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仙池缘,曾相见(弦城 上) ...

  •   阎王施的药膏还真好用,过了十几日脸上一点印儿都没有。我们在司家住了一个多月,正好到了我及笄的日子,可惜爹娘是看不到了。
      住久了,反而不自在,整日无聊地跑到桑林里干巴巴坐着,等着太阳落山月亮挂上梢头。
      司姐姐和施家两兄弟好说歹说才劝动司夫人,终于是要上星仪城了!
      临行前,干娘,也就是司夫人,千叮咛万嘱咐,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毕竟一个是她亲女儿,一个是她刚认的干女儿,自然是放心不下。
      依旧是两人一骑,从捷径一路飞奔到了离城,休整了一晚,收到了村长所说的回信,信上写的不是爹爹病重要我快些回去,而是说大田哥的事还没办完,叫我晚点回来。
      芸姑娘发生那样的事,我们也不准备在离城待久,第二天便离了城。
      之后又从离城向北,到了一个叫弦城的地方。
      连着赶了几日的路,人也都有点疲了,索性打算在弦城小住两日。有了离城的经历,现在我也学乖了,紧紧跟着司姐姐,也不敢乱跑了。
      我们四人在茶馆里喝着茶,听说书先生讲弦城的故事,说到这座城名字的来历。
      “……各位客官可知咱弦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说书先生摸着下巴上的一小撮胡子。
      听书的人中有几个大老爷们儿扯着嗓子吼:“不就是盛产琴弦吗!”
      说书先生摇头摇扇:“非也非也,原来这里是叫仙城。出城向东不是有个大湖叫玉池吗?玉池上有个小岛,传说是座仙岛,连着仙界和咱人界,被谪下凡的仙人都是经由那座岛上再到人界来的,离玉池最近的城便叫做仙城,只不过后来这儿又盛产琴弦,时间长了,仙城也就变成弦城了。”
      仙界?这世上有真的仙人吗?
      底下的人好像一下子被唬住了,没人说话。
      “传闻仙界有个仙子,因为总爱闹腾,经常被谪下凡,号为‘谪仙’。每次从仙岛到仙城都要过玉池,但下了凡的仙人已无仙力,过玉池只能凭水性。几百年前,有个渡者出现在仙岛,从此往后,渡者在仙岛和仙城间来回渡着‘谪仙’。还听说渡者百年后为了永远记住自己渡船玉池的使命,在忘川河里泡了十年才换来不饮孟婆汤,而‘谪仙’知道后,为了不让渡者元神俱灭,将仙界宝物姻缘石赠与他佩戴,一时传为佳话。”
      他一说完,刚才那伙儿五大三粗的爷们儿骂骂咧咧一万个不相信,过不多久都一哄而散出了茶馆。
      说书先生都说了是传闻,那就是个美好的故事罢了,何必较真呢?况且这故事还真不错,消遣消遣不是挺好的?
      他对着离开茶馆远去的的人影摇摇头,继而整理说书台上的物品。
      “先生的故事说得很好!”我随口称赞道。
      他抬头看看我们四个,摸摸胡子:“姑娘,我说的可不只是个故事。”
      什么意思?不只是个故事?难道会是真的?
      我眨着眼睛瞧瞧旁边的司姐姐还有对面的俩施家公子,只听司姐姐替我问道:“先生的意思是,确有此事?”
      说书先生慢慢朝我们这儿走来:“我适才所说的‘谪仙’可是个女仙子,年复一年的渡船相处中,那两位是真动了红尘之情,传为佳话其实就是成就了一段好姻缘啊!看几位是外乡人,并不了解弦城。这玉池是有的,仙岛也是有的,仙岛现在被大家叫做玉岛,因为岛上有玉石,就是那姻缘石。弦城城里有一家专卖玉石的店,而采集玉石的人必定是家中嫡传的妙龄女子。玉池边也确有一家子是渡船者,现在也就那爷俩两个守着小舟。听说很早之前去采集玉石的女子必定乘那家人渡的船,也有过不少好姻缘,也许谪仙和渡者本就是他们的故事。可惜几代前,卖玉石的为了高攀,将女儿嫁给了弦城有权有势的官人,采玉女子和渡船男子的佳话就此没有延续下去。”
      “那现在采玉的还是乘着他们的船去玉池的岛上吗?”冲口而出。
      他眯着眼笑笑:“不,她们自己雇人造船渡船。”
      我还想问为什么,茶馆外突然吵吵闹闹,好像发生什么大事了。
      偷偷瞄着司姐姐,又悄悄对着阎王施眨眨眼,想去凑热闹但又怕他们不准。
      听得司姐姐“扑哧”一笑:“好啦好啦,又没说不让你出去,我们一起出去看吧,鱼妹妹你爱凑热闹的性子怕是改不了了。”
      这就是爹娘、村长劝我离开村子的理由……
      想到这我不免伤感,跟着他们走到外面,只见大街上围着许多人,吵吵闹闹,说书先生一溜烟跑了,不得已随便拉了个人问出了什么事。
      “殷家小姐掉水里去了!”
      殷家?谁啊?
      “你们连殷家都不知道?是外面来的吧!殷家是弦城第二大的富商,专卖玉石,就是从玉岛上采那种带点血红色的石头。”
      难道说,这一任的“谪仙”,是那个掉水里的殷家小姐?
      又详细问了问,原来今日殷小姐乘自家船去采玉,回来的时候不慎船翻落水。目前传回城的消息只有这些,至于小姐是怎么样了没人知道。
      大街上的人都在议论她的事,有说殷家今后生意的,有说殷小姐最近刚订的亲事,反正说的都是她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就没人想她活吗?
      过了一会儿,从城门处传来很大的声音:“殷小姐回来啦!”
      人群“哄”地一下子都涌向城门口,我们几个紧跟着。
      殷小姐是被人抱进城的,头发上还挂着水珠,湿漉漉的衣裙外披着一大块布。抱着她的是个小伙儿,看上去年纪跟阎王施啊冰山脸啊差不大多,皮肤黝黑,估计跟我一样经常出屋劳作,常年风吹日晒的。远远看过去长得还挺俊的,身上也湿哒哒的。
      从人群中冒出几个人跑到他俩身边,嘴上叫着“小姐!小姐!”应该是殷家家仆。
      殷小姐大口喘气,还不住咳嗽,把脸都咳红了。小伙儿蹲下轻轻放下她,并扶着她站起,家仆们立刻也上去扶她。
      殷小姐低着头对他说了什么,他点点头,转身出了城门,而她则在殷家人的护送下往另一条道走了,大概是回家去了。
      当事人都走了,街上的人却没散,一个个都激动不已议论。
      “诶诶!看见没,那个小伙儿长得还真俊!”
      “是啊,不知道是哪家的,好像住在城外,该不会是袁老头家的吧?”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袁老头,老头的儿子不是没了嘛,听说是留下了个孙子,也许就是那个俊小伙儿!”
      “嘿嘿,听我婶子讲,袁老头和殷家现当家的婆婆以前还有过点传闻呢,啧啧,殷小姐要是看上俊小伙儿……”
      “瞎扯吧!现在殷家是什么身份!两人门不当户不对的,还不如留给我家小侄女……”
      叽叽喳喳后面又说了很多,我也没仔细听,司姐姐拉着我挤出了人群,热闹没了自当早点回客栈。
      四人吃晚饭各自回房休息,我躲在司姐姐房里不肯去写字帖,她也拿我没法子,沏好茶,靠窗坐着看书。
      “怎么不见施六公子啊?你们不下棋吗?”我趴在桌上不时换着姿势。
      司姐姐抬眼瞅瞅我,又继续看书:“两位公子都有事要办。”
      他俩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事情要办,都不知道办的是什么事。
      又蹭了会儿手臂,完全没有睡意,脑子里乱想,突然想到个问题:“司姐姐,你说两个人是不是一定要门当户对啊?”
      等半天也没听见司姐姐回话,我撑起头望过去,发现她正盯着我。
      “怎、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你为什么会问这种事?”她仍然盯着我反问道。
      我坐起来:“就是听他们说什么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如果两情相悦但是门户对不上难道就不能……”
      司姐姐也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啦……”
      我重新趴在桌上,司姐姐都不清楚啊……
      “我以前听娘说过类似的话,”司姐姐继续道,“书上……也大多这么说……”
      门当户对吗?
      “那怎么样才能算是门当户对呢?”我直直看着她问道。
      她皱眉想了会儿,缓缓道:“大概就是身份地位都相当吧……”
      “那像我这种是不是就应该给大田哥做媳妇儿啊……”门当户对真那么重要吗?
      她起身坐到我边上:“鱼妹妹,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我、我想,若两人志趣不一,也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一种吧……”
      我眨巴眨巴眼睛望向她,很少见她回答不上的表情,我在做什么呀,干嘛提这种问题!
      “司姐姐咱们不谈这些个有的没的,我看施公子他们应该还要在弦城待上一阵,不如我们明天逛逛弦城或者去城外的玉池?”
      她似乎松了口气:“好啊,今日听说书的时候你就很想去玉池了吧!”
      呀,被看出来了呀。
      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准备回屋,被司姐姐叫住,见她回身在一个柜子里翻了会儿,取出一本书,塞进我手里。
      这是……
      “我也不懂嫁娶之事,这本书上写着许多相关的事,你若是感兴趣的话就翻翻这书吧,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就来问我。”
      我接过书,捧着它回了屋,勉强描了几个字,最后把自己扔在凳子上看书。
      一个人成个亲竟然需要那么多步骤,而且除了门当户对八字也要合?有媒婆说亲还不行,要有彩礼还要选吉日……
      可是有没有人问过双方自己的心意呢?女子出嫁要问父母,男子娶妻也要得到父母同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仙池缘,曾相见(弦城 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