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外放 ...

  •   知道了贾政别扭的原因,贾代善倒不愁了。思来想去,最合适的莫过于外放了。

      但是外放的话,还有两个问题,其一便是史氏的态度。史氏对于贾政的偏爱人尽皆知,要想让她同意贾政外放,无疑难如登天,但也要看具体的人而定。若是贾代善或是贾赦,亦或是她最疼爱的贾敏来劝,史氏未必会松口,甚至还会在心里埋怨,但若是贾政亲自来劝的话,那就另当而论了。

      虽说在其他人眼里,史氏对贾敏比贾政要好上不少,但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贾政在史氏的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要真来个排名的话,贾敏只能排第二,只比她大哥贾赦好上一点。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在古人的心里,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当然要比女儿珍贵,就是卖女儿的现象也常常发生,即使是现在,也有好多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史氏能把贾敏放在心头宠着,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要让贾政去劝史氏,这是贾代善想到的,其实他也可以直接定下来再告诉史氏,但是多年来,史氏为了贾家劳苦功高,虽然有诸多不足,也不能掩盖她的功劳,贾代善不是个浑的,他从内心里感谢自己的妻子,所以他选择尊重自己的妻子。

      贾代善决定的地方是山东。要说他怎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呢,这就是他的一番心思了。

      京城的水太深了,就贾政那个缺心眼儿的,被人卖了都不会知道,所以最保险的还是外放,等过几年他历练一番再调回来。但贾政第一次离家,也不能太远了,还是要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才行。于是贾代善想到了金陵,那儿是贾家的祖籍所在,荣国府在那里颇有几分面子,把贾政放到金陵自己也放心,但随即贾代善就否定了。

      要把贾政外放出去,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锻炼,若是就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那还谈什么历练,贾政还能有什么长进?但是也不能放到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啊,毕竟是自己儿子,到时候别说史氏,就是自己这个当爹的也舍不得啊。看来还得麻烦麻烦自己的老亲家了。

      张家老爷听过贾代善的分析后也皱起了眉头,半响才斟酌着说:“我看,不如放到山东最好。金陵不去,那剩下的选择就只剩下苏州和山东了,但是林家这一脉毕竟好久不在苏州走动,况且我也私下里听说林家两脉并不多亲近,政哥儿即使去了也得不到多少助益,况且那里的水也不比京城浅,眼下看来还是山东最合适。”

      贾代善也叹口气说:“你说得对,苏州也是去不得的,其他地方就更不行了,山东确是个好选择了。”

      张老爷点点头又说:“你要真想历练政哥儿,还非得去山东不可。你知道的,山东除了我们张家,还有孔家、袁家、陆家等世家大族,就是百年家族亦不在少数。尤其是孔家、陆家,那可是传承了上千年了,那里面的弯弯绕绕不比朝堂上少,不过你也不必担心,那里我张家还是能说得上几句话的,我这就写信过去,也好让族人维护一二。”

      贾代善听了连忙道谢不提。

      既然一切都商量好了,贾代善就派人叫来了贾政。对于父亲,贾政还是有些埋怨的,他能替大哥谋缺,却不替自己着想,这让从小被宠大的贾政很难接受。这娃现在忘了,是他自己拒绝了贾代善捐官的提议的。

      不过,当听到贾代善给他谋了山东府署下的一个县令时,贾政惊呆了,心中立即就被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先前还在抱怨大哥升迁,现在立马就轮到了自己。这时候他不想想这个职位是怎么来的,也不愿想,他只是想立刻逃离这个充满了父母和兄嫂欢声笑语的家,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贾代善看到儿子先是不可思议,后来又满是兴奋的表情,也为他高兴。毕竟是自己从小疼到大的儿子,先前看到他失落郁闷的样子,贾代善心里也不好受,想着要是早点给他捐官就好了,可随即就觉得不可,暗骂自己一声糊涂,要是早早的就给他捐官,那才是害了他,就凭儿子那样的性子,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呢,虽说现在也还是有些天真,到底是比以前进益了,再找几个有本事的幕僚,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虽说儿子性子迂些,在人情上也不是太通透,但好在不是那等不知天高地厚的逆子,慢慢历练,总会变好的,贾代善心想。

      贾政可不管他爹心里怎么想的,只想着赶紧回到自己书房慢慢消化这个好消息,可是,贾代善一句话把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贾代善的原话是“这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母亲,你要想去的话,就自己找她说,要是她不同意的话,就只能作罢。”

      贾政愣住了,母亲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想要让她点头答应,那真是难如登天呐。不得不说,贾政父子两是想到一起去了。不过,想到大哥贾赦前几天才升任正四品大理寺右少卿,贾政想一展宏图的愿望就又强烈了几分,不能被大哥打败的念头强烈地冲击着他的大脑,使他决定,即使倾尽全力也要说服母亲同意。

      史氏自然是不同意的,要说儿子做官,她是一百个愿意的,但要离开京城,那就另当别论了。别说只是个七品小官,就是一二品的大员,她也不愿意自己儿子去。不由得又埋怨上了贾代善,怎么就不给儿子在京城捐个官呢,就她家政儿的性情才华,随随便便捐个四五品的京官那是不在话下的,有必要跑到那些犄角旮旯的小地方去吗,还是个七品小官。要是贾代善听到史氏的这些话,没准就怒了,他思思念念的考虑了这许多,在史氏看来竟是没用的,能不怒吗。

      不管史氏是如何的不舍,贾政还是说服了她,到山东外放去了。他不同于贾母,从小在诗书礼教中长大的他,虽说才华不行,但到底懂几分道理,也明白七品知县的重要性。作为一方父母,知县掌管全县的政务,权利不可谓不大,也最是锻炼人,这对于一心想要展示自己才华的贾政来说简直就是理想的天堂。

      这次外放,王氏没有跟着,虽然她怕贾政被狐媚子迷了眼,但更舍不得京城的繁华,舍不得荣国府里奢华的生活,于是,她派了自己的心腹周瑞家的丈夫跟着,对外说是舍不得孩子,但史氏又怎么会不知道她的心思。虽说她也没有想让王氏跟着的意思,但王氏自己拒绝就招了她的恨了,在贾政走后,明里暗里给了她好些排头。这是后话不提。

      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宝贝儿子,也为了给王氏添堵,史氏特意又挑了一个颜色漂亮的家生子韩氏给贾政,这样,贾政就领着父亲挑的幕僚和自己的三个小妾周氏、赵氏、韩氏踏上了去往山东的路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