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赵小三和赵小幺是这方圆十里赵家庄的一对活宝贝。一个模子的小脸,一样大小的身量,再加上他们的爹总喜欢给他们穿一个式样的土布衣,村里人就再难区分这对孪生兄弟哪个是哪个了。
上树掏蛋、下河捉鱼,总短不了这对小兄弟的分,欺负起村里其他娃儿来,他俩也是个中好手,今天抢了狗蛋的饼,明儿扯了李三闺女的辫。两双乌溜溜的大眼里总是藏着无数的鬼主意,让村里人防不胜防。等村里人揪着两小子的衣领到赵顺家对质时,赵顺也狠狠地骂、痛痛地打。这时,ling他们来的人也开始心疼了,好言相劝“小娃儿那经得起这样打呀,让他们知道教训就可以了”。大伙儿暗地里闲扯时,总说,“挺机灵两娃儿就是没家教”“可不就是没娘教吗”
这天,赵小三和赵小幺因为用火把烧了陈寡妇家那条看门大黄狗的尾巴,被他爹罚没有晚饭吃。小三和他兄弟往肚子里灌了两大碗茶压不住肚皮“咕咕”的抗议声,就趁着爹爹鼾声大作的时候,偷偷撬了材房的窗,溜到西厢小厨房里找吃的。
只见厨房的小门洞开,灶台上发出叮叮的碰撞声。
“哥,厨房里有人,不会是咱爹吧!”小幺附在他哥耳边说。
“笨,咱爹在屋里睡觉呢,没听到这么大呼噜吗”
“那家里进进小偷了”小幺磕巴地说道
小三和小幺毕竟还是六岁的孩子,再顽再皮也对匪徒也是充满了惧意。
小三咽了口唾沫,操起靠在墙角的一把高梁笤帚递给小幺,自己扛了一根小木棍悄悄地摸进厨房。
绕过高高的灶台,小三直接闭眼挥起小木棍,却被小幺抱住。
“哥,是个男娃娃”
而这个比他们还小的孩子已经被眼前的架势吓呆了,继而哇地大哭起来,嘴里还叼着没咽下的半口馒头。
小娃儿的哭声又尖又亮,着实骇人。小三、小幺忙用双手捂住耳朵跑出来。
乡村的夜清冷又寂静,这顿嚎哭引得狗吠声、小孩的啼哭声四起,一下子好不热闹。
“两小崽子,又作死啊!”被惊醒的赵顺火气很大,骂骂咧咧地过来。
“爹,有小偷,是个小孩。”
赵顺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循着声源走去,果见一个浑身灰扑扑的陌生小孩在嚎啕大哭。“娃儿,莫哭”他抱起孩子,一下下地轻拍它的背。小孩果然停下哭声,改成抽噎之声。赵顺又哼起了当地的小童谣,声音低沉委婉,小屁孩终于平静下来,安然入睡。赵顺是在自己的破婆娘带着两个女儿意外身亡之后,练就的一手逗弄孩子的功夫,贫苦人家可请不起奶娘、仆妇照管小孩。小三和老幺便是在百家奶水和父亲的逗弄中长大的。
翌日,赵顺没有像往常一样下地种田或进山打猎。他抱着一个漂亮的陌生娃娃到村长家去。经过一番梳洗,这个孩子已经不是昨晚脏兮兮的模样,澄澈透明的双眼托着长而浓密的睫毛,扑闪扑闪的,跟小扇子似的,嫩白的皮肤如雪如玉,跟赵家庄小孩们打小发黄的肤色完全不同。赵顺将事件原委告知村长,委托他打听谁家走失了孩子。老村长知道这个娃娃只怕不是村里人的娃。他很喜欢这个雪白的孩子,伸出一双老胳膊抱起小孩问:“娃儿,你叫啥名?”“嘉,嘉”老村长瞅着孩子脖子上挂着的那块翠绿翠绿的玉佩上,果然有个嘉字。
“嘉嘉,你可记得你爹娘是谁,家在哪里?”村长慈善地问道。
小嘉嘉便开始扯他那把灰白的老胡子。
“不瞒您说,他昨天来我家时,身上穿着的是可是绸的,一看便晓得不是村里人,可是饿得不成样子。这个娃娃倒像被人贩子从那个大户人家里偷出来后,再自个儿溜出来的。”赵顺蹙着眉头,有条理地分析着。
“那你打算咋办?”
“这么娇贵的金娃娃,我们寻不到他家人,他家里人迟早会来寻的,到时我们再把孩子坏给那家人便是。那些大富大贵之家估摸着也少不了给几个照管费的。”
村长在赵家庄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但抱守着传统道德观念,喜欢大模大样的地教训人。虽然对赵顺的看管费的说法有抵触,但未有反对:“成,就这么样吧。你好生带着这个娃娃,莫叫小三和老幺欺负了去。也别对村里人嚷嚷,就说是孩子他姑的娃,托在你家里照管的!”
“我省得”
“如今这世道可乱者呢,皇上身边的乱臣贼子怂恿着削藩。咱靖王那谁是,是天子的亲哥哥。有啥事儿,那也是天朝家门里头的事儿,哪轮得到外姓人来管。高祖皇帝在位时,家家夜不闭户,有拐了孩子去卖的破事儿吗?没有。”
其实老村长之言真可差远矣。贵胄天家情薄,为争夺皇权王位而手足相残的大有人在,玄武门之变便是前车之鉴。五个藩国势大,不受内廷控制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五王中的靖王,是个颇有野心的帅才,早年带兵平定北狄外夷,守家国平安,手上兵强马壮,更受天子忌惮。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眠,天子削藩,加强大晟中央集权也是无可厚非。把削藩这个撼动朝纲的举措来赖在“乱成贼子”身上可谓谬矣!
赵顺蹙着眉头又听了老村长几句人心不古的老话,就抱着嘉嘉回去了。
赵家庄是没有秘密的。不到半天时间,赵家庄里人人皆知赵顺家里头多了一个漂亮娃娃,七大姑八大姨约好了似的来瞧热闹。
“这娃娃可真漂亮,真跟年画里的童子似的。”
“可不,俺瞅着就像菩萨跟前的仙童似的。”
“你几时见过仙童长啥样,妇道人家,尽瞎说。”
“我,我,我在梦里头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