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汤圆 ...

  •   第一年:
      他看着盛在碗里的汤圆,每一个都捏得白白胖胖,圆圆满满,浮在汤面上,像一只只小脚丫。卖汤圆的是个眉目清秀的少年,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拢在一起,弯弯似一轮新月。
      少年向他道:“你若能把这碗汤圆里的五种馅都猜出来,我便不收你钱。若猜不出,嘿嘿,明年还来我这吃汤圆。”
      又道:“这也不会亏了你,谁都知道,我元浮家的汤圆是京城里头最好的。”
      他拿起勺子舀汤圆,元浮果然没有骗他,这汤圆香甜滑润,糯而不粘,味道十分鲜美。每吃出一种馅,他便报一种:豆沙、芝麻、白糖、山楂,最后一种,怎么也吃不出来。
      少年一脸得色:“我赢啦,记得明年上元节,再来我这吃汤圆。”
      他也笑,虽没有咧嘴大乐,可那笑意融在眼睛里,看了便让人心生欢喜。
      此刻已是深夜,元浮的摊子上只有零散几个食客。煮完最后一碗汤圆,元浮离了炉子,坐他对面与他谈天。两人说说笑笑,竟十分投机。他对元浮说起母亲,露出十分怅惘的神色来。母亲对他管教极为严厉,他有心与她亲近,却又心存畏惧。
      “咚咚”梆子声响,他站起身,一脸惋惜:“元兄,我得走了。”
      “再坐一会儿,”元浮留他:“你又不是大姑娘,难不成还有门禁?”
      他为难:“家母常年卧病在床,心思更较常人敏感。我若深夜不归,她定会忧虑得无法入眠。”
      “去吧,去吧。”元浮朝他摆手。
      他向元浮深深一辑,半晌又道:“明年今日,定不负约。”
      元浮看着他的背影迅速消失在暗巷里,那儿隐约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说好了亥时见,爷怎的现在才来。”那人答了些什么,却被呼啸的风声掩盖。
      这年寒冬,久病缠身的太后病逝,举国哀悼,16岁的小皇帝亲政。

      第二年
      他来得较去年更晚,元浮正打算收摊。
      元浮还是旧时模样,清灵俊秀,言笑晏晏。他却瘦了不少,一身黑衣,脸色苍白,两颊深陷。
      元浮笑:“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哩。”又指指桌子上的一只粗瓷碗:“唔,坐那儿,还给你留着一碗。”
      又说:“还照往年规矩,你若是猜出这五种馅,便不收你钱。不然,明年再来。”
      他依言坐下,拿起汤勺:“豆沙、芝麻、白糖、山楂;豆沙、芝麻、白糖、山楂。”最后一味馅料是什么,还是不知道。
      元浮说:“呵,你又输了。”
      他没有笑,只是敛了一下形状姣好的眼睛,瞳仁清透黑亮。
      元浮与他谈话,他说得不多,只是听,听元浮抱怨馅料又涨价了;开春的时候街口的豆腐西施要嫁与府尹作第七房小妾,真真可惜了;村里的王阿婆今年又添了一个大胖孙子。。。。。。
      他听得认真,也不接话头,只是不时附和两声。
      近四更的时候,元浮住了口:“你该回去了。”
      他摇头:“今年不用急,家中,家中已无人等我。”
      元浮坚持:“回去吧。”
      他无奈起身。走了几步,又回身握住元浮的手:“你信我,信我,我是逼不得已的。”
      元浮回握住他的手,他掌心冰凉,放佛冰雪铸就,寒意彻骨。
      这一年,小皇帝血洗朝堂,一大批手握重权的朝臣权贵被诛杀,京城家家闭户,人人自危。

      第三年
      他早早地就来了。
      此时正是灯市最热闹的时候。千树繁花,香车满路,星如雨,壶光转,鱼龙舞。
      元浮的摊子上挤满了人,他们大声喧哗着,说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村言俚语。元浮在锅前忙碌,见他来,略微向他点了下头。
      他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头,即刻展开,随意拣了只长凳坐下,竟也加入这批山野村夫的胡侃。
      吃饱喝足的食客们纷纷向他道别。他笑,笑得酣畅淋漓,可那笑却像是刻上的,进不去眼里。
      待最后一个食客离开,他凑到元浮身边,一手圈上他的腰:“我的汤圆呢?”
      元浮不动声色地挣开他,端出一只青花缠枝碗。
      他用瓷勺轻轻搅动着碗里的汤圆:“还照去年的来,不过今年再增一个彩头,我若猜出最后一味馅料,你便随我回去。”
      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有豆沙、芝麻、白糖、山楂——”
      “回禀皇上,是桂花。”元浮说着,跪倒在地。
      几个影卫突然跃出:“大胆刁民,竟敢冒犯皇上名讳。”
      他挥手让侍卫退下,直视着跪在地上的元浮:“你不后悔?”
      “不后悔。”元浮重重叩首。
      “好,好。”他再也不看元浮,朝暗处道:“摆驾回宫。”
      他眼中连最后一丝暖意也无。
      郾朝百姓度过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年关刚过,便有传言称皇帝疯了。年轻的皇帝在京城大开杀戒,起先是凡稍有忤逆到他的官员被清减得一个不留,接着皇帝身边的近侍宫女也被波及,再后来据传是见人就杀。
      那些逃出来的人说:皇帝杀人的时候,眼神清明,不带一丝感情。
      “那不是活人的眼睛。”他们说。
      几个月后,镇守边疆的平阳王以百姓的名义发动起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秋天的时候,小皇帝自知再无一线生机,在寝宫引火自焚。这场火烧了整整三天,最后被一场急雨浇熄。
      他才刚过18岁生辰,还未及弱冠之年。
      大火过后,几个从小照顾皇帝的宫人悄悄拣出皇帝的遗骨,埋葬在城郊乱坟堆。
      竟是名字也不敢署。

      第四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
      城郊的新坟长出一层薄薄的草茬子,颜色是青中带白,很有几分可怜,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坟头哀哀鸣啼。
      元浮将一碟汤圆摆在坟前,那是他早起包好的,有豆沙馅、白糖馅、芝麻馅、山楂馅,还有桂花馅。
      谁还记得呢,前朝的小皇帝,正是生在八月,秋高气爽,桂子飘香。
      是以名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