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一开始是文娴每日到芸素那里去,两人一起制谱度曲。可后来发现以两人之力完成全部的制谱仍是繁重,便又请出了太子的侍妃李玉卿协助。为了照顾玉卿,她们把会面的地方改在了长庆宫里一座曾经是承祀小时候读书用的小院中。于是每日文娴到达长庆宫后,便会派自己的肩舆去接芸素过来。

      虽是妯娌,可芸素与玉卿并不相熟。第一次面对面的相见,两人彼此行礼,礼毕后芸素发现玉卿正不断打量自己,便对她微微一笑,转身跟文娴忙去了。玉卿的身子已有六个月,不敢太劳动她,所以只让她做少量的记录而已。文娴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一边跟着芸素制谱,一边不断冒出些新的想法,进步很快。而且她那个开朗爽直的性子,让她在两位相互生疏的嫂嫂面前成了只快乐的小喜鹊,时不时会讲些从各宫里听来的稀奇事给芸素和玉卿听,逗得两人直乐。

      虽说几乎是整日泡在长庆宫里,可并不会时常见到太子。太子承祀和三皇子承禄在行使监国的重任,需要整日和那几位留在朝中的重臣泡在内阁中处理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奏折。这倒让文娴稍有抱怨,她还指望同样精通音律的二哥也来和她们共同完成这项差使。

      文娴来回踱着步子,口中不断地重复、修改着一段曲调。玉卿放下笔,笑着告饶道:“文娴妹妹,你就别转了,再转下去,你不晕我也要晕了。”

      “不对,不对,不该是这样的感觉!”文娴急恼地坐到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下去。

      芸素那边一直在执笔沉思,片刻后她疾书下方才在心中回旋的那段旋律,递给文娴:“文娴妹妹看这样对不对?”

      文娴照着曲谱清唱了出来,唱后大乐,对芸素笑道:“正应如此!嫂嫂又没有见过出征仪式的雄壮,是怎么想出来的?”

      芸素笑道:“进宫前曾跟家母去看过一连演三日的大戏,有些武戏里就有大军出师的场面,我不过是在那些锣鼓点中加入了些音调。”

      玉卿轻笑,对文娴道:“咱们两个向来都是呆在内院深庭之中,又何曾看过这样的场面,这样的大戏?看来这回咱们两个都是没用的了。”

      文娴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欸”了一声,便跑了出去。芸素和玉卿面面相觑,不知道那丫头又要干什么。两人默默地坐着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她回来,玉卿起身,说要回房休息一下。芸素觉得自己呆在这儿并不合适,本想告退,玉卿却让她留在这儿继续等文娴,省得文娴回来找不到人,又得找这个接那个的,耽误功夫。

      玉卿走后,芸素只好坐下继续制谱。三月中旬的和风不断从敞开着的门外刮进来,带来一丝懒懒的暖意。芸素又写了一会儿,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抬头正看到门外院落中几株开得正盛的碧桃。她抚了抚衣衫,起身缓缓走出去,站在树下仰头看那一团团粉艳娇嫩的花簇。

      京城已是阳春三月暖,塞外却还是风刀霜剑寒吧?

      “又是在寻花信风么?”

      芸素转身,惊讶地看到正走过来的承祀。

      “二哥。”芸素向他一福。

      承祀伸手虚扶了一下她,笑道:“这就对了。”他向安静的屋子里张望过去,问芸素:“怎么,文娴已经被累得吓跑了,只留你一人在这儿做苦工么?”

      芸素宛尔,道:“文娴妹妹不是那样容易言败的人。她不过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就跑了出去。玉卿嫂嫂刚刚回屋歇着,让芸素在这儿等文娴妹妹。”

      “很辛苦么?”承祀问芸素。

      芸素摇了摇头:“和二哥、三哥监国的辛劳比起来,我们这儿只算是玩闹而已。”

      “听说大部分的曲谱都是弟妹制成、敲定的,玉卿和文娴她们并没有帮上什么忙。”承祀笑道。

      “二哥言过其词了。文娴妹妹聪慧,玉卿嫂嫂耐心,没有她们,芸素什么也做不出来的。”

      承祀大笑了起来:“对,对,她俩的功劳也不能被抹煞,否则文娴又要跑到我面前邀功了。”

      芸素附和着他淡淡地笑了笑。

      “二哥这会儿怎么有空回来?不用在内阁做事么?”她有一丝好奇。

      “前面的事情暂时处理完了,我回来找一本书,顺便休息一下。对了,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弟妹正凝神蹙眉,似乎是在想什么吧。”

      “没,没有……也只是出来休息一下。”芸素有些不好意思。

      承祀轻笑:“弟妹定是在想出征的四弟吧?人之常情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芸素低下头,微微红了脸。承祀盯着她,一丝怒火在眼中一闪而过。但再开口时,他依然是那个风度俊雅,和蔼亲善的二哥。

      “只可惜,我身为太子,却不能象四弟他们那样随父皇远征剿叛,反而只能窝在深宫,整日与奏章笔杆奋战,”承祀抬头,看向绕在花间忙碌的几只细脚蜂,“真有一种不能大展身手、宏志未酬的憋屈感呀。”

      芸素抬头,看着承祀脸上流露出的失望,忽然想起曾经一直不得志的父亲也有过类似的神情,心中不禁涌上了一丝同情。

      “二哥不要这么想。对于一个战时的国家来说,内不可无君,外不可无将。二哥与三哥在朝内不仅要周旋于内事,固邦安民,而且要筹谋调遣物资,以保障出征大军的军需。内安方能外强,所以监理国事与出征而战是同等重要的。父皇让二哥您留守都城,不也正是因为极其信任您的运筹帷幄之能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么?”

      承祀点头轻笑:“弟妹说的我岂能不明白?只是有时想到不能在战场上亲身为父皇而战,想到兄弟们要冲锋陷阵,就忍不住要发发牢骚。弟妹能这么想,我也就心安了。真怕被你……你们看成苟安于一隅的无能之人。”

      芸素笑道:“二哥太过妄自菲薄了。”

      “弟妹如此深明大义,却只是一侧夫人,真是太委屈你了。”承祀意味深长地叹道。

      “欸?”芸素有些不大明白承祀到底想说什么。

      “哦,二哥以为,以弟妹的境界,若为男儿身,定能仕途取胜,成为一良才。”

      “二哥太过高看芸素了,芸素也不过是平常的妇道人家罢了。”

      “哪里,弟妹谦虚。有你陪伴,四弟真是好福气。”承祀干干地笑了笑,“对了,许久没机会见你,一直想问,那首输给弟妹的《雪夜咏梅》,弟妹可已经看过了?”

      芸素点了点头。

      “收起来了么?”

      “烧了。”

      “烧了?”承祀诧异地高挑了一下眉毛。

      芸素一脸无辜地看着承祀,问道:“那首诗不是二哥写来祭拜梅仙的么?所以芸素就擅作主张,烧给御花园里的那几株梅树了。”

      “这……”承祀对芸素的回答很是意外,“其实,那日看到弟妹在梅树下,忽然觉得你和梅花十分相和,所以有感而发作了那首诗。”

      “咦?二哥不是在诗中以梅花自喻么?”

      承祀一怔,继而兴奋地上前一步,和芸素靠得很近,笑道:“你看出来了!?”

      芸素也一怔,立刻意识到说错了话,可她还是做出一副呆呆的表情,答道:“芸素倒没有看出来。看出来的是我的侍女桃花……”

      把桃花拉出来作挡箭牌,实属迫不得已。

      承祀盯着芸素稍稍有些躲闪的眼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

      “弟妹的侍女都这么厉害,更何况弟妹你?”他轻轻抓住了芸素的手。

      芸素的身子一懔,挣开了他,赶紧后退了两步。

      “二……二哥,弟妇有些劳累,先告退了。”芸素慌慌张张地向承祀一福,低着头就向外面走。

      承祀叫住她,她却不敢回身。

      “弟妹身怀有孕,不如用二哥的肩舆送你回去吧。”

      芸素只是低着头转身又向承祀一福,轻声道:“不合规制,有失礼数。多谢二哥挂心,弟妇告退了。”说完,她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承祀站在那一簇簇散发着微甜芬芳的碧桃下,嘴角上挂着笑意,眼中却笼着一种让人琢磨不透,与这暖春不相适宜的寒意。

      ************************ 2007.8.28 renew ***********************

      文娴有些垂头丧气地站在承祀的书桌前,一边把玩着承祀最喜欢的那只白玉瑞狮纸镇,一边撅着嘴嘟囔:

      “原本好好的,怎么就忽然不来了呢?”

      承祀从书上抬起眼看了文娴一瞥,向上扬了扬眉毛。

      “我不过是跑到皇祖母那儿讨了一册前唐的宫廷曲谱抄本而已,回来时却发现两位嫂嫂都不见了。第二天去接小四嫂,她说不舒服,想要休养,可看似又不大象。回来问小二嫂究竟怎么回事,她说不知,要我来问二哥。”

      “这话是她说的?”承祀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书。

      “是呀。本来文娴是不想打扰二哥的,可这几天独自制谱把我累得个半死,就忍不住跑来问二哥咯。到底是怎么了?我觉得小四嫂不该是那种会半途而废的人呀,怎么说不来就不来了呢?真奇怪……”文娴侧着头看着半空,既郁闷,又纳闷,怎么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她怀着孩子,那身子就不完全是她自个儿的了。既然她要休养,就让她休养着吧。”承祀淡淡地说。

      “可是二哥,这几天的进度明显慢了下来,而且实际只有我一人在做,小二嫂也总是心不在焉的。小二嫂是怎么了,二哥总该知道的吧?”文娴问承祀。

      承祀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吓了文娴一跳。良久,他才展开紧皱的眉头,却冷冷地怒道:“我在前朝够忙的了,竟敢在后府给我搅事儿!”

      文娴看出承祀的情绪不对,以为他对玉卿和芸素嫂嫂都动了怒,连忙劝他:“二哥别气,刚才您不是也说,怀了孩子的人身子就不完全属于自个儿了,估计小二嫂也是身子不爽利,却还撑着陪我赶了几天的工,已经很是辛苦……小四嫂那儿,等她休养一阵子,我再去请她来,可好?二哥别急,文娴既然已经把这个差使担当了下来,就一定会给二哥一个满意的结果。”

      承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文娴说:“今儿你先回去吧,二哥再想想办法。你也别太担心,二哥想要做成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

      文娴看着承祀脸上的那派冷峻,心中不禁一寒。她意识到自己定是说错了什么,可究竟错在了哪儿,她不大明白。这些年来,其他兄弟姐妹们都没少见识过二哥的冷脸。可只有她文娴不同,二哥向来很少以这样的面目示她。

      “二哥……”文娴小声地唤承祀,走过去拉住了他的胳臂,有些委屈地望着他,“文娴惹您生气了?”

      承祀看着她微红的眼眶和泪水直在里面打转儿的双眼,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说道:“没有,二哥不是生你的气。”

      “那,”文娴抽了抽鼻子继续恳求:“二哥也不要生两位嫂嫂的气,好不好?”

      承祀点了点头。

      文娴环住承祀,倚在他的胸前,哽咽着说:“二哥,文娴想父皇了……文娴明白二哥的心思,也想让父皇风尘仆仆回来后能喜上加喜,龙颜大悦。二哥在努力了,文娴也会努力的……”

      承祀拍了拍她的后背,轻笑道:“傻丫头,你这一哭,不是会让二哥更担心么?”

      文娴放开承祀,用手背抹去了脸上的泪痕,破涕为笑:“二哥不用为文娴担心,只要二哥能高兴,文娴也就高兴了。文娴保证,再也不胡闹了,一定认真做事。”

      承祀摇着头轻笑:“谁说你胡闹了?”

      文娴有些撒娇地对承祀抱怨:“四哥嘛,他总说我是胡闹小……”

      还未等她说完,承祀就打断了她的话:“老四!又是他……”可当他一眼瞥见文娴脸上的惊异时,便又摆了摆手,说道:“你先回去吧,二哥今天还有些事情要办。”说着,承祀向书房外面走去。

      文娴看着承祀的背影,心里反复思度着他刚才那句和四哥相关却未说完的话,心中忽然有些忐忑不安。她下意识地对承祀喊道:“二哥和四哥是文娴除了父皇外最喜欢的两个人,你们都要好好的啊!”

      承祀似乎是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下,脚下一个踉跄。他回头看了文娴一眼,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

      玉卿坐在桌边,望着从桌上那只小香炉里徐徐升起的白烟出神。她的手轻轻地覆在隆起的肚子上,时不时抚摸着,脸上没有即将为人母的恬静,却总是凝重,带着一种患得患失的淡淡哀愁。忽然,腹中胎儿的小脚猛地踹在了她的肚皮上,让她心中咯噔一下,彷佛瞬间落下了千丈。还未容她缓过神来,只听外间有侍女回禀:

      “太子殿下来了。”

      玉卿连忙起身迎了过去,看到一身缃色盘肠提花常服的承祀跨进门槛,便对他一福,问安道:“妾身恭迎殿下。”

      承祀没有说话,只是抬了抬手让她起身,便径自走到桌边坐了下来。

      玉卿起身时瞥了一眼门外跟着承祀来的几个太监,心中有些不解。平日里太子过来,从来只是带着他那个贴身太监福双的,今儿怎么跟来了这么些人?可她没敢多问,只是走过去,亲自为他奉了茶。

      “你也坐下吧。”承祀终于开口道。

      玉卿谢过后,坐在了桌子的另一边。

      “这几日如何?”承祀一边低头喝茶,一边问她。

      “回殿下,臣妾很好,只是这几日记谱,眼睛会有些酸涩,不过算不了什么大碍。”

      “孩子呢?”

      玉卿低头抚着肚子,微笑着轻声道:“孩子很乖,很体贴,也很好。昨儿太医还说,这孩子好像挺有力气的。”

      承祀把茶杯放到桌上,对玉卿说:“再有三个多月就快生了吧?你需要好生休养,我就不来扰你了。”

      玉卿听到承祀的话,抬头怔怔地望着他脸上那种让她看不明白的似笑非笑,一时心中一阵忐忑。还未来得及开口,只听他又对站在门口的福双吩咐了一句:“让他们进来搬东西。”

      福双一躬身,对候在门外的几个太监一挥手,那几个便安安静静地快步进来,把玉卿屋里放置着的本是太子留宿用的东西一一搬了出去。

      “你好生养着,小心别再闹出什么事端。”承祀起身,不冷不热地抛下这句话,抬腿便向外走。

      玉卿刹那间仿佛明白了什么,顾不得沉重不便的身子扑了上去,从后面尽力抱住了承祀。

      “殿下,太子殿下,妾身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惹得您不高兴了?请太子殿下宽恕啊,殿下……”玉卿哽咽着求他。

      承祀回头,冷冷地笑道:“你做错了什么?难道还要让我说来给你听么?”

      玉卿连忙跪下,道:“妾身真的不知啊……”

      “哦?是么!那你可真得要好好反省一下了……”承祀转过身来低头盯着浑身都在轻颤的她。

      玉卿恍然间想到了缘由,低下身子,轻声啜泣道:“妾身知错了,妾身不该耍小性子,让文娴妹妹去烦扰殿下……”

      承祀弯下腰扶着玉卿的肩,面无表情地说道:“很好!知道自己哪里错了,比那些笨头笨脑却自以为得了势就可以乱说话的人要好得多。”

      “请殿下宽恕妾身……”玉卿哭道。

      “你好生养着吧,该饶恕你的时候自然会饶恕。”承祀转身走出几步,又停了下来,回头再次开口道:“别自作聪明想用什么苦肉计。若是你肚子里的孩子有了什么闪失,你也清楚我太子宫中的规矩……”那语气之冷淡,似乎完全是在警告她。

      本在低声啜泣的玉卿倒抽了一口冷气,生生把涌上来的哭泣给憋了回去。她听到承祀离去的脚步声远了,才敢流着泪抬头去看。直到看着他的背影彻底消失在院门外,玉卿才觉得身上一阵虚弱,在侍女的惊呼声中倒在了冰凉的地板上。

      玉卿伏在地上,咬着下唇无声地抽泣着,头脑里一遍遍地重复着承祀第一次留宿在她这里时的情形……

      “我很喜欢你……”

      “殿下……”她羞涩地望着他满眼的笑意和温情。

      “只是,不要试图违背我……”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有些飘忽不定,仿佛心思已经飞到了很远的别处……

      可彼时他脸上的那份柔情,仍让当时的玉卿觉得很是暖暖的欢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