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伤逝 ...

  •   夜凉风冷,
      几只巨大的牛油蜡烛的火光照得船舱内亮如白昼,同时也把榻上人本就苍白的面孔,映得越发惨白。
      “子明,来得正好,这是我刚刚写好的奏疏,你命人快船急递给至尊。”
      “大都督...”吕蒙恭敬地双手接过那竹简,刚肃的脸庞上却写满了不赞成。
      一阵风吹来,塌上人伏下身子一阵急咳,咳得声音不大,却紧促连绵,一声声仿佛都在拼尽全力,听得令人越发揪心。
      吕蒙慌忙放下竹简,上前帮着拍着自家大都督的后背,拍了几下,他震惊地发现那原本宽阔厚实的背脊,在短短数月间已变得无比干瘦,自己的手掌摸到的仿佛是一具只有皮膜包裹下的骨架。
      “大都督...”战场上从不知恐惧为何物的吕子明,忽然觉得无比惊恐。
      “子明!”周瑜终于从仿佛无休止的咳嗽中暂时解脱出来,他抬手制止了自己最欣赏的下属即将出口的话语,嘴角勾起一抹令人安心的微笑:“你去吧,把奏疏发出去,我也要休息了。放心,这一回,我一定会好好休养,绝不会再处理任何公务。”
      “是!大都督,您...您好生安歇!”吕蒙欲言又止,最后深深施礼,将带泪的眼眸藏在宽阔的袍袖下,缓缓退出了舱外,留恋许久,终于离去。
      周瑜侧躺在塌上,看着他的身影最终消失,微叹了口气,觉得心口堵得越发难受:“子明啊,子明,至尊命你在我身边监视稽查之事,我岂会不知?只是我周公瑾自问对吴侯,对孙氏一片赤心,所以从未因此对你有所介怀。然,不介怀,并不代表心不会冷,不会伤。特别是此时此刻,我其实很希望你能主动向我明言,那样的话,我便可以将小乔母子三人与我多年的心血基业全然托付给你,走得了无牵挂了。可你到了这种时候,依然不肯与我推心置腹,坦承相待吗?或者说,到了这种时候,你身后的那位吴侯至尊依然对我周公瑾心怀戒惧吗?”
      罢了,周瑜凝思片刻,向立在船舱角落暗影里的一个人影打了个手势,那人影迅捷地跪倒在塌前:“郎君请吩咐!”
      周瑜犹豫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从床头取出一枚私印与一株令牌:“你去汝南,将此二物交与信兄。”
      周信是汝南周氏的族长,论族谱排行与周瑜同辈,所以周瑜称其为兄。
      跪着的人大惊:“郎君竟欲将基业全盘交付给汝南周氏族中吗?”
      “吾命不久矣,当日为追随伯符起兵,我与族人决裂,破家而出,虽情非得已,到底心存愧疚,如今庐江周氏族人迁徙到北地,音信不通。不过我庐江周氏本是汝南周氏的分支,如今我将基业交付到汝南族中,或可少许赎我年少轻狂之罪。”
      周瑜微微苦笑,其实说庐江周氏族人迁徙之后,音讯全无,不过是自己粉饰之言,真实的情况是,如今庐江周氏的族长,自己从伯父周尚的长子周益似乎对自己始终心存恨意,自己屡次示好,均不得回应,想来自己的临终托付,他也不会接受。不比汝南的周信,与自己常有音信往来,虽未曾见面,却有知己之感。
      “那夫人和几位小郎君该如何?”
      周瑜淡淡一笑,笑容微觉凄凉:“峻儿,志大才疏,若得了这些基业,反易生祸乱。至于循儿,胤儿尚年幼,我死之后,至尊想必不会亏待他们。况且以信兄为人,必会设法暗中照拂他们母子。你此番去了汝南,便留在信兄身边,不必再回来了!”
      “郎君...”跪在塌边的汉子眼眶通红,泪流不止。
      “去吧,我也累了!”周瑜挥挥手,重新躺下身子。
      那汉子深知周瑜的性情,明白事已不可挽回,他是久经风雨的铁血男儿,也就不再做小儿女之态,抹了一把眼泪,又端正跪在塌边,拜了三拜,说了声:“郎君,周平去了!”挥掌熄灭了舱中的烛火,身影一闪,出舱远去。

      周瑜卧于塌上,却久久不得入眠,一忽儿想起儿时游戏欢愉的场景,,一忽儿又忆起自己父亲去世时的茫然失措。间或还有故去的孙策,吴夫人,孙坚,自己从伯周尚等人的音容笑貌,不断在眼前掠过。
      “伯符,太夫人!非瑜背诺,瑜实已倾尽全力!仲谋,瑜将就死,你从此可以安眠了吧!”最终,周瑜的嘴角弯起一抹似讥嘲又似解脱的笑意,永久地安睡了过去。

      建邺吴侯宫,
      吴侯孙权一梦醒来,浑身皆是冷汗。步夫人亦被孙权的举动惊醒,柔声问道:“至尊,有何不妥!”
      孙权摇摇头,接过步夫人递来的茶盏,猛灌了一口,却没有说话。他不愿意有人轻易窥探到他心中的隐秘,哪怕那人是他亲近的枕边人。
      “公瑾,仲兄,大都督,想不到时至今日,你居然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孙权冷笑着,翻身下塌,拔下床头悬挂的青钢剑,轻轻擦拭着,胸中杀意涌动:“纵然你才华盖世,功勋卓著又如何?如今曹魏势大,刘备又不安分,孤且容你一时,不过终有一日,孤会将你的势力连根拔起,孤会让群臣们明白,这江东说到底还是我孙仲谋的天下!”
      他这么想着,眼神越发凛冽,周身散发的寒气,连步夫人都觉得心惊。
      “这...又是...梦到了周郎吗?”
      孙权虽掩饰得极好,但步夫人到底是他最宠爱的人,对他的心思纵然不说是全然清楚,但也猜得到八,九分。
      想起那风华绝代的伟岸男子,步夫人微微摇头叹息。
      “那人虽然强横霸道了些,但谁都知道,他那样骄傲的人,既然当初许下承诺,便绝对不会背叛江东,不会背弃孙氏,为何至尊却偏偏始终不肯相信呢?”

      “报!巴丘周都督军报,十万火急!”殿外忽然想起急促高亢的传报声。
      “传进来!”孙权扔下宝剑,整了整衣衫,走到了外殿,边走边思忖道:“周瑜这一次不知又会是什么要求?孤到底应还是不应呢?应了他,只怕又增他的势力,可是不应他,又恐对前线军事不利,若因此有了闪失,总也不美!”
      这般想着,接过使者递上的封着泥红印记的竹简,一把扯开,入眼是那熟悉的正体隶书,从容优雅,仿若那写字的人,透着股子贵不可言的傲气。
      孙权皱了皱眉头,他少年时曾经极度仰慕这写字的人和这字,但近年来,写字的人成了他心中一根越扎越深的刺,这字便慢慢地被他厌恶了。
      他烦躁地跳过称呼和前段例行的请安问候的套话,直接看向正文,却不料越看越是心惊,只见那竹简上写道: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啪嗒一声,竹简跌落在地,砸在孙权的脚边,孙权呆呆而立,脑中无数个念头纷涌而来:“他要死了吗?他真的要死了吗?可他怎么能死?他怎么敢死?他答应过哥哥,要一统中原,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他还答应过母亲,要全力辅佐我,成就伟业。如今才做了一半还不到,他怎么就要死了?他死了,我靠谁来抵挡曹操大军,靠谁与刘备争夺荆州?不...不,这不是真的...”
      “来人...速传子敬来...还有...找最好的医士前来...”他跌跌撞撞地,边喊边朝殿外奔去。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吴大都督周瑜逝于巴陵军中,灵柩运回江东举丧,吴侯孙权全身素服,亲去江边迎灵,眼见缓缓行来的满江白帆,心中懊悔哀痛不已,泪下如雨,伏地大哭道:“仲兄,你真的就这么舍仲谋而去了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伤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