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封 ...

  •   今天早上去祭祖,凉风习习,在路上听到啪的一下,发现身旁掉下了俩木棉花,抬头看看,原来身边的那棵树是木棉。进入四月了,木棉开得很灿烂,前段时间经过学校本部教学楼前,留意到地面上有好几朵木棉,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在离家最近的图书馆门前,看到有不少的老人坐在木棉树下乘凉,小孩在捡着花玩,这都是我所很珍惜的东西。前两晚和小伙伴聊电话,小伙伴说信息化、机械化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但当某一天机器人比一般人的智商要高的时候,大概就是机器人统治人类的时代了,这个转折点大概会出现在三十年后,如果身体健康或许还是会见证到。我从她的想法中引申出:高智商的机械人是高智商的人类创造出来的,那从侧面反映出少数高智商的人类通过高智商机械人统治着拥有一般智商的人类,说到底,这或许也是个政治问题。

      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我现在努力挣钱,到我退休的时候能不能买下一个山头去隐居避世,化身世外?而另一个小伙伴很认真回复我说:大概不能。

      前几天到沙面去散步,开始以为平时非工作日应该没什么游客才对,其实也不尽然。还是会有不少背着长镜头单反的青年或者情侣在沙面里逛,没有单反的也会拿着部手机不断地拍拍拍。我承认沙面有很多不少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拍拍照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一路上就这么一直拍,难道就不觉得失去了原有的那种心境吗?到底想用眼去看世界还是想用镜头来看世界?我真的不能理解。我没有在沙面拍过多少照片,我在电子数码技术还没发达的年代就到过沙面了,以前总感觉这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也记得M同学的母亲曾经在沙面的某家餐厅当管理,大家也曾经热热闹闹地光顾过,看着是一家很高大上的中菜餐馆,不过最近几年过去走的时候想再光顾却没能再找到,有点感伤,很多东西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而如今过了十几年,进入了电子技术发达的时代,大家不再单纯地牵着手在沙面散步,而是拿着相机和手机不断地挖掘更多的角度,使自己在网络上成为让人艳羡的人。这里成了一个只能拍照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值得品味和欣赏的地方。

      沙面有条小巷里有不少的猫,是我去年到那边逛的时候发现的,我总觉得沙面里的游客比小动物要多,那些猫会很和乐地躺那条小巷的花坛边上,游人一般不会走进去,因为觉得里面没什么好看的,也不会打扰到那么猫。猫们比较敏感,我曾试图靠近过它们,它们都会很敏捷地往后跑好几米,以此保持着一种相对安全的距离。前几天去散步时,特别带了两包猫零食过去看能不能投喂成功,靠近巷子时看到巷口站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我便不太好意思往里走,在那附近绕了一两圈,发现那位老太太依旧没有要移动的意思,我就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忽视老太太略感惊异的目光,有俩猫躺在巷子尽处的一花台上却完全没有要搭理我的意思,我只好拿纸杯装好猫零食放在一边,然后依依不舍地走开,临行时看到猫咪们栖身的大宅子门口还放着两个装着不少猫粮的塑料饭盒,不过看时间好像有点久远。绕到那栋大宅子后发现有摄影团队在拍服装照,用了猫们占领的大宅当背景,才发现原来着宅子是完全空置的,占地更是对面绿色居民楼的两倍,从正门往里瞧,还能看到废旧的黑色回旋楼梯,那就不奇怪这里能是十几只猫的聚居地了。

      我永远都只是一个游客,一个装成是熟人的陌生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四十一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