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现况 ...

  •   当年陶太爷为三个孩子取名,大儿子叫陶耕,二儿子叫陶耘,三女儿叫陶田。听到这里,宋甜不经想吐槽一下陶老爷,三个孩子的名字难道不是他查看农庄的时候想的吗,那个有乡土气息啊。当然陶太爷打仗出身的,原来又是个老农民估计能想出这么些名字也不容易啊。
      继续听春桃描述情况,刚刚九小姐的父亲就是继承封号的大老爷陶耕了,也不知是不是受到陶太爷子嗣稀少的刺激,陶老爷一气生了九个孩子,九小姐就是最小的那个,虽然陶老爷子嗣众多,但是只有三少爷和九小姐是陶夫人亲生。
      古代女子出嫁要从夫姓,当然妾室、通房之类的是没这个资格冠夫姓的。陶夫人娘家姓王,属于世代的书香门第,王家祖上还曾出过一位状元爷进入过文殊院(注1),成为了三品从礼部侍郎。因此陶夫人也称得上是名门之后。为体现大家风范,从陶老爷开始的少爷小姐们排字,以思字排名字,这一般是世家大族的规矩,像陶家这种出身有无庞大的氏族,一般不兴用这种方式,但陶老爷一直对自己家族缺少世家的身份而纠结,所以也要求排字号。是以三少爷名为陶思学,以盼望其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而九小姐则取名为陶九儿。
      宋甜颇感纳闷,不是说陶家少爷小姐以思字排名,为什么九小姐只取了个九儿这个名字。刚想询问,只见春桃话锋一转:“倒是你,真真是好运气,三少爷去拜访恩师的途中发现你倒在路边,也就是三少爷,其他哪位少爷小姐能管你啊,结果三少爷善心一起,居然把你带到家里了,看你也不是个伶俐的,也不知如何安排了。”
      宋甜心中一阵无语,我到想回去,我回的去吗。看到宋甜一直发呆,春桃当她心理难过,倒起了一份怜悯之心,伸手拍拍宋甜:“你也不用太担心,三少爷和九小姐素来心善,指不定给你谋个差事,也算有条出路。”
      这厢九小姐刚到勤学居,就听房内传出一阵阵的读书声,“哎呦,三哥,是我,看你这勤奋样,若是被爹爹看到就好了,也不负我们三哥勤学之名啊。”“好妹妹,你还笑我,唉,如若今年乡试再不中,我可得被父亲绑到祠堂前负荆请罪了。”见来的是九姑娘,正正襟危坐在书桌前的翩翩少年瞬间垮了下来。斜靠在椅子上,身旁的小丫鬟立刻俯下身,替他捶起腿来。“你就不能真心多学点,仔细爹爹的狮子吼。”九姑娘拿起书桌前的论语。三少爷一见,立刻直起身子,扑过来抢,九姑娘把手一举,只见书中调出一本美人图来,图上美人风情万种,形象各异。“三哥,你又去柳翠坊了是不是,被爹爹知道了可有你受的。”“好妹妹,你还真告诉父亲啊,好了好了,我不就是去坐坐吗,以后不去了,对了,九妹来找我是为什么啊。”这时,一个丫鬟打扮的姑娘走了进来,只见她弯眉凤眼,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子媚意,“九小姐请用茶,这是刚得的芙蓉玉花茶,少爷一直说您喜欢,查嬷嬷做了芙蓉糕,配着茶是顶好的您尝尝看。”说着,放下茶和糕点,目中含水低头望了三少爷一眼,就离开了。
      九小姐蹙起眉头:“这是哪来的丫鬟,怎的都没见过。”“可不是宋姨娘送来的吗,说我读书辛苦,需要个知冷知热的丫鬟服侍。”九姑娘眼中显出一丝愤恨,“三哥你可得当心,你说说宋姨娘往你这送了多少人了,不是狐妖媚子就是行踪鬼祟的,可见就是没按好心。”三少爷露出一丝坏笑:“美人谁人不爱啊,留着看也好啊,你就别操心了。”九小姐低头一笑,尝了口茶,“哥哥素来就是有主意的,倒是我多虑了。对了,你带来的小丫头你准备如何办。”“什么小丫头。”“可不就是三哥你怜香惜玉带回来的小丫头吗,她倒是醒了,但是也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啊,这丫头看着有点呆笨,但不知根不知底的。”“唉,多情自古空余恨啊,你看看是给点银子送出去好还是留下当个粗使丫鬟也使得。”“多个丫鬟少个丫鬟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那可是得母亲同意,而且也不知她的底细,就这么留下,恐生祸患。”“送走你说不好,留下你说祸患,到底如果是好,你倒是说句话。”“罢了,看她是否有亲人吧,如果没有要留下也使得,让嬷嬷好生教导一番,若是有什么不妥,直接发卖就是了。”

      注:1、这里参考了隋唐时候的官员体制,文殊院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设六部(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库部、吏部),整个由左、右两个丞相掌管,而兵权则独立于六部,由陆军骠骑大将军,和水军远航大将军组成。文官以品级来区分,共分十品,有从、正之分共二十级,文殊院属于国家机关,进入到文殊院相当于进入了国家的权力中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