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回 总角无忧,束发多愁 ...
第一回总角无忧,束发多愁
区区在下林裹,上月方过了十岁生辰。我家先生是中州城北镜壶书院的主人杜浦,不才正是先生门生。我年岁虽小,但因着打落生就长在书院,秉着“座下无白丁”的原则,先生仍是教了我许多学问。我估摸着自己身世或许显赫,因听说我娘当年旅经此地临盆时,周围丫鬟小厮甚多,吃穿用度一应奢华,只一点,也不知缘何我娘尚未婚配便有了我,只得以旅居为由出门游玩,只留了姓名就留我在书院了,从那后再无音信。许是因为早产身体瘦弱,我自小时书院的同门都觉我面嫩,先生也说“男生女相”,我虽不太喜这说法,但看他们都愈发关照我喜爱我,索性当做夸奖去听了。
说起镜壶书院,原是叫“镜壶草堂”的,乃先生自京城辞官回乡后府宅的牌匾名。因先生颇有才名,又在草堂里过于宽阔的前院办了书院讲学,当地人为表感谢尊称先生为“镜壶主人”,渐渐的“镜壶书院”的名声也大了,往年来也曾有成秀才的中举的,上届科举更是难得出了位殿试二甲,对于中州而言也只有二十多年前的喜报可比之——还是我家先生年少中举的事了,当然那以后杜家孤子杜浦便成了中州城的美谈,至于先生后来辞官倒也因此没有传出什么腌臜的说法,先生说,还是故乡民风淳朴。故此,无论求仕途亦或只为学些道理的,慕名前来求学的愈发多了。先生一度头疼,久久苦思清闲办法。我见先生那眉毛皱得快飞上檐去,便提了招教书先生的想法。却没想顺利解决了先生的麻烦,实在得意了很久。
可惜……原本得意的我不过半年又看到先生皱起了眉。问之。
“裹儿,你知道为师年初招的儒师,据说也是从京辞官归隐,确是认真考校了有真才实学的。”
啊,正是我当时提的主意呢。我暗暗心喜。
然而先生说着好像眉头皱得愈发深了,“却不知那姓李名柏的如此行事!”
我想了想先生口中的李柏公子,原是京中移居至此城的,并非本地生人,不过听同窗谈论之间,似乎无甚不妥,学识也与先生不相上下……不过既然是先生说了那就有一定道理。看来我还观察的不够仔细。
见先生不再多说,却眉间烦闷不散,我也不由得怨起那李柏先生了:到底做了怎么天怒人怨的事能把一向淡然随和的先生惹怒?
于是我决定与身边的同窗一起记录李公子和先生的日常交谈。
第一个找的一定是除先生以外我最信赖的大师兄冯隆。说起这个书院里,先生更多的是对我的学识教诲,每每听先生教学我总会有醍醐灌顶之悟,于是愈发地敬佩先生;不过自襁褓中便照顾我的,亲兄一般更胜血浓于水的感情的,是冯师兄。我落生时他也不过五岁,那时他甫双亲过世,便留在书院。许是见他太过悲伤,先生便把我交予冯师兄照顾,以免他自己一人胡思乱想。当年养大我的那段时间听其他同门说来还真是鸡飞狗跳!
“你小时真是和现在差太多了!烦人的很,一时半会也离不了人。最可气的是,无论别人对你多好,给个玩的,吃的,只要看到冯隆那家伙,一转眼你就全忘,眼巴巴地盯着他,那神情就跟,就跟……”那人说着说着也说不出来什么了,我及时打断,“那不是因为师兄养大的我,养育之恩最是难忘……”
“哎哎,可院长不也当你半子了,怎就不见你与他亲呢?”另一个同门前辈打岔。
我语塞。这父兄怎能比?先生神仙一般的人,便是让我亲昵也不甚自然。再说我也知道,直到如今师兄都可以说的上把我宠上天了……虽说不至于省吃俭用,可每次有好的他都是先可着我来,然后才考虑自己。但就这点已经无以为报了。想想就我这心无大志的,才学亦是中游,终其一生也当不了什么大事……又有先生收养之恩……听说人来世间走一遭就是欠人情,还人恩的,我这里当真是一直在欠,也不知何时能还了呢!
正想着过去诸事,未见得脚下院门,不由得甩脚磕到了门槛。哎呦,痛煞我也……
“裹儿?”
眼泪汪汪抬头,视线里一面浅玄色长衫如墙一般立在身前。糊糊涂涂想了一晌午,看到他我才回过神来。
“师兄,”我拉了他进屋,仔仔细细把先生跟我说的又讲了一遍,末了,又怕有背后指点之嫌,加了句,“其实我看那李公子似乎并无不妥,不过还要问问师兄你的想法。”
师兄一向沉稳可靠,一定想的比我周到。眼下,看他听了我话皱眉思索,我起身倒了杯新茶呈上。说起来这院子还是两人共住的,先生说等师兄弱冠后我就要搬出去,住自己的院子了。我虽有些不舍,到底少年心气,想着能有一个自己的地盘总是气派。不过看师兄似乎不大乐意,我又有些愧疚,师兄待我太好,我却只顾自己,未免不通人情。于是下定决心这几年更要好好读书,好好报答师兄。
一杯茶的功夫,师兄也想清了,“我听说李先生曾任京中弘文馆博士,只是因得罪皇亲国戚的少爷,虽未下罪却辞官,屈才于此中州,想来学问人品都是上乘,我与李先生求教时也常常有如沐春风之感。”
师兄面上带了些尴尬,“不过裹儿你也知我不善言辞,怕说了你不喜。”
“师兄你尽管说就是,我又怎会生你气?”我大概猜到他也许要说什么,又怕现下笑起来,忙正了色。
师兄犹豫了一下,“院长……性格淡泊耿直,再加原先京里那事,难免对李先生有些偏见,我也并非说院长不对,只是院长的性子裹儿你也知道……”
我抿着嘴绷着脸。师兄忙道,“啊,我,我……”
我看着他面色微红,神色有些紧张,实在绷不住笑。师兄人太过诚恳,虽说是难得的好品质,不过时而这般逗逗他我总是有趣得不行。
见了我笑脸,果然他又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我忙回他,“师兄说的我想了,确实如此。我回头与先生说一声,你请李先生定个时候,不如两人细细聊开,也方便今后共事。哦,最好约在那个临江仙酒楼,我们两人也一同陪坐吧,还可以赋诗……”我愈想愈觉得又是一个好主意。
师兄好像又变了无奈表情,难不成我说的有什么不好吗?不过既然没反对,就一如往常由他安排了。想到过不久就可以在那家吃到想了许久的花酿驴蒸,槐叶冷淘……哎呀,竟然泛起了涎水……
冯隆日省:
蒲月戊辰。翌日立夏。并无暑意。
功课如常,受教于李先生,昨日《诗》中困惑得解。
过午回院读书,门前裹儿抱脚痛呼。私以为甚痛。
被问之院长与李先生私交问题……本想说“李先生廿年前见过院长,对其印象深刻遂来投奔”,考虑后放弃。若裹儿知晓必然院长也知晓,失信于李先生保密一事。
不解,为何要保密?彼时先生表情甚异。
及,今日院长提及新院落一事,明确反对之。私心不喜与裹儿分开居住,所幸院长并未强求。
又及,近来日省内容多与裹儿相关,反思后得结论:每日功课无事可记,唯裹儿之事甚为有趣。
又又及,裹儿馋性再犯,囊中告急。
新坑。背景大概相似唐朝。去成都杜甫草堂玩了之后的脑洞,又加上萌大李杜这个CP很久了,不好意思用诗人原名,换个马甲添两笔改个名嘿嘿。
主cp是林裹和冯隆啊~其实后面还有的一对,不剧透了。
及,冯隆日省里的蒲月是指五月,戊辰嘛就是随便某一天的称呼,古代文人的说法,不必追究。
欢迎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回 总角无忧,束发多愁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