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沉溺 ...

  •   边陲,小镇。
      大雪像鹅毛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天地间一片雪白,掩盖了全部色彩。
      书生拿起手中的酒坛,缓缓地将酒倒入碗盏。大坛子不如酒壶轻巧,不可避免地会滴落几滴。浅尝着冒着热气的烈酒,虽不如江南的温润醇厚,但在此极寒之地,也唯其能让身体生出一股暖意。
      客栈中的其他客人都纷纷嘲笑书生做作,一个粗汉大声喝道:“喂!书呆子!酒不是你那样喝的!”说着,一把抄起酒坛子,豪迈地倒竖起来,大口大口地灌着。一坛终了,还特意在众人面前使劲儿往地上倒了倒,引来众人喝彩。“这样才叫喝酒,懂吗?”最后还不忘教导一下书生。
      书生不发一言,饮尽碗中的残酒之后,酒坛子里剩下的酒也不要了,背上包袱就走,将一堂子笑声留在身后。望了望天色,大雪天的也分不清时辰,只是大步地向前走。
      书生并不介意被人嘲笑。从南国到帝都再到北地,科举的落榜,心仪之人的另嫁,年迈双亲的失望,家族中亲眷的轻看,这一切都未能打倒书生,区区嘲笑根本无伤大雅。何况,对于书生来说,酒是品到微醺用来佐诗情的,像方才粗汉那样,实乃是糟践。
      至今为止,书生都喜欢自己是清醒的,就算之前恁多打击,心痛难忍,也能清醒地面对,清醒地决定接下来的事宜,从未放任自己大醉。这是书生不牛饮的另一缘由。
      赶了半个时辰的路,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将军府。当书生向双亲辞行,说要投靠在将军府任职的表亲时,双亲会心展颜,儿子终于想通了。书生望着双亲欣慰的笑容,心中惭愧,早知如此,何不落榜时就顺从,折腾至今,实在不孝之极。书生并不是真正想随意谋个差事,然后了此一生,他是想借此成为将军的谋士、军师,守卫边疆,壮志依旧。
      似乎是提前打过招呼,书生很顺当地进入了将军府。表亲是将军府内的老管家,为书生谋了份西席的差事,也就是教将领们识些字,可有可无的一个职位。可是书生不气馁,勤勤恳恳地教将领们习字,即使将领们十分不以为然,他也依旧乐此不疲。书生相信,总有一天将军会接纳自己。
      终于有一天,在小径遇上将军。行礼后,将军未像之前那样略一颔首便径直走远,而是笑逐颜开地握住书生的手邀其入书房议事。书生心中狂喜,但面上仍是进退得当,谦逊有礼。
      原来书生常被将领们在将军面前提及。虽然将领们是埋汰书生太一板一眼,但将军认为书生这一点在都是大老粗的将军府是不可多得的,于是便暗中观察起书生来,最终认为书生值得提拔。
      将遇良才,古来便是一段佳话,书生坚信将军与自己便是这样一种佳话。可时值天下太平,一肚子的兵法毫无用武之地,但书生思量又思量之后,觉得盛世更需他这样的人来守天下,又是信心满满。
      家书往来之间,书生将自己的春风得意一并寄回给双亲。斗志昂扬的,就连双亲捎信来说,相见儿子一面,他也仅仅是多寄了些俸银回去,多叮咛几句,继续忙将军的事罢了。
      可是几年下来,虽然将军也会向书生讨教些如何安排巡夜的建议,但多数还是与书生彻夜手谈、论星象八卦,用兵布阵更是少之又少。将军希望书生能像教导将领们习字那样孜孜不倦地与自己谈论探讨,无奈书生志不在此,每每都会在将军兴趣正浓时转移话题,多次惹恼将军。
      终于有一次,将军彻底不耐烦了,盛怒之下挥手直叫书生滚。书生简直不敢相信,将遇良才,竟是此等结局吗?怔忡着直到“砰”的一声,朱门关闭的响声触及心底时,才回过神来。自己,终究是被拒之门外了。
      抱着被人从墙内扔出来的包袱,步履飘忽地不知怎的又走回初来北地的那间客栈。这些日子以来,客栈上下早已得知书生是将军的入幕之宾,客客气气地用酒壶盛着温酒上来。书生见此更是心中苦闷,握着酒壶灌了一阵之后,蓦然苦笑出声来,笑得整间客栈都听到了。末了,居然还有人大喝一声“好”!
      那一声“好”,令书生顿觉恍如回到当初投奔将军那一日,昔日的自己是何等踌躇满志,现今这般失态,实在有辱斯文。兼济天下的梦,从认字开始,便已刻入骨髓、溶入血液,毕生所求,仅此而已。那么,何不继续?书生在掌柜探究的目光下掏出酒钱,说了句“在下被将军赶出府,要另谋出路了,有缘再见”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又将一堂子议论留在身后。
      无处可去,只好先回乡。归途遥远,舟车劳顿,也抵不过归心似箭,心中欣喜。当踏上故土的那一霎那,书生几欲落泪,这是江南呐,阔别数载的家乡啊。湿润的柔风,温和的土地,亲切的乡音,这一切都是午夜梦回时最难割舍的梦境,如今,终于亲眼见到了。
      离乡太久,久到已经认不出回家的路是哪条了。书生拦住一位路人,用乡音激动地询问自己的家该怎么走。谁知路人不耐烦地一指,“喏,看到那两个坟包了吗?除了在外的一个儿子,他们家的人都在那头了。”说完便匆匆地走了。
      书生一路狂奔,奔至坟前,终于泣不成声。跪着哭着号着,书生愧疚难当。当初读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不过几句唏嘘,现今才真正明白这句话背后的锥心之痛。
      书生脱下里衣,拼命地撕开衣内心口处的暗袋,颤抖着掏出这些年来双亲的来信,如今重读,字字句句都在呵斥自己不孝至极。伸手将信笺送向烛台,目光在纸上流连,那字字句句不也正是双亲温暖的呵护?!书生连忙将未燃尽家书从火中救下,徒手拍灭火苗。火舌舔着指尖,又痛又暖,书生哭着将烧焦的纸片重新放回心口的暗袋内,捂着心口,颤抖不已。这些只言片语,是他余生唯一的火光了,又痛又暖,不忍割舍。
      失去至亲,又不愿忘记兼济天下的梦,从此书生的同伴就只有那些纸片和酒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