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3、满汉冲突 ...
-
佟贵妃也不知道康熙对她已经心生不喜,自那次来过景仁宫之后,便开始与如芳多了些走动,便是佟贵妃的额娘赫舍里氏这个姑姑在如芳面前也热情了许多,而无论是赫舍里氏还是佟贵妃,既然登门了,如芳怎么也得好好接待,这一来二去,两边的交往也慢慢多了起来。
十一月中旬,眼看着齐氏和程都都快要生了,觉得时机成熟的如芳再次跟康熙提起佟贵妃和小阿哥的抚养权问题,康熙却直接驳回了她的话,说他对于两个小阿哥的扶养另有安排,末了才告诉了如芳一件事:
原来就在几天前,海军之中发生了一场流血冲突事件,一开始是几个人的口角争执,后来发展成为打架斗殴,最后有将近百人卷了进去,造成了两人死亡三十七人重伤的恶果,受轻伤的更是无数。
事已至此,双方一开始为什么而打架,谁先动的手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场冲突的双方一边是八旗子弟,一边是汉族士兵,这场冲突已经成了名至实归的满汉争端,而且是流血冲突,朝廷一个处理不好,不是引起军中汉族将士的离心,就是引起八旗子弟的不满,康熙不得不对此慎之又慎——
这事其实说白了就是海军中八旗勋贵子弟欺侮汉族士兵,不想这次却遇上了硬茬,对方不买他的账公然反抗,于是口角演变成斗殴,又发展成两边群殴,其他一大批什么事也没闹明白的热血青年一看到八旗兵和汉兵打架,头脑一热,也同仇敌忾冲上去给自家人帮忙,最后还闹出人命来——满汉双方各死了一人,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然后汉兵觉得八旗子弟挑事动手在先,又先打死了人,实在欺人太甚,八旗子弟则觉得这些汉人竟然敢打死满人士兵,实在是吃了熊心豹胆,朝廷要好好惩治才能以正风气让他们知道满汉之间的贵贱之别——
“这件事和小阿哥的抚养权——”想了想,如芳也有些明了:“皇上莫非是想要抬举汉妃?”刘氏齐氏的身份上不得台面,安嫔李氏倒是宫里老资格的汉妃,再找一个这宫里也有,后宫一次性抬举两个汉妃,这话传出去带来的影响才大。看来佟贵妃是真的没戏了!
“不止如此,朕还要让他们娶汉女为妻,满汉一家,也只有朕明明白白表明自己的态度,下面的人才不会总是记着满汉有别——”深深看了如芳一眼,康熙又低叹道:“我们大清国,打江山时靠的蒙古人,想要坐稳江山,非得要天下汉人归心不可。”而失去汉族民心,大清国自己就先乱了,又何谈与洋人对抗?正是因为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对于这次海军中的冲突,他才没有直接拿到朝堂上讨论,此事是明晃晃的满汉之争,汉官们大多会保持沉默,剩下的宗室和满洲官员能秉公裁决才怪!
“皇上是不是想要让十六十七娶汉女福晋?”沉吟片刻,如芳也突然问道。程氏齐氏肚子里的小阿哥还没出生呢,说给他们指汉女为妻——十五年后下旨时对解决当前这场满汉冲突也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不乐意就当朕什么也没说。”不动声色看了如芳一眼,康熙也沉吟道。以汉女为皇子嫡福晋,这在大清朝开国是头一回,公然打破了满汉不通婚的规则,康熙自己也是考虑许久才有了这个想法,当然,态度还不是非常坚决,所以才会将决定权交给如芳。
“皇上容臣妾考虑几天吧。”如芳自己本身对儿媳妇是汉族是满族没有多少意见,不过她得考虑两个儿子的想法,他们不反对自然是皆大欢喜,万一他们不乐意,觉得兄弟们都娶满洲贵女为福晋,偏让自己娶汉女为妻,认为自己被忽视了,就此有了心结,以后日子肯定过不好——这是自己绝不愿意看到的!
八月底的时候,十三阿哥已经将兆佳氏娶进了阿哥所,婚假休了半个月,十三阿哥又回军队了,留下兆佳氏常跑永寿宫伺候婆婆敏嫔照顾才半岁的小叔子。
如芳得闲时也开始亲手布置十四阿哥在阿哥所的新房,期间再去看看双胞胎也是顺路的事儿,这天她就很有几分心虚对两个只有十二周岁的儿子开门见山道:“后年选秀,额娘让你们皇阿玛给你们指个汉家姑娘可好?”
“额娘,参加选秀的都是八旗女子。”抽了抽嘴角,十六阿哥连忙指出自家额娘话时的漏洞——在他看来,汉军八旗还是八旗,所以自家额娘说的汉家姑娘就得去外头找了。
这时十七阿哥也面无表情望着如芳:“四嫂她们哪里让额娘不满意了?”不然干嘛突然想要让他们娶汉女为妻?
看了看两个儿子认真的神情,如芳很无奈承认自己的话在漏洞,拍了拍十七的光脑门,她又道:“别胡说,你几个嫂子都是好的——只是额娘有些审美疲劳了,不知道汉族的儿媳妇跟你们嫂子是不是一样的,当然,额娘也只是突发奇想,一切还以你们的意思为主,毕竟是给你们找媳妇——你们可别像你十四哥一样,把这种大事都交给额娘来拿主意。”
哥俩都知道自家额娘既然问了,肯定是得不到答案是不会罢休的,于是两个少年认真想了一会儿,十七阿哥率先开口:“额娘只要别给儿子找个多走几步路都要人扶的就行。”听说汉人女人流行什么裹小脚,一度他也曾好奇过,但却绝不会以婚姻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可不想自己的福晋到时候连自家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都追不上,太残废了!
十六阿哥也笑嘻嘻道:“儿子将来的福晋怎么着也得会骑马才行,当然,会做菜就更好了,如果能聪明一点温柔一点儿子会更喜欢——”
“嗯,要求不高,性子呢?你们希望对方是个什么性情?”听了两个儿子的话,如芳也笑眯眯问道。还好这俩孩子倒不像十四那么不负责任,将问题完全丢给她这当额娘的,真是让人省心的好孩子!
看到自家额娘高兴非常的样子,这边双胞胎兄弟俩对望一眼,然后异口同声道:“像额娘这样的就好——儿子相信额娘的眼光!”
如芳脸上的笑容霎时僵住了,果然,自己还是开心太早了,孩子如此信赖自己这个做额娘的,自己到底是该哭还是该乐?
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庶妃齐氏生二十五皇子,十二月初三日,庶妃程氏生二十六皇子。腊八次日,初九,十四阿哥胤社大婚,娶妻纳兰氏欣荣。
一转眼,连自己的瑞哥儿都要娶妻生子了,自己现在还记得他刚出生时的样子,明明自己胎里养得极好的,他出生后却有些体弱,性子也敏感易受惊吓,总是一刻也离不得自己,是几个孩子中最难带的,正因为如此,这个儿子是自己手把手带得最久的,甚至自己去盛京,去蒙古也一直将他带在身边……
“主子,几个小阿哥和小公主回来了——”身边突然有人开口笑道。
一看到被宫女抱回来的龙凤胎,以及跟着一道进来的弘晖和十六公主,如芳满脑子的思绪便突然散了,一边起身一边望着几个孩子笑道:“可见着你们十四嫂了?没有捣乱吧?”十三阿哥大婚的时候也是找了龙凤胎去压床,不想小丫头被新床上的果子硌着了,哭闹着要回景仁宫,而且还要拉着胤祝一起回,不让自家哥哥上床去——自己要罢工还要拉着队友,若不是她年纪实在太小,肯定会让人以为是故意找碴。
“见着了,十四嫂还给了我们红包。”十六公主率先回道。
弘晖也跟着补充一句:“亏得孙儿提到玛嬷,不然十七姑姑怕是要把十四婶的红包讨要光了。”
“少不得玛嬷明日多给你十四婶些见面礼,就从十七的嫁妆里面扣。”扫了自家小丫头一眼,如芳也吩咐宫女们带几个孩子下去休息——
第三次娶儿媳妇,如芳绝对是轻车熟路了,受了小夫妻的礼,给了新媳妇见面礼,然后提点叮嘱的话张口就来,看到旁边自家儿子一脸无聊无奈的神情,如芳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太过罗嗦了,遂有些外强中干瞪着自家儿子道:“欣荣年后就要随你去天津港,你以为两个月的时间很长么?我现在多交待她几句怎么?”
“额娘有话尽管交待,儿子也没说什么不是?”十四阿哥连忙赔着笑道:“儿子一直在听着呢,就怕福晋记不住,儿子到时候也能自己提点她不是?”
“你听着呢?那你说说我刚才都跟欣荣说了些什么?”你小子真记得住才是见鬼了,你们兄弟几个就属你最没耐心!
“额娘说的话可多着呢,现在额娘要听哪一句?”果然,十四阿哥开始转移话题了:“额娘是怎么跟皇阿玛说的?十三嫂也一起去天津么?儿子原还想着让福晋替儿子在额娘跟前尽孝呢。”
“免了,你跟欣荣好好过日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孝心了!”不再跟儿子歪缠,如芳又笑望着夫妻二人道:“昨儿累了一天,今儿早上也没能休息好,现在我就不留你们了,快回阿哥所歇着,明儿辰时来景仁宫,额娘再带你去宁寿宫跟大家好好熟悉熟悉。”
闻言纳兰氏微一点头,又看了十四阿哥一眼,见对方没有什么话要说,遂也带了几分羞涩笑道:“那媳妇就先告辞了,明儿再来跟额娘请安。”
十四阿哥也起身道:“额娘,儿子先去了,儿子知道,会带着福晋熟悉阿哥所的环境,额娘你尽管放心,你叮嘱的事,儿子就没有不上心的。”
听了自家儿子主动补充的话,如芳也有些啼笑皆非,人也故作不耐烦挥了挥手:“行了,快走吧,你这么靠得住,额娘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唉,都说知子莫若母,其实又何尝不是知母莫若子?自己一张口,自家儿子就知道自己想说的话,这默契度真是——好极了——
赶在腊月封笔之前,对于今年十一月初海军军中的集体打架斗殴事件,康熙也力排众议给出了最后裁决:八旗子弟海禄主动寻衅滋事引发海军士兵集体斗殴破坏军中团结,罪在不赦,鉴于其已在斗殴中重伤不治身亡,只革除其全家旗籍以示惩戒。其他所有参与斗殴的八旗子弟皆罚俸一年,杖五十军棍。汉籍士兵康大勇带头参与军中斗殴违反军规,念在是海禄挑衅在先,康大海与所有参与斗殴的汉籍士兵同罪,皆杖五十军棍,罚俸一年,在冲突中身亡的汉籍士兵宋刚其家属正常发放抚恤。另外,从海军提督施世骠到涉案人员所属的舰长、大副等官员都因管束不利罚俸一年,康熙又格外发旨训斥了施世骠和海禄、康大勇的直属上司,并警告,再有此事发生,上头官员直接撤职查办。
海军中牺牲的第一名第二名士兵竟然是因为互相打架斗殴而死——这是海军的耻辱,必将永远成为海军的污点!
或许正是因为此事给康熙的触动太深了,才让他彻底下定决心要消除满汉分岐实现满汉一家,正如他在大朝会上掷地有声告诉所有朝臣那句话一样:海军中没有满人,没有汉人,只有大清人——海军必须是铁板一块,谁再搞满汉之别分裂海军,谁就是海军的敌人,是朝廷的祸害!
不过正如如芳安慰康熙的话:海军刚成立,满汉不合的问题就暴露出来,这是海军之幸,也是大清之幸——朝廷一开始就认识到了满汉分岐的危害,然后想法子解决了,大清海军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最终成为铁板一块,不然,等海军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才发现这个问题,那时候军中两派定然已经对立已久,各自的势力也根深蒂固,到那时内斗就不可避免,还何谈团结一心与西洋各国争霸?
康熙态度坚决公平公正处理了海军中的那场满汉冲突,并且于大朝会上公然摞下狠话,无论是宗室还是满洲勋贵也就沉默了,毕竟他们还盼着海军给他们打通到非洲美洲的淘金路呢,海军强大了,他们的淘金路才越宽广——当然,大家也不全是为了钱才妥协,他们一个个也心知肚明,大清想要跟欧罗巴的洋人抢海外大陆的金矿银山大片牧场,只靠他们满人自己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说来说去,他们是一定要得到汉人的支持,朝廷倡导的满汉一家是对的,自己哪怕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能跳出来唱反调。
另外,康熙虽然禁止大家在海军中搞满汉之别,但也不是强迫所有旗人一定要跟汉人平等相处,朝廷已经决定要在西山另建一支新陆军兵营,又叫海军陆战营,将来主要配合海军登陆作战,兵饷与海军同酬,优先招募八旗子弟——平日训练都在陆地,做战也主要是在陆上,却与海军一样同属大清新军编制,待遇也不差,这让不喜欢总是在海上漂流的八旗子弟很是高兴,对朝廷的抱怨自然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