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东街仍旧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切似都与平常没什么分别,也没有人注意到从一个不存在的小巷子拐出来的我。
      我回过身,把那小小的香炉往怀里又掖了掖。
      既然那丫头这样说了,我便留着这香,如果那蕊儿说的是实话,就一定会有人来见我。待见到那人我要仔细问上一问,到底是桩什么交易,才会弄得这般低调隐秘。
      眼下却不是思索这事的时候,有件事我要马上去做,半点耽误不得。先前嘱咐绿翘去赵庄等我,眼看着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也不知绿翘在那里是否顺利,若是能遇到冯先生最好,遇不到,事情便会麻烦许多。只是从东街去赵庄毕竟路途不算很近,离府时想着不要惊扰了薛靖,连招呼都未打,此时也自然不会有车子用。看来,只能借匹马了。
      若我记得不错,八月初八,薛府上下为姜柔过寿,此时薛靖无论身在何处,也定会在巳时前赶回府中,亲自为姜柔操办盛宴。他自享他的举案齐眉,我便只好借他的麟驹一用了。
      回到薛府时,见周围一派车水马龙的热闹气象,大门里喧闹声声,想来薛靖已经回府,开始操持寿宴了。我悄悄绕过偏门,往马房而去。其实薛靖从来都不知道,每年他为姜柔过寿时,我都会来马房看一看他的麟驹。因为每到这个时候,薛府上上下下,除了绿翘,就只有麟驹还会知道府里有我这么个人了。
      麟驹是陪薛靖出生入死过的良驹,我刚认识薛靖时,麟驹就跟在他的身边。因此我在安西大营的日子里,同麟驹也颇为熟稔。后来我被薛靖送入雪山,整整六年杳无音信,我以为除了薛靖不会再有人记得我。可是当我骗开雪山谷城的大门,薛靖率军攻占了蛮人的王城之后,我现身与薛靖相见,麟驹竟主动走过来碰了碰我。那时我体内已经有了蛊王,我的面皮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可麟驹居然还记得我,还愿意亲近我。
      当时我想,薛靖,连一个牲畜都比你更有人性。
      走到马房,里面果然没人,只有麟驹独自在一旁吃草。我走过去,它对我打了个响鼻算是问好。我抚摸着它的头,让它又吃了一会儿,然后取来马具放到它身上。麟驹回过头看我,似乎有些疑惑。
      我摸摸它的脖子,说:“今天我们又都受冷落了,出去走走吧。”
      它似乎听懂了,轻嘶了一声作为回应,乖乖地任我将马具系好,牵着它走出了马房。
      我一路牵着麟驹出了门,小心地避着人。好在这时候府里的人都在姜柔那忙活,我的住处附近他们都避之不及,生怕惹得薛靖和姜柔不快,而我住的地方又离马房和偏门并不太远,因此这一路也没遇到什么人。为了稳妥,出了偏门后我又走远了一些才翻身上马,未向大路,反而寻了条小路走了。许久未曾骑马,竟生出些紧张之感,好在麟驹通得人性,我只稍稍将缰绳一提,它就小心地往前走去,生怕步子大了我会摔落下去。我拍了拍它,告诉它不用担心,然后将腿一夹催促它往前,它这才放心地迈开步子跑了起来。

      麟驹的脚程很快,巳时未过我已看到了赵庄的大门。
      赵庄前立了一座石门,门上刻的是前朝大书法家赵沨的真迹。这赵沨便是赵庄人,赵庄的名字也是因他而改,不知是否因为这位大家的影响,赵庄中人多爱书法,连孩童们也早早受熏陶临帖摹字,可说是人人写得一手好字。当初也正因为这点,我才选了赵庄,想来在当时,我还是没能彻底狠下心,还是为薛靖留了后路。
      远远地看到门前立了一袭翠衫,我赶忙勒马,让麟驹放慢了脚步走过去。果然是绿翘。
      绿翘扶我下了马,说:“夫人,已经问过了,冯先生已经进山去了。”
      我点了点头,看来这一趟怕是不会太顺利了。让麟驹由绿翘牵着,我取了事先吩咐绿翘带来的布料,一路往冯先生家中找去。
      冯先生在赵庄教书已十余年了,在临近乡里都有很高的声誉。冯先生不仅有生花妙笔,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更是长于绘画,因此在赵庄也是格外受人敬仰。冯先生有个习惯,每年八月天气渐凉之时,就要离开赵庄进山居住,据说是远离人烟才能捕获绘画的灵感。我原本未曾想会在八月来寻他,在最初我那个极尽怨恨的计划中,我要在很多年之后才会来找冯先生,请他帮我兑现承诺。这炉香燃的时候不好,从梦魇中醒来之后,我却是一刻也不愿多等了,所以我只有立刻来找他,却正好赶在了他进山的时节。
      冯先生住在赵庄的学堂旁边,屋子并不大,院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只在南侧种了株葡萄。这时节葡萄已结过了果,熟透了的滚落在地上,还剩些果子并着郁郁葱葱的藤蔓和枝叶,在阳光下很是漂亮。我让绿翘牵着麟驹在院子外面等,独自来到小门前。屋门紧闭着,我敲了敲,果然没有人来应。
      看来还是要进山去找了。
      我将布匹和麟驹一并留在学堂,嘱咐若我主仆二人天黑还未回来,就把麟驹送回薛府。待一切都安排妥当,我便带着绿翘进山去了。
      赵庄附近的这座山名为冯山,相传也是和赵沨有关。赵沨声名显赫之后,连着庄子并这山都一齐改了名字,庄名赵庄,山便改名沨山。只是沨同冯谐音,周围的百姓便误将“沨”写作了“冯”,渐渐地就变成了冯山。冯先生初来赵庄也是因为冯山的缘故,因觉得似和自己的姓氏有些渊源。在得知这冯山的来历之后,冯先生也觉有些啼笑皆非,后来却爱上山中的景色,这才决定在赵庄留了下来。
      我将这些典故说给绿翘听,绿翘也觉得世间的因缘当真是奇妙,莫不是这冯山真的和冯先生有些许的联系也未可知。
      我听了也点点头,这世间的因缘际会谁又能说得清呢?否则我怎么会恨薛靖一十三年?怎么会收到这样一炉奇特的香?又怎么会偏偏在姜柔过寿这天醒来?
      我想这大概是命运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让我偿还我的罪孽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 1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