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升迁 ...

  •   在外人眼里,今年的荣国府喜事连连,先是府里的赦大爷得了个哥儿,还是嫡子,在这个重嫡轻庶、重男轻女的年代,贾琏的出生,怎能不叫人高兴。接着的也是有关贾赦的,他升官了。没错,贾赦这次不但升了,还是连升两级,成了正四品的大理寺右少卿。

      从十七岁贾代善给他捐官起,到今天的正四品,贾赦在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的位子上老老实实地干了十一年,期间也不是没有升迁的机会,但都被贾代善或是他的岳父给拦下了。毕竟作为开国功臣之后,贾代善本人还有救驾之功,他在一众武官之间颇有几分脸面,而张家就更不用说了,那是文人之间的楷模。贾赦作为这两家的儿子和女婿,怎么会十几年了还在五六品的小官阶上混呢,这就是两位老人的聪明之处了。

      作为贾赦的亲爹,贾代善即使是做梦也想让两个儿子挑起荣府重担,他也是快六十的人了,也想早早抛下朝廷的事情好在家含饴弄孙。可是他太了解自己两个儿子了,就是因为了解,他才不敢让贾赦早早升官,正所谓官大是非多,如果贾赦身居高位,加上贾家和张家的地位,他可不就成了那些有心人拉拢的对象嘛。你说贾代善,那些人也不是没有打过他的主意,可是贾代善那是人老成精了,怎么会让他们几句话就哄过去。再加上皇帝对他颇为宠幸,使得那些人也不敢太过放肆。

      可是贾赦不一样,他还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即使已经娶妻生子,但对于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他还是个菜鸟。即使有贾代善和他岳父的保驾护航,也不能一帆风顺,毕竟有些事是防不胜防的,没准哪天贾赦头脑发昏就被骗上了不归路,那时候后悔就迟了。

      基于贾赦还太稚嫩,所以两家一致决定让他老老实实地在底层做官,等到历练一番成熟了再升迁。

      对于升不升官的,贾赦本人到没有多少意见。从原著中就可以看出,他算是个宅男。虽然这些年他官做的不大,但是官场中那一套生存法则却是懂了不少。他知道父亲是为了自己,就老老实实按照父亲的吩咐走路。于是,同僚和上峰对他的评价多是能力尚可、为人真诚,没有世家子的傲气等。这对他来说,却是最好的了。

      要知道对于贾赦来说,难就难在这个能力上。一般上位者都喜欢有能力的人,但那也得就事论事。若是个贫寒士子或是书香门第出生的士子有能力,那没什么,可要是贾赦能力出众,那就不妙了。贾家以军功起家,本就在军队中影响不小,要是贾赦是个有能耐的,那就该皇帝着急了。所以出身对于贾赦来说是把双刃剑,好在他明智的把握住了那个度。

      不能太有能力,这是贾代善告诉他的,但也不能一无是处是吧,贾赦想着,怎么样才能调节好这个度呢?想了几天,终于还是让他找到了个好方法。我文采不行、能力不行,我人际关系好总行了吧,所以贾赦放下了世家公子的架子,不时和同僚喝喝茶、聊聊天,倒也颇受到一番好评,就这样贾赦的仕途平淡又顺遂的进行着。

      眼看着贾赦都是三个孩子的爹了,而且观其言行也甚为稳重,贾代善和张老爷琢磨一番,决定给贾赦升一升职。贾赦之前在户部待了十几年,现在任着正五品的户部郎中,本来在户部升值是最好的,奈何户部郎中之上就只有左右侍郎和尚书了。侍郎是正三品的职位,而尚书更是正二品的大员,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不说他们没有那个胆子,就是贾赦也没有那份能力。

      没办法,就只能在其他部门找了。贾赦没有考过科举,文才几乎没有,像翰林院、督察员、国子监等就直接排除了,而且贾代善不欲使子孙后代在武将的路上发展,所以这一下,就又排除了好多职位,这样一来,适合贾赦的职位就所剩不多了。最后,经过两个人的再三筛选,只剩下顺天府丞和大理寺右少卿这两个职位了。

      这两个职位都是正四品。顺天府共领五州十九县,专管京城治安与政务,内设府尹一名,正三品;府丞一人,正四品,还有其他一些低阶官位。大理寺主掌刑狱案件的审理,和刑部、都察院称三法司,三法司共同会审,称三司会审。两个部门都是有实权的机构,而贾代善和张老爷选的顺天府丞和大理寺右少卿都是二把手,既不招人恨,又能学到不少东西,对贾赦来说再合适不过。

      贾代善本人比较倾向于顺天府丞,而贾赦的岳父张老爷则倾向于大理寺右少卿,最后还是贾赦决定了去大理寺。倒不是贾赦更听岳父的话,他也是有自己的一番思量的。早就说过,在做官之前,贾赦也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虽然没有干过杀人放火的事情,但不伤大雅的糊涂事也没少做,就是在顺天府那里也去过几次,不说王孙公子,就是稍有权势的世家子弟都敢在顺天府大呼小叫,要让他去伺候那些不可一世的少爷们,他可不愿意。

      当然,对于这番心思他可不敢告诉父亲,只说是顺天府太过复杂,贾代善也了解,只点头答应了。于是,贾赦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到大理寺报道了。

      解决了贾赦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贾政了。对于这个小儿子,贾代善已经没辙了,本期望随着年龄的长大,他能进益些,谁料到现在都有儿有女了,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通世故。

      对于贾政的想法,作为父亲的贾代善多少有些了解,可就是不明白。现在他吃着荣国府,用着荣国府,却又看不上荣国府,这是哪来的道理?严格说来,贾政的这种想法算是大逆不道了。

      作为幼子,贾代善对贾政的疼爱不比贾赦少,甚至因为从小养在自己跟前的缘故,还更为宠爱一些,小时候看贾政聪明伶俐,难免多宠着些,或许就是因为这份宠爱,反而让他迷失了自己,贾代善想着。反复琢磨了几天,贾代善想到了问题的关键,贾政不是不想做官,相反,他无时无刻不想着科举入仕,要不也不会十年如一日的发奋读书了;他也不是不想借自家的势,他愤恨的是自己被贾赦比下去了。

      是的,就是这个看似可笑的理由让贾政至今无所事事。以前的纨绔子弟如今竟也成才了,而自己还一事无成;以前属于自己的夸赞声没有了,现在都向着大哥去了;别人提起荣国府,都只会说大爷贾赦怎么样,完全忽略了他贾政也是荣国府的爷。这样的落差怎能不叫贾政难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