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第七十一章 ...

  •   连下三十余日的大雨终于停歇。然而,洪涝之后就是瘟疫。武曌紧锣密鼓,选定人选前往南方赈灾,同时防范瘟疫蔓延。

      萧璟拿着拟好的圣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白,还请陛下拨云见日。”武曌心情愉悦,喝了口茶,问道:“何事能让我大周第一聪明人不明白呢?”萧璟面红耳赤:“那是别人胡说八道罢了。臣这等微弱萤光怎敢称什么第一。”转而又正色说道,“臣当时在举荐赈灾之人时,虽然写了许中晞和曾天宝二人,但臣私心是属意许中晞的。那曾天宝虽然颇有能耐,但之前犯下贪墨之事。这赈灾又和钱粮相关,臣担心曾天宝会把放给百姓的钱粮中饱私囊,误了陛下的事。”武曌点点头:“朕觉得,这曾天宝九成九是要贪污朕的钱粮的,所以就多拨了些给他。出了他拿走的,还有下面人拿走的,剩下的虽不能让所有灾民都吃饱饭,但终归不会饿死一大片人。再说他还要在那些地方住上一两个月,查看瘟疫,这活儿又苦又危险,贪一些也算情理之中。”萧璟大大皱眉:“陛下给的俸禄足够他生活了,再说等他回来必有赏赐。他但凡有丝毫为陛下分忧之心,也不至于贪污赈灾的钱粮。十余州的灾情,若是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武媚娘站起来往外走,萧璟跟在身后:“那你明知如此为何还举荐他呢?正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把此事办好。朕要的是灾区局势稳定,不是有人为朕把着钱袋子省银子。你也知道此事干系甚大,若是派了清廉可是没能耐的人过去,银子是省了,可事却没办好。你说那省下来的银子有何用?只怕先前的银子白撒了,朕还得掏更多的银子。朕还不如给曾天宝些银子,让他一次就给朕把事情办妥了。那许中晞确实清廉,也有些能耐,但他以前没赈过灾,这点不如曾天宝。这次灾情太大,朕就不让他练手了。”武曌忽然转身看着萧璟笑道:“水至清则无鱼。萧璟,我不能要求大周所有的官员都像你一样。那样朕只能给你一个人当皇上了。”萧璟咳了一声:“陛下谬赞了。”武曌拍拍萧璟的肩膀:“好了,这些日子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看着萧璟远去,武曌转而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有些话她没有跟萧璟讲。臣子贪财好色怕死才是好臣子。没有这些所谓的毛病,上位者无从赏罚,臣子就无从畏惧。一个没有缺点无所畏惧的臣子,可以捧,可以杀,就是不可以用。萧璟之所以能身居高位而安然无恙,一是她对第一女相的声名孜孜以求,二是她陷害李贤一事使她永远无法投靠李唐。有这两条负累,萧璟势必站在武曌这边。

      武曌在温泉池边坐下,看着何当归的背影:“当归,身子好些了么?”何当归猛然从沉思中惊醒,转头一看是武曌,连忙行礼:“当归不知陛下到来,不曾远迎,请陛下恕罪。”武曌拍拍她的胳膊:“好啦。都虚弱成这个样子了,就不用多礼了。”何当归笑道:“陛下连日辛苦,怎么不在殿里休息?”武曌笑道:“你为朕十余日不曾用饭,朕又不是那铁石心肠,岂能无动于衷。朕很感动。不过,这样的事以后不要再做了,太毁身子。你看看你瘦成什么样子。”何当归乖巧地点点头:“当归为陛下死而无憾。”武曌轻抚何当归的眉眼:“若朕的天下还需要朕的女人去守护,那大周养了那么多臣子干什么?以后朝廷的事不用操心,你安心看你的医书就好。”何当归握住武曌的手:“陛下,我擦干身子,你抱我一下。”武曌连忙阻止她:“不可。这个温泉里面放了草药,是专门调理你的身子的,你多泡一会儿。你等一下,朕下来陪你就是。”

      武曌身着白衣抱着何当归坐在池中。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想起宋昭华说上官婉儿滚下山坡受了伤,便对何当归说道:“当归,过几日我要出宫一趟。你知道婉儿吧?朕打算去接她回宫。”何当归直起身子:“陛下要亲自去迎接上官姑娘?”武曌点点头:“那孩子脾气大得很。别人去了是不成的。就算是朕,去了也得受她一通抱怨。”何当归不无艳羡:“当归以前在太医院当值就常听人说,陛下对上官姑娘荣宠无限。今日才知此言不虚。”武曌忍不住笑出来:“我怎么听着这话有点喝醋的意思?你放心,朕不负婉儿,也不会负你。你在宫里安心养你的身子就好。”何当归点点头,重新回到武曌怀中:“是,陛下。”

      &

      临波阁。武李家宴。

      众人酒酣耳热间,何当归悄悄对太平公主使了个颜色,朝门口努努嘴。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过一会儿,何当归托词出门,站在池边柳树下赏景。太平公主走过来:“何太医好兴致。”何当归笑道:“当归知道我们又多了一位盟友,心情愉悦,兴致也就高了。虽然日落西山,可在当归眼中和东日初升并无分别。”太平公主哦了一声,问道:“不知这盟友是谁?”何当归扭头低声说道:“陛下前日告诉我,她要去接上官婉儿回宫。那上官婉儿之前虽是你母亲的女宠,可是因为那事离宫出走至今不归。今时不同往日,我猜那上官婉儿必定对你母亲恨之入骨,她又和你母亲有灭族之仇。待她回宫后,咱们只需稍加提点,新仇旧恨,她一定和你母亲反目成仇。”

      太平公主远眺沉思,最后说道:“此事不妥。上官婉儿不能回宫。”何当归问道:“为何?”太平公主沉吟道:“我母亲和上官婉儿不止一次闹到决裂的地步,可是那上官婉儿对我母亲极是痴心,每次我母亲只要三言两语总能哄得她回心转意。我以前也试探过她,不中用。若是真让那上官婉儿回了宫,不但不能成为你我之助力,反倒让我母亲多了一双眼睛。”何当归又问道:“你母亲已经和我说了要出宫,她的主意谁敢反驳。”太平公主笑道:“那就让她自己改主意好了。我母亲那个人谁也不爱,她只爱她自己。我们只须让她知道出宫一事于她有害即可。”太平公主转身想靠在栏杆上,眼角恍惚扫到远处树后有一个人影闪过,忙说道:“此地人多眼杂,我不多说了。总之这件事我去处理,你不用管。”

      太平公主走远后,武承嗣从树后站出来。何当归笑靥如花看他一步步走近。待武承嗣走到跟前,何当归伸出双手,武承嗣接住把何当归拥在怀中。“承嗣,你喝了很多酒吗?”何当归闻到武承嗣衣裳上的酒味。武承嗣紧紧抱着怀中那具柔若无骨的身子:“我很不开心。我和你离得那么远,我姑母却坐在你身边做着本来应该是我才能做的事情。我姑母明明是个女人,却要占有你。我忍不了了。”何当归满脸嘲笑,语气却是怜惜:“不要动气。来日方长,你何必急在一时。我的心总是你的。”武承嗣忽然抬头看着她:“如果我要你的人呢?”何当归满面羞红,双手挽上武承嗣的脖子,低头轻轻说道:“那自然也是你的。你不知道吗?”温香软玉,绵言细语,武承嗣伸头去吻何当归的耳垂:“我现在就要。”何当归赶忙推开他:“不要在这里。人来人往的,不要命了?你跟我来。”何当归牵着武承嗣的手来到刚刚侍女带她歇息的屋子。武承嗣是背对门口的,何当归却清清楚楚看见有个人影在门口站了半晌跑开了。

      武曌听到侍女耳语简直怒不可遏,然而家丑不可外扬。武曌在侍女带领下朝何当归休息的屋子走去。众人虽见武曌提前离席赶忙起身,但是看她神色如常也就没当回事,等武曌离开后继续杯酒言欢。
      看着眼前男女衣裳半解的不堪模样,武曌低声喝道:“武承嗣,朕看你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是不是?”武承嗣大惊失色,转头一看果然是武曌站在门口,吓得酒醒了大半,立刻跪在地上,情急生智:“姑母,是这个女人引诱我。我看她和太平在湖边鬼鬼祟祟不知道说些什么,就过去问她。谁知道她趁我喝醉了引诱我来这里。我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姑母饶命。”说完就在地上磕头。何当归慢慢从桌子上下来,满面泪容,看了武曌一眼,盈盈跪下,并不说话。

      武曌低声怒喝道:“闭嘴。赶紧给朕滚回家去。”武承嗣连忙站起身一溜烟跑掉了。武曌看着何当归流泪无语的模样,冷笑不止:“何当归,你口口声声说爱朕,这就是你说的爱?”何当归慢慢伏到地上:“当归无话可说,请陛下赐死。”武曌冷眼看了何当归一会儿,终说道:“跟我回去。”

      武曌坐在案前,看着何当归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开口问道:“说吧,怎么回事?”何当归低头说道:“魏王说,陛下年事已高,这天下过不了多久就是他的……”武曌哼了一声,何当归立刻噤言。武曌说道:“继续说。”何当归方继续说道:“当归就算今日不从,日后也是他的人。当归只要活着,就别想逃出他的手掌心。”武曌冷言:“你就被他的威胁吓到了,就从了他了?”何当归的泪水又涌出眼眶:“陛下九五之尊,哪里知道一个卑贱女宠的无可奈何?这宫里任何一个武家的李家的王爷公主都能随手把当归像蚂蚁一样捏死。当归不过是讨好这个讨好那个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就算当归愿意一死对陛下尽忠,可当归还有父母亲人,当归能不管他们的死活吗?”武曌无奈道:“做朕的女宠,日子有这么难过吗?你是朕的女人,有人欺负你,你来告诉朕让朕做主就行,何必自己撑着。”

      何当归哭得更凶:“陛下根本不在乎我,我知道自己在陛下心里根本没分量,哪敢去求陛下做主。”武曌一时愕然:“朕可没做什么吧?”何当归一边流泪一边说道:“陛下要去接上官婉儿回宫。那上官婉儿因为男宠之事才离宫出走的。她根本容不下当归。可陛下非要去接她回来。她要回来了,哪还有当归的活路。”武曌不由笑道:“你也太胆小了。你放心,婉儿那个人嘴硬心软,你和她好好说,她不会做什么的。”何当归哭着摇头:“陛下,你根本不懂。这世上的女子没有一个能忍受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爱人的。你以为当归看着陛下和那些男宠在一起心里真的没有想法吗?当归只是为了陛下开心不愿意陛下委屈自己才忍着的。”武曌默然,一会儿又对何当归招手:“过来。”何当归依言来到武曌身边坐下。武曌轻声说道:“此事朕会处理好,你毋须担心。以后再有人威胁你,你直接来找朕。朕说过会护着你,就一定会护着你。”何当归点点头:“多谢陛下。”忽然又低下头:“陛下,魏王刚刚亲到了当归的脖子,陛下可会嫌弃当归被他碰过?”武曌一皱眉:“不会。你先去沐浴,回来陪我用茶。”

      何当归起身走了几步,又转身问道:“陛下以后还要当归吗?”武曌无奈说道:“当归,你对朕要有信心一点。朕说了不负你,就不会负你。”何当归这才含笑离去。武曌微笑的脸慢慢冷下来。武承嗣,你以为武家只有你一个子孙吗?

      &

      几个太医轮番看过上官婉儿的伤势,又出去研究很久。上官婉儿猜不出是哪里不对,只能在床上忐忑不安。煎熬着过了许久,那个自称秦太医的人走进来,在床边凳子上坐下,捋了捋胡须,说道:“上官姑娘,我和几位太医商量许久没有定论,此事还得你自己拿主意。”上官婉儿心头猛的一跳:“可是我身上有什么不妥?太医不用顾虑,有话直说便可。”

      秦太医坐直了身子说道:“上官姑娘,你身上五脏和膝盖都受过很严重的伤。在我们来之前,想必已经有人给你医治过了。这五脏的伤,医治得很及时,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后面喝的汤药,我们看过方子,药材普通了些,但是没有大碍。以后换上宫里的药材就好。问题是这膝盖……”上官婉儿忙问道:“可是我再也站不起来了?”秦太医连忙摇头:“那倒不会。只是这膝盖在正骨的时候,骨头没有完全复位。若是就这么让它长下去,姑娘以后还是能走路的,只是不能爬坡,也不能跑,不能身负重物。可是若要复位,就得重新把韧带割断,重新正骨。那正骨之痛姑娘又得重新忍受一次。正骨之后的痛也不轻。我们几个人商量许久,拿不出主意,还请姑娘定夺。”

      上官婉儿苦笑,那样令人死去活来的痛好不容易捱过来,竟然全是白费,还要重新经历一次。秦太医看着上官婉儿沉思,便起身准备出去。还未走到门口,就听到上官婉儿说道:“秦太医,请你和诸位太医准备为我重新正骨吧。”

      房氏按照秦太医的吩咐拿来毛巾,看着秦太医把那些医具一样一样摆到桌子上,有点心惊肉跳,连忙转过头去看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两眼看着帐子顶,也不知是不是在害怕。想到韩妈说上官婉儿每日换下的衣裳都湿透了,好不容易这些日子疼痛稍微轻了些,结果还得重新受一遍苦楚。又想到上官婉儿的身世和坊间那些传闻,不由觉得她实在太命苦了些。上官婉儿感到有人在轻轻整理她额上的头发,转过脸去,正好对上房氏满含怜惜的双目。上官婉儿笑笑:“我没事的。我已经正过一次骨,心里有数,忍忍就过去了。”房氏轻轻说道:“这个时候就不用再安慰别人了。”忽然想到若是没别的事转移她的注意力,待会儿岂不是更痛。然而还不等她说些什么,秦太医便走过来了:“上官姑娘,我们都准备好了,只等上官姑娘的命令了。”上官婉儿点点头:“那就开始吧。”说完看着房氏。房氏按照秦太医之前的吩咐把毛巾塞到上官婉儿嘴里,也不敢看右边,只盯着上官婉儿的脸。

      不知秦太医在那边做什么,上官婉儿的手慢慢抓紧身下的布单,手背青筋暴起,额头汗如雨下。房氏忍住眼中酸涩,小心翼翼给上官婉儿擦去额上汗水。只听秦太医在旁边说道:“我数一二,一起用力。”另外一个太医嗯了一声。只听“一,二”,也没有别的声响,上官婉儿脸上肌肉猛然拧作一团,咬紧了毛巾,闷闷的哼声传到房氏耳中。房氏忍不住,眼泪喷涌而出,赶忙转身去擦。

      接着又是秦太医喊“一二”。房氏连忙转过头去看上官婉儿,她已经痛的昏迷过去,浑身衣衫尽湿。房氏一边给上官婉儿擦头上的冷汗,一边捂着嘴哭泣。秦太医也满头汗水,长舒一口气说道:“上官姑娘的勇气不输男子。这番苦楚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上官婉儿醒来的时候,发现衣裳已经换过了。这样也好,省得醒来再换又得痛一次。忽然听到房氏的声音:“婉儿,你醒了?”上官婉儿转头,房氏正坐在凳子上看着她。上官婉儿笑着说道:“房姐姐,你一直在这里看着我吗?”看到房氏点头,忙说道,“我已经没事了,房姐姐快去歇息一下吧。”房氏凝目看着上官婉儿:“我受的这点累有你万分之一的痛吗?”话一说出口就后悔了。明明不愿意她再痛,怎么又提这桩。

      房氏怕上官婉儿又想起那痛,忙说道:“婉儿,你一整日没有吃东西,饿坏了吧。我去端饭给你吃。”上官婉儿刚想劝房氏让她吩咐韩妈来做就可以了,然而房氏脚步极快,几下子就转出去了。过一会儿,房氏端着盘子进来,看到上官婉儿看着她,温柔一笑,把盘子轻轻搁到桌子上。

      “我扶你坐起来,痛了就告诉我。”房氏扶着上官婉儿坐起来,在她身后放了几个枕头支着,然后把饭端过来喂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不好意思地说道:“给我在床上放一张小桌,我自己也可以吃的。再说也可以让韩妈来做这些事,不用房姐姐亲自动手。”房氏把菜喂进上官婉儿口中,轻声说道:“婉儿不喜欢让我喂,是吗?”上官婉儿连忙摇头:“不是。只是一直这么麻烦房姐姐,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房氏的声音轻轻柔柔:“婉儿,我看你那么痛,实在心疼的很,恨不得替你受那些痛。你让我为你尽点力,我虽不能减轻你的痛,至少心里舒服些。”

      上官婉儿心里一动,想到房氏经常来房中陪她闲聊,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婉儿想什么呢?”上官婉儿抬头正好撞见房氏似水目光,笑着摇摇头:“没什么。”房氏也不多问,只专心喂她吃饭。

      &

      一连过了好几日,何当归也没发现武曌要出宫的迹象。想到太平公主的话,忍不住出言相询:“陛下,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接上官姑娘?”正往碟子里夹菜的武曌手上一顿,不动声色说道:“不去了。”前几日,她又和宋昭华商量出宫一事,然而宋昭华告诉她,最近多了许多人物闯宫。这些人物功夫比起之前那些人高出不少。再者,从薛怀义的折子上看,突厥败局已定,不日回朝。到时自己不在宫中未免太不像话。想来想去,还是算了。

      何当归暗喜,脸上却是诧异之色:“陛下不打算接上官姑娘回宫了吗?”武曌微微一笑:“朕写了封信给她,已经派人送过去了。婉儿看了信会体谅朕的。等她回来,朕会和她说你的事,你不必担心。”何当归哦了一声。武曌笑道:“你希望她回来吗?”

      何当归嘟着嘴说道:“陛下明知故问。”武曌拉她坐过来:“此话何解?”何当归一扭身子说道:“陛下心里很清楚,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武曌哈哈大笑:“朕不明白。当归说给朕听听。”何当归低头拨弄碟子里的菜:“上官姑娘回来,又多了一个人和当归分享陛下的爱,当归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可是,当归也知道上官姑娘陪伴陛下多年,早已和陛下密不可分。这其中的情分又岂是说断就断的。陛下嘴里不说,可当归知道陛下心里在想她,那她回来不回来有什么分别。还不如让上官姑娘回来,免得陛下心里老惦记。”说完何当归瞪了武曌一眼。

      武曌笑着哄她:“不要喝醋。你和婉儿,朕都喜欢。朕谁也舍不得的。你放心,等婉儿回来,朕会让她和你和和睦睦的。”何当归转过身子看着武曌:“到时候陛下不许偏心,只向着她,不向着我。”武曌哈哈大笑:“放心,朕保证,一碗水端平,帮理不帮亲。”何当归不依:“陛下在说谁是理谁是亲。”武曌连忙讨饶:“朕的错,朕的错。是朕说错了。应该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何当归这才放过武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