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掌灯时分,紫鹃在潇湘馆的各个屋子巡视,看看还有没有忘记收拾的东西,黛玉则由春纤陪着,在园子里的近处随意转转。
      她本也愿去跟长辈、姊妹们道别,但念及自己被暂时移出贾府,为的就是死而复生的事,人人都忌讳,想避着,又何苦去讨这个没趣?
      只是大观园的亭台阁榭,留了她太多或悲或喜的记忆,乍然离去,未免凄清伤感。
      紫鹃将那一包银钱,放了些在自己荷包,其余的小心翼翼的塞到箱子底部。
      这时候,贾母房里的鸳鸯来了,送来一大包东西,说是老太太给林姑娘的,老太太本要亲自来的,奈何连日操劳,加之为了姑娘离开而伤心,从午间开始就感身体不适,稍有些发热,大夫嘱咐不能吹风,故此无法来跟姑娘道别,只吩咐紫鹃好生服侍着,不久之后定当接回。
      紫鹃一一答应了,那个包裹入手沉重,捏着颇有东西,让她暗暗心喜。
      鸳鸯小坐了一会,不见黛玉回来,就离开了。
      紫鹃还没来得及打开包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并探春,都派了人来,各有嘱托或是相赠,她都不客气的笑纳了。

      戌初时分,黛玉回来了,正好和王熙凤、平儿前后脚进门,这倒令紫鹃大大的意外。
      按照她对《红楼梦》的了解,这凤辣子可是献“掉包计”,坏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好事的祸首,这会子主子们都避着,她倒敢上门来?
      紫鹃才有点儿感激,马上又自己否定掉了。
      这个厉害的贾府当家奶奶,十之八九,是和她老公一道,暗杠了林黛玉的遗产,怕她生疑计较,这才做出殷勤亲近的模样吧?
      但黛玉已对凤姐和平儿客气的接着,紫鹃也不好在脸上表露什么,只趁着王熙凤叮嘱黛玉,此去要珍重身体,乳母王嬷嬷她会派人照料,不必牵挂等等,也乘机点了一句。
      “姑娘是极爱干净的,她不在的日子,烦请奶奶还时时派了人来打扫,还有这些个书画,姑娘身无长物,就只剩这些个从家里带来的宝贝了,也请奶奶派人看守门户,莫要叫小厮们偷了去。”
      凤姐强笑了说:“瞧瞧这紫鹃,活脱脱就是个厉害的管家,有她在林妹妹身边,我也能稍稍放心些。”
      说着,她脚底下又悄悄碰了一下平儿。
      平儿似乎有些踌躇,终于还是问:“只紫鹃一人跟着,姑娘要是有所不便,奶奶说了,可以叫雪雁跟去伺候着……”
      黛玉淡淡一笑,摇头:“不必了,我这一去,原是打搅人家,人多了,反而更不便……”
      提到雪雁,除了紫鹃,人人心头各有尴尬,又勉强叮咛了几句,凤姐和平儿便起身告辞。

      出了潇湘馆,凤姐忍不住回头望,门上两盏昏黄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飘动,心下更有点儿发毛,又往平儿身边挨近了些,嘴里嘟哝:“作怪了,我总觉得这紫鹃,刚才好像话里有话啊?别不是她死过一回,当真比先前更多了心窍?”
      平儿也有些许疑心,也只能安慰凤姐:“奶奶莫要瞎想,紫鹃素来就是个细心的,哪是话里有话,我就没听出来。”
      凤姐拍了拍胸脯:“那就好,我可不是平白要了林妹妹的东西,只是这会子拿出来,更说不清了……”
      两人一路说话壮胆,快步的走出大观园,特别吩咐门上值夜的婆子和小厮,林姑娘明日就要启程,当晚要格外仔细着。

      潇湘馆中 ,紫鹃分别向黛玉交待了刚才有谁来过,说了什么话,留了什么东西。
      紫鹃看着各色赠物,特别是贾母和王夫人的,除了些上好的衣服,还有整只的人参和一堆金银锞子,大喜过望,登时把抱怨她们的心,丢了一大半。
      只念及宝玉和宝钗,没有派一个半个人来,连根线头都看不见,又冷笑连连。
      黛玉心绪不佳,兴致乏乏,懒得听紫鹃唠叨,只想倒头就睡,等到天一亮,就离开这个令自己依依不舍,又肝肠寸断的伤心地。

      第二日清晨,林黛玉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后,最后再一番收拾打点,就只带了紫鹃和两个粗使婆子,离开了潇湘馆。
      在贾府的后角门上,车马早就备下了,北静王府也专程派了人来接。
      贾母依然卧病在床,只邢、王二夫人,李纨、凤姐以及探春姐妹相送,执手流泪嘱咐了一番,黛玉就上了车,由贾琏并林之孝护送着,往城东莲花庵去了。
      北静王府的来人高声喊了一句:“启程——”
      车轮滚动,黛玉掀起帘子的一角,向外送出目光,似乎在留恋门上挥手的长辈和姊妹,但看她水光流转的眼波,和神情凄清的侧脸,紫鹃就知道,她多半心里仍在伤心,为什么连这一程,宝玉都不来相送?
      不送更好,趁早跟他了断干净!
      有时候男人狠点儿,对女人只有好处,拖泥带水的,又怎能开始新的人生?
      紫鹃便不安慰黛玉,自顾也掀了帘子,探出半边脑袋,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无限好奇的望着繁华的京都街道。

      这一日,穆苒的一位朋友陈也俊,因放了提点福建刑狱,不日就要赴任福州,因此三五好友,相约了在京中享有盛誉的“识君楼”,摆下宴席为陈大人践行。
      在座的都是年轻的公子王孙,多半性情爽朗,不拘小节,就拣了临窗的一桌大席,斟满醇酒,摆上佳肴,尽情的推杯换盏,高谈阔论。
      正喝到兴致高处,忽然楼梯那边,咚咚咚的传来一阵踏步声,力道大的连脚下木板都要晃动起来了,跟着是一连串粗豪的吆喝:“嗯哼,这爷的大座儿,怎么给人占了去?”
      穆苒循声望去,只见楼梯口站了三四人,为首一人年纪甚轻,不过二十上下,身形胖大,服饰华贵,正瞪圆了双牛眼,朝自己这边看过来。
      跟在他身后的,有一个容貌姣好,宛如女子的少年,穆苒倒是认识的,他就是京里有名的旦角,名叫蒋玉菡,艺名唤作琪官的,现正依附着忠顺亲王,上半年他兄长东安郡王生日,忠顺王特送来一台戏,就有蒋玉菡。
      蒋玉菡似乎也认得穆苒,以及他同席的几位,赶紧在胖大青年身后,惶恐的向这边略略躬身。
      可惜那青年犹未知觉,还蹬蹬的往前走几大步,瞧那架势,大有要跟穆苒等人计较的意思,酒楼主人匆匆赶来,忙拦下了那青年,赔笑着不知跟他说了些什么,他方才悻悻的,跟随酒楼主人,另到屏风后的一席雅座去了。

      不一会儿,屏风后又传来他刺耳的叫嚣:“好酒好菜的给爷上了就是,还多问什么?”
      穆苒正在和陈也俊说话,被他这么一扰断,大觉败兴,恼火的一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邻座的一个太学生,见状噗的笑出声,问:“穆大人难道不知道这个人么?”
      穆苒嫌恶地瞟了屏风那边一眼:“不过是仗着有几个钱的暴发户罢了!”
      陈也俊也摇着头,过来凑趣:“非也非也,他有钱是实,却不是暴发户,从他曾祖辈起,就是世代皇商,为宫内办差,一向很得信任的。”
      听了这话,穆苒也不禁“哦”了一声,感到意外。
      陈也俊又笑着说:“穆大人应该听过‘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吧?刚才这位爷,就是人称‘呆霸王’的薛大爷薛蟠了。”
      京里流传的“护官符”,穆苒是知道的,只不过他出身更为高贵,薛家还不在他眼中,反而不屑的冷哼了一声,不再去计较,接着和友人谈笑风生起来。

      屏风后头,薛蟠又开始灌蒋玉菡的酒,嘴里嚷嚷着:“琪官儿,你今天忒不痛快了,要么你唱一支曲子,那么你就了我的手,喝下这一大盅去!”
      酒杯已强塞到嘴边,蒋玉菡连连躲闪,急得连连摆手:“薛大爷,你可别嚷,惹得那边的几位大人生气,可不是耍的。”
      薛蟠已有三分酒意,砰的把酒杯往桌上一垛,冲蒋玉菡瞪眼:“你要喝就喝,不喝就算,平白的拿人唬我呢,我又怕过谁来?”
      蒋玉菡更急,忙扯了薛蟠坐下,压了嗓子,连声叫:“我的爷,你千万小声点儿,瞧见了没有,最靠窗边,脸膛略黑的那位,就是锦衣卫的穆大人,他在家中行四,有个绰号叫‘铁四郎’,可别得罪了他!”
      “嗐,你当锦衣卫里头,我老薛没有熟人么?”
      “穆大人的亲哥哥,可是东安郡王,就是北静郡王,跟他都是至交。”
      听了这话,薛蟠张大了嘴巴,舌头嚅动两下,最终悻悻的跌坐回去,干笑两声:“喝酒,哈哈,大家喝酒。”
      他纵然粗野自大,终究是在官场、商场打滚惯了的,也不是十分没见识的人,很清楚哪些个人,是自己万万得罪不起的。
      又喝了两巡,薛蟠酒劲上头,按捺不住:“既然那边都是人物,还是过去打个招呼得好,省得人家怪我老薛没眼神,欠礼数。”
      蒋玉菡面色一变,带要叫住薛蟠,已是来不及了,眼见着他端了就被,一撩衣袍,堆起笑脸,大摇大摆的朝穆苒、陈也俊那边走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