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又见故人 ...

  •   决定动身去炎谷寻找火莲这日,陶醉又一次踏进了崂山县里,他想,此番一去吉凶难测,万一一去不回,至少也该再去看看那些曾经共度患难的故人们,尤其他想去看一看花姑子的孩子。
      在去往安家的途中,陶醉无意中瞥见一群正在街边玩着藤球的小孩,其中,一个生的粉雕玉琢,约四、五岁大的小女孩颇引人注目,身形动作明显比别的孩子敏捷很多,笑容灿烂如花,他看着她,莫名的亲切,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时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伫足在道中就这么静静地观看着。
      突然,那个小女孩可能用力过猛,一脚将藤球踢飞,不偏不倚,落在了陶醉的脚边。
      陶醉捡起藤球,走过去俯身对那个小女孩亲切的笑了笑,道:“小妹妹,球还给你。”
      小女孩甜甜地笑了,露出一对好看的小酒窝,奶声奶气地道谢道:“谢谢。”
      陶醉问道:“能告诉哥哥你叫什么名字吗?”
      小女孩眨了眨水灵灵的大眼睛,歪着头反问:“你都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啊?怎么就先问我呢?”
      陶醉不禁莞尔,于是‘一本正经’地做起了自我介绍:“在下姓陶名醉,请问小小姐尊姓大名啊?”
      小女孩摇头晃脑地道:“哦~原来是陶醉陶哥哥,我叫,,,,”
      没等她说出自己的名字,已被人打断:“章儿!”
      小女孩道:“啊,,是爷爷来了,爷爷!”
      她抱着藤球跑到叫她的老者面前,扑到他怀里:“爷爷抱。”
      陶醉回身看向被小女孩叫‘爷爷’的老者,顿时愣住了,好半天,他才叫出声:“道长?”
      原来这名老者,就是向来疯疯癫癫的颠道人。
      此时的颠道人已没了当初那个身着灰色道服的道士模样,而是一身棕色粗袍,两鬓发间多了几缕银丝,胡子也见长了,随身带着的布袋里也不是什么捉妖法器,而是换成了小孩子的物件,可以说,已经和陶醉记忆中的颠道人判若两人了。
      陶醉一脸诧异,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他不是该在玄真派做掌门人吗?怎么现在连道士袍都不穿了,还装着一口袋小孩子的玩意?
      刚刚抱起小女娃的颠道人看见陶醉也是瞠大了双目,将小女孩放下,大步上前一拳捶过去,抑制不住满脸惊喜之色,说道:“哎呀!陶兄弟啊!你可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
      陶醉轻摇折扇,展颜调侃道:“一别数年,道长你变化不小,就连装束都不同往日了。”
      颠道人不好意思的笑道:“哪里能和你这根竹子相比啊?千年不改万年不变的。”
      陶醉好奇地问:“你不是当掌门人了吗?怎么现在?”
      颠道人摆出一副头疼的模样,摇手道:“什么掌门人之类的,今后莫要再提,我早就让位了,那种正襟危坐,连酒不能喝的日子我可受不了。”
      原来,接任掌门后,颠道人为了治理好玄真派,便要带头遵守清规戒律,其它倒还好说,唯独戒酒一事难如登天,就在他顶着掌门头衔发愁度日之际,看到了一位救星,这个人叫秦劲风,是继安幼舆后颠道人新收的一个徒弟,秦劲风天资聪颖,悟性又高,又比安幼舆机灵,让颠道人如获至宝,把他当做重点培养对象,短短两年时日,秦劲风就尽得他的真传,他也如愿把掌门之位推给秦劲风,自己则继续逍遥自在的喝着酒当他的颠道人。
      陶醉笑道:“道长的性子倒是一点没变,还是嗜酒如命。”
      颠道人也笑道:“没办法,我颠道人可以离得开饭,可就是离不开酒哇。”
      陶醉问道:“那道长现在不是自由得很了?”
      颠道人讪讪地笑道:“嘿嘿,那倒也不是,我师娘气我扔下玄真派不管,非要把家务事交给我做,如今呐,我的工作就是在家帮我徒弟幼舆照看这个小丫头。”
      此刻,陶醉也明白这个小女孩是谁了,他蹲下身,情绪复杂地道:“原来这个孩子就是,,难怪,,,”
      颠道人点头道:“是啊,我徒弟给她取名叫安云章,小名章儿,这小淘气一点也不像他爹那么老实,小小年纪就调皮捣蛋,难道是像她娘花姑子吗?”
      颠道人一提起花姑子,就见陶醉脸色一变,顿时黯然神伤,他懊悔地拍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赶紧打岔道:“别在大街上站着了,走,回家去尝尝我师娘做的菜,再陪我喝一杯,自从你走了之后,我可是少了个好酒友。”
      陶醉有事在身,既看过了章儿,本打算就此离去,可是拗不过颠道人的盛情,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就被他硬拉进了安家小院,安幼舆与安婆婆正在家中等待一老一小回家吃饭,见阔别许久的陶醉到来,二人都很是高兴,十分热情的招待他。
      时光飞逝,弹指即过,安婆婆越发衰老了,行动比以前更加迟缓,已为人父的安幼舆脸上也落下了沧桑的痕迹,不禁让陶醉嗟叹,岁月无情。
      茶余饭后,闲聊几句,陶醉便要起身告辞,马上惹得颠道人不满,嚷嚷道:“哎!我说陶老弟,你怎么说走就走啊?”
      安幼舆也道:“是啊,陶公子,既然回来了,不如就留下来,而且,钟姑娘她,,,”
      陶醉道:“各位,陶醉实在是有要事要办,真的要先失陪了。”
      颠道人却拦在门口,不依不饶:“你这个臭竹子,是不是不把我当兄弟了?”
      陶醉为难地道:“不是,道长,我是真有事,如果能回来,我定陪你喝个三天三夜,行吗?”
      安幼舆见陶醉的神情有异,言语也十分奇怪,的确似真有急事要办,便问道:“陶公子,你若有为难之事,不妨和我们说说,说不定我们可以帮得到你。”
      颠道人也随声附和:“好吧,你只要说出来,我就不拦你了,否则,你就要陪我喝酒。”
      陶醉面对他们关切的询问,为了尽早脱身,只好把遇见老竹精,及去炎池找火莲救熊雄之事一一相告,这让颠道人和安幼舆等三人闻言大惊。
      颠道人立刻坐不住了,在屋内走来走去,指着陶醉嚷嚷起来:“你疯了是不是!就凭你一个,要去那炎池找什么火莲,不是等于飞蛾扑火,明摆着去送死吗?”
      陶醉知道颠道人是担心自己,对他的态度丝毫不介意,说道:“道长,你先稍安勿躁。”
      颠道人道:“你忘了他以前是怎么对你的?再说,即使成功找到火莲救活他,他也挺多也就还有二十年的寿命,你呢?能活百年千年,万一失败,你就会被烧成灰,这值吗?”
      陶醉黯然道:“可是熊雄毕竟是我的亲爹,现在有机会可以救他,我怎么能不救?以前的事情,我已经不想再提及了,他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我、我不想只做一个没有家、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
      颠道人听了陶醉这番话,不能否认他的确十分感动,可是事关好兄弟的生死,他又不得不持反对意见。
      安幼舆不似他师父那样口无遮拦,直言不讳,但内心的想法却是相同的,都不愿这么重情重义的好人遭遇危险,也规劝道:“陶公子,我很明白你的心情,但是绝不能鲁莽行事,我们不如从长计议,想一个万全之策。”
      旁边一直缄口沉思的安婆婆突然冒出一句:“玄秘宝箓,,对!玄秘宝箓!幼舆啊,你去看看玄秘宝箓,说不定能帮上陶公子。”
      安幼舆道:“哦,我知道了,婆婆。”
      虽然玄秘宝箓与神笔已是上清宫的镇宫之宝,但由于只在安幼舆手里才有灵性,因此这两件宝物一直都由他保管。
      陶醉和颠道人、安婆婆随着安幼舆来到书房,安幼舆从书架上翻出许久没动过的玄秘宝箓,拂去了上面的灰尘,一页页认真的翻阅着。
      急性子的颠道人连连催促道:“徒弟,你倒是快点啊,哎呦!你可急死我了。”
      陶醉道:“道长,不要急。”他嘴上虽然这样说着,可他心里何尝不急?
      安幼舆头也不抬,仔细地看着,一边说道:“师父,我也要看仔细才行啊。”
      不知翻了多少页,安幼舆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大叫:“找到了,陶公子,师父,婆婆,找到炎池了!”
      众人大喜,安婆婆道:“上面写些什么,你快念出来。”
      安幼舆朗声读道:“南方有一奇池,昼夜火焰冲天,名曰炎池,池中藏花,依火而生,乃天下至灼至烈之物,神魔皆不可触之,,,”
      急性子的颠道人打断他:“这些我们都知道了,说重点,有记载怎么能进炎池取火莲吗?”
      安幼舆道:“哦哦!我往下看看,啊!有了,这里写道:,,,世间另有一妙笔曰神来,乃是共工之石焌顽所化,此笔可挡毒火之侵,避邪魔之害,画人物成真,唯有缘人可得之。”
      陶醉和颠道人不约而同的相视一望,均不敢置信,难道宝箓里所言的妙笔神来,就是安幼舆手里的那支神来之笔吗?天下有这么巧合的事吗?
      安幼舆兴冲冲地拿起神来之笔,惊奇地说道:“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原来我手里的这支神笔,竟是共工石焌顽!”
      安婆婆笑意连连,直说道:“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颠道人看上去比陶醉还激动,像个老小孩一样拥抱住他又蹦又跳,而陶醉也自进安家后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展露欢颜。
      欢喜过后,颠道人又想到一个难题,不禁有些犯愁地道:“不过这神笔只有在徒弟手里有用,换了其他人,就是普通的笔一个,这可怎么办啊?”他挠挠头,看着三人。
      他的话犹如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喜悦的气氛顿时也被冲淡了,陶醉的眉宇间复又染上一抹忧色。
      安幼舆慨然道:“我陪陶公子去。”
      陶醉惊道:“那怎么行?”
      安幼舆微微一笑道:“有什么不行?你三番两次救我,现在你有事,于情于理,我也不能袖手旁观。”
      陶醉道:“绝对不可,炎池究竟是什么情况,连我自己都不得而知,我怎么能让你去涉险?”
      安幼舆道:“陶公子,我有神笔,遇到危急还能助你一臂之力,总比你一个人去成功的机会大。”
      陶醉还是不同意:“安公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你还有章儿要照顾,你如果遇到危险,那她怎么办?况且,,如果花姑子在的话,她也一样不会同意的。”
      安幼舆肯定地道:“我相信花姑子会同意的,如果我安幼舆是个遇事畏首畏尾、不讲情义的人,那花姑子就真的是看错人了。”
      颠道人大声称赞道:“好!不愧是我的徒弟,既然你们都要去,我也不能干坐着,也算我一份。”
      陶醉动容道:“道长,安公子,你们如此相待,真让我不知说什么了。”
      颠道人道:“陶兄弟怎么变得婆婆妈妈了?都不像你了。”
      安幼舆道:“那就这么决定了,陶公子,我和师父明日一早去竹林找你,到时一起出发。”
      颠道人也赞成道:“好好!正好,我也去认识认识陶兄弟说的那个老竹头。”
      陶醉无奈地笑笑,正要答应,忽听屋外响起了一阵匆急的奔跑声,越来越近,跟着一个熟悉而纤瘦的倩影映入眼帘。

      (待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又见故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