刘兰英到木船社东面的荒地上盖房子,陈守仁就没再重建搬筝,靠捕鱼赚钱的技能就此放弃。
      金乌回巢,天地失明。
      赵雨壮和高宝小心翼翼的下了废旧吊机,高宝对赵雨壮分手道:“天都黑了,我这就回马家庄,你也赶紧回木船社。”
      赵雨壮拦下高宝,说道:“别介啊,跟我一起回家吃晚饭,我家的米饭是差了点,可菜色总是不错。”
      高宝不好意思,扭捏的说道:“今天没有帮忙,不应该跟你回家蹭饭。”
      赵雨壮笑道:“没事,我妈没那么小气。”
      说完,赵雨壮就死拖活拽的将高宝拉到小木屋,两人刚进门,就看到大方桌上铺满了刚包好的水饺,赵霙在方桌一角用擀面杖擀面皮,陈喜梅、赵雨虹、赵霞三人在包水饺,为了防止包好的水饺粘在桌面上,桌面早已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
      赵雨壮丢下高宝,冲上前往搪瓷盆里的馅料猛看,然后惊喜的抬头问陈喜梅:“荠菜肉馅的啊,妈,这是买的还是挑的?”
      赵霙面露得色,笑着邀功:“当然是挑的啊!我跟二姐今个在大埂上挑了一天呢!”
      “厉害!厉害!”赵雨壮言不由衷的吹捧。
      赵霙没有察觉到赵雨壮言语中的不屑,继续说道:“我跟二姐上午挑了一蛇皮口袋的荠菜回家,中午刚吃过饭,准备继续到大埂上去挑,结果跑到大埂上一看,全是人。”
      赵霙口中的大埂就是长江大堤,此时还没有用石料将大堤的两边加固,大堤两侧正是荠菜、蒲公英、乔乔豆、马齿苋这些野菜的乐园,每年开春木船社的孩子总喜欢拉帮结对的集体去扫荡,今天赵霞赵霙两姐妹的行动正式掀起挖荠菜的高潮,导致木船社的孩童全部出动。
      算算日子都已经三月下旬,赵雨壮对比后世,此时的荠菜早已开花,没想到八十年代的气候寒冷,荠菜还没有起苔。后世,很多野菜都已经大规模的种植,荠菜、马兰头、芦蒿、菊花脑、枸杞头、药芹这些吃在嘴里跟现在完全两个味道,特别是芦蒿,几乎没有了芦蒿的野味,水济济的特别难吃,跟草杆没什么两样。
      想着想着,赵雨壮刚要开口说话,就被陈喜梅堵在嘴里:“小壮回来的正好,你到对过外婆那里拿个小扁子过来,再拾一扁子饺子送回去。”
      赵雨壮点头应答,拉着高宝一来一回将一扁子的荠菜肉馅的水饺送到刘兰英家,刘兰英笑呵呵的端过小扁子,说道:“你们两个别回去了,就留在我这吃水饺,那里人多手忙的,哪有我这里吃的舒坦。”
      赵雨壮笑着拒绝:“谢谢婆婆的好意啊,我妈让我过来是送水饺的,不是来吃水饺的,我可不想在这里吃的舒服,回家被我妈捶的不舒服。”
      “她敢!”刘兰英啐道:“没有王法啦,是我留你们吃的,我倒看看她有没有这个胆子!”
      “哎哟歪,我的好外婆唉!”赵雨壮假嘛假嘛的大声叹道:“你就饶了我吧,哪吃不是吃啊,我还是早点回去吧,省得我妈发火。”
      赵雨壮的话音刚落,就隐隐的听到河对面传来陈喜梅的大声喊叫:“小炮子子,还不早点回家啊,送个水饺要磨蹭几个小时呐,饺子已经下锅了!”
      赵雨壮笑着冲刘兰英努嘴道:“喏,我说的没错吧。”
      “小东西!”刘兰英笑骂道:“滚吧!滚吧!”
      赵雨壮和高宝返回小木屋,赵远山和几个工人在河边洗完手脸,正围坐在用木板搭成的小桌子上喝酒,一盆红烧大青鱼、一盆青菜炖肉片、一盆荠菜水饺。赵雨壮连声叫上几句叔叔,就窜到赵霞身边,赵霞分别从锅里捞出两搪瓷盆的水饺递给赵雨壮和高宝。
      赵雨壮倒上陈醋、蒜泥和剁椒,走到还在继续包水饺的陈喜梅的身边说道:“这么多荠菜全部包水饺真是可惜了啊!”
      陈喜梅斜着眉毛没有说话,等着赵雨壮的下文,赵雨壮见陈喜梅没有接自己的话茬,只得继续说下去:“早知道昨个我们姐弟四个请一天假去挑荠菜,今天我跟大姐去市区的时候顺道带上拿去卖了,多少也能卖点钱吧。”
      “钱!钱!钱!”陈喜梅狠狠的剜了赵雨壮一眼:“你这个小屁侠子,满心满脑的全是钱,是钱重要还是学业重要?这么点道理都不懂,平时教给你的都教到狗肚子里面了?”
      赵雨壮没得到夸奖倒得来一个大瘪,暗自吐吐舌,灰溜溜跑到高宝身边去找平衡去了,一旁擀面皮看热闹的赵霙冲赵雨壮挤眉弄眼,赵雨壮抽两下鼻子,拖着高宝出木屋,蹲坐在水泥坪前的台阶上。

      ××××××××××
      第二天,中午放学后,赵雨壮却看到是外婆刘兰英在做饭,母亲陈喜梅竟然不在家,于是惊奇的问刘兰英:“婆婆,怎么是你做饭,我妈呢?”
      刘兰英正在煮咸鱼块,倒入生水,盖上锅盖后说道:“你妈挖野菜还没有回家,关照我这两天过来给大家做饭。”
      赵雨壮上幼儿园,放学比三个姐姐要早半小时,他搬来一个小爬爬坐下,觉得陈喜梅的举动很怪异,小声嘀咕:“难道昨天吃荠菜饺子省了钱,老娘尝到甜头了,想让我们天天吃野菜不成?”
      直到吃过中饭下午去上学,赵雨壮都没有看到陈喜梅回家,就将疑惑藏在心底,等到晚上跟高宝背着柴禾回家,看到陈喜梅和三个姐姐正在门口水泥坪上洗野菜拣野菜,于是奔上前问道:“妈,你花一天的时间,就是为了挑野菜,不会想让我们天天都吃野菜吧,这东西偶尔吃吃还行,顿顿吃不把人给吃够了?”
      “你这个小把戏,还真想得起来呢!”陈喜梅抬了一下眼皮,并没有打算遮遮掩掩,开口骂道:“你昨个不是说野菜可以卖钱的嘛,我就挑些明天拿去镇|江卖卖看,卖得好的话,我就让你婆婆帮忙做饭,让她不要开伙,我就去挖一天卖一天,赚钱盖房两不误。”
      赵雨壮几欲晕厥,话到嘴边却不敢说出口:“还说我满心满脑都是钱呢,我看你自己就是个钱锥子,找到个缝眼,就得钻下试试。”
      陈喜梅和赵家三姐妹将陈喜梅弄来的荠菜、马兰头、枸杞头和香椿头清洗干净,然后用麻线一把把的扎好,最后整齐的放置在盛有清水的大圆木盆内。赵雨壮猜想明天陈喜梅拿到镇江是按小把子卖的,具体几分钱一把完全要看陈喜梅的心情了。
      天没有亮陈喜梅就起床了,她没有乘公交车去市区,而是挎着野菜,骑着自行车,沿着沿江大堤到达镇|江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长江路大市场。她也没有按照赵雨壮猜测的那样自己去卖,而是全部低价倒腾给了一个菜贩子,揣上钱后就急匆匆的按原路返回到高资。

      ××××××××××
      每天晚上木船社总有孩子去西面的荒地看热闹,赵雨壮和高宝仍旧去砍树枝偷草杆,偶尔去看一次的赵雨壮这才发现一米多高的石料高坪早已建成,就连上面的砖墙都砌了半人高,不禁感叹工人的造屋神速。
      在建房之前,赵雨壮就向陈喜梅灌输过日后饲养鸡鸭的方法是以笼养为主,鸡舍、鸭舍、鹅舍、鸽子舍分开,每个舍房前面空出的地坪用红砖砌一人高的围墙院子,用来给鸡鸭鹅放风,鸭舍和鹅舍最好建两个小水泥池,可以给鸭鹅游泳洗澡。
      上辈子赵雨壮虽说不怎么看电视,不过就算看电视也只看中央七套和中央九套,特别是中央七套的“科技苑”、“致富经”和“农广天地”这三个节目,看着节目里的农民致富诀窍,各种农业知识,赵雨壮觉得特别有意思,偶尔也会幻想自己或许也可以成为暴发户的小农民。
      已经连续卖了十天野菜的陈喜梅终于消停了两天,赵雨壮估计大岸上的野菜都被自个老娘挖光了。恰好这两天有家禽贩子到木船社转过一圈,小贩跟木船社几乎家家都认识,毕竟年年都是他一个人来此贩卖鸡仔鸭仔和鹅仔,看到往年都买上几十只的陈喜梅今年一只都没有买,担心的问道:“陈大姐,怎么一只都不买,是看不上我的,还是不打算养了?”
      陈喜梅听到小贩话里有话,就笑了起来:“你不用担心,还没有其他人敢来木船社卖小鸡小鸭,不都是给你包圆了。我今年不是不养,要等到鸡棚鸭棚盖好了才养,你四月不是还来一次的,着什么急啊!”
      木船社有家家养鸡鸭的传统,因为是散养,所以经常会发生鸡鸭跑到别人窝里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后无法辨别谁家的鸡鸭,所以大家都商量好了,在鸡头、鸡身、鸡屁股上点上红油漆、绿油漆、黑油漆、白油漆等等,每家的标记都不一样,位置也不一样,这样就容易区分开来。不过陈喜梅比较狠辣,根本就不用油漆,买回鸡仔鸭仔后,直接用剪刀剪掉一只脚趾,省得鸡鸭换毛或者油漆掉色还需要重新点油漆,她的方法可算是一劳永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