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书若卿,字灵中,四川渝州人。幼年时聪慧敏锐,刚开始上学便醉心于书法,遍览名家精品,时时练习,几乎成痴。他的父亲恐怕他因此荒废了经典的学习,不许他再临习旧人字帖。然而书若卿天赋极高,此时字迹虽然稚嫩,然而灵性天成,经常得到先生的称赞。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绅,经常有宾客前来拜访。宾主尽欢时,也常常有人求取书若卿的字,书若卿因此并没有完全丢弃书法的练习。

      书若卿十二岁时,家中来了一位蓝衣道人,须发皆白,肌肤却莹洁如玉,剑眉星目,不怒自威,当真是风度翩翩、仙风道骨。他说书若卿命中将有大劫,愿收书若卿为弟子化去这场劫难。书若卿的父亲自然不加以理会。那道人摇头叹息着离去了。

      书若卿年满十六,听从父命离家应试,得到了一个小官职,离家上任。不久之后,他的父亲突发疾病去世了,书若卿于是辞去官职为父亲丁忧。此时他还未及弱冠之年。

      没有了父亲的约束,书若卿对于书法愈加痴狂,整天将自己关在屋中,即使是家人也不能经常见到他。三年守孝期满后,家人想让他再次出仕,被他婉辞拒绝。他的母亲见到他每天对笔墨痴狂的样子,非常担心,于是催促他成亲。他却说自己会使妻子短命,不愿去害别人家的女儿。他的母亲听了这话非常惊愕,不知儿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书若卿却避而不答。他的母亲因此感到非常伤心。然而书若卿生性孝顺,最终因为不想令母亲失望,答应了娶妻的事。

      他的妻子王氏的娘家与书家是世交,幼年时也曾见过一两面,是书若卿的父亲还在世时为他定下的。王氏亦是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的女子,且性情柔缓和善,二人恩爱甚笃,相敬如宾,日子倒也美满。然而书若卿对弄墨之事热情丝毫未减,甚至常常与王氏彻夜习字。他的母亲希望王氏来劝导他,然而王氏对书母说:“万物本源皆为道,书法亦为道之一门。相公借字或可得知身前后事,亦是得道的一种表现。然而道法何止万千,相公他不可能一一参破,故而常常显得对书法门道十分痴狂,实际上却是在付诸心力去追寻最玄妙却也是至高无上的道啊。”书母并不明白王氏此言的真意,却也看出王氏并不打算阻拦儿子,便也只好作罢。幸而书若卿之下还有两个弟弟,书母因此打算不再干涉儿子,但心中已隐隐对王氏生有不满。

      二人婚后不足两年,王氏因为流产血崩而去世,书若卿非常伤心,竟然一夜白头,自此更是日日将自己关在屋中,不过数月便形容枯槁憔悴,几乎死去。书母为儿子难过之余,又想起儿子曾对自己说过的令妻子短命之语,心中不禁暗暗奇怪。然而出于对儿子的爱意,书母希望书若卿能够尽快续弦,以缓解心中之痛。此时书若卿坚决不再答应,说此生有了丹姝便已再也不可能接受其他女子。丹姝正是王氏的乳名。书母终于长长地叹息一声,不再强迫他。

      不久,书若卿弃家隐遁,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据说他找到了曾经来到家中的道人,已然出家做了道士。

      数年之后,书家旧敌雇用了几个□□上的杀手,打算暗中害死书家全家连同下人在内三十余口人。然而就在杀手到达书家时,正好遇到几个蓝衣道人,剑术之高难以形容,妙手舞动浑然天成,精巧凌厉自在随心,随手施为便逼退了前来作恶的杀手。

      书家人出来感谢,欲送出厚礼。几个道人连连推辞,只说自己奉命而来,不敢当书家人的感谢。书家人自然感到十分奇怪。书母见几个道人衣上的纹饰十分眼熟,似乎与多年前欲收书若卿为弟子的道人甚为相似,于是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一个看来年纪较大、被他们称为师兄的道人说他们是昆仑山阆风派的弟子。书母又向他们询问是否知道书若卿。几个道人面面相觑,表示自己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书母不禁感到十分失望。几个道人并没有停留太久,就告辞离开了。

      后来书家的次子书若瑜和三子书若璃相继举仕,书家人也就渐渐淡忘了那个背离家门的长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