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迷离(一) ...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你是否也曾经处身于这样一种空阔的寂寥之境?天地一派混沌苍茫,白日的兵戈杀伐之声早已经歇尽,周遭弥漫着铁锈味,不知道是血还是刀剑的味道,旷野里苍茫的风呼喇喇地吹过,裹挟着怪叫,恍惚在炫耀自己强大的自然之力。这是一场勇敢者的盛宴,任何的胆怯都被摒弃在外。
在祁阳多年,简朝宗相当享受这样的时刻,当万帐灯歇,人声沉寂的时候,他习惯于带上刀剑寻个附近的草滩,或者坐上一坐,或者习一段拳法刀剑,漫天的星光,狂野的大风作伴,能够让他心境澄澈不少。
一如此刻,简朝宗仰躺在青绿柔软的草地上,屈臂枕着头望着天,思绪纷扰,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祁阳日渐强盛,兵强马壮,再过些时日,寻到契机,就足以与蜀王决一死战,他就能够回到孟阳故土了。蜀王简恒明显焦躁不安,处事越见狠辣,民怨沸腾,简朝宗曾派出探子探听自己多年未曾谋面的母亲、兄长的消息,得到的消息都是好的,日子平淡,固守一隅,简朝宗放下心来,这么多年的思念等待终将云开月出,他晓得自己不能冒进。
郑正的孙儿,郑氏一族现在的当家人郑容凛在两年前带着族人跟随自己一同回到了祁阳,这两年里为祁阳鞠躬尽瘁,简朝宗念及郑正当年的恩情,对他和他的族人也厚待有加,只是他那妹妹郑容华却是个心高气傲不好处置的,郑正老将军战功赫赫,但是其出身实在是不怎么样,其生母是个勾栏院里的下等妓女,郑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跟随母亲在青楼里长大,三四岁上下就开始被鸨母驱使着干各种粗活,十二岁的时候听青楼里的客人谈及边疆招兵的事情,跟母亲私下商议了一番,拿了些微薄的盘缠就上路了,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才有了如今郑氏一门的忠烈名望,这样的家族与那些名门望族不一样,基业不稳,总是急于寻找姻亲来跨入上流,尤其是郑正逝世之后,一家人更是急于培养起新的家族关系,追随简朝宗是郑正一门的宿命,但是要区别于简朝宗的三千门客,郑容凛首先想到的就是——结亲。自古美人爱英雄,郑容华自然是心甘情愿的,奈何简朝宗总是迟迟不见答复,这送上门来的美人被拒之门外了,美人倒是不羞恼,越发觉得简朝宗不耽于女色,是个有前途的好少年,对他更加上心了,时时来个温情攻势,甜汤慰藉,于情于理,简朝宗都该笑纳了这份心意,奈何他就是心如磐石,不可转移。他这样的人难得动情,能让他上心,不仅要人和,还得天时地利,恰恰阿仰是个好运气的,在他最落魄的时候结缘,缘分一旦牵扯则是一生难断,而这郑容华小姐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所以碰壁也不奇怪。
简朝宗最近伤怀的还有韩阳白起君的那一封信,没想到两年时间里阿仰与霍群英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却在自己刚刚得到她消息的时候要成亲了,天意弄人,不过如此!他能怎么做?不顾一切地去韩阳找她,告诉她自己心意,带她回祁阳?不但如今祁阳的局势不允许他这样做,龙战纠葛正酣,主将却心思旁落,这简直是对一众人多年心血的侮辱,就算是去了,阿仰又是怎么样的一番形容?两年前自己不告而别,还带给了她这诸多的磨难,她的心里不怨恨简朝宗就要感恩戴德了,还指望她一如既往地守候着彼此之间那一份懵懂的心意?简朝宗心里暗暗嘲讽了一句自己的自作多情。可是,越是年少、越是最纯粹的感情越是让人回味悠长,尤其是对简朝宗来说,他一生置身于种种权谋之中,反而分外渴望那一份干净的感情,阿仰于他,是值得一生被妥善保管的珍贵记忆,要放下是不能够的。既然情势不允许彼此相爱,那么就好好地尽自己的一份心,守候着她。简朝宗心思一定,旋即回去之后写一封信,让白起君务必寻机会亲手交给阿仰,字里行间,尽是淡淡的怅惘。
那边简朝宗辗转反侧,这边阿仰也睡不着。
阿仰明儿个就要出阁了,没有父母,没有赵致远,霍太太有心,给她找来了赵家大哥夫妇二人,权当有个娘家人,明天成亲到赵家大哥家亲迎,一来不失礼数,二来到时候不至于太冷清,阿仰心里感激,但是对这大哥大嫂实在是没什么印象。阿仰大哥结亲的时候阿仰还是个毛孩子,只晓得凑着看新娘子、分点心吃,后来大哥大嫂闹着分家了出去,也没什么来往,所以渐渐印象都淡了,只晓得自己家里的是二哥,还有一个大哥在外头。如今冒然相见,也只乖乖地点了头叫了人,就不吭声了。
阿仰的大嫂杨芝却是个相当精明能干的女人,当年看不得赵家夫妇那股子见谁都掏心窝子的热忱劲,鼓捣着自家男人分家了出来,后来又主张把村里的地卖了,两口子到韩阳城里做个小吃档,日子倒过得不错。她晓得阿仰不太待见自己,却不觉得尴尬,拉着阿仰的手叹道:“当年我嫁进你们家的时候,你才那么点大,胖乎乎的那么,我做饭,你就攀着灶台给我递盐递葱蒜的,我心里对你真是喜欢得很。如今你都要出嫁了,还嫁得这样好,我总是为你高兴的。我是你嫂嫂,也是你现在仅剩的娘家人的,今儿晚上咱们就敞开了聊,拉拢拉拢疏远了的亲情,将来你受了委屈尽管回来,哥哥嫂嫂总会护着你的。”说着眼里好像还有些泪光,不似作假。
“嫂嫂别这样说,我自然会过得好的。况且将来嫁了人,就是一家人了,没有往外扬家丑的道理。我对嫂嫂也有些许印象,不过记得不甚分明了。”阿仰斟酌着,这样说道。
杨芝看阿仰态度疏离,心里明白她不待见自己,又突然回忆起了以前还在赵家时候的事情,心里一下激动,开口说道“我晓得我跟你大哥分家了出来之后,家里日子更不好过了,你对我有意见是吧?我也不瞒你,这事是我主张的,可是我不后悔,这是咱爹娘欠我的。爹娘都是老好人,一家这么多劳动力,你小时候还不是得饿肚子?这是为什么?大家都看爹娘好说话,只要有难处就开口,过后变脸的却大有人在,提也不提这茬事,家里一有余钱就拿去接济那些懒汉,凭的是什么?我起初也知情,但是碍于是新媳妇,不好开口,但是又一件事,我得告诉你,好妹子,爹娘不在了,我没说他们不是的意思,他们养大了我男人,这样忠厚的一个人,我嫁给他是福气,就凭这个我也感激他们。可是他们却因为要顾全别人的性命,间接害死了我的第一个孩子,这是我到现在都没办法释怀的事情。”
阿仰乍听之下吃惊不小,追问:“你说什么呢?怎么可能!”
杨芝看阿仰脸上分明的厌恶,知道赵氏夫妇在她心里地位崇高,听人这么诋毁心里铁定不舒服,有些凄凉地一笑道:“怎么不可能?都说我这人精明得很,你爹娘还纵容我到这个地步,人喏,说话全凭一张嘴。当年我怀着第一个孩子,年纪又小,心里难免有些害怕,外祖给我看过,说胎位有些不正,到时候最好找个有经验的婆子接生,娘倒是满口答应了,家里早就备着了找稳婆的银钱,也在韩阳城里约好了,可是临到孩子要出生的日子,我让你大哥问娘拿了银钱去找稳婆来家候着,却得知你娘把钱借给了村口的黄婆子家,那黄婆子的儿子是个怎样的赌鬼?赌起来连命都不要,家里一个老娘里里外外地操持着,真不是个东西!这回赌大了,惹了事,被扣在了人家赌坊里,说要么还钱,要么就要了他的手,黄婆子一家家地哭着借钱,大家伙看她可怜得很,也都会施舍一些,但是哪里有人像咱们娘一样,把我生孩子的钱全给了她?当时我气得不轻,孩子也没能保住,可怜我那儿子,连张开眼看一看爹娘的机会都没有!他从我肚子里和着血水被扯出来的时候,闭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杨芝越说越难过,泪哗啦啦地流。
阿仰一听也惊呆了,怪道村里的黄婆婆对自己家的人总是亲热得有些过分,居然有这么一回事!她轻轻抚着杨芝的背,安慰道“嫂嫂快别哭了。爹娘常常说你们的好,没提过你一句不是,是我自己枉做小人了。我不晓得有这么一回事,嫂嫂心里过不去也是正常,只是爹娘都去了,我还恳求嫂嫂原谅他们,失去了那个孩子,爹娘心里肯定也不好过的!”
杨芝这件事压在心里多年,不是不想说,是觉得根本找不到说的对象。很多人都是,看人家难过,心里就快活,她不愿意做了别人的谈资。如今这样说出来,心里倒舒服不少,拿袖口随意撸一把脸,说:“明天就是你的好日子,我不该说这些的。你信我就好。来,跟嫂嫂说说,明天要嫁人了,你这刻心里是怎么想的?晓不晓得做人家娘子,要准备些什么?”
阿仰有些害羞,只淡淡笑了笑,摇摇头,“能有什么?相夫教子呗!霍家把娘家、婆家的东西都备齐全了,我还真不知道我要做些什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我给霍群英做了好些衣物呢。”
杨芝拿手指头点了点阿仰的脑袋,眼睛还哭红了,嘴里却笑开了:“你这个丫头真是!我告诉你,夫妻一辈子,学问大着呢。霍群英这人,原先名声虽然不怎么好,但是我却瞧着不错,有担当,不怕事,是个好男儿。单看苍湖村出了那茬子事情之后他待你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实话跟我说,你们俩是不是早就有看对了眼了?”
阿仰忙辩解:“不能啊!我们认识了很长时间倒是真的,他那人挺仗义的。”
杨芝撇嘴,表示不相信,“你就糊弄嫂子吧。我也是从你那年纪过来的,十几岁的姑娘,遇上这么一个风流倜傥的郎君,能做到不动心?你未免也太不开窍了些。”
阿仰转转眼珠子,有意扯开话题:“那嫂嫂,你当初是怎的嫁给我大哥的?”
杨芝倒很爽快,言谈举止之间颇有些男子的风格,“你大哥闷葫芦似的,就知道吭哧吭哧的干活,晓得什么?我们常常在一块干活,我搬重东西的时候他就会自己过来帮忙,我道谢他也只知道点点头一声不吭的。时间长了,我家里要给我说亲,我就偷偷找了个机会截住他,问他愿不愿意娶我,要是愿意,就让爹娘来提亲,要不是愿意,以后也不用帮我干活了,我自己干的动,免得以后别人说闲话。”
阿仰听了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嫂嫂你真利索!我不可不敢这样子。”
杨芝笑笑摆摆手,“我这人直来直去,习惯了,你别说我泼辣就好。我同你说,将来嫁了人,不要跟自己郎君生分了就是,凡事跟他一边走,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把他当家人,他总不会亏待了你。”
阿仰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我明白的,我只是,有些困惑,嫂嫂,明明我明天就要嫁人了,却也不觉得分外地欢喜,我看戏文里头,那些女子嫁得如意郎君,都不该是我这个样子的。我嫁给霍群英这事定得本来就草率了些,并不是那样的水到渠成。我问问自个的心,是不是愿意嫁给他,却不能肯定地回答。我只知道我喜欢跟他相处,自在,他待我的心我也明白,但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承受不起。”
杨芝不料阿仰这么说,很是吃惊,一个姑娘家不管怎么样,喜欢一个人的状态是不会作假,阿仰这丫头,分明就只是把霍群英当朋友在相处啊!这姑娘看着通透,心里怎么迟钝成这个样子,如今箭在弦上了,也不能给她说破。杨芝是个穷苦出身,自然觉得爱情能有几多长久,盼着生活顺遂就好了,安慰阿仰道“日子长了就好了。你们在一块久了,自然就能品出几分味道来了,这些东西想那么多做什么?可见读书读多了人脑子要坏掉的。”
阿仰也咧嘴一笑,顺其自然她最擅长了。
杨芝又和阿仰唠叨了几句,嫁过去之后怎样跟婆家人相处,怎样当家理事之类的。她是个家里做决断的,和阿仰说的话里头自然存了几分偏向,阿仰听得出来,也不去辨别,觉得有道理的就点点头,觉得没道理的打个哈哈就敷衍了。
聊着聊着,夜已经有些深了,阿仰的大哥过来敲敲门,手里握着一方布帛,神色有些异样,也不看开门的杨芝,只盯着阿仰,说道:“阿仰,你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