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抱怨着读一本小说,结果却是庆幸 ...
-
真的是从没读过这样的一本小说,已经3/4了,仍旧觉得无聊,不晓得这故事该怎么去定义。盛暑的天气,就像是下着火,屋子里闷的没有一丝风,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也确实漫长的仿佛将时间停止,静的令人发闷。双重叠加的闷,也就使得这样的一本小说,只能咬紧着牙关忍耐着去坚持,忍了忍,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下去的时候,套用亦舒的话来讲,便是从头再忍。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读完的《漫长的告别》,真是漫长,也真是痛苦。
大概是习惯了读一本书就要将其读完,一字不漏的读完,有始有终,才会有一点点的自我折磨味道。因为这次读书的过程里,很多时候都想放弃,都在抱怨,都在挣扎……情节人物都找不到吸引的点,除了文字,可那文字又不在喜欢的调调范围以内,虽然好,好到充满了创造力。但只有文字精彩,也不至于让加缪、福克纳、钱钟书、村上春树……如此的去推崇钱德勒吧?日本甚至还弄了一个什么读书节,命名为钱德勒周,1500多家书店争先宣传。夸张!
也许是对钱德勒的小说抱了太大的期望,潜意识里认定了该是有趣的,至少要热闹,毕竟钱德勒是在畅销与经典中摸索,他寻求的就是雅俗共赏的手法,既有一般人可以思考的程度,又能写出只有艺术小说才能产生的那种力量。可惜,一开始看到的仅仅是他的文字,透着温和的批判与讽刺,却一针见血的深入骨髓,钱钟书的《围城》是有点点他文字风骨的影子,只是比他匠气。
至此,为着文字也该读完整《漫长的告别》,何况这又是钱德勒所有小说的集大成。偏偏还是觉得乏味,菲利普•马洛坐牢的部分是昙花一现,不由会想到那个写武侠的古龙,恶劣的环境只会让乐观的人更加的乐观。在马洛身上,依稀能看到陆小凤,甚或楚留香……性格魅力。可惜,马洛从牢里出来后的部分,钱德勒把笔锋一转,花在罗杰•韦德一家的字字句句像是断掉了新生的内容,单调而冗长,平淡的更想要打瞌睡,即使是艾琳戴的那一条项链有关恋人的暗示,也没什么出奇,很快就能猜到她与特里•伦诺克斯的不寻常关系。但已经不重要,伦诺克斯案被甩在了久远的过去,仿佛前生的混沌遗忘。
思维跟着钱德勒的笔走,走在酗酒暴力的丈夫和美丽空心的妻子中间,马洛反倒成了旁观者,彻头彻尾的陪衬着韦德家庭的闹式悲剧。仍旧是闷的,没有阅读欲望。这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从未喜欢过美国文学,固有的排斥在作祟,无论是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以黑人为背景的故事《宠儿》,还是去年十分畅销的以狗的视觉写的《我在雨中等你》。文字都有着一个通性,不够细腻也不够细致。大概菲茨杰拉德是个少有的例外。
自然的,雷蒙德•钱德勒的文字也是粗犷硬朗,如他塑造的马洛这一人物形象,铮铮铁骨、百折不挠,只为一个真相。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最后,马洛为伦诺克斯证明了清白,自这时起,故事的前3/4就会无端端的浮于脑海,像一根根轻盈的白色羽毛,飘荡开一整幅长卷,没有哪部分的铺陈是没必要的。羽毛之轻,落在一处成就了文章之重,也是真的开始庆幸,能够坚持的读到最后,不至于错过这样一个不该错过的小说。
《漫长的告别》,实至名归,也就不自禁的理解了为何此文影响了纯文学。而钱德勒作为编剧,同比利•怀尔德合作的《双重赔偿》又为何会作为好莱坞的黑色电影教科书,他的文字,真真是有着黑色的韵味。尽管,在合上书的那一刻,依然不认为这情节有什么好,这人物又有什么好,但那对于法律正义、警察体系、贫富阶级、媒体公允等等的嬉笑怒骂嘲讽打趣,仿佛就在目前。半个多世纪都过去了,时代也大幅度的变迁了,可钱德勒借助《漫长的告别》所说的那些话,所阐述的那些思想,如初如旧亦如新的也适用于当下。
畅销是应时代而生的必然产物,可在畅销之后,也确实该寻求一种与经典相挂钩的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长盛不衰吧。而人文的发展,更需要文字的点滴记录。始终坚信,真正好的东西是雅俗共赏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对好之一解都有着同样的向往,即钱德勒的平生追求。而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端看个人的思想境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消化后表述的深浅层次……但是那一份追求,还是应该保有,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结果没有过程重要吧。
不过作为侦探小说本身,《漫长的告别》实在不够出彩,或许是从未读过侦探故事吧,包括阿婆的作品也只是远远的仰望着。电视倒是看过些,比方金田一系列,紧张刺激,命案发生,推理一环扣一环,心揪着的跟踪情节步骤,就怕遗漏万一。而这些,在钱德勒的故事中不是没有只是不够明显,被隐在了文字背后。
西尔维娅死了,那就死了吧;伦诺克斯死了,那就死了吧;罗杰死了,那就死了吧;艾琳死了,那就死了吧……不会想着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不会被案件本身牵着走,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如果不是逼迫着的一根强制性神经牵引,也根本不可能会看到罗杰和艾琳的死亡。可是看到了后面,也就放不下了,很想知道这事件会如何解决,《新闻报》发表了自白书,那么权贵们的威信何在?极力压制的真相还是被曝光了,不止气愤恼怒吧。政客们永远会自圆其说,黑白颠倒是家常便饭,因为媒体是争相追逐以及效忠的铁杆粉丝,而读报纸的大多数看客们,则是始终愚蠢的盲从着铅字诱导,不辨是非。
幸好,这世上还是那么几个良心未泯者,像菲利普•马洛、像朗尼•摩根、像坎迪、像奥尔斯……也许他们做的都是出于很强的目的性,不是单纯的友好,摩根需要独家新闻,奥尔斯需要尽快破案,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污浊的世上,除了孩子,谁会单纯?!单纯不是评判善恶的标准。甚至于艾琳•韦德,也并非十恶不赦,她若真是不愧疚,不自责,也不会选择自杀吧。警方所掌握的证据不足以控告她谋杀了两个人,何况还有着方方面面的势力不想让这件事情扩大化,都在尽可能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马洛要的,仅仅是真相,他也不会对艾琳怎样。喜欢惹麻烦的人,都知道麻烦该适可而止,那个度的掌握不会有人比马洛清楚。一如伦诺克斯的选择,他不会去告发一个女人,即便他已经不再爱她。带着她的杀人凶器远走他乡,是新生的第一步,为他自己,也为她。可结果艾琳还是死了,为什么?因为她心里的鬼令她不安,千方百计的非要找来马洛以证实她的揣测,终一错再错。不是法律惩罚了她,是她自己制裁了自己。
最黑暗的,不是生与死的互相殴斗,而是那些权利至高者的杀人不见血,已经把玩弄世人当成了一种消遣娱乐。因此,《漫长的告别》非常成功的通过了两起凶杀案,直接而又清晰的让读者看到了美国司法环节的丑恶及弊端,政客的姿态,富翁的怯懦,执法者的凶悍,犯罪者的嚣张……可社会正如一辆飞驰的车,在永不停歇的运行,有时候,是很难兼顾风景里存在着的瑕疵,更何况,这瑕疵包含着车轮卷起的尘埃。终究在目光所及或是意念所想的远方,相信会越来越好着接近完美。这并不限于某一个国家的某一种社会,因为全球的发展到了现如今,已经越来越体现了经济一体化。
漫长的告别,是马洛对伦诺克斯,也是钱德勒对当时的那个美国社会。还是有着期待的,就像最后的马洛能够同伦诺克斯见面,亲口说着再见。用一场世人眼里的业障之局,来换新生,个人的新生、社会的新生……总是希望吧,希望在明天,然而,请不要忘记今天必须付出应有的努力,不然明天势必成为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