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宣和二年六月。大暑。
昨夜一场好雨却未能消得盛夏的暑气,正午时刻,晴光大好,此处纵有水亭冰井,浮瓜沉李以解暑热,却仍是难解众人心头的燥热与郁气。
这汴梁城西十里外的水榭原本是当年大名府梁中书为讨好当今权相蔡京所建,抢占良田百余亩,所耗银两人力更是难以数计,此间亭台楼榭有上百之多,名花贵木不可胜数。入暑之后,蔡京便长居于此,以避城中喧嚣,可谓乐哉。
然而今日,这水榭之中却全无往日的清悠,只见童贯、梁中书一行人立在亭外,面色苍白如纸,而亭中所站之人,正是当今朝堂之上翻云覆雨只手遮天之人蔡京。
梁中书与童贯彼此心照不宣地互看了一眼,都像是在催促对方开口,然而到最后却是谁也没敢出声。
六月初时,梁中书为蔡京收买十万贯珠宝金银以做贺寿之用,这原本是为了讨蔡京的欢喜,不想中途却被绿林好汉劫去,落得人财两空。梁中书原想瞒过此事,再寻十万贯珠宝奉上,岂料此事不胫而走,传到京中,更有人将捅到圣上面前,令圣上颇为震怒,当众责问蔡京事情缘由。此事因梁中书而起,如今非但未能讨得岳父的欢心,反而令他受责,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蔡京负手一言不发地站在水榭中,他的手里正拿着今日朝堂上诸葛正我参他的奏章。这诸葛神侯的六扇门果然是名不虚传,梁中书秘密搜刮民脂民膏收买生辰纲的事被他暗中调查得一清二楚,白纸黑字写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唯恐不能置他于死地一般。
童贯看此情形想也知道这次的事情十分棘手,而始作俑者梁中书则更是心慌不已。他来时便已听到了风声,特意寻人从汝州带来当地闻名天下的青瓷献给蔡京,希望以此来平息他的怒气。此时此刻那价值连城的天青色瓷瓶正摆在蔡京面前的石桌上,他平素爱好珍奇古玩,然而这一次却连看也不看一眼,梁中书见状不禁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岳父大人……”
这水榭中的沉默实在令人难熬,就像是明知要死却不知何时赴死的感觉一般。末了,梁中书终于是忍不住先开了口,不想他刚一出声,便见蔡京猛地一转身,衣袖一拂,将那青花瓷瓶从桌上掀了下来。
纵然那青花瓷瓶名贵非常,可是此刻梁中书却不敢去救那瓶子。只能眼睁睁看它从桌上掉落下来。
童贯也知道梁中书为这东西颇为费心,就这样摔碎了实在有些可惜,但此刻蔡京正在气头上,谁敢逆他的龙鳞?
然而就在此时,谁也没有听到那青花瓷瓶摔碎在地上的声音,只见一道青色的影子从童贯与梁中书之间掠过,快得甚至让人看不清他的模样,他的脚踏在童贯与梁中书肩头的时候,就像是清风拂过一般,在他们衣上未留下半点痕迹。
这样的轻功让童贯心中陡然一寒,立马大喊了一声,“捉刺客!”
蔡京曾遭无情公子与戚少商刺杀一事,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见到此等高手突然出现在水榭,童贯有此反应也很正常,但他始料不及的是,那人影在蔡京面前落定后,并未对蔡京出手,而是衣袖一挽,将那险些落地的青花瓷瓶揽入怀中。
那石桌不过半人之高,掉到地上也就在眨眼之间,而这人踏着他与梁中书的肩从水榭外闯进来,再到接住这只青花瓷瓶,保它安然无恙,这等轻功如不是他亲眼所见,真的难以想象。
“早就听闻汝州的青瓷乃是五大名瓷之首,享有千峰翠色的美名倒也不负其名,梁大人劳费尽周折来此物只为博相爷开心,就此毁了岂非可惜。”
守在水榭外的侍卫听到童贯的声音都围了上来,然而那青色的人影却淡然落定,仿佛根本没有看到周围的剑拔弩张。他来得如此突然,蔡京却像是早已料到一般,冲着水榭外的人摆了摆手,童贯见势刚要开口就被蔡京以眼色打断。
这些混迹官场的人素来深谙人情世故,做惯了奴才的人,便是你要他挺着脊背做人,他终究还是会屈下膝盖去给人做仆。所以当童贯看到那人青衣磊落地站在蔡京面前时,童贯的心底竟升腾出一种说不出的妒恨与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