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渐近之镜—幕后 ...

  •   因为有些读者和我讨论过这篇文章,想到可能还有人有相似的困惑,所以把我之前发在论坛上的回帖转到这里。当然,作品已经完成,我并没有理由指定文章的解读,不过如果读者有兴趣,还是可以看看我的想法,或者进而和我讨论一下。
      ————————
      5#

      我在想第一页就给标准答案是不是太对不起观众了。
      写完文章还要解释只能说明作者太烂了,不过这篇文我可能真的要解释一下。不然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
      问题主要是在partB这里,它构成一个可以说让人不舒服的转折。出于某种原因,我把一个本可以很温馨的故事写成了一个怪诞的悬疑文。这可能会让较认真的读者觉得没有必要。最严厉的评价可能会是,我为了戏剧色彩,扭曲了人物性格。简单说就是为虐而虐:赫敏的故事暗示着某种绝望的悲剧,但成长后的哈利有没有可能是会陷入那种悲剧的人?
      我认为不会。所以在这里我能说的很清楚,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作为作者,我预设米勒的故事是真实的。最直白的理由就是罗恩所说的:“如果镜子有鬼,至少也要弄出一个小天狼星。”相关的细节大家可以自己试着从文中发现。
      但这可能会引起另一个争论:赫敏会不会如此误解哈利?这是不是另一种为了戏剧性而扭曲性格?一个在朋友问题上出错的赫敏是不是也是OOC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涉及我们对ADHP这个CP本身的看法。
      不知道大家从哈利的记录中能看出什么,他显然对阿不思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未必是爱情。甚至我可以拍板我写的不是爱情。可阿不思就未必了,他的感情经过长时间的变化,虽然文中仅仅给他只言片语,但我认为那是爱情。
      是的我写的是AD单箭头HP,我觉得这是两人相遇的时间顺序和情感经历自然决定的。
      赫敏要求哈利做记录,一开始也许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以她对感情的敏锐,一旦她看到了这种交流,无论记录是真是假,她都会感到恐惧。因为,以一个正常朋友的视角看来,这是相当扭曲而背德的:要么她的朋友一直以一种疯狂的姿态肖想着导师以至于幻想出这些,要么这位值得尊敬的导师真的一直隐忍而沉默地肖想着她的朋友。说实话,我写下这段话时都不由感到尴尬。
      ADHP能戳中许多人的萌点,我自己也写过,但是我想我们必须正视,从日常视角看这种感情并不太容易得到理解。
      赫敏在记录是真是假中徘徊,最后她选择了假,这未必是因为她愿意怀疑朋友的道德,可能只是因为认为哈利精神出了问题更方便接受而已。但她是不是真的如此相信自己的结论,同样是存疑的。因为,放任朋友沉溺幻梦,其实也不符合赫敏的人物性格。赫敏的信中有一句话,是半开玩笑的“你的故事使得我都不忍再看邓布利多的巧克力蛙卡片”,为了表现突兀,我把邓布利多改成了“那个人”——虽然似乎多少成了笑果。读者其实可以发现她提到邓布利多时语气里没有敬意,一次头衔都没有使用,这也不太符合她一向的观点。这可怜的女士一直处于观念的挣扎之中。
      所以,米勒的故事是个相当美好的故事,但是在镜子之外它带来的影响可能都并不令人满意。
      我也不愿意把故事变成这样,但既然它已经有了开头,就要有它自己的结局。让它变成这样我自己也多少感到有些沮丧。

      —————回复 4#鱼樱

      GN你来得好快=w=。看到你我就忍不住变身话唠。
      因为我实在懒惰,所以这个故事浓缩得太厉害了,想说的多,写得又凌乱。我几乎想把每一句只有字面意思的话都删掉,所以可能读者都不明所以,是我的错。
      不过我自己挺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在镜子的每一个方面,主角们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哈利看到的和阿不思看到的并不一样。你提到的那个场景,我写的时候,是和上下几句呼应的。
      【那天我走上四楼盘旋的走廊,看到1990年的阿不思对我微笑。】
      【他叫我的名字,声音惊诧,我却吓得大叫,我说先生,您不是已经去世了吗?】
      【我记得我没有告诉过他我的名字,可我又记得他喊我哈利。】
      哈利一直知道自己陪伴的人是谁,但是阿不思并不知道。直到1990年,阿不思才终于在久违的一瞥中认出了最接近少年哈利的时间线的“那个男孩”。我们可以猜测在这之前他一直对哈利有某种计划,但是在那一刻都崩溃了。这对他来说一定是黑暗的一刻。
      如果发散得远一点,还可以扯到五年级那次“告白”。哈利对于他的意义过于重大了,超脱任何单纯的爱情或友情之上。这对他是种撕扯。
      这故事真是不能解释,不然我废话的字数就要比正文还多了Orz,谢谢GN喜欢=w=,看到你一直坚守在ADHP的阵地让人感觉好温暖=3=

      ——————

      回复 3# odile

      哈哈哈冷CP的痛苦就在于很难合情理,所以不是穿越就是梦境。我把这个故事写成信件模式也是为了多样化一下本子里文的风格。
      校长为什么变小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解释。首先要看你选择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如果如赫敏的观点,整个故事都是虚幻的,哈利自己想象出来的,那意义就不大,可能镜子满足了他对于陪伴的渴望。米勒的自述说小阿不思希望镜子给他一个一直爱他,关注他,理解他的人,反过来也能说哈利自己。也许邪恶的镜子给了他一个阿不思,用成长的过程来吸引住哈利,用以捕获他的灵魂。这马马虎虎是可以说通的。就是如我之前提到的,好像有点看低了哈利的性格。不过文中也有“战争让你变脆弱了”之类的句子可以佐证。而且大家也应该能发现这里的“战后”和原著那个幸福时代多少不太一样。我稍微有点扭曲背景来适应这个故事。这里的哈利,权力相当大(他自己随意说的“让报纸把这句话删掉”,赫敏说的“不敢让你动怒”),而且内心相当不自由。
      如果故事是真的,就复杂一点。赫敏说“邓布利多的学生时代,镜子本不该在学校里。”但她说的是不该而不是不可能。她还说“邓布利多出任校长之后,由于他的兴趣……”你可以理解成阿不思在偶遇哈利之后,对这个炼金物品做了种种研究。最后实现了某种诡异的交流。这可能需要付出某种代价,消失的画像是个暗示。
      另一种可能的理解,是哈利是对的,没有那么多奇怪的事情,只是镜子把他带去给了阿不思。阿不思希望有人陪伴他,理解他,哈利就出现了。当他出现时,由于时空的关系,他已经很年迈了。阿不思希望他能得到更长久的陪伴,于是每一次出现的哈利都更加年轻,直到他们最后一次见面,阿不思得知了自己的死讯,于是镜子再也没有被使用过。
      其实无论故事真假与否,哈利都觉得挺满足。所以问题的变量在阿不思。米勒记录了一次争吵,在这里阿不思指责哈利是虚假的,是“炼金术产生的怨鬼”。这提出了阿不思在面对这位奇怪的陪伴者时可能的矛盾。赫敏能感受到哈利这种状况的诡异,聪明如阿不思就更加了。他肯定有一个复杂的拒绝与接受的过程。哈利提起的另一次会面,他深夜发现阿不思站在镜子前。这个故事可以符合两种假设:阿不思是哈利虚构的,所以就算是偶然的一次路过,只要他想,就能看到阿不思。或者,阿不思也在挣扎之中,他不愿意频繁地见到哈利,但是在真正重要的时刻,仍然希望能见到他。
      天哪这种自己给自己做阅读理解的感觉真尴尬,而且估计让接下来的读者扫兴了orz。希望已经解答了GN的疑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