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 天命 ...
-
也许孤独会是最后一种对自己的救赎,在随后的三天里,龙溟都没有去找凌波,他本可以继续用那种有意无意的轻佻去掩盖内心的无奈和对凌波的关心,但他并没有继续遮掩下去,凌波确实是他的‘敌人’,只是这个‘敌人’不是敌对的仇雠,是让他不得不去面对而又束手无策的难题,也是左右他的思绪与心神的那一点点不理智。
这些烦恼源头就是龙幽在梦里的讲述,龙幽在询问他几个问题的同时,也告诉他一个让他乱了阵脚的消息,那就是他可以改变所有事态的走向,但是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天命循环,凌波的寿元远比他想象中要短得多,短到就在可以预见的一两年之后,所以就算他放弃医治自己的内伤也无法实现与凌波共赴白头的约定,他是注定要失去她的,为了自己在乎的和在乎自己的至亲至爱,他需要努力的活下去。
龙幽最后轻描淡写的抛出一句:“哥,你一定不要让嫂子回蜀山。”
以龙幽的性格,对一件事情他描述得越是简单便越会让人觉得这件事一定是严重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在龙溟看来把凌波留在夜叉最好方式就是娶她为妻,一个女人如果成了亲,有了孩子就一定会想着好好安定下来,可这偏偏又是凌波死命坚持不肯松嘴的。人魔相恋,本就称得上是“伦常乖舛,立见消亡”的,而他又是魔族的君王这更应了人界的这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1,何况凌波留在夜叉也不一定会陪他多久,只是换以另外一种温和的方式跟他分开。蜀山,就像是一个横亘在两个人之间宿命的天堑,让他过不去,而她又无法过得来;命运就像就像突如其来的灾眚,防得了这头却防不了那头。
在想不通一件事的时候,选择做另外的一件事情是平复心情的绝佳办法,所以龙溟决定给一百年后的龙幽写上一封长信。此时的龙幽几乎陷入朝廷各方面势力的角逐之中,新派觉得他保守,保守派又觉得他的想法太活跃,对于一个王者而言如果他的政令得不到下属的自愿服从那么他就必须承认自己的权威性就大打折扣。对于一个世代相传的王朝而言,这种权威的传承远比权利的传承要难上很多,比如说他们的父亲是改朝换代的开国君王,这种权威要远远大于龙溟的权威,就算龙溟击退了外敌,在臣子的心中权威性是远不及父辈的,立威也是他为何拼命也要修复夜叉水脉的原因之一。
龙溟觉得如果自己死在神降密境,改由龙幽修复夜叉水脉,这就是龙幽立威的一个绝佳机会,但龙幽偏偏又救活了他这就让他的权威性又打了一番折扣。况且此时的夜叉国尚且没有完备可行的法典,没有了这第三方的制衡,从人界沿袭而来官场的潜规则会让一层一层下达的王令被耽搁甚至被篡改,这不但为君主埋下了执政的隐患,也为百姓埋下了难以防范忧患。再者龙幽的性格相对要温和一些,有时会刻意的回避一些过激的问题,但面面俱到往往会面面不到,这样同样会削弱王的权威,而龙幽又绝对学不来更不能学魔界其他国家的那种新君即位,全盘否定的先主的做法,并将先主的亲信全盘清算,用武力威吓来提升自己的威望,所以龙幽要做的也是他要做的那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
如果说龙溟要招募寒门贤士担任要职,是要分散老派贵族在朝中的势力,更让下层民众可以有通达上层的通道是以安抚百姓。任用烨炀这样的新派贵族令其站在老派贵族的对立面,是改变的信号也是一种制衡。
让凌波顺着台阶认烨炀为义兄不但是拉拢,也是让凌波留下来的理由变得更加充分。至于那个薄霾,虽然在龙幽看来他是个野心膨胀的家伙,但在不能确定他是不是那伽王中毒的始作俑者之前,是无法判断此人的留用的。
其实知道了事情的走向之后在处理事件时要比不知道的时候还要难上许多,就像
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仿佛就是统治者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统治者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一样,导致事件发生的条件太多,很难确定哪一个是导致最后结果的导火线,此时只能逆向思维,可若是拿捏不好这个逆向的程度,事情就会向更糟糕的状况发展,而且个人的命运是夹在社会大命运背景之下的,所以此时的龙溟和龙幽并不是在改变自己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命运,而是顺带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走向,但当个人命运与大背景的命运发生冲突时,最终需要面对的还是还是爱与责任的取舍。
他写着写着,忽然书房的门被人轻轻推开,龙溟抬头一看,不是凌波又是何人,他的心头突然涌上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思,起身上前把她紧紧的抱在怀里“凌波,别离开我……”在遇到凌波之前他从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如此贴近他的心乃至灵魂的女子,他似乎可以在她的面前不掩饰任何情绪,哪怕是偶尔孩子般的脆弱 “为我留下来,不要回蜀山好吗?”
凌波试图挣脱的念头在被龙溟这突入其来的恳求以及他那深情的目光中一下子烟消云散,她虽然有些恼他,但又按耐不住对他的关心,此时她秋水般的眼眸里仿佛含了千言万语:“你怎么了?”
龙溟仿佛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转换话题“没什么,最近政事太多也没能过去看你,今日陪我出去走走吧。”说着十指扣住她的纤手“带你看看我们夜叉国的夜市。”
凌波轻轻的点了点头,任凭龙溟拽着在人群中穿行。水脉修复后的祭都相较从前多了许多的生气,有连绵不绝的各国商旅,有出来采买东西看热闹的普通百姓,还有像他们这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青年男女。龙溟拉着凌波看完这条街边迦楼罗国商人带来的珠玉宝石,接着又看那边香音国研制的香料。一路上两个人什么都没有买,也没有怎么多说话,只是彼此紧紧牵着手生怕走散此生再也寻不到似的,将街上热闹的景致一一看遍。
龙溟看着她水波荡漾的眼底轻声问:“凌波,你有没有觉得如今的祭都少点什么?”
凌波思忖了片刻试探着说:“少一条河一座桥?”
“祭都确实是少了一条河一座桥,这河是连接王宫与街市的河,这桥是君心与民心的桥。”
凌波觉得龙溟话中有话:“你到底想说什么无需瞒我!”
“其实祭都乃至夜叉最缺少是你这个女主人,你看祭都的繁华热闹不比人间差上丝毫,说不定再过几年这里会比人界的江南还要美,我希望你每一天都能陪我看祭都的夜景,还有这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
凌波低头赧颜道:“我知道你的心意,其实你在胸膛里保存我的心和生命就好,在那里我愿做你的妻子,只是我不能做你的王后……我……”
“你呀……”龙溟似乎猜到凌波后半句要说什么,未等她将话说完便轻轻的吻上去将其打断“那边新开了一个茶楼,说是可以尝到人界的小吃,正好我有些饿了”说着龙溟再一次握紧凌波的手“我们要不要尝尝看。”
龙溟深情的目光让凌波无法拒绝,她盈盈的说道:“好啊,我也有些饿了呢。”
两个人快步奔向茶楼,刚走到门口,凌波竟被一个突然从茶楼里窜出来的男孩撞了个满怀,凌波不由来了个趔趄,被龙溟一下子扶住。
“我没事!”凌波投给龙溟一个温柔的眼神,扶起摔倒在地上的男孩“你有没有撞痛啊。”
“没事”男孩拍拍身上的尘土,满不在乎的爬了起来,可当他抬头望见凌波却一下子怔住了,忽然大声道:“师父,我找到仙子姐姐了。”
“文津,你嚷嚷什么。”随着声音从茶楼里走出一个中年女子,那女子瞧见凌波,再看龙溟也是微微一愣,更让人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对凌波说话而是转向龙溟“如果有人因你而舍弃了仙身,你可愿意在她形神俱灭的之时替她承担灾劫。”
——————————————————————————————————————————
1“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朱子治家格言》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