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向追忆似水年华致敬的情书 ...

  •   普鲁斯特,法国人,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只因为这一本《追忆似水年华》

      这位筒子父母双全,家境非常优越,本人体弱多病。比较欣赏和花了许多时间去研究的作家是英国人罗斯金,因为两人背景基本相似。还有用书里的话来说是:都对流云飞鸟、景物变迁有浓厚的兴趣。(偶也对这点粉有兴趣,羞。8过除了这点,偶和他们基本么有相似之处,恨)

      两个BT最擅长的就是:用显微镜般的细腻描写与分析,混杂大量思想与形象的长句,在回忆中重现现实的独特方式,以及优美绚丽的散文风格。

      so来看这本15年完成,250多万字的宏篇巨制(真的很宏大哈,惊倒ing,我想,我大概不会有啥想要去看原文的念头,了解大概就好,大概就好。)

      追忆中,那些他所到过的地方,所认识的人,以及所见所闻的许多往事都像潺潺流水,连绵不绝地涌现。
      从她们身上,马塞尔(怎么跟Ross养过的猴子一个名= =)恍然大悟:随着年华流逝,一切物质的东西都要被时间销蚀,最终灰飞烟灭,只有感觉到了的、经历过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
      它更深层的中心主题则是“时间”,心理时间。这部作品之所以不朽,就在于探索到了这条通向被遗忘的“真实”世界的艺术之路。

      (具体解释就是我的文简介。btw小说名可直译为“追寻失去的时间”)

      从《追》开始,普鲁斯特不再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写实性描绘,而是转向了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究。

      这点和李商隐对诗坛的贡献很相似。(官方说法是:小李筒子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小李从小孤苦,小普从小有病;
      小李长大后不能发挥抱负,老被排挤;小普健康不全,老是卧床;
      小李的诗歌非常含蓄,喜欢用典,多用意象,造成多义和难解之感,语言精致幽雅;小普利用通感联想等方式,回忆与梦想交叠在一起,语言是非常精致优雅。

      扯远了,拉回来继续说小普。(8过这两只拿来比较也满说的通,两只严格算起来都是意识流的。只不过中国么这流派在小李那个时代。小李不像小普,一辈子基本就是这本书最出名了。而是丰富多产,各种类型都有,只是最出名的还是这个无题啦,你我都了)

      写作方法:

      1.人物关系、人物地位时刻处于变化当中,遥相应和地将作品连缀成一个整体,尽管是精心设计,却又浑然天成,极好地体现出世事难料、沧海桑田的时间主题。
      2.刻画人物时采用反复观照的方法,让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出现,从而像一幅反复着色的油画一样,逐渐形成完整的形象。
      3.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中存在着三个主体,即叙述者、主人公和作者,他们都叫“马塞尔”,象征了三者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
      4.打破了时空延续的方法,没有贯穿始终的环环相扣的中心情节,回忆与梦想交叠,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之分。
      5.注意到了人类意识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且善于捕捉泄露心理秘密的一刹那。
      6.文体风格精致优雅。

      --------------------------------------

      擦一把汗,终于可以说个人感想了。我其实在阅读各位大师简介和作品介绍时,很不要脸的想过:这点跟我像,这点也跟我很像……从而找到鸟亲切感。
      当然遇到不像的东西,就是我缺乏而他富余的[废话,要不然怎么你还坐在这里对着电脑苦背,而人家已经是大师了呢],我会努力学习,争取吸收到精华然后应用到我的文里。上面的方法里我需要学习的是,人物关系人物地位时刻处于变化当中,刻画人物要采用反复观照的手法,以及注意到人类意识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都是我喜欢琢磨的领域捏)。

      本来今天计划把20世纪这几个作家看完搞定的,么想到才看了艾略特、卡夫卡,立马就卡在小普这了。我没办法再去研究后面的乔伊斯和福克纳,没办法再回到现实世界中,只能对着这部小说的大意发呆,心颤,难过……

      没错,我终于要说到标题了(含泪鼓掌ing,像偶这样走题走到喜玛拉雅山的也不多见。。。)

      人的心灵感受到了的东西,可能沉睡在意识的底层,或者被现在的其他感受所覆盖,但它们不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有朝一日,在某种外界感受的激发下,会从心灵深处浮现,上升到意识表层,此刻,昔日复活,时光重现……

      若这世上有部电影让我愿意反复码字的,毫无疑问就是《情书》了。

      许久不看,被这文字一勾,少年藤井的模样竟然鲜明的出现在我脑子里:他在图书馆里借的大部头看,满满的书卡后面都是他的名字。(哀怨我们大学里的电脑归档,哪有写满密密麻麻人名的书卡浪漫),他请女孩代为归还那本《追忆》,他跨上自行车永久远去之前,深深的凝视她的最后一眼。

      很多事小时候不明白,直到女孩长大了,接到远方的信件,开始回想起年少时遇到的那个男孩,所有过往的记忆慢慢浮出水面,竟然比她以为自己记得的还要多更多……

      原来不是不爱,只是不懂得自己在爱。

      感谢渡边博子的一封来信,揭开了尘封多年的一段少年往事。

      就像每看到莉香在火车上痛哭失声都会陪着流泪一样,每看到女孩翻开书卡的背面看到自己少女时期的肖像被完好的画在上面,才明白当年那少年的含蓄心意时,忍不住鼻酸……

      终于她收到了你的心意,你在天国,是不是也会微笑着,嘴里继续哼着松田圣子的歌……

      [走题到此结束ing...我仿佛基本上都没在正题上.=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