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归顺大汉 ...

  •   新疆以及与之山水相连的葱岭以西,直到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一带,甚至向西向南更远,包括大约三十六个国家,是古代西域。这里有沙漠,有雪山,有绿洲,时而长风漫卷,飞沙走石,时而万里寂静,平沙茫茫。偶见牧人的炊烟袅袅升起,直接云天,驼铃响过,这片大地又回复天地开辟时的苍凉。
      西域的苍凉,犹如西域的历史,绵延悠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农耕和畜牧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种植的作物主要有苜蓿、葡萄、胡桃、石榴、胡麻、胡豆、胡瓜、大蒜和胡萝卜;他们饲养的动物主要有良马、骆驼、狮子和驼鸟;闲暇时节,他们也生产各种毛织品和毛皮,这种生活一直延续到西汉武帝时期。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人懂得了贸易,开始有专门的商人出现在“丝绸之路”上。他们把汉地的丝绸、漆器、玉器、铜器等精美手工艺品源源不断地传入西域,也让西域的土特产陆续传入中国。随着贸易的不断频繁和深入,商人们逐渐有了自己的组织——商队。商队规模大小不一,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他们结伴而行,为的是防止劫匪和外族的入侵,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商队成员之间一开始都是平等关系,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部分暴发户开始雇佣穷人或战俘为自己劳动,于是出现了商主。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四月的一天,边境告急,匈奴再次大兵压境,为了自身和皇位的安全,昏庸的皇帝不顾人民的利益,悍然下令于次日午时封锁西域通往汉地的一切要道。消息一传开,靠“丝绸之路”养家糊口的商人们个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来自佛教中心——贵霜帝国的月支商主法度正率领着自己几百人的商队彳亍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上。管家金贵把脸贴在骆驼背上蹭了蹭,又伸手捋了捋骆驼的脖子,骆驼放慢了脚步。金贵小声对法度说:“老爷,嘉贤少爷还在洛阳,我们预定的那批货物也快出炉了,如若明日午时果真封锁要道,我们过了关再回来可就难了。”法度坐在骆驼背上思忖了一阵儿,什么话也没说,继续前行。紧跟在法度后面的不那利听见了父亲的话,忽闪着会说话的大眼睛,焦急地等待着法度老爷答话。
      半晌的功夫过去,法度一行穿越沙漠来到一片逶迤的丘陵地带,待走到一处凹地,法度看了看四周,没有劫匪和匈奴兵出没的迹象,便示意大家停下来休息。大家立刻摘掉身上的水壶,边仰头喝水边向法度这边凑过来。金贵问:“老爷,汉朝皇上下令明日午时封锁西域通往汉地的一切要道,我们该怎么办?”不那利也迫不及待地插话说:“是呀,老爷,我们回不去了怎么办?”法度站到一个地势较高的石块上,好让大家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说:“汉朝皇帝下令明日午时封锁交通要道,这要往短里说,是在断我们的财路,往长里说,是在要我们的命,没有生意做,没有饭吃,我们是死路一条。按汉人的说法,君子无戏言。人要绝我,天不绝我。依我看,我们先人的选择是对的,去汉地追随汉室,让我们的子孙世代离开战乱纷争,离开不毛之地,是造福后代的千秋大业啊。”法度还没说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有各的道理。
      自西汉以来,因对付匈奴的政治需要,汉朝数通西域,联手月支,两国的亲密关系促进了彼此的密切往来。西域凿通之后,月支人入居内地者累代不绝。那些表示同意的,大半都是在汉地有亲朋好友,日子已经过得比较殷实。那些表示反对的,一是眷恋生养自己的故土,二是对汉灵帝抵御匈奴的能力不报乐观态度。法度说:“汉朝皇帝虽然荒淫无度,但他还不至于昏聩到让匈奴任意践踏的程度。这次离开洛阳之时,我就听石岩义兄说,汉朝皇帝已经任命马超为征西大将军,率领五千多铁卫和虎烈营士兵直击匈奴了。”石岩是法度在洛阳结交的汉地朋友,虽然不参与朝政,但身为太常,官位二品,居九卿之首,也算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的消息应该是可靠的。因此,听到商主的这番话,大家悬着的心放松下来,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马超,就是那个马援的后代啊。这下我们放心了,我们听商主的,去洛阳!”又有人说:“去汉地好是好,可那毕竟不是我们月支人的家,整天生活在那里,不比去那里做生意,汉地人歧视我们欺辱我们怎么办?”见有些人还是心存顾虑,法度说:“大家的心思我都明白。其实,汉地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度,马超大将军的母亲是羌人,也不是汉人啊。依我看,我们到了汉地之后,面临的主要是汉化问题,我们必须学好汉地语言,一切按汉地人的规矩办事,日子一定能比留在月支好过,如果将来我们的孩子能和汉人通婚那就最好不过。”
      “听起来有点渺茫,我们虽然经常往来于汉地,但要完全在汉地生活可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得适应汉地生活,这至少得需要一两年时间,问题是我们适应了,能融入吗?”
      “好了,大家先不要说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说一步吧。现在我和一部分人留在这里照看财物,金贵带领一部分人回家携带家眷。时间紧急,大家抓紧行动,明日午时我们必须过关。”

      此时法度夫人正在几个家人和奴婢的陪伴下于自家祠堂烧香拜佛。金黄色的佛像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金光,法度夫人跪在佛像前,虔诚地拜佛发愿:
      三宝弟子法度夫人,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佛昔本愿,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
      若临命终,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
      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
      “夫人,夫人。”忽听外面传来急切的叫喊声,接着是一连串愈来愈近的脚步声,是金贵一行赶到。法度夫人按部就班地行完五体投地之礼,站起身来又虔诚地向佛像拜了一拜,才带领众人走出祠堂,来到前院走廊,问:“金贵,老爷呢?”“夫人,夫人,”金贵跑着碎步跟上来,“老爷他们现在药杀河(今锡尔河)边等着我们呢,明日午时汉朝皇帝要封关,我们要赶在午时前过关到洛阳去和少爷汇合。”
      “嘉贤,嘉贤没有跟老爷在一起吗?”法度夫人的心弦一下子绷紧了。
      “请夫人放心,嘉贤少爷在洛阳石岩石大人府上,只要能及时过关,我们很快就和少爷见面了。”金贵故意装得很平静。
      “快,快收拾行李去,还愣在这里干什么?!”法度夫人慌了,手势也跟着多了起来。
      大家立刻各自分散了去。
      金贵跟从法度夫人来到前厅,法度夫人从箱底拿出一个包裹,交给金贵说:“这是当年老爷迎娶我时的礼服,替我好好保存着,到了汉地,我们就是汉人了,以后惟一能证明我们血脉的就是这个包裹了。”金贵慎重地接过包裹说:“夫人放心,不管走到哪里,金贵在,包裹在。”
      法度夫人又带金贵来到祠堂,指着金黄色的佛像说:“把这个也带上。”金贵看佛像又大又重,犹豫了一下,说:“这个,这个,夫人,据我所知,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不长,汉地人对佛教并不是很推崇……”
      “让你带你就带着,怎还与我顶起嘴来了?”
      “是,夫人。”
      金贵带领家眷一行穿过雪山峡谷,很快与法度汇合,浩浩荡荡的几百号人的队伍穿越沙漠,几经与匈奴兵较量,第二天午时以前安全进入汉地。

      洛阳城内,石岩已经完全按照法度的嘱托,在城东南角帮他买好了一座时下流行的歇山式院落,并让家奴打扫一新,只等法度一行前来入住。
      法度到达洛阳那天,石岩带领家人前来迎接,嘉贤也在其列。不那利看到嘉贤旁边站了腊梅,有点不高兴,但还是立刻跑过去拉起他的手央求他去玩,嘉贤要带上腊梅,不那利又有些不情愿,最终还是由着他去了。
      石岩看着孩子们走远,向前凑过去低声说:“法度兄,我们进屋谈,我有重要事情和你商量。”
      法度进入厅堂,看见一张大大的胡床和低矮的俎案,俎案上放置着各种食具,立刻有一种亲切感,说:“石兄,您太周到了,连胡床您都想到了。”
      “法兄过奖,您有所不知,自丝绸之路开辟之后,汉人就已不再席地而坐了。只是这样进餐时会有点不协调啊,留待后人慢慢改进吧。”汉地人习惯于按自己的习俗称来自月支的人为“支”姓人,这其实并没有歧视的味道。但是石岩知道法度是个在这方面比较敏感的人,所以不称法度为“支兄”,而代之以“法兄”,既照顾了法度的情绪,又显得很亲切。
      “哈哈哈,还是石兄有眼光,有远虑呀,来人,给石兄上茶。”
      “慢,金兄,我有一事要和您商量,事不宜迟,最好不要让下人知道。”
      一位丫鬟已经怯生生地端茶上来,法度对她说:“先下去吧,没有我的允诺,谁也不准进来。”
      “是,老爷。”丫鬟退下去。
      石岩压低了声音说:“法兄,大好机会啊,你可千万不要错过。”
      “石兄赶快请讲,是什么机会?”
      “汉灵帝为让百姓心甘情愿去打匈奴,加大了对充军者的犒饷。目前国库基本空虚,皇上又不得不兑现诺言,就想起了一个以民养兵的办法。”
      “什么办法?”
      “有钱人只要出钱资助军队,皇上会按资助银两的多少加封一定的官职。”“这不就是卖官吗?皇帝……?”
      “嘘——大敌当前,皇帝有抵御之心就是老百姓的福气。法兄若能出钱资
      助,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好事情,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这个,容我考虑一下。”
      “法兄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要好好把握才是。”
      接下来的一夜,法度一夜难眠。他和夫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个结果。夫人不同意把积蓄全部捐出去,而法度则认为这是商队立足汉地的大好机会,不能错过。第二天一早,法度趁夫人还在熟睡中,悄悄地把积蓄全部拿了出来,随后携带银两来到石岩府上。石岩立即吩咐下人备好马车,二人一同前去面见皇上。

      且说汉灵帝正与王美人在帐中调情,忽听宦官张让来报:“皇上,月支商主求见。”
      汉灵帝喜出望外,赶忙说:“请他进来。”
      法度、石岩见过皇上,一番礼节之后,开门见山说出来历:“皇上,微臣此次前来是向皇上献银两的,您看,这是四百万两。”
      汉灵帝看都没看一眼,傲慢地示意张让收下银两。
      张让得令,倾身前去查收,却用眼角的余光上下打量了法度一番,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法度看在眼里,没动声色。只听皇上问道:“你是从月支来的,叫法度?”
      “是,皇上。”
      “带了多少人?”
      “回皇上,有几百号人。”
      “听说你在火珠山修建了香山菩萨寺?”
      “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嗯,朕看你带队归顺我大汉,又有诚心效忠于天朝,即日起,封你为率善中郎将,官位四品。”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法度谢过皇上,起身之际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皇上和宦官,便与石岩二人一起退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