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留下 ...
-
回到温思阁,听到屋内传来春桃的说话声,这个不着调的春桃,还真是大嘴巴,还没知道人家底细,一股脑倒是把自己的底细都说给别人听了,唉,真真让人头痛。春桃正说的高兴,听到门口声音,看到原来是小姐回来了,顿时止住了话语,想起小姐多次责骂,恨不得咬着自己的舌头,真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春桃喃喃的站起身来说道:“我看这小丫头忘了发生的事情,怕她愣头愣脑冲撞了老爷夫人。”九姑娘看了春桃一眼,未有说话。春桃看形势不妙,忙拿来一张红木椅,九姑娘坐下,面向宋甜,温婉一笑;“说起来,还不知你叫什么呢。”
“恐是摔着了头,一直晕晕乎乎的,隐约记得有人叫我宋甜,不知是否就是我的名字了。”
“原来是宋姑娘,不知你京城可有亲戚可以依靠。”宋甜心中无奈,恐怕前世都没有什么依靠,现在来了这个不知道什么的时代,恐怕也是孤身一人了。苦苦一笑:“真是记不得了,也不知是否有什么亲戚。”
“宋姑娘,其实刚才我也和三哥商量了一下,说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如果你想离开,我和三哥凑了点路费,略表的心意,如果你无亲无故,我和三哥也不是狠心人,非要把你赶出去,但是。”
“小姐的难处我了解,我也不是个不要脸面的人,但现在举目无亲。”唉,总归还是要面对啊,这辈子恐怕只是个丫鬟命了,据说古代的丫鬟是任主人打杀买卖的,但是也不知这个时代是不是这样的,万一也是如此,恐怕我连成年都熬不过。
宋甜挤出眼泪,一脸无措的样子,茫然的看着九姑娘。九姑娘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摸样,接着说:“你如果要在陶府当丫鬟,我需禀告母亲,你先安心在这养伤吧。”宋甜目送九姑娘出门,刚才听得入神,倒是没发现身上痛楚,现在情况初定瞬间感到身体像脱了水似的。
从前一直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大妈一直打压,但父亲在世的时候总会在我哭的时候给我买支波板糖,看着它绚丽的颜色感觉生活还是有希望的。现在到了古代,没有波板糖、没有父亲连生活的方向都失去了。依旧活着,过一天算一天吧。宋甜呆呆的望着窗外,刚才装着挤出泪水,但现在泪水顺着眼角默默地流到了枕头上,闭上眼睛,等待明天的到来。
九小姐带着春桃慢慢走到望春苑,停下脚步,悄悄地深呼吸了两下,然后抬起头,进入院内。
陶夫人身着朱砂鎏金服,仅用凤尾金镶玉簪盘了个云髻正躺着贵妃椅上,庄嬷嬷在旁边缓缓的扇着风,看到九姑娘,轻声呼唤了夫人几声。陶夫人,未有入眠,听到呼唤,抬起头看到九姑娘,冷漠的点点头。九姑娘看着母亲的脸,手情不自禁的握紧了。依旧如此,母亲在自己的印象里似乎从来没有对自己和颜悦色过,甚至那些庶女庶子,母亲都一脸关爱,唯独自己,母亲一直都是那么冷漠。
“母亲,上次我去静潭寺上香,不留神摔了一跤,当时有位小姑娘帮了我,后来在街上见到,她却已成为个小乞丐,问了才知道她原是上京寻亲,现被姨母赶了出来。”
“我一直当你是个谨慎的,这丫头不知根不知底,你也敢收,万一都是她姨母前来要人,你倒是准备如何是好。”
“母亲从来教我知恩图报,我只是不敢忘,她毕竟帮过我,女儿也只是略尽绵力。女儿认为要不签个活契,只当报答她,让她当个粗使丫头也就罢了。”
“小姐素来就是个善心的,夫人你也是知道的,要不这次就从了小姐的心愿吧。”庄嬷嬷陪着笑缓缓的劝说。
“你这说的什么话,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谁来担待,这是能当人情的事吗,要是真想报答,支个百来两银子也就罢了。”
“母亲,一个小姑娘孤苦无依,只给点银子她也无法生活,母亲,等她到了年龄,支点嫁妆将她配个良人我心里也就安了。”
陶夫人大怒,竖起眉梢:“这是你可以做主的事吗,你原是个懂事的,平日里也未见你有什么越轨之事,现在怎生如此糊涂。”
九姑娘双目含泪,低头看着指尖,带着三分泪音说道:“母亲,这丫头的底细我定会请三哥帮忙查。”话锋一转:“最近天气渐热,知母亲素来苦热,女儿得了把苏州檀香扇,差人配个扇坠子,配好就给母亲送来,据说这檀香扇夏日用是顶好的,凝神静气,有安神的功效,望母亲能保重身体。”
陶夫人听着,刚才的凌厉气势就似气球般泄了气,看着九姑娘摆摆手:“罢了,左右不过是个丫头,让你三哥查查吧,知道你是个上心的,你先回去吧。”
庄嬷嬷目送九姑娘出门“夫人你是何苦呢,九小姐自小孝顺,有什么好的都想着给您送来,这不刚得的檀香扇也想着您,唉。”
“我何尝不知道,罢了,也是孽缘,嬷嬷你帮着打听下这小丫头的来历,这要是个干净的就让九儿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