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贾琏顿时呆住了,自他记事起,府中便是如此行事的,父亲不大管他,继母不敢管他,反倒是叔叔婶婶对他颇为关爱,就连他和王熙凤的婚事也是他婶婶牵的线。他亲近叔婶尤胜过父母,府中事务自来如此,又无人为他分说,他也习惯了,乍然听到这么一番话,一时之间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苏皖柔轻轻叹了一口气:“夫君,非是我危言怂听,二房在府中当家作主这么多年,就只差爵位不是他们的,如今二房又出了个娘娘,越发势大,若生出夺爵之心……?”
      贾琏打了个寒颤:”不……不会的,叔父婶娘向来疼我……。”
      苏皖柔道:“做父母的,他们最疼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靠着国公府的金字招牌,在外参宴会客,交往的都是差不多的人家,一旦分家,二房再想跟这些人家像如今这么往来,只怕难了。说这话并不是我瞧不起叔父婶娘,就我所知,叔父的官职是当年上皇在位时看在先老公爷的临终遗本的份儿上,赏给的。可这都多少年了?叔父愣是在这个位子上没动过,便是有了个作娘娘的女儿,只怕将来也有限的很。国公府带给二房的荣耀和利益是巨大的,尊贵的贵妃娘娘从公府嫡小姐变成区区六品官的嫡女,而那位据说含玉而生有大福气的宝二爷,就要变成六品官的嫡次子,从叔父婶娘本身的荣耀、利益到他们儿女的荣耀、利益都要要大大减损。他们能甘心?换谁也不会甘心的。”
      这些话就像一根大棒,敲醒了贾琏,他终于明白了大房如今的处境,然而二房势大,要怎么办呢?不由自主得问了出来。苏皖柔道:“只能见机行事罢了,无论如何我总是在你身边的。”看着妻子那含着无限柔情的美眸,轻握着她的手,贾琏一脸坚定地说:“你放心,荣国府只能是咱们儿子的。”苏皖柔伏在贾琏的怀里“嗯”了一声,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缓缓扬起一抹得意地笑。

      出了正月,众人收拾东西准备上京。整整十五艘大船,贾琏夫妻三艘,其中两艘装的苏皖柔嫁妆并其它一些财物;黛玉一艘:她如今贵为公生,与众人君臣有别,因此单独一船,黛玉本身并不讲究这些,但这样便于她行事,就没有反对。沈氏带着儿子、咏春一艘;八艘装的林家财物;两艘装的林家男女仆侍,还有一部分人随另一管家先行入京了。
      浩浩荡荡的船队驶往京都,不同于来时那么赶,一路慢慢悠悠,二月初八出发,直到四月中抵达京都。
      贾母在前日就接到信,知他们今日到,早早就等着了,邢、王、李、凤并贾府姑娘、宝玉诸人也都在这里陪着贾母。正等得心焦,就听一阵声音传来“琏二爷并平二奶奶、三姑娘回府了”,贾母激动地站了起来,又觉不对:怎么没提玉儿?
      贾琏、咏春一左一右扶着苏皖柔进来向贾母磕头,贾母压下心中急欲知道外孙女消息的心情,神色平静地受了礼。见孙子孙女扶着一名孕妇,知道这就是贾琏在扬州娶的平妻,看到她挺着八九个月的身孕行礼,也不等行完礼便忙命人扶起:“好孩子快起来,你如今这身子可不能这样。”
      苏皖柔恭顺得说:“孙媳给老祖宗请安是应孩的,岂能仗着身孕拿大。”
      贾母听她这一番话,心中很是满意:“早就知道你是个知礼的好孩子。放心吧,等你生下孩子我会挑个好日子,把你介绍给全族认识,那时你再行礼磕头不迟,如今你这身子可不能的。”
      苏皖柔恭顺得应喏:“是,孙媳听老祖宗安排。”她这样的态度与应对,令贾母越发喜欢了起来。
      旁边的王熙凤看着这一幕,心中妒恨交加。自苏皖柔走进来,她的美貌、气度,尤其她那挺着的大肚子,以及贾琏那小心翼翼如护珍宝的模样,不断刺激着王熙凤,她恶狠狠地瞪着苏皖柔。
      虽然贾母说了不用行大礼,但最基本的简单礼见还是要的。苏皖柔转身要给婆婆邢夫人行礼,她这一转身,贾琏也转了过来,贾母也转头要作介绍。王熙凤来不及掩饰,被看了个正好,贾琏心中的恼怒防备可想而知,贾母心中也是不满。
      苏皖柔似乎没有看见,恭恭敬敬地向邢夫人行万福礼,邢夫人未等苏皖柔行完礼就亲自扶起了她:“你身子重,咱们娘儿两不必讲究那么多,好生保养着,平平安安给我生个金孙呀,那就比什么都强。”说完送了苏皖柔一套红水晶石榴样式的头面,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苏皖柔恭敬接过礼物,满脸羞涩的应喏道:“是,儿媳谨尊太太吩咐。”
      因先头贾母与邢夫人皆表示出了对苏皖柔和她腹中孩子的重视,待苏皖柔向王夫人行礼时,王夫人亦未等她行全礼就扶起了她,叮嘱了两句保重身子的话,又送了一套珍珠头面就罢了。
      李纨因是寡身,在苏皖柔进来时便猜出了她的身份,早已回避了。
      王熙凤先前失态,心中早已懊恼万分,等苏皖柔与长辈们见完礼,刚想上向作一番亲热态度以挽回前头的失误。没等她行动,苏皖柔抢先对王熙凤福身称了一声:“给姐姐见礼了。”王熙凤忙扶住她:“妹妹快别多礼,你我姊妹以后是要长处的,与我就不必客气,丫头婆子若有不听话的,只管找我。”苏皖柔含笑道:”是,以后少不了要劳烦姐姐,姐姐可别嫌我。”两人一番亲热就跟亲姐妹似的。王熙凤又亲热地拉着苏皖柔为她介绍贾府众姑娘,各人一一厮见过,贾母怜苏皖柔怀着身子,特命她坐下,苏皖柔谢过贾母便坐在邢夫人下首。
      此时贾母按捺不住的问贾琏:“你们回来了,公主呢?”
      贾琏回道:“公主殿下奉姑父灵位回林府去了,临行前说了,等进宫谢恩后就来看望老太太,”又拿出三十万两银票奉与贾母:“姑父临去前留了话,二十万两作公主殿下、林安人并小表弟暂住咱们家时的一应开销用度。另十万两是姑父孝敬老太太的。”
      贾母听这意思,知黛玉是要住在自家的,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又说:“这女婿也是,就是公主、安儿和林安人位在这里,又能用多少,哪里要得了二十万?你也是,”又嗔着贾琏:”你姑父这么说这么给,你就接了?话都不会说了?”
      贾琏垂首听训唯唯应是,贾母叹了口气:”罢了,姑老爷的心思我老婆子多少猜得到,就这样吧!”转头又叫王熙凤:“公主如今身份不同了,以后少不了要与宗亲贵胄来往,哪里不要钱使?二十万用到猴年马月,以后公主的月例是五百两,林安人五十两,安哥儿二十两,对外人情往来费用另算。”王熙凤忙答应着。
      另一边黛玉等人也早已在林府休息了,大管家林柊提前带人上京又将林府修整一番,她们一到京就可以入住。
      黛玉将父亲灵位安放好后,便立刻向宫中递了牌子,宫中很快派了人来,是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亲来,至厅上南面而立说:“圣人口喻:端和公主、林安人、林小公子远路而来必是累了,好生休息,明日上午辰时凤仪宫晋见。”
      黛玉等人在戴权“口喻”二字出口时便立时跪下了(黛玉没跪,施了幻术),待到说完谢恩不已。
      戴权等黛玉诸人谢恩毕,先退到则边才上侧前扶起黛玉,又向黛玉行礼:“奴才戴权给端和公主殿下请安,公主殿下吉祥安宁。”
      黛玉右手轻抬:“大总管请起。”戴权方站起来,态度恭敬的说:“奴才这就回宫复旨,请公主殿下好生休息。”黛玉笑了笑:“大总管必也有许多事要忙,本宫就不虚留了,林柊送大总管。”
      林柊恭声应喏,送戴权出去,刚出内仪门,一个小童捧着一个小托盘立在那,林柊取过托盘上最精致的一个荷包送与戴权道: “我们公主殿下还小,将来宫中行走之时,还请内相照顾一二。”戴权含笑接过收起道:“林总管放心,先林公忠正文德天下知,宫中上下对公主殿下都是极看重的。”林柊一脸感激的应是,送戴权出了大门骑马而去了。
      坐了那许久船,黛玉诸人是无妨,沈氏并安玉却是累的很了,各人休息不提。
      戴权回宫复旨,景帝问道:“林府怎样?”戴权回道:“奴才去时,林府上下井井有条,今儿个才到的京,又有那许多东西要搬,上下人等都在忙,却是忙而不乱。”
      景帝又问:“林家诸人如何?”
      戴权回说:“林安人温柔娴静,林小公子活泼伶俐,端和公主,”犹豫了一下,道:“出尘脱俗,气度……气度不凡。”
      景帝扬扬眉“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拿起一旁的折子看了起来。

      第二日早黛玉和沈氏着装好,估摸一下时间也差不多了,带着安玉乘轿往宫中而去。
      皇宫——帝王处理朝政及居所,又称紫禁城。
      重檐殿顶上铺设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一座座深红的宫殿庄重神秘而奢华。
      凤仪宫椒房殿是皇后所居住的正殿,之所以命名为椒房殿是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也唯有皇后之居所方能如此,以示中宫之尊贵荣耀。
      宫内金碧辉煌,铺陈华美,正中的宝座上端坐着的是当今帝后。
      景帝容貌俊雅,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气度——摄人心魂,不怒自威;端坐帝王身边的皇后,一身金银丝混织百鸟朝凤花纹的红色朝服,头戴含珠金凤,雍荣华贵,娴静优雅。
      黛玉、沈氏向景帝和皇后行三跪九叩大礼:“臣女(臣妇)叩见皇上、皇后娘娘,皇上圣安万福,皇后娘娘吉祥如意。”安玉极幼不过跟着姐姐母亲行礼,他话尚说不大清楚,咦咦呀呀的声音加上圆滚滚的小身子很惹人喜爱。
      行礼毕,皇后瞟了皇帝一眼,见他没有先开口的意思,便笑吟吟的道:“这就是林小公子安玉吧,抱上来本宫看看。”皇后身边一个女官福身应是。
      安玉依靠在姐姐身边,他并不认生,女官抱他至帝后跟前,皇后看他那可爱的小模样喜爱极了,伸手接过安玉,逗着他,问他几岁了,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之类的,神态很是慈爱,让沈氏紧张的心羟舒了一口气,黛玉神情始终如一。
      景娴静帝只一眼就清楚了,明白昨日戴权为什么会说这林家女儿气度不凡,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面见帝后从容而无一丝惶恐,哪怕下跪行礼也是如行云流水,恭敬而不失优雅轻灵,尊贵高洁、出尘脱俗,看到她便仿佛看到了天之明月。
      景帝有些好奇,不知林家是怎么教养出这么一个女儿来的?什么?你说贾家?贾家要能教出这么一个女儿,那儿子也不致于是那个样子了!更有些可惜,如斯佳人也不知要什么样的男儿才能配得上(不知为什么,他竟没有将黛玉纳入后宫的心思)。
      景帝道:“安玉尚小,可以不必带进宫来的。”
      黛玉垂首答道:“回皇上,安玉虽幼亦受君恩,进宫谢恩乃是本分,岂能因年幼而无视规矩。”
      景帝微笑道:“到底是忠正仁德公之后,谨慎守礼是应该的,但也不必太过拘泥,有什么烦难也跟皇后说,皇后解决不了的还有朕。”
      黛玉微微一礼:“皇上日理万机仍挂念林家,臣女感激万分,请皇上放心,林家受皇上圣恩护佑,并无什么烦难。”
      皇后拿着一个九连环引着安玉玩,闻言笑说:“端和灵慧娴雅实在叫人喜欢,以后长进宫来玩,与我说说话。”
      黛玉嫣然一笑:“能得皇后娘娘喜欢是臣女之幸,臣女常来,娘娘可不要嫌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