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风雪摧残 ...
-
雍正六年的冬天,雨晴看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扑闪的大眼睛、咿呀学话的样子,心里早已盈满了母爱。她的日子也因此充实了,每天看孩子,同她玩耍,甚至听她费力地叫着“额娘”。出人意料,弘历对他的小女儿好像比对小儿子更要宠爱。也许是面对儿子,他只知道父子之纲,应严厉相待,而对女儿,弘历只是单纯的喜爱。
在皇宫里,小阿哥出生后就要被抱到乾东五所抚养。而格格出生后,规矩就更随便些。皇后应允了弘历,将玉瑾在自己宫中暂时养着,自然是在雨晴房中的侧厢。而玉瑾出奇得乖巧,很少哭,笑眯眯的小脸惹人喜爱。
弘历在雨晴房中出现的次数也因此越加频繁。他们虽仍是相敬如宾,但弘历心不由己地赞叹,雨晴好像在有了女儿后,显得越发清雅姣美,却还是冷得让人心里发憷。
——
四阿哥连添了一子一女,皇后、熹妃、齐妃以及其余几个位份尊贵的嫔妃,还有两位公主与三福晋、五福晋,一起在储秀宫暖阁里逗弄着襁褓里的两个婴儿。哲宁母凭子贵,也带着孩子随四福晋来了。
皇后身子一直大病小病不断,此时只坐在较远的地方看着,怕过了病气给孩子。
“皇后娘娘未免太小心了,”齐妃先开口,“如今见您气色已大好了。”
“小孩子身子骨不比大人,谨慎些总没错,”皇后一脸慈祥。
月盈起身笑道,“皇额娘慈爱。臣妾见小阿哥、小格格都是极灵敏的,想必不出几个月就要来缠着您叫皇玛麽了呢。”
皇后也笑了,“瞧瞧,这嘴甜的,如今媳妇都跟老五如出一辙。”说罢,又淡淡地对曼妮说,“三福晋日后也要多加把劲儿,不然五福晋都要赶在你前头了。”
月盈低头不语,却见曼妮愤愤地看了一眼雨晴。
此时熹妃从雨晴怀里把玉瑾接了过去。“说来这小女孩子家,还是像娘。”小格格几个月之内小脸长开了,人看了都说越发像雨晴。
坐在皇后身侧的可欣也站起身,走到熹妃身边,伸手去轻抚小格格的襁褓。“这可多亏了四嫂长得俊。”
明玉此刻正抱着永璜,若有所思道,“比起永璜,可就—”
雨晴忙打断了她,向熹妃笑道,“臣妾倒看着永璜眉眼间更像四爷。”说罢,又向身边的哲宁陪笑道,“公主说话从来都是这般,妹妹切不要多心。”
哲宁忙说不敢。
可欣向雨晴一撇嘴道,“四嫂,小格格这般可人,你就让我这个当姑姑的多疼她些吧。”
皇后温和的声音响起,“小孩子像谁都是好的。不过,三格格说的也是,小格格娇养着无妨,可阿哥就不行。”皇后顿了片刻,又向雨晴嘱咐道,“你这个做嫡母的要悉心管教永璜。”
雨晴连连称是。
—
若是晴天,必有霹雳。雍正七年新年刚过,严冬的日子里,窗外花草凋零,漫天飞雪。寒风逼人,哈出一口气便成了层层霜花。
四贝勒不到一岁的长女染上了风寒。虽不是致命之症,但对于一岁的小儿,却是再致命不过。也不知怎的,一向被一群宫女太监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小格格竟一夜之间染上了风寒。太医来了一个又一个,药也一碗一碗地喂了,可就是不见好。一天之后,小格格不幸夭折。
雨晴看着床上躺着没了生气的玉瑾,已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带给父母这么多快乐的小生命,如此不声不响得离开了人世。她的小身体渐渐便冷,好像化入了严寒的天气。雨晴的泪水,仿佛也没有落,而是变成了尖锐刺骨的冰,下一秒又蒸发成了寒气。
此时,她面前又如刚生下玉瑾时一样,已跪了一地的奴才。身后怯怯站着的几个侍妾也只小声地劝她,“福晋节哀。”
还未来得及端起福晋的身份,就听到一阵局促的脚步声行至她身前。
“都下去。”弘历沉重的声音打破了一屋子的在死静。
众人走了,只留他们两个人默默地坐在床边,各自神伤。
“没事,爷还会有很多小格格的。”雨晴用寒意的话语,努力去填充那冰冷的静默。
弘历柔声道,“你为何如此?孩子已经去了,我不会说什么‘节哀’这样无用的字眼,你又何必说如此违心的宽慰话?”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幽幽地从脸颊上,滴到孩子的锦被上。
弘历勉强克制住自己心中的痛,伸手握住她微微颤抖的手。
她侧过身,把手抽回,用手帕擦了擦泪,起身道,“爷,我真的没事。您还是请回吧。”推走他,无论自己如何心伤,已是她的习惯。她害怕,会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贪恋上他施舍的温柔。
“你执意如此,我就先让你静一静吧,”弘历满眼怜惜的神色,却不得不顺着她道,“彩云,锦瑟,你们两个进来,好生伺候你们主子。”
——
失子之痛,对每一个母亲都是沉重的打击。可雨晴在小格格夭折后的一月里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而是四贝勒的嫡福晋。
强忍着伤痛去给皇后和妃嫔们请安,而被迫去听她们惋惜地说,却要表现得无动于衷,还要劝两位娘娘节哀。每日要受一屋子侍妾的请安,以及一个个表里不一的劝慰。就连富察家也由傅恒传信进宫来,劝她节哀,不可过度悲伤,她还年轻,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
入了春,随着时间的过去,一切或许会好起来。雨晴希望,周围的人能尽快忘掉这件事。如果可以装作从来没有过这个女儿,即便只是装的,也好…
“主子,”彩云打破了雨晴的思虑,强笑道,“四爷昨儿又来了,您还不见么?”
“知道了,不必说了,”雨晴叹了口气。他每隔几日,或自己登门,或派吴书来,道雨晴房里询问她的情况,做尽了夫君应做的体贴关照。
锦瑟见她不再搭话,也在一旁笑道,“乾西四所那边今儿早也送来了不少补身的东西,还嘱咐了让您好生将养呢。”
“五福晋叫人送来的?”
“五福晋这几日好像也病了,正好您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五爷亲自跑了一趟。”
雨晴只默然颔首,过了片刻才说,“好了,收着吧,明日再叫人去替我瞧瞧五福晋吧。”
——
不久后的一日,雨晴去钟粹宫请过安,便携彩云穿过御花园返回乐善堂。正值初春,却因刚下了场雨,微风拂面,地上也依稀可见几片浸满了雨水的花瓣。
想到它们刚含苞待放,转眼间就飘落枝头,碾作尘土,雨晴不禁有些唏嘘,半是自言自语道,“即便是初春,这弱不禁风的花朵也会凋零,化作泥土。“
彩云知道雨晴不是触景伤情之人,猜想她是又想起了玉瑾,强颜欢笑道,”主子,这花因经了暴风雨才会落下,可来年许会开得更艳更盛。“
正暗自伤春望着花,雨晴却一不留神,却撞到一个人身上。慌忙站稳,扶住那人,才见是三福晋从储秀宫的大门刚出来,心下暗觉不好。她立刻福身,恭恭敬敬道,“见过三嫂。”
曼妮捋了捋鬓边的刘海,又抚了抚衣袖道,“呦,我当是谁呢,竟是四弟妹。”
“原不是有心冲撞三嫂的,实属无心之失,还请三嫂恕罪。”
“四弟妹的请罪我可不敢受。平日你可是最守规矩的,合宫里谁不称赞四福晋贤惠懂事,最讨长辈喜欢。”
雨晴没有办法,毕竟自己错在先,只得接着与她周旋,陪笑道,”三嫂说笑了,论辈分、论资历,三嫂都在我之上。我入宫的日子还短,日后还望三嫂多指教才是。“
“指教可不敢,”曼妮冷笑道,“我只是奇怪,你没了孩子也几个月了,不过是个小格格,怎得就这般失了分寸。“
雨晴正心下愤懑,想着怎么回应,只见储秀宫的门大开,由皇后带头的一群人走了出来。
“臣妾给皇后娘娘、齐妃娘娘、熹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此时众人已走到曼妮身后。“起来吧,”皇后不急不缓道,“这是怎么了?本宫正要携齐妃、熹妃去给太妃请那里问安。三福晋,你才请过安,怎么一出来就见你在这里大呼小叫的?“
雨晴忙解释道,“皇额娘恕罪,只是,此事不关三福晋的事。方才臣妾走路不小心冲撞了三福晋,她也是好意劝导臣妾。”与其让曼妮占了先机,不如自己开口认错。
曼妮却又向皇后莞尔一笑道,”四福晋说得正是。只是,臣妾…臣妾刚有了身孕,才出言激烈了些…”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此话当真?”皇后欣喜道。
乍然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是齐妃最得意,却也不敢太露锋芒,反而斥责道,“老三媳妇,你请安时怎么不向皇后娘娘及时禀明此事?真是胡闹!”
曼妮低头作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道,“臣妾原无心隐瞒。太医说八成是喜脉,今日请了安回去过来再请次脉方可确诊,因此臣妾不敢张扬。此时只因腹部受了冲撞,着实忧心,才脱口而出,实在没有责怪四福晋的意思!”
雨晴忙又蹲身向皇后和曼妮道,”皇额娘恕罪,三嫂恕罪!臣妾不知晓此事,在此给三嫂赔罪了。“
熹妃一直没有说话,此时见情势不妙,便也想着借个先机,“皇后娘娘,臣妾以为,四福晋有错当罚。但毕竟四福晋她也刚失了孩子,若对她过于苛责,叫旁人听了反而不好。究竟怎么罚,还要请娘娘示下。”
皇后淡笑,心想,熹妃就是厉害,平时不声不响,说出话却是连她个皇后也不得不觉得有理。“熹妃所言有理,既如此,便只罚你回去闭门思过,抄写经文吧,也是给小皇子积德积福的事儿。“
雨晴一直紧攥着手里的帕子,忙跪下谢恩。
“好了,都跪安吧,齐妃、熹妃,咱们走。”
见曼妮走了,熹妃慢了步子,等皇后在前面走了远些才伸手去拉雨晴的手,仍是淡淡道,“你日后没事就多来钟粹宫陪本宫礼佛吧,排解心绪也是好的,”顿了片刻,熹妃又幽幽道,“你心里的苦,本宫知道。当年雍王府一半儿的孩子都夭折了。宫里的孩子不好生养。你做额娘的,人都看着呢,又是嫡福晋,心里再憋屈,也要强撑起来,不然和宫里的人都等着挑你的不是,知道么?”
多日以来,玉瑾夭折的事一直萦绕在她脑子里,却不想,只有熹妃几句不冷不热的话,说到她心坎里了。
——
回到乐善堂时,天刚擦黑,正房里刚点起豆大的烛火。
吴书来迎上前向雨晴行礼道,“福晋,爷在里头等着您呢。”
“回来了?”弘历坐在案前,抬头看她的眼光中带着疲倦、怜惜。“今日的事,我都听人说了。“
雨晴只觉得不知所措,“其实,也有我的不是,但我确实不知道她有了身孕,玉瑾才没了,她又拿此时讥讽—”说到此,她却似不受控制般,眼圈开始泛红,不觉滴下泪。“臣妾失态了—”
弘历走到他身前,握住她的手。”三哥把我看成眼中钉,她才会刻意跟你过不去,真是难为你了。”
她习惯性地正欲把手抽走,但无奈他的力道大得多。
“让我陪你一会儿,好么?”
抬眼看他恳切、几乎缱绻的目光,雨晴点了点头。
弘历将她揽在怀里,再次擦去她的眼泪,轻轻地,好像怕她娇弱的身子会一触即破。“想哭便哭吧,别把自个儿给憋坏了。”
两个相依的身影在烛光里摇曳着,映在玻璃床上。
此时,弘历想起了一句杜甫的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