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相逢不语 ...

  •   历代帝王的后宫中即便充满了不同花枝招展的面孔与性情相异的女人,最终这群女人都在演同一出戏。更确切的说,是替自己的家族演着同一出戏,也就是想方设法去巩固家族的势力。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便是大功告成,再或者,当个皇帝身边的宠妃,确保家族荣耀。

      如今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是个淡泊之人。至少,自皇贵妃年氏在雍正三年逝世后,她是如此。后宫中的妃嫔皆知,雍正不是个爱女色的,而如今又上了年纪;于其争宠,不如将自己的牌压在各皇子身上。有儿子的,如禧妃、齐妃,裕妃,则一心专注于培养儿子,盘算着以此一争高下。没儿子的,只得牢牢靠住皇后这颗大树。她出身尊贵,生母是努尔哈赤的玄孙,又是在乌拉那拉氏的大家族,为人和顺。宫中当下又没有皇太后,雍正则对于后宫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由皇后一人打理,对她极为敬重,日后不管哪个皇子登基都要尊她为母后皇太后。

      皇后发现,在百般跟自己作对的年妃过世后,自己坐享清福的日子终究是到了。她出身名门闺秀,又早已在宫中王府历练多年,如今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执掌凤印,也乐得将治理后宫的一部分责任交于一直以来行事谨慎稳当的熹妃。

      马齐来的次日,待众妃嫔请过安,皇后则以六宫事物为由将熹妃留下来说话。

      “倒也没什么要紧的事物,只是如今弘历年纪不小了,虽有那些个侍妾,却也该娶福晋了。皇上让本宫留意着,今日这儿媳倒是找上门了。”

      熹妃听皇后说话只说了半句,伸手抚着身旁的金丝凤凰软枕,浅笑不语。

      ”昨儿马中堂来过,说是给本宫请安问好,绕了一大圈子才知道那老狐狸是来举荐自家侄女儿作老四的嫡福晋呢。他是算了一笔明帐,放眼八旗上下,倒也没有比他们家更好的门楣了,本宫也乐得帮他向皇上说媒。”皇后自言自语了半天,仿佛才想起了一旁的熹妃,“妹妹可还觉得妥当?”

      熹妃与皇后相处多年,深知皇后为人处世之风,这是在说,帮助弘历以婚姻巩固他在朝中的地位是她中宫皇后功不可没。不过,皇后从来说话做事都是料准了之后才做,这一点熹妃不得不赞叹。

      “娘娘的眼光怎么会有错,臣妾谢您的大恩还来不及呢。”

      皇后摆手道,”还不知道皇上怎么说呢,待咱们过两日先见了他家的格格再问问皇上的意思不迟。”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的光景。如今,雨晴不得不承认,弘历对她失信了。伤心也好,心碎也好,雨晴只将这一年的企盼与信念化作一颗冰冷,不再相信人间情愫的心。那句“非君不嫁”渐渐成了一个自嘲的回忆。因此,雨晴下定了决心,要配合伯父的意图,进宫去做一个与情无关的人上人。弘历既然能如此无情,她就能比他更无情。自己非男儿,必定要尽自己所能为家族、朝廷做点什么。

      几日后,马齐从朝房回家,把雨晴叫进他书房里问话。她心中知道,伯父没有大计,是不会“召见”她的。

      此时的雨晴,已完全变了心,摆脱了往日对江湖如诗如画的向往,不再对尘世有什么非分的妄想。也许,这终究是她的命运。所以,她应该迎接命运的到来。

      “伯父,您有什么吩咐?”

      马齐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她,而是一改平日里的严肃,笑道,“你这几个月来帮着打理府上的事情,倒让太太清闲了不少。往后你出了阁,我们可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雨晴颔首答道,“伯父真是谬赞了。我一个姑娘家,也不过是看伯母忙里忙外的,帮一把手,没让府上的奴才笑掉了牙,我就感谢菩萨了。”

      “自打去年选秀那档子事出了差错,你可想过日后婚配的事?”

      “儿女的婚事,不能自己做主,还得听从长辈的意思。”雨晴说着,心中暗自嘲笑自己当日的迷惘,竟会相信那短暂的情缘、那美丽的誓言。

      “好,如此甚好,“马齐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如今,你的生辰八字已在当今皇后娘娘的手里拿着呢,说不准,那就是你日后的婆家。”

      “婆家?”雨晴十分费解。难道,是让他嫁给某个皇子?

      “正是。四阿哥去年选秀,没有一个他看上眼的格格。如今,皇后正在给他选福晋,还明说,要见你一面。这个福分,咱们可推拒不得。”

      马齐虽说得含糊,雨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四阿哥,好像就是那位最有出息的皇子,日后或许能继承大统。自己嫁给他,八成就能当上皇后。或许,这宫中的明争暗斗,能填上岁月中的乏味与无聊。终究,不过是命运。

      雨晴向伯父福身道,“是,伯父。”

      ——

      三日后,雨晴坐着一顶小轿子,随马齐从神武门进宫,然后又由宫女、太监带领,走向储秀宫。

      雨晴虽不敢四处张望,但仅仅在眼前看见、听见的,就足以勾勒出一幅紫禁城的图画。宽阔的石子甬道透出庄严肃穆,却不失雍容华贵。黄昏前的天宇,笼罩着整个皇宫,使明亮的黄瓦上,映出层层黯然的暮霞之色。偌大的紫禁城,仿佛悄然空寂,只有宫人细碎的脚步声,击打在地上。

      储秀宫,位于乾清宫西边,在夕阳的照耀下,竟显得玲珑、古朴,少了些皇宫别处的殿宇轩昂。院子里不过站了几个扫地、泼水的宫女太监。从此可见,皇后不是个表面上讲究荣华富贵、虚荣好面子的的人。虽如此,雨晴仍是谨慎小心,生怕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

      宫人们说,皇后还在用膳,马齐便同着雨晴在储秀宫的偏殿里等着召见。

      马齐见侄女不言不语,宽慰道,“皇后娘娘慈眉善目的,是个好说话的人,你不必太拘谨。”

      “是,我知道了。”雨晴点了点头。

      过了半晌,有一个年长些的宫女推门而入,向他们福了福身道,“皇后娘娘、熹妃娘娘请格格去正殿回话。”

      雨晴也向那宫女微微一欠身,规规矩矩地跟在她身后,前往储秀宫的正殿。

      一进殿,就看见皇后身着杏黄色缎子的常服,坐在殿中间的软枕宝座上,一脸和蔼。她身旁却还有一个人,穿着一身浅碧色常服的熹妃。

      雨晴只瞥了一眼,就温顺地低头,跪下道,“奴婢富察氏,参见皇后娘娘、熹妃娘娘”

      皇后柔和的声音在她前方响起,“平身,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谢娘娘。”雨晴不卑不亢地答道。

      她一抬头,皇后和熹妃都不尽暗自赞叹。虽是满洲镶黄旗的格格,可眼前的少女,竟更像汉人家的江南女子。她身材纤瘦婀娜,即便用花容月貌、倾国倾城等字眼形容她,也一点都不夸大其词。一张精致如汉白玉似的鹅蛋脸上,配了一双楚楚动人、流光溢彩的丹凤眼,上面嵌着不画自黛的柳叶眉。她着一身淡蓝色的衣裙,除了头上几根银簪,没有别的装饰,却绝美无比。熹妃暗想,马齐真是个聪明人,家中有这般容貌绝美的格格,难怪他敢擅自举荐为皇子福晋。

      皇后端详了片刻,随后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的话,奴婢名叫雨晴。”

      “哪两个字?”

      “下雨的雨,晴天的晴。”

      皇后又问道,“你们富察家,历代有不少做官的,倒也是个书香门第了。都读过些什么书?”

      雨晴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宫中是最应遵循的。“奴婢也只读了《四书》、《全唐诗》,再就是《女则》、《女诫》,不过识得几个字罢了。”

      “你阿玛额娘都还健在?”

      “阿玛在察哈尔任职,过几个月要来京。”

      “好。”皇后无话可说。弘历虽不是她亲生的,可她无论如何都是正宫皇后,要替未来的江山大统着想。若弘历真能继承皇位,眼前这个才貌双全、聪明贤惠的女子就是母仪天下再好不过的人选。虽只说了几句话,但皇后在宫中见识的女人数不胜数,如此清丽绝伦的,还是头一回见。她又转头看向熹妃,”熹妃,这儿媳,想必你也满意了。”

      熹妃但笑不语。

      皇后扶着一旁宫女的手臂,走到雨晴身前,亲切地拉起她的手,笑道,“本宫先与马中堂说上几句话,不妨让秋月带你去御花园遛遛。”

      方才领雨晴进正殿的宫女向她一福身道,“格格,您请。”

      ——

      这日,弘历早早地离开了朝房,说是暮春的花好看,要同慧如一起去御花园逛一逛。如今,他知道,自己早已负了雨晴对自己的一片情意,每次想到那句“非君不嫁”,都像有针在刺他的心口。可慧如当日说了,“不如怜取眼前人”,弘历也不是不解风情,即便心中仍是思念的,是另一个佳人。

      慧如自然是满心的欢喜与甜蜜。想到四爷要看花,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她十分得意。四爷那向来风流的性子,想必早就忘了那一年前使他愁肠萦绕的姑娘。如今,四爷心中,肯定只有自己。

      于是,在日落黄昏到来前,弘历携慧走在御花园中的花石子甬路上。这独特的石子道上面砌嵌了九百多幅不同图案的石画,有风景、历史人物、花卉、飞禽走兽......

      正如弘历所说,暮春的御花园,果然别有一番情趣。落了满地的花瓣,色彩缤纷,丝毫没有落花应有的惆怅。

      “爷,您看那边的云彩。”

      弘历仰头望去,只见天边的云,泛着暗红的霞光,仿佛即将被黄昏的来临吞噬。他点头道,“古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却不这么认为。夕阳与黄昏交接之处,最美了。”

      慧如看着弘历有些迷离的眼神,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再去无话找话。在这深宫中,有个陪她一起赏花的人,就足够了。他的心思飞到何处,慧如已无暇顾及。

      正走着,弘历忽然听到,不远处的花丛中,传来一个女子如铃铛般的笑声。他不觉愣住了,停下了脚步,因为那笑声,早已刻在了他的心底。他伸头向那边的花丛望去,却不见人影。她怎么可能出现在这堂皇的御花园?这无非是幻觉。

      慧如也随他停下了。见弘历有些异常的表现,她便也看向花丛中,轻声问道,“爷,怎么了?”

      这时,他们两个都看见,枯萎的花枝忽然被拨开了,一位女子纤瘦的背影在丛中浮现,浅蓝色的衣裙,一晃而过。

      不知为何,弘历像着了迷似得,心不在焉地向身边的慧如道,“你先带奴才们回去,我—我突然想起,我在朝房还有未了的公事。”

      慧如正要反驳,可看见弘历一脸莫名的严肃与惊慌,她不得不答应。此时的四爷,真让她摸不着头脑。难道,他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神秘女子竟如此有兴趣?慧如冷冷地想道,不过是刚选进宫的答应、常在,没开窍的黄花姑娘罢了,终究是他皇阿玛的女人。

      弘历疾步往那花丛处走。他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这里是浮碧亭,是御花园中最佳的小桥流水,石孔桥下,有一池浮满睡莲的碧水。隐约间,这里的风景,好似当日在田文镜府上的淑清院。

      走近了,弘历才看见,刚才那个在花丛中出没的少女,蹲身背对着他,抚弄着水中的青莲。

      她好像听到了来者的脚步声,徐徐地站起身,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之时,她花容失色,向后退了两步,还没来得及惊呼,就失足落入水中。

      “雨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