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1. 风雨 ...

  •   11. 风雨

      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屹立高崖的白帝城已宁静许久.然而陈到每天登上城楼时皆能看到瞿塘峡汹涌江流--滔滔不绝,凶猛绝情,又永无断绝之时.恰如身居城中的天子无止境的愤恨,悲伤与愧疚.

      不久之前,一匹老马驼着一位从武陵来的老兵,带回了折断的瑶琴与马良身上的玉佩,还有诸葛瑾一封亲笔书信.

      书信中言道,他找一个隐密的地方安葬了马良.没有立碑.马良安安静静沉睡了,没有人会找到他,没有人会打扰他的.

      “…哈.子瑜真乃仁厚君子.”刘备阅罢书信,只说了这么一句.看着伏地而泣,老泪纵横的老兵,从容地着人安排他去歇息.

      而这在陈到看来,只愈发心惊.需知关羽死讯传来,刘备悲恸不已,捶胸顿足.待得张飞噩耗传至,刘备早有预感,虽只是说了一句: “噫,飞死矣.”实则郁积在心.而今刘巴与诸将去世时,刘备痛愧呕血.今他夜梦马良,隔日清晨恶耗即传来,当是无以复加了.

      于是其悲转淡,皇帝默然看着窗外百草凋零,严冬降临.他每日都会去灵堂中陪着阵亡将士的灵位坐一会儿.然后如常接见臣下,处理要务.将繁琐国事交给了李严处理,并拔他为尚书令.

      夷陵之战大败后,巴西太守阎芝在众县征召五千人为补缺,派狐笃送往.刘备接见狐笃并和他谈话后,神情欣悦,言道: “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而东吴夷陵大克,得意忘形,再次与曹魏交战.却被杀得大败.刘备闻魏军大出,一封恫吓信寄与陆逊:“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

      陆逊软硬不吃,作书回答:“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馀,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刘备见此,淡淡道: “过不久孙权就会请和了.”

      果然,不久孙权闻得刘备驻军白帝,此刻又与北兵交战失利,心下终是畏惧,遣使请和.刘备准许,派遣太中大夫宗玮前往报命.

      在这个冬日里,他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即回成都.他若留镇白帝,则孙权畏惧,可威摄东吴.成都一切有诸葛亮主掌,众人放心.如此则成一暂时偏安局面.然赵云,陈到等人终是忧心他病情,多有相劝他唤诸葛亮前来探望.刘备却只说了一句不可.

      陈到心下焦急,问道: “陛下难道愧见丞相”

      刘备晒笑一声: “朕怎么会愧见他朕愧见尔等文武群臣,唯独不愧见孔明.”

      这一句话使得赵云与陈到面面相觑,猜不得帝王心思.只听刘备又接着道: “他的事情多,朕不当于此时搅扰他.”

      约莫半月前,和成都近在咫尺的汉嘉太守黄元已有反迹,准备进攻成都.越嶲郡夷王高定紧接着反叛,逼近犍为郡.北方还有曹丕.在永安的文武都知道现下国内人心惶惶,成都危在旦夕,若非稳妥持重,素有威望的诸葛丞相勉力支撑,怕是早炸了锅.此时他前脚一走,后面立刻出事.成都一乱,国家灭亡,君臣二人也只有束手就擒.

      陈到退至门外,正望见迎面而来的狐笃.他特意在宫门前停驻了一会儿,只听狐笃对刘备秉告: “建宁豪族雍闿反,太守张裔被抓,送往东吴.”

      陈到怔然许久,早忘了举步.他早知刘葛君臣二人如鱼之有水,心心相印.只不料他们这种于国事上互相感通的能力,完全不因为距离而有所阻隔.他无从知晓刘备给诸葛亮的信中都说了些什么.国事繁剧,也总非书信所能尽言.然而这君相二人,一在成都内患交煎,一在白帝防守国门,以无言的默契各自运作着.刘备此时做的一切,已不再以个人情感为主,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无不是在设法减轻诸葛亮的千斤重担.

      李严为尚书令,尚且要每日对刘备回秉所处理之事.他身为刘备亲卫,也不能悉知帝王之心.然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彷佛不必多问,刘备也不必多说.一切在不言中.二人相隔千里处理国事时,竟彷佛经年知交,风雨飘摇中携手执伞,并肩坚定前行.

      此乃国家危难中之大幸也.陈到心中想着,微微叹了一口气,缓步离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