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初始 ...

  •   “我终究——不是她……”她坐在那里,坐在一个人的房间里,重复着这句话,直到嘴角变得干涩,眼睛变得酸痛。她揉了揉眼睛,下了床,到桌边,点起炉中的檀香。
      香的味道尚有源头,然而她,究竟来自何方?
      “门外——可有什么人在吗?”
      她听得到门外有人的呼吸声,很轻,但仍听得真切。到了今时今日,她目光之所及,耳力之所致,恐怕,已经更胜从前了……
      “师叔祖——”两个个束发的女童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师叔祖?”她颔首一笑“你们叫什么名字?”
      “师叔祖问的是弟子的本家姓名还是入山门后的道号?”年纪轻一些的女孩子低着头,恭敬地作答。
      “入了山门哪还有自家名姓?师叔祖问的当然是问你道号了!”一旁的年长些的女孩子及时地提点道。“师妹年少失礼,还望您老人家宽恕。”女孩子躬行一礼,朗朗作答。
      “说说也无妨,我不过也只是想和人说说话,你们不用太过拘泥。”
      还是年轻的女孩较活泼些,听她这样发了话,自然滔滔不绝起来“回师叔祖的话,弟子俗家姓洛,是冀州人氏,在家时,爷娘尝唤作瑛儿。是今年才上山拜教的。拜在掌教门下,师承南字辈蒋南林,是清字辈的,入门的时候掌教给了名讳叫清浅。”
      “那你——想家吗?”趁女孩子说得起兴,她一语打断。
      “初时还有些惦记,现在便不大想了。”
      “那是因你还小,不知家是什么。那你呢?”她目光一转,看向另一个女孩。
      “回师叔祖的话,”女孩子又是一礼,毕恭毕敬“我和师妹都是南林师父门下,弟子俗家姓吕,因是腊月梅花开时生的,所以唤作一个梅字。入山门后,改了名做清泱。”
      “那你呢?入了山门多久?又是否,想过家呢?”
      “弟子比师妹岁长几岁,但入山门时亦早,如今莫说家了,便是父母的模样也有些记不清了。”
      “小清浅,”她的目光又回到了那年轻女孩的身上“听你说话,似有些教养。在家时可读过书?”
      “师叔祖真是了不得,家翁是位商贾,家中也颇有良田,儿时跟着先生习过些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来这里修仙成仁呢?在家侍奉父母,开枝散叶难道不好?”
      说到此处,她不由莞尔,此间青丝垂落,她抬手浅挽鬓角,笑靥如花。
      “师叔祖您真年轻,真好看!”那女孩儿不由呆住了“我便是想像您这般,长生不老不死不灭——”
      “口不择言!”一旁的女孩子扯了下她的袖子。
      “师叔祖莫怪,弟子一时失言!”这女孩儿幡然醒悟,吓得跪在地上,花容失色。“弟子是想说,入得山门,与世无争,不用受世间战事之苦,也没有生老病死之忧……”
      “世间战事……”她回味着这四个字眼,目光一转,变得犀利莫测“如今太平盛世,怎么可能有战事为患?”
      “师叔祖您闭关多年,怕是还不知世间之事。”清泱在旁边赶忙解释“前朝君王不施仁德,已致四下民怨,揭竿而起,早已国破不在。如今新朝初定,动辄思变,师妹的家人送她上山也是不想她历经人间的此种劫数……”
      “胡说!王上爱民如子君正臣贤,怎么会如尔等所言!”她长袖一展,眉间愠怒难平,吓得两个道童花容失色低下头去噤声不语……
      她也自查有失,遂平复了一下心神,转向年长的女孩问道“那你呢?你又为什么上山?”
      “弟子和师妹差不多,只不过早些时候前朝尚在,家中饥寒无依,父母双亡,这才支身入山。”她一边说,一边打量着这位师叔祖的脸色,最后又恭维着说道“虽说先时只是为了温饱,但如今也想修得些仙骨灵气,长生同春。”
      她看了看眼前这两个女孩子,随手打开了桌案上的香炉,将右手的的食指和拇指伸入其中,两手一捏,生生地将尚燃的一块檀香掐灭……
      她将手递到二人面前,很清晰地看到被灼伤的皮肉,那丑陋的烧焦的指腹,散出的焦糊味道里,竟还有有些烤肉的异香。
      在两个女孩子的瞠目结舌中,她感觉得到,这样的伤口一定是很疼的,但是如今对她来说,不过是皮相之损。她聚精会神,将灵气移到指尖,伤处便闪着淡黄色的光晕,伤口也慢慢地愈合,最终全无了痕迹。
      “看到了吗?你们要做到如斯地步,恐怕,还要诸多时日。然而人各有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往后在九华之中,你们不但要学习法术,还要学会顺天应命……”她看着二人目光之中的惊羡,不由地嗤笑。
      正在此时,一声钟磬响彻山中。
      “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回师叔祖的话,当朝天子要送以为皇世子入山门,之前已通禀过掌教,只因师叔祖您之前云游在外不在山中所以未能知晓。”
      “为什么要送皇子上山?又何以——一定要是九华……”她的眉头微蹙,这样的境遇,似曾相识……
      “听说因为皇子年幼身体孱弱,一则是想让他经历一下九华的仙气,一则也是为了代天牧狩,祈祷新朝千秋万代还有就是……”
      “还有就是因为咱们九华山中出了为纯阳道君,九华山中出了位得道之人,也足以显得咱们和其他八派不同,我还听说其他八大宗派也要派人来九华呢!”名唤清浅的女孩子终是按捺不住性子,一咕噜从地上爬起来,又是不绝于口……
      “及时如此盛会。我可否前去观礼?”她的声音很轻,清到自己都有些听不真切。
      “师叔祖要去吗?”二人异口同声,有些兴奋“那太好了,如今门中君字辈的仙长也只有掌教和您了,如果您肯亲临的话,一定会为九华锦上添花的!”
      “是啊是啊!尤其师叔祖您这般清丽脱俗,也让他们八大宗派的人看看,咱们九华除了掌教,也有您这样的人物呢!”
      “如此,便由你们带路,引我到殿上一看吧。”她微微颔首,行动风流。
      “那——”年长的女孩上下打量了一下她的穿戴。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更衣就不必了。”她轻轻一转身,身上的素服变成了清淡的蓝色,缀着淡淡的金线,极远处看时清丽却不减浮华,富贵,却不显雍容。这是她印象中少年时的装扮,配上她这张少年时的脸,对着菱镜,确实让她有那么几许恍惚。
      “如此,便一起到正殿去吧……”她说着方外人一般的话,却迈着世俗的步履,轻描淡写地说道……

      殿内依旧萦绕着当年的味道,四角悬挂的东海明珠让整个内堂明如白昼。在众人不察之下她一飘然入殿端坐在主座之旁。“我坐在这里可好?”她将肘支在座椅的扶手上,手托着下颌侧目笑问。
      “身体尚未恢复,我只道师妹你还要再躺几日。”
      “是你私心不想叫醒我,害我睡了这般许久,如今筋骨酸痛,也不知是谁的罪过。况且——”她的目光移到下堂“这样的好日子,我理应出现吧。”
      二人在上面低声私语下面的人却早已站立不能。从天没亮便恭立在殿下侯着,却始终不见来人上山。众人虽不明言,面上却已露不悦。
      “这人究竟是个什么来历?要诸人这样久候?”她掩口,做了一个困倦疲惫之状。对方却哼笑一声“所以便不想叫你,来了便有个样子,端正些罢。”
      “呵呵,”她浅笑一声“须知端正这两个字从最不端正的人嘴里说出来,却是让我有些意外。”她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仍理了理衣袖端正坐好。
      “师祖!”远处只见一个小童高声跑向内殿,及至殿前方趋着小步上来,恭敬地施了一礼低声道“世子已至,山下众人正迎将上来。”
      “你且一旁退下。再等便是。”宋君瑜长袖一挥,面上不露形色。她则坐在一旁也不再作声。殿下两侧立了众多弟子,但都不及他二人的目力和耳力。就在童子禀报的时候,那位“世子”便早已出现在他二人的视野中了。
      “我听你的两个徒孙说这人是当朝世子。可是真的?”她不由冷哼了一声“”当朝——那前朝何在?我故国何在?”
      宋君瑜感受得到此时她的目光,却并没有给予任何动作上的回应。他目光一转,低声道“那我究竟是该叫你恩人,还是应该叫你婉妹?”
      她不由一愣,继而淡然一笑“瑜师兄果然有几分……愈发像你那咄咄逼人的师父了。”
      “怎么会,师父处事调理有佳,我却极难兼顾左右;师父面严心慈,我却人面兽心——”他微微侧过身体,倾向着她,右手的食指摩挲在鼻尖上,自然而然地挡住了他的唇型。就在这庄严威仪的大殿上和她悄声细语着。
      “哈——”她被他逗得笑出了声,随即在众人不自觉的目光中尴尬地敛了神情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地仍旧端正地坐着。
      “我是否可以觉得这是师妹发自内心流露出来的笑意呢?”眼见来人已到殿外。他终于再次端起了那种威严。她侧目着他的神情,却觉得这九华托付给他,确实是掌教的智之所见。
      “弟子奉掌教之命特此迎请南朝世子上山。”走在前面的白衣少年垂目立于殿下,跟在他身后走上殿的,是一个蓝衣公子。说是公子不过是公子模样的打扮,却不过是个十岁不到的孩子。
      虽说是衣衫是不起眼的蓝色但单从衣料针脚上看这衣服并不“素”——青花暗纹的织银蓝锦缎。再看左肩及至胸前处绣一只银灰玉麒麟,衣脚绣的则是碧波云纹江山万里。只说这件衣服便突显了这少年公子的身份。更何况他这鹤立鸡群的气度……
      “殿下可是南朝世子?”宋君瑜终于开口。
      “本王——”那少年张开口,便暗叫不对,低着头,作着揖,手挡着脸,也看不清容貌,更不知是作何表情。只听他压低了声音再次通报“在下——穆子为拜见仙长。”
      “不必拘礼,随意自在。”宋君瑜比了一下手势,做派倒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有那么些年长的沉稳,也足够一派之长的气度。她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却暗自赞许着他。
      “既入我山门,当依照门规。恪守本分,修己为人。度化随缘。既然我收你为徒——”
      “仙长!”那少年突然打断了宋君瑜的训话——“我听闻九华山中出了仙人,可是真的?还有两位修得半仙的尊者,一位是掌教,一位是前朝贵胄,可是真的?”
      那少年抬起头来,目光炯炯,望向殿上。一时间,殿内众人窃窃私语,人声鼎沸。
      “不得喧闹!”宋君瑜一拍扶手,声如洪钟,荡气回肠,震得诸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言。可那少年依然无动于衷,立于殿下,不愠不怒无所畏惧。
      “殿下,好气魄——”她终于开口了。殿内诸弟子也错愕不已。这位师叔祖四十年间的传闻已是享誉仙山,但是自从当日出关时见了一面平时也如闲云野鹤一般不在山中。如今现竟身了这样的盛典不说,居然还开口说了话……
      “姑娘一定就是传闻中的前朝公主了?既然如此——本王有一个不情之请,请掌教成全。”还未等宋君瑜应声,他已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本王想拜于这位姑娘门下,还望掌教成全,若不应允,拜师之事也只好作罢。本王自会上复朝廷,至于如何回禀——不劳掌教挂心。”
      “世子——”
      “瑜师兄。”她挥着横在了他的面前,不自觉地从座位上站起,压低了嗓音,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苍桑老练,这样的声音和她的容貌并不相符,却道出了她真实的年龄。“我今生,未受过一个徒弟。曾有人和我说——‘乾坤逆转,人死复生’。历尽这样的机缘,方为师徒……”她看着他的眼睛缓步拾级而下,来到那少年的面前“既入我山门,当依照门规。恪守本分,修己为人。度化随缘。我既收你为徒——当赐新名。意为前缘尽舍,浮生若梦……”
      她的食指点在少年的眉心。众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她说出那个名字,殿内一片肃静,静得让人心悸……
      “纯阳……”她的声音化在他耳边,清风一阵,散若微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初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