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叁) ...
-
后来成东青回来了,本来说是休学一年,他愣是过了半年就跑了回来,而且活蹦乱跳的没半点病过的样子——要不怎么说劳动人民的强健体魄从古至今都是是不容置疑的呢。
王阳十分不理解,呆在医院有啥不好的,三餐有人伺候着,醒来有软玉温香怀抱着,闲了还有人给念书解闷,何必这么早跑回来受罪。
成东青解释的理由十分简单,他想和孟晓俊……王阳一起出国,在医院呆太久了怕回来进度赶不上。
王阳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那跟在后面的名字就是一顺带的,估计还是半路想起来的,那个长长停顿的省略号隔着双引号他都能感觉得到!成东青你可以再虚伪点儿吗?
成东青挠着自个儿乱糟糟的头发就笑的挺不好意思的,态度是端正的,可惜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那时候孟晓俊的托福考试已经考过的,虽然不是一次通过的,但在同龄人之中已经算是很顺利的了,只要这学期毕业后申请的签证能够通过就好。
但是良琴的托福成绩没过,这倒是给了成东青一个正大光明赶上他们进度的机会,毕竟孟晓俊可以不等兄弟(成东青也不会叫他等),但不可能不等他青梅竹马的小女友。
于是成东青心安理得地继续窝在他那小宿舍里奋发图强,那本英汉词典就端端正正地摆在他桌子的正前方,半夜成东青偶尔学累了就抬头看看它,看着看着就会笑出来,然后揉揉眼睛继续念书。
王阳几次看到这场景都觉得莫名其妙加肉麻,他觉得如果不是怕孟晓俊发现,成东青绝对会在宿舍墙上贴张孟晓俊的大海报供起来,标题大字就是My dream。
他就琢磨着孟晓俊到底有啥好的啊,让成东青神魂颠倒崇拜成这样,简直成为了他精神支柱一样的存在,比当年全民崇拜毛同志还虔诚。
那时候王阳不太清楚成东青对孟晓俊的感情,说是朋友吧成东青的姿态又放的太低,说是偶像吧又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太对劲——王阳觉得主要原因是成东青看那词典的眼神实在太肉麻了。
直到某一天,他偶然听到苏梅在骂成东青Idiot,语气里有仍旧端着的骄傲与些许心软的无奈。
王阳突然就觉得这个语气太过熟悉,当时他没有多想到什么,但是当晚和Lucy约会的时候,他忽然反应了过来那语气像谁。
像一个他们都再熟悉不过的人。
他想到孤高清冷的苏梅,再联想到了自信骄傲的那个人,他从来没有觉得他们有任何相像的地方,但现在……却莫名的就不确定了,王阳为这个念头浑身上下打了个激灵,摇摇头想把它们通通甩出去,他脸色难看地抱着Lucy把头埋到了她的胸口前,默念了一整晚阿弥陀佛,我的娘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到那个时候,在成东青天天向上的期间,孟晓俊意外地闹出了点事——他又在课堂上和老师吵起来了,还是上学期的上今日美国讲座的那一个。
老教师十分不悦,他记得这个孟晓俊,就是上学期在自己教室和一群人打起来的那个,他后来也私下去了解过,这个学生确实优秀,但这样三番四次在他课堂上当众和他叫板让他很下不来台、
所以这一次老教师没有再放孟晓俊走,而是直接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要求他写一篇检讨,并且要求他当众在课堂上念出来——否则就再也不用来上自己的课了。
孟晓俊简直气疯了,他心比天高,从小到大在讲台上念的都是获奖感言,什么时候念过检讨,何况他认为自己没有错。
“我真不知道我错在哪儿了。”孟晓俊坐在成东青的宿舍里抱怨,丝毫没有感觉占了屋子里唯一的椅子有什么不对——另一条被王阳拿出去拆了搞行为艺术了,反正他自个儿常年不在宿舍。“我们学校的老师简直是一群被民族卑微感冲昏了头脑的人,这样的人又凭什么来教我们?”
成东青在一旁站着,表情倒是老神在在的,拿出自己印着青花的陶瓷杯,一边听着孟晓俊义愤填膺一边十分麻溜地偷倒王阳的茶叶给他泡茶,泡完等了一会儿觉得杯子摸着不烫手了之后就递给孟晓俊,“……喝水。”
孟晓俊说的正慷慨激昂呢,习惯性地接过杯子就仰头喝了一大口。
成东青看着他的表情,琢磨着怎么开口,“那个……我觉得老师有的地方说的也没错……”
孟晓俊一口水差点没咽下去,呛的他咳了几声,啪地一下把陶瓷杯搁桌上了就瞪着成东青。
成东青被他盯得声音越发虚了起来:“毕竟我们谁也没去过美国,那个地方真的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啊……”
孟晓俊继续瞪着他,然后成东青就没声了,他捧孟晓俊还来不及,哪里敢真的反驳他。
后来成东青私下瞒着孟晓俊去求过老教师,可惜老教师软硬不吃,就是要孟晓俊上台认错,没办法成东青只能帮他写了稿,孟晓俊上台念了,咬字清晰语气铿锵有力,念完他把稿子认认真真摆在讲台上,对老师半鞠了个躬,然后抱着当堂上课的书就走了,留下老教师在他后面摇头叹息。
他虽然没有去过美国,但他送过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去美国。
孟晓俊这样的年轻人,实在太过年轻气盛了。
过刚,易折则会变成必然。
在那个年纪的孟晓俊非常的固执己见,何况对于美国的憧憬从他幼年起就在他的心灵扎了根,如今早已根深蒂固。他始终认为美国梦就是在梦想面前人人机会均等,而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这一点。
孟晓俊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渴望打破,渴望自由,渴望一个不像China这样被无数的条框束缚,能够让他大展身手的平台,就像所有心怀抱负的年轻人一样。
太年轻,太天真了。
这样的年轻人只有真正迈出了校园之后才会懂得,这个世界上的阻力,远远不是只有不理解自己的教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