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为何会有人长得如此相像,还是这根本就是同一个?她惊叹着、思索着、挖掘着,又拿出昨天的照片细细比对,像在尘封的案子里忽然发现新物证的警探,捧着这珍贵的线索慢慢咀嚼。闭上眼睛,记忆的拼图逐渐浮现。
      那时好像才刚念大学。
      在父母眼中,Y大影视系就不是个正经专业,本来都是青春朴素的小姑娘,到了那种浓妆艳抹的妖精群里,谁知道会不会学坏、生出什么事端。从档案落到Y大的那天起,周妈就叨念了一个暑假:“好好念书,坚持读英语,考研必须给我考个正儿八经的专业,实在不行就出国接着读。”
      “您放心吧,现在满大街都是学经济、金融的,物以稀为贵,到时候我这影视没准还是香馍馍呢。”
      物以稀为贵没错,错就错在 “稀”是周芸自以为的稀有,殊不知这个所谓的“新兴专业”已在两三年间以一种极其迅猛的姿态攻入大部分综合类院校的招生计划,且大多奉行文化过线专业排名的录取方式,似乎专为周芸这种有点艺术天分、文化课又不上不下的孩子量身定做,让不少孩子巧妙地挤上了名校的末班车,而“艺术类”的高收费也让众多高校赚了个盆满钵溢。当然,而如此仓促的设置一个新专业,老师的整体水平就参差不齐了。只是这时的周芸还沉浸在被录取的欣喜之中,她只觉得每天和电视电影打交道,还再也不用学数学,那该是多有趣的一件事。
      开学的日子转眼到了,听说学校今年有新生福利,好几辆免费大巴往返于车站和学校之间,父母也就没有送她。周芸带着两个大皮箱、一个大包下了火车,又足足坐了两小时的大巴才抵达新校区,车上空调开得极大,还关不了,把周芸冻的够呛。她伸着脖子向外观望,看到眼前散落着建筑垃圾的一大片野地,心就凉的和室温一样了,这得是个多偏僻的地方啊。下车后又走了十多分钟,才算是看到了一点柳暗花明。这新校区漂亮是漂亮,红墙绿柳、大型广场、水幕喷泉,就是太新太时尚、满眼的人工味儿,怎么看都少了点厚重的学术气息。烈日焦灼,大腿般粗细的小树干一排排地矗立着,树枝上冒着几片嫩叶,看着弱不经风。
      周芸心里大为不爽,她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应是参天大树环绕,花园毓秀雅致,绿茵长道不见尽头,砖红色小楼参差错落,再恰到好处的掉一些油漆、长一些青苔,那才是大学应有的自然气息和古朴味道。
      Y大是著名的文科类学校,男女比例1:3,周围还有科技大学、农业大学两所高校,之前一直流传着一句名言:科大的风景,农大的饭,Y大的美女满街转。后来校领导一拍脑袋,把艺术学院、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划到了五环以外的新校区,本部留下了机械学院、建筑学院、化学学院等大面积男生,实在不利于男女培养深厚的友谊,Y大美女满街转的景象也灰飞烟灭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周芸报道时居然没人帮着提行李,她头发里浸满汗水,阳光刺的她睁不开眼,皮肤也晒的生疼,最后还是一个学姐帮了忙,两个女生每人拖着行李一角,颤颤巍巍的搬到了学生公寓4楼。
      “谢谢学姐,你快坐这,喝点水。”
      “不用不用,不过……箱子可真沉……”
      聊了一会,周芸知道了这学姐叫冯晶晶,同专业的大二学姐。
      “学姐,怎么男生这么少,走了好久才看见两三个。”
      “不,不是两三个,而是根本没有。”学姐开始眉飞色舞的介绍:“这的男生也就生理上还有个y染色体,心理上早就被同化的差不多了。你看,我们这届影视系一共17个人,4个男生,一个身材比我还娇小,一个走路比我还女人,一个一米九的麻杆似的傻大个,唯一能看的那个吧,还是个同性恋,你说还能指望什么。”
      当天晚上,学姐还热情的到周芸的宿舍给她传授经验,除了一个去洗澡的同学,其他三个女生都凑过来,睁着大眼伸着耳朵乖巧的听。
      “咱们专业不是王牌,老师们并不好好教,你回头会遇见一个林老师,教音乐鉴赏,每天开个小跑来上课,随便教几分钟就算完了,完全不负责任。影视市场营销的课就更不用去了,那老师姓什么来着?想不起来……反正是不用去,他也从不点名。大学语文不用去,思想政治修养不用去,体育课要选健身操不要选篮球……至于教马哲的罗老师就最难缠,不但每次都点名,还常常拖堂,对付她最好办法就是你们轮流去,把签到纸上的名字错开,然后一个人答所有人的到,她耳背,听不清的。”
      学姐咿咿呀呀的越说越有神采,还兴奋的比划着,估计太久没有倾诉对象了。周芸倒是听得津津有味,还做了笔记,她早就听说大学的课是不用全去的,正好标记下来以供参考。到最后,这位学姐还不忘了提醒几位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最后给你们提个醒,你们憧憬的大学和现实中的大学可完全不一样,不要以为这里单纯的和高中一样,有些东西要看淡,有些东西要在乎,有的人可深交,有的人要躲着点。怎么说呢,你们慢慢就明白了。”

      送走了学姐,周芸开始试穿刚领来的军训装,她个不高,但报道晚了点,S号的服装全都没有了,教官在几个大箱子里扒了几下,面无表情地递给她一个L号。她穿在身上,肥大的简直没法看,就像个小丑。
      “他们怎么给你这么大的衣服?”说话的是刘尹冰,北京姑娘,捧着一本《张爱玲选集》坐在床上。
      “我来的晚了,本来以为按报到证上的时间报到就行,没想到大家都来这么早。”
      “让我看看。”另一个女孩陆澜千围着她转了一圈,感慨:“确实太大了,要不给你改一下吧,我这有针线。”
      “针线不行,这得用缝纫机。”
      一个声音从上铺传来,那是吴敏,一个身材魁梧的南方女孩。她刚刚洗澡回来,头发还湿哒哒的披在脖子上。
      “是吗,可都这时候了上哪找缝纫机,明天就要穿了。”
      吴敏从上铺下来,上下打量了几眼周芸,说:“你给我吧,我学艺设的,懂一点缝纫,试试用针线给你改一下。主要是腰跨和肩膀不合适,其他地方我看还能凑合。”
      “你学设计的?我还以为这里都是学影视的呢。”
      吴敏接过周芸的衣服:“我刚才听你们一直聊影视的事,感觉我听也没什么用,就洗澡去了,衣服给我吧。”
      20多分钟后,周芸穿上了吴敏改好的衣服,她改了腰和肩膀,签了裤边,穿上以后虽然还是肥,但已经没有了拖沓的感觉。
      “我的天,你可太有才了吴同学!”周芸跑到楼道口的穿衣镜前照了又照,又开心的跑回来。
      “没什么,高中时候好多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
      “怎么做啊?”一说到衣服,其他三个女生都凑了过来。
      “冬装的话,我就先看杂志,把上面剪裁后的效果记住,然后去布店买布料,照着感觉裁剪,我一般都能一次成功,特殊情况的话就要剪废一块好布了。夏装就特别简单,它的布料软,你就充分发挥想象吧,随便怎么裁剪缝合都可以。要是还有点废物利用的意识就更好,比如一块旧的方巾可以做成舞会的小抹胸,一条不用的领带可以装饰最普通的黑色短裙。”
      “那你有带来吗?我们好想看。”
      “冬装没带啊……不过有照片,要看么。”
      “要!要啊!”众人一齐说。
      吴敏从画夹中拿出一张大相片,上面是她穿着亲手制作的呢子大衣,绛红色的风衣裁剪成斗篷的形状,腰部用了层叠设计,遮住了并不平坦的小腹,漂亮极了。
      “我觉得咱们学生穿衣服,就是要一流的设计、二流的面料、三流的价格,如果我找不到这样的品牌,又有一定的时间,我就会自己做。”吴敏说到这,眼神中泛着些许自豪之光,大家也纷纷拍手赞叹,真难以相信她那双看起来并不灵巧的手却能裁剪出如此可爱的人间霓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