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页 ...
-
和所有大学附近的小吃街一样,江城大学后门这条巷子这会儿很是热闹。
卖烤串的,卖麻辣烫的,卖铁板烧的临街支着小铺子;快炒店,粉店,水吧,窄小的空间里装满了人……摊主的吆喝声,年轻男女的调笑声,热火烹油的滋滋声……混合着食物和下水道的味道,还有一丝秋天的风。
“看看想吃什么?”樊家二叔领着自己的侄子,“随便点。”
樊桥觉得很新鲜,樊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上大学之前,他还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吃食,更别说是路边摊了。
“二叔,这样没问题吧?”
“放心吧,有事儿二叔顶着。”樊家二叔打从心底里疼这个孩子,“咱们就坐那边吧。”
叔侄俩在一个大排档找了个位置坐下,老板还是二叔的熟人,特意跑过来打招呼。
“樊教授,很久不来了啊,要吃点什么?”老板拿着张菜单子,短胖的手指捏着一根秃头的铅笔。
“先上两扎生啤,单子放这儿,我们慢慢点,老钱你先去忙。”二叔的语气相当熟稔,看起来像是常来。
“行咧!”胖老板应和一声,将粗陋的粉色菜单并那支秃掉的笔放下,又吩咐小妹给两人倒啤酒。
“你看看有什么想吃的?随便点,旁边店里有啥想吃的,也可以去单点。”樊家二叔说着把菜单推到侄子面前。
樊桥有些拘谨:“二叔你来点吧,这些我都不熟。”
二叔叹了口气,低头在菜单上写写画画。
周围异常热闹,隔壁桌的几个中年人已经喝高了在划拳;另一桌的小姑娘嫌弃上菜慢,正在高声催促;几个男生互相吹牛,把个薄薄的三合板桌子拍得震天响。
这是一个樊桥从来没接触过的世界。
“老钱!来点单了!”二叔吆喝一声,胖老板颤动着脸上的肉小跑过来接过单子。
“二叔你这样跟以前都不一样。”樊桥说。
“哦?哪里不一样?”
“二叔你从前……你在家里,可不是这样的。”二叔跟家里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樊桥其实隐约也知道是为什么,只是他习惯了樊家的生活,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这样的生活,”二叔把手一挥,指着不远处冒着烟的烧烤架,“才是活着。”
樊桥并不太懂二叔的意思,只是觉得这样的二叔看着比在家里的时候要开心许多。
“最近还是很困?”二叔状似不经意地问。
樊桥点点头,举起橙黄色的啤酒,喝一小口,略苦带涩的味道,他眉头皱得深深地:“二叔这个好难喝!”
“能比药更难喝?”
樊桥想说那不是一回事,但是敏锐地感觉二叔的心情变差了,因此止住了话头。
“你以后不要喝那些药了。”
“可是……”樊桥想说,爷爷说那些药对他身体好。据说他小时候差点就生病没了,还是爷爷去求来的药方子救了他的命,所以就一直喝到现在。
虽然他现在身体比从前好了不少,可是也不敢停药。
“算了,当我没说。”二叔本来是想带侄儿出来放松心情,没管住又提起这些丧气的话题。
“二叔,爷爷说等我再大点就不用喝了。我都18了,过了20就好了。”
樊家二叔只觉得这啤酒比平时要苦上好几倍。
“下次你回家,二叔跟你一起回去。”他知道跟樊桥说什么都没用。
樊桥倒是很高兴二叔愿意跟他回去,要知道虽然就在江城大学做教授,二叔却有好几年没回过家了,连过年都不回去。樊桥从来也没听过家里人提起二叔,好像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人一样。要不是他到江城大学上学,恐怕还没机会见到二叔。
可是他明明记得,他小的时候,二叔跟家里的关系没有这么差的。他妈妈还让他给二叔送过饭。
“好啊,二叔你好久没回去了,爷爷知道肯定开心。”
他那跟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爹,怎么可能会高兴,樊家二叔腹诽。
两人正聊着,烤串就上来了。
“你尝尝这个羊肉串。别看外面都说现在肉作假作假,老钱家的肉绝对都是真的,上好的羊肉。”二叔推荐。
羊肉串还滋滋冒着油,香气扑鼻,樊桥却不动手:“二叔,我不吃荤。”
樊家二叔嘴里咬着羊肉,顿了一下:“我让他们给你烤几个素的。”
“教授?你也来吃宵夜啊。”
樊家二叔正愁无话可说,就有他的学生上前打招呼,正是他的得意门生,物理系大三的张晓瑜,并其他几个物理系的男孩子。
“哟,你们也来了?来来来,坐坐。”这几个孩子二叔都很熟悉,基本都是物理系的几个风云人物。其中以张晓瑜首当其冲。
张晓瑜几个也不客气,大马金刀就在樊家叔侄旁边坐下,喊老板过来点单。
“介绍一下,这是我侄子樊桥,建筑系大一。桥桥,这几个都是我的学生,物理系大三,快叫师兄。”
乔乔?几个20左右的男生差点笑出声来。这小师弟也人高马大的,怎么就叫“乔乔”呢?
“二叔!”他八岁就再没有人叫他这个名字了好么!
“师弟好。”张晓瑜沉稳一些,神情淡定地跟樊桥打招呼。
“师……师兄好,我是樊桥,桥是桥梁的桥。”他腼腆地朝张晓瑜伸出手。
张晓瑜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樊桥这是要跟他握手。到底是老派,还是世故?虽然觉得有些怪,他还是伸出手和樊桥交握了一下。樊桥的手意外地凉,张晓瑜只以为是天气凉了,樊桥又穿得少的缘故,并没有太在意。
张晓瑜和几个同学喝得热火朝天,到了兴头上,几个学生就开始跟教授称兄道弟。
而樊桥才吃了几串茄子土豆,就开始困得不行了。几个学生搂着脖子要樊家二叔透露期中考题,他就撑着手臂开始小鸡啄米了。张晓瑜还算清醒,见教授的侄子困成这样,差点笑出来。
“师弟,既然困了,就回去睡吧,不用担心教授,等会儿我送教授回去。”
“啊?哦,好。”樊桥晃晃头,想让自己清醒一点,“那我就先回去了,麻烦师兄把我二叔送回去。”
“放心吧。”
“等一下,晓瑜,你们继续喝,我跟樊桥先走了。”樊家二叔根本没喝多少,就是那几个学生闹得厉害,他好不容易才抽出身来。
“二叔你再待会儿没关系,我自己回去就行。”尽管困得迷迷瞪瞪,樊桥还是看出来,二叔非常喜欢跟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那不行,我送你。”他是真担心樊桥会随便睡倒在哪个角落里。
张晓瑜看着慢慢悠悠往学校走的樊家叔侄,眼眸微睐,他总觉得,这对叔侄身上的气,非常奇特。
他是北方人,高考的成绩足够他留在北方最好的学校,但是因为家族需要,只得不远万里跑到中南部这个一本中的二流大学来。
本以为这个城市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普普通通,毫无特色,要不是张家人成年之后都会被放出来试炼,他是绝不会到这么一个城市来的。
没想到第一天上课,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专业课教授。明明是个普通人,却有一种奇怪的气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几乎肉眼可见。要不是确定没有坏处,身为张家人,他肯定是要把所有隐患扼杀在摇篮里的。
江城在中南部也算是一个大城市,张家在江城也有分家子孙,张晓瑜特意跑到分家去问自己教授的背景,那个一脸受宠若惊的分家家长,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只知道樊氏是江城的大姓,从许久之前,早在张家分家在江城扎根之前,就已经是江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只是王朝末年动乱开始,渐渐从一个动一动整个江城都得颤抖的世族大家,变得颓靡沉寂了。
确实,许许多多曾经煌煌一世的名门望族都在那延续上百年的动乱中销声匿迹,像张家一样能坚持到新国成立,还一直屹立不倒的家族,少之又少。
张晓瑜观察了两年多,没有发现这个教授的特别之处,只没想到今天无意之中,竟让他发现,樊教授的侄子竟然也有那种奇异的气场,甚至比樊教授还要更强一些。他甚至能看到气场凝成几近实体状的丝,绕着樊桥一圈又一圈。樊教授和他走在一起的时候,那丝线居然也将教授一并圈了进去。
但是他却感觉不到这气场有任何恶意,或者任何善意。
在张家人眼里,有气场的人,非大奸大恶,必大忠大善。只有那样的人,才有可能生出自己的气场,否则就是有自己的修炼法门世家子弟,天长日久,自然会出现气场。然而樊家叔侄的气场,却完全看不出属性。
张晓瑜觉得有必要将樊家叔侄纳入重点观察对象。
要不然在江城这个地方,连个需要他出手收拾的鬼怪都没有,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岂不是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