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就业失业再就业 ...
-
石门的同班同学也很多,夏冬秋在其中一个同学的介绍下,做了货代操作员,那个同学在公司的外贸部做外贸业务,她是提前半年就出来实习的,已经出过几个小单子,跟老板贾姐的关系很好。王慧他们三个还是想要找个更合适的,所以夏冬秋算是第一个有了工作的人。她工作很简单:确认海运费,确认出货,确认提单,确认收款。她的师父鱼姐,比她大两岁。鱼姐教了她很多东西,而且和她住的不远,两个人也算是投缘,总一起上下班。
刘哥是负责海运部的经理,属于技术入股型的。听鱼姐说贾姐和刘哥是因为业务才认识,然后达成一致合伙成立了海运部,现在已经运营了一年,而鱼姐和刘哥原本是上家公司的同事,属于被刘哥挖墙脚挖来的,鱼姐的工资是1200+提成,而夏冬秋试用期的工资只有600。贾姐的老公是个律师,整天很牛的样子,夏冬秋很看不惯,当然贾姐也是这样的人,有点钱就趾高气扬的表情,其实这样的人往往都是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井底之蛙,虽然是勤恳劳作的人,却总有种暴发户的气质。
夏冬秋在这里做了两周,不幸发生了,海运部因为账务的问题发生了争执。那天一大早贾姐的律师老公气势汹汹地说要告刘哥偷公司的钱,而且还要拿走刘哥的电脑当做证据。刘哥也不甘示弱,他的电脑是私人用品,本就不属于公司,两伙人争执了半天,当天贾姐就宣布退股,这样海运部就相当于解散了。夏冬秋是贾姐的人介绍的,按照贾姐的意思希望夏冬秋去外贸部,但是夏冬秋拒绝了,这样两个部门她都不能留。鱼姐还继续跟着刘哥,后来夏冬秋也只是听鱼姐说‘不知道贾姐从哪里得知了刘哥没有将去日本拼箱退的海运费一起上报给会计’而且鱼姐说‘本来那退费就是没有必要给贾姐’。夏冬秋想不明白他们的复杂商务关系,既然他们就此分别单干,而且也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去探讨这个问题。她和鱼姐保持着友谊联系,夏冬秋觉得鱼姐虽然有点自我而且经常不听别人说什么,只是活在自己的思维里,但是人很好。
夏冬秋失业了,她必须再去找一份工作,本来她的目标就是外贸,可是她并不想投简历,在石门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投简历不如直接打电话。
王慧他们三个人已经安定下来,找到了工作,她们建议夏冬秋和她们做同一产品,因为在石门做这个产品的公司很多。夏冬秋找了半天,发现确实如此,她选中了一个公司打了电话,对方的业务经理让她去面试,这个业务经理给夏冬秋的印象并不好:冷面,整个面试下来没见她露过一点笑容;说话夸张,明明就只有十个业务员,却将老板称之为董事长;还有夏冬秋说不出来的那份高傲的感觉。但是结果是好的,她对外贸问题对答如流,得到了这位女经理的认可。她通过了面试,待遇定在工资八百元,全勤一百。这和王慧她们所在的公司是一样的水平。四个人小小的庆祝了一番,夏冬秋想到这点工资的,有点汗颜,如果在大城市应该挣得很多吧,可是王慧她们却很知足,她们说在大城市‘挣得多花得多’。夏冬秋暂时将它理解成一种安慰,不过‘挣得多花得多’还应该有下句:花的再多剩下的却可能比她们现在挣得多。
夏冬秋进入的这家公司是从一个老公司分离出来的新公司,已经运营了五个月,但是仍然没有成单的迹象。她被分在了业务一室,每天的工作就是熟悉产品,发开发信,在论坛查看经验贴,整理外贸单据,她向来都是主动学习和探究,不喜欢遇到点事情就求助,她的目标是以后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也许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单纯的职场执着才让她没有被业务经理化为组长一派。其实夏冬秋也是听同组的同事说:组长赵蕊蕊和冷面业务经理不和,两个人明争暗斗,互相诋毁,导致整个公司出现了两个派别,而夏冬秋倒是自成了一派。业务经理自然是要更胜一筹,夏冬秋在的这四个月:组长自己辞职了,其他的三个业务员有一个是被辞掉的,还有两个也是主动辞职的。夏冬秋前思后想,也离开了,趁着这个机会回家呆到十一假期结束。
在这家公司的四个月有几件事情值得一提:入职第一天在论坛认识了一个叫Mark的男生,也是刚开始做外贸,在天津,两个人聊得投缘,成了朋友;工作第一个月夏冬秋的银行卡被吞了又等着用钱,王慧他们是月光族,她又不好意思向家人要钱,竟然鬼使神差的向Mark借钱,Mark非常信任她,这种信任加深了他们的友谊;业务室相继离职的人都被扣了半个月的工资,而且老板的态度很恶劣;夏冬秋决定辞职的时候有个客户马上要谈成,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的成交了,不过单子飞给了Mark所在的公司,算是还了他的人情,而且夏冬秋清楚地认识到公司同样不会给自己结清工资,索性当成了一种报复或者说是对自己的变相补偿;Mark把她介绍给了他堂哥的公司,十一回来就可以上班,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夏冬秋又欠了他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