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养鸡新招 ...
-
第二天早起喝碗粥,一行人起程回家。
春喜躺在用整块木板做的担架上,由陈府众人轮流抬着,半路找了个医馆,让郎中给接了骨,拿夹板绑好,等到家再让江大御医给好好看看。
一路上陈大老爷好通忙活,买棉花布匹,买小麦种子。棉花布匹回家给大伙做冬衣棉被,小麦种子当然是拿来种的,净吃玉米面、高粱米粥都吃腻歪了,无比想念白面馒头、白面饼、大花卷、手擀面......唉~~不能想了,口水哗哗地。
陈光明其实没种过小麦,他家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而且他小时候住的那里只种植玉米、高粱,大豆啥的,所以他对小麦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不管了,为了吃上白面馒头,哪怕摸着石头过河也得种。
一路想着种小麦的事,顺手又抄了两个乞丐窝,掳获丁口一十八人,其中男十五人,女三人,都极其顺从跟着陈大老爷走了。
回到陈府,众人齐来迎接,搬运买回来的东西,归还牲口,给新人安排住处,大搞个人卫生,所有人都忙得人仰马翻。
尘埃落定后,金家家主,现在陈府大管家悄悄的跟他说:
“老爷,添丁进口是件好事,不过吃饭的嘴也变多了,咱们的粮食就不太宽绰了,吃到明年秋上怕是要够戗。”
陈光明有点蔫,摸着下巴嘟囔:
“买粮也不是买不起,可是种地的还得买粮吃,一寻思心里就别扭的慌,得想别的法。”
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一招,可以提高副食啊。记得小时候,人们生活水平低,肚子里缺油水,都特别能吃,后来生活水平高了,油水足了,饭量全降下来了。恩,赶紧多养点鸡,明年多吃鸡蛋、鸡肉,就省粮食了。
大量养鸡又不想喂粮食,吃啥长的快呢?
无良的陈大老爷想到了一个馊主意,来试试养蛆喂□□,嘿嘿嘿~
以前在网上看过介绍这个的,这东西几乎没有成本,又是高蛋白,鸡吃了长得快、下蛋多,抗病力也强。缺点是视觉效果很不好,太麻人了,一般人真整不了(liao,念3声)。陈光明乐观的想:“也许那些乞丐里有不惧这玩意儿的人才。”
别说,还真就找到俩高人,王得(dei)和王二得这兄弟俩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份活计。
高兴得陈光明当场宣布:鉴于这份工作的特殊性,给予这兄弟二人每五天可享用一角酒的优待。
众人又羡慕又佩服,这活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王得兄弟却笑嘻嘻的说:“这有啥?这可是南边贵人老爷才能吃到的东西。”
“拉倒吧,谁能吃这个。”
“可不骗你们,人家是割块肉挂那养蛆虫,生了蛆虫后下油一炸,香着呢,这菜有名堂的,叫炒肉芽。”
“就是,老爷说了,咱是要拿糖和米饭喂这个,也不比拿肉生的差,可惜没那么多好油去炸,可惜了(liao)的。”王二得咂巴着嘴,颇遗憾的样子,众人纷纷散去,估计今天的午饭会省下不少。
陈光明发动人手,众人分工协作,剥下高粱杆上的薄皮编成席子,几天的工夫就编了好多。
接下来就是盖房子,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原来的房间就拥挤起来,再加上陈光明想在冬天就用土炕孵蛋法孵些小鸡,所以很有大兴土木的必要。
还是上回盖房子那些人,比照原来的房子,在后面十米远又盖了一排,还是两间正房。
另加了一间鸡舍,这间鸡舍用土坯搭了地热,烧火的炉子在外屋,是为将在冬天出生的鸡崽准备的。
一切就绪后,挑了两个细心稳妥的人,拿出最近一阵子攒下的鸡蛋,又派人去各村收了些,三个人对着太阳挨着个的照,挑出来整整五百个受过精的蛋,铺到地热上,豁出两床旧被子,给盖好了,烧上地热,开始孵蛋。
关于孵蛋,陈光明也是一知半解,曾经看过一次科教片,早忘得差不多了,主要是现在有点钱了,底气足,敢瞎折腾了。
一面回忆一面鼓捣,每天小心翼翼地翻蛋、晾蛋,有时候在屋子里放两盆水增加点湿度。地热一时也没敢停,一直保持热乎乎的程度,估计也有10度--15度左右。跟着学的那两位可不知道他们家老爷是趟着来呢,还一心以为自家老爷什么都会,认认真真的跟着做,坚决要把这了不起的技术学到手。
二十一天后,辛苦终于有了回报,鸡崽开始陆续出壳,喜得那俩人两眼放光,兴奋得连着两宿失眠。
而陈光明也松了口气,还真孵出来了,没有丢脸,真好,呵呵~~
五百鸡蛋,孵出四百多,只有不到四十个失败品,这个成功率是相当的高了,陈光明开心不已,咱这人品没的说啊。
鸡崽孵出来了,棉被拿走清洗晾晒,以备下次使用。鸡崽依旧养在有地热的屋子里,小东西们可着不得凉。都交给那俩人和以前养鸡的照顾,养蛆的事也得上轨道了,要不天气开始变冷,再过些天苍蝇就找不到了。
拿木头钉十个框子,再把前些日子编的席子裁成一块块的,用针线缝到框子上,象模象样弄出十个大方笼子,每个笼子里捉几只苍蝇进去,拿米饭沾了糖水喂养着。为了保温,把这十个笼子都放到新盖好的正房的炕上,一天两遍火的烧着。王得兄弟为了就近照顾,干脆也搬进去,住在对面的大炕上,俩人和十个笼子独占一间正房,惬意不已。
那些苍蝇得了照顾,开始繁殖,很快陈光明就不敢去看了,只能全权交给王得兄弟。那二人果然不是一般人,每天给苍蝇送点吃的喝的,伸手进去搅动搅动蛆虫,看看成色,定时给鸡崽送食,把日子过得比狱卒都轻闲。很快的,那干瘦的身板就滋润了。
好在鸡崽们长的也快,俩人把照顾鸡崽的任务完全接手,打扫、加温、喂水、喂食蛆虫,同时也得喂一部分糠菜,总算忙碌起来,才算没成为陈府首例胖子。
新饲料的效果是很明显的,鸡崽们很强壮,夭折的极少,等到过年的时候,都长成了半大鸡。
不过第二年长成下蛋后,没人肯吃这些鸡下的蛋,鸡肉就更不吃了,陈光明也没法强求,因为他自个就吃不下去。没辙了只好卖掉,卖得的钱再买米买肉,给大伙改善生活。于是他“种地的不买粮吃”的想法成了天边的浮云。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喂蛆虫的鸡下蛋勤,蛋也大,鸡肉也肥嫩鲜美,所以非常畅销。买家还不住口的赞:“这蛋鲜,鸡肉也香,你家拿啥喂的鸡?”
送货的但笑不语,心说:“拿肉喂的呗,这哪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