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如此了结2 ...
-
交游甚广久负盛名的柳庄竟于一夕之间颓唐败落,有传言称,那柳老爷子平易温和不问世事,虽平日里身子康健,实则负疴日久,溘然去世实为突然。柳夫人与他伉俪情深,不堪悲伤思念之苦,夜夜嚎哭悲泣,见者伤心,闻者落泪,不出七日便随老爷子去了。众人感念二人情深意笃,遂传作佳话。
谁料,没隔几日,柳家二爷也染病身亡,亦不知从何处迁回一副骸骨与其合葬,坟茔侧旁还有一冢,墓碑精心镂刻梨花一朵,娉娉袅袅,鲜艳动人。
然,柳家还有一公子,二五年华,清俊伶俐,为人处事素有担当,值此大丧大恸,殡葬之日却未曾露面,众人度之议之。后又闻,那文野公子西去夏州走马匹生意,不幸遭逢西夏皇室内讧争斗,平白无故受了牵连,失了性命,却连骸骨都无法找回,只得偎着柳老爷夫妇立一衣冠冢以做念想,世人唏嘘感叹命道无常。后有一游方癞头郎中行到此处,摇头晃脑掐指计算,哀声嚎哭半晌,断言道:鬼神之力,命犯太岁,运当如此,无解矣!世人惊惧。
后又一年半载,梨花冢前常有一男子淡然而立,长身挺拔,蓝衣瑟瑟,有时十天有时半月,从不曾错了时辰。
众人虽是好奇,却无一人胆敢前去探个究竟。于是有人说,那是柳家公子前世有志未骋,心有余念,飘回故里拜望爹娘了,亦有人说,那是开封府的展护卫,中间弃了那丁家小姐,风流在外眠花宿柳,这梨花冢里葬的就是那位红颜知己,却原来还是这柳家的人。以茉花村和柳家的亲厚关系来看,时到今日那丁小姐与展昭的亲事都无半点动静也就没什么稀奇了。真真假假,虚实难辨。
柳家的败落在江湖上已成大事,朝堂之上却也动静连连。有消息通达者将这双方举措揣度联想,却又杜撰了不知多少故事。
皇上亲临开封府听审案子,府衙却被歹人炸去一半,当日的恶斗至今仍令老百姓心有戚戚焉,奈何事后只闻真凶已然严惩,却如何也打听不出下文。只是那赵祯帝却于三日后颁布罪己诏,为二十年前归仁铺孙节一事翻案认错,却着实震惊了众人。于是,有人私下揣度,这是旧人寻仇逼宫了,朝廷无能,帝王妥协,也有人称,这两件事都处理的那般隐秘晦涩,中间怕是隐藏着万般牵连,又是皇室秘辛之一,不允百姓胡乱传播,百姓嗤之。
而那开封府尚未整修,包大人竟突然搁置了开封事务,暂时交给公孙先生处理,与那王丞相一处不知在谋划什么。只是自那时起,朝中人事多有调整,罢黜了一些官员,又擢升了一些官员,却终究是比较温和的,未曾出现大规模杀戮。只听得宫中一位赵姓公公许是犯了皇帝大忌,年事已然不小,却被流出宫外,未曾赏给一锭银子。边关将士之位也有变动,到是那西夏国内因为皇子异心而起了不小的冲突,连累了一般无辜的中原人,自此倒是安生了不少。
而最为开封百姓津津乐道的要数包大人身边那般新衙役了,有传言说是皇上担忧包大人安全特意增派的,这般人生的威猛挺拔,从不多言,出手却狠辣利落。西街胡同的混头子秦三,成日里偷鸡摸狗小打小闹的,进出牢房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因罪小也罚不了什么,嘿,这回可真够看,只装模作样的牵了个钱袋,袋子里除了半两银子就只剩下三个油汪汪的铜板,却生生被那黑面哥哥一招揍折了右腿,有苦难言,若不是展大人来的及时,那小子没准小命都难保!自此以后,开封倒是越发的有条理,赖头偷盗行径少了许多。只是,每每看到那般新衙役无所顾忌的往前面冲,原先的老衙役满头大汗的追在后面,生怕捅出什么差池,倒也蛮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