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一
嵘归,这是父亲为我取的名字,缘于对我母亲湘妃的愧疚,在母亲去世之后不仅追封她为贵妃,还给了我无上的荣耀——宣城公主。我的乳名叫翳儿,因母亲产下我时风雪大作,便希望来日放晴,便自作主张唤了这样一个名字;父亲在我刚刚满岁时就把我和母亲湘妃打入了冷宫,我在冷宫待了十六年,母亲病故,父亲念及与母亲多年情意,把我从冷宫之中接了出来。
我知道我是公主,十六年里我只知道我是母亲的公主,从来不知道我是紫华帝国的公主,当我坐在母亲从前居住的合卺殿时,我才知道这个公主是尊贵至极的,但少了母亲,我始终觉得孤独寂寞。
父亲时常来看我,有时也会招我去墨香阁默书,我的诗书是母亲悉心教导的,十六年来不曾落下一天,父亲对我的才学很是满意,每每问到古籍典著我都对答入流,心情大悦之下,会夸赞我两句,也会欣慰母亲教导有方。我却无半点喜悦,父亲看到了母亲的好处,我却是把母亲昔年的心酸悲凉萦绕心间。母亲对自己从不怨恨、对我也是从不打骂,但我时常都可以看到我和母亲的伤痕,我知道那不在身上,而在心里。
父亲问我为何不叫他“父皇”,我在心里细细斟酌了那两个字一番,发现我竟叫不出来,非我对他的不尊敬,而是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太陌生,陌生到害怕,害怕到凄凉。我可以接受帝国理法上的公主,却不能接受亲情上冷冰冰的父亲,父亲说我像母亲,我笑而不答,宫中谁的孩子不像母亲,父亲的威严成就了帝国,但母亲的温柔才成就了孩子。
父亲多次见我冷淡的样子后,便没有时常找我去了,偶然招我过去问过几句话就让我回去,他本想与我多聊些,无奈我戚戚然的样子便就作罢,我与他也就始终亲近不起来。
倒是皇后常常唤我过去陪她,她明白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微妙,常说些劝解鼓励的话,但收效甚微,我时常左耳进右耳出。皇后和我不算亲厚,第一次被她叫去时,她只问了我一句话,你恨么?我还记得当时老尚宫反复教导我,不可以在皇上皇后面前口出不敬之言,所以我才回答,不恨。可皇后听后却没再说什么,只让我陪她在宫里到处逛逛。那之后,皇后便常常招我去她的朝凤宫,做些奕棋弹琴的风雅之事,亦称赞我的母亲德才兼备,我从她的举止中看到了真正的欣赏,我知道她是一国之母,应该有容人之量,但我还是被她的宽容给震慑了,在丈夫被分享了以后,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真心地欣赏,我还能再说什么?
我只有三个姐妹,其中一个年幼的褚鸾公主与我要好,十一二岁,最是天真烂漫,与我腻在一起,嚼些宫中是非。她的母亲本是不出挑的小小采女,在生产时,天空中出现了两团火红色的祥云,活似一对较劲缠绵的鸾鸟,父亲说是祥瑞之兆,便封褚鸾的母亲为婕妤,所生公主赐名褚鸾。褚鸾整日在我的合卺殿,日常的吃穿也总是顺我的,我每每笑她,你日日如此,是不是应该给我交些银钱来,要不我这合卺殿迟早被你吃垮。褚鸾回嘴我说太小气,谁不知道你这里好东西多着呢,你自己不舍得吃穿,恨不得多住进来个人帮你呢!褚鸾不经逗,说不过她时,我都会搬出梁国公家的小公子来,褚鸾便会面红耳赤、有时甚至会恼羞成怒,左不过是梁国公家的小子曾趁褚鸾大意时偷过香,褚鸾在给我说这段时,这乱子刚刚过去不久,那时她还信誓旦旦地要将他之罪,可几日之后两人仍像是没有任何嫌隙一样玩儿在一起。
除去每日我教褚鸾温书写字外,我只喜欢待在自己宫中打发日子,褚鸾则喜欢和宫女们一起玩闹。这日,我早早地坐在宫中的回廊上发呆,褚鸾冲了进来,急拉着把我往外扯,我还未来得及问话,便让她拉到了鸣鼓楼上,这里是宫中最高的地方,据说可以看到整个宫中和外城的景象。城外这会儿一片热闹,百姓们自发地分开在道路两端,让出的地方铺上了火红的绒毯,一直延伸到了宫中,这是宫中十里戎装的礼仪,给凯旋归来的将士们。
褚鸾爬在鸣鼓楼上很是兴奋:“姐姐,你知不知道今天谁要回来?是征远大将军祁靳,听说他多次击败了漠北蛮子,大小胜仗不下百场,北方的疆土多亏了他呢!而且他的身份很尊贵,父亲是先帝亲赐的温远候,可以世代承袭,皇后娘娘是他的亲姑姑;还有还有,他还未娶亲,常年镇守在边关不知道有没有女人,这次回来皇上可能就要赐婚了……”
褚鸾在身边像只小麻雀,叽叽喳喳不停,我却没有认真听。我只看到了十里戎装的肃穆和威严,那血红的绒毯与将士们身上那肃杀的气势却极其的融洽,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战场上的狠厉和血腥,那是我十六年来从未遇到过的,不是母亲在琴棋书画中的诗情画意,它残酷地让人惧怕,更圣洁地不可亵渎。
顺着褚鸾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她口中的征远大将军,帝国的英雄——祁靳,我忽然想起了母亲给我说过的话:“那日,他一身戎马归来,眉宇间的英气照亮了凯旋之路,我从未倾心他,但为何会情动?”这是母亲在父亲得胜还朝时的念想,入冷宫多年,母亲仍然是这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