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十四、古今图书集成 ...

  •   胤祉送宁涟回家后,一个人百无聊赖,独自在街上徘徊。不经意间来到城北“一间楼”,看见灯还是亮的,心中一阵恍惚,想起宁涟还在的情景。
      数月前,也是这样的夜晚,他看见“一间楼”亮着灯,不禁有些好奇,于是前去一看究竟。推开门,映入他眼帘的便是宁涟埋头疾书的画面。
      “这么晚了,不回住处吗?”不由自主的问出口。
      埋头写字的人不仅没理他,反而伸出左手食指放在唇上向他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结果就是:他这个堂堂贝勒竟被晾在一边,直到天色泛白。这一晚,他坐在她的旁边,看她时而皱眉,时而口含毛笔思考,时而口中喃喃自语,时而眉开目笑,时而从座位中站起疾书,时而托腮,时而用手指不停地敲脑门……
      她,完全忽略了他的存在,甚至忘记了这间屋子,忘记了这个世界。一个人游走于书本的世界,那么自在。或许就是从那一晚,他对她产生了莫名的情感。
      不知不觉间,胤祉已经走到“一间楼”的门口,推开门,却是陈梦雷。
      陈梦雷慌忙从桌子后面走出,向胤祉行礼,“微臣见过三爷。”
      “太晚了,老先生回去休息吧。”胤祉随意走进屋子,寻了张凳子坐下。
      陈梦雷侍立在侧,“三爷,微臣回住处的路上忽有所思,才折返回来记录。”
      胤祉笑笑,“我以为这是宁涟的作风,原是老先生的。”
      “三爷有所不知,这正是宁涟的熏染。”
      “说来听听。”
      “是。”陈梦雷施了一辑。“初初与宁涟合作,觉得他太年轻,微臣并未看重。某一日,微臣与诸位同僚一同饮酒,宁涟刚饮几杯便要离席,百般挽留尽是徒然。微臣便问他,如此匆忙离去有何缘由……”
      胤祉从中打断,“他一定是说要去记录突然到来的灵感。”
      陈梦雷满是沧桑的脸上现出笑意,“不错。有的同僚不理解,他便解释道,所谓灵感,此时、此地、此境、此情才成文章,与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截然不同,乃是自然之流露。不一定用于一时,日后浏览却别具心思。”
      胤祉莞尔一笑,“是她说的话。”
      “此一番话,微臣恍然大悟。”陈梦雷继续说,“记录灵感犹如记录书中之妙句,一闪而过不足道,积少成多便成文章了。”
      “也要你这样的有心人听得进去。”屋中静了一会儿,胤祉忽然想到,“有震,你虽喜读书治学,却从未听过你有编书之念,何以会有此想?”
      陈梦雷迟疑了一下,还是讲出口,“也是因为莫宁涟。”
      “又是因为她!”难不成她的想法当真大到可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陈梦雷又是一辑,“此话本不该同三爷讲,三爷既然有此一问,微臣也只好说了。”他叹了口气,平静了一下,“微臣……微臣年少得意之时却为三藩之乱波及,又信错小人,结果落得戍守奉天。自己生了场大病,家中亲人也都一一离我而去。微臣在奉天一十七年,日日都是煎熬,唯有寄情书卷。幸得圣上恩赦,才得返回京城。”说到这里,陈梦雷眼中闪着泪光,“当年老父与夫人先后离我而去,千万叮咛让我坚强活下去。十七年!我生无可恋,不过是具躯壳。”
      胤祉没想到眼前这个迂腐的书生胸中竟然藏了这么多伤心往事,想要劝他,又觉得倘若说出来的话不疼不痒还不如沉默。
      “三爷可还记得去年中秋?”
      陈梦雷的忽然提问令胤祉有些莫名其妙,茫然点了点头。
      陈梦雷开始回忆当日的情景,“去年中秋三爷赏了一间楼每人十两银子,我拿了这十两银子去喝酒……”
      陈梦雷仿若幽魂走进酒楼,酒楼叫什么名字他才没心思注意,今晚他只要喝醉。
      “陈老师!”
      不用做他想,这么叫他的只有一个人——莫宁涟。这个小书生看似弱不禁风,却是个十分倔强的人。有自己的信念,认定了的事绝不动摇。对于做学问非常认真,平时他很尊重自己,但只要在学问上有分歧,就会与自己讨论,有时甚至争的面红耳赤。不得不承认,这个孩子对于西学很有研究,会英语,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的知识。虽然文章写得白话了些,却十分贴近生活。总之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假以时日必有所成就。
      思虑间,宁涟已经跑到他面前,气喘吁吁,“陈老师也来血拼?”
      “血拼?”宁涟总是能说出很多这样莫名其妙的词语。
      宁涟尴尬,一不留神又把现代的词语用出来了,“就是把钱迅速花掉的意思。”嬉皮笑脸的蒙过,“不如学生请老师喝酒?”
      陈梦雷的本意就是“喝醉”,有人请客,何乐不为。“好,今日不醉不归。”
      哪知道宁涟进了酒楼,掏出钱要自己做菜,他难道不知道什么是“君子远庖厨”吗!
      好一会儿宁涟才从厨房出来。
      小二端了花瓶和烛台放在靠窗的桌上,点燃了红烛后离开。红烛摇曳,空荡的酒肆中泛着暗红的光晕;花瓶如玉般白璧无瑕,里面插了一支淡黄色的月桂。
      在陈梦雷愣神的时候,小二开始上菜了。
      “这道菜叫‘油酿蘑菇’。”宁涟在旁介绍,“老师不妨一试。”说着他用刀帮陈梦雷将蘑菇切开,香气四溢。
      陈梦雷用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蘑菇包裹着肉馅,淡淡的辣味和黄瓜的清香占据了口腔中的每一个味蕾,令人顿时食欲大增,可是盘子中却只有一个蘑菇。遗憾间小二端上第二道菜——汤。中秋正是河蟹肥美的季节,远远地就能闻到河蟹的鲜味儿,用勺子舀了一勺汤,满满的全是蟹肉与蟹膏,放入口中更是鲜美无匹。第三道菜是鱼,红烧乌鳢,只是取了一小段脊背肉,肉香又鲜嫩,浇上熬好的酱汁。看着这道菜,仿佛能听到浇上酱汁一刹那“呲啦”的声音。每一道菜都不多,吃完小二便将盘子收回。
      第四道菜是烤羊排,陈梦雷吃了一口,赶忙吐出,“生的。”表情滑稽。宁涟在旁笑出了声。“你作弄我。”
      见陈梦雷有些生真气,宁涟赶忙解释,“不要糟蹋了好东西。”
      “这也算是好东西!”陈梦雷一脸的难以置信。
      “确实是好东西。”宁涟做出非常肯定的表情,“在意大利、法兰西这些国家他们都这么吃,按正理羊排应该全熟。”左右瞅了瞅,压低声音,“可惜大清朝不许吃牛,只能用羊代替,其实牛排最好,而且要一切就喷血的那中最正宗。”
      陈梦雷连连摇头,满是鄙视,“果然是蛮夷。”
      “可不能这么说,这也是一种文化。”陈梦雷见宁涟说的认真,任他讲下去。“你不觉得这种茹毛饮血的生活能时时提醒我们,我们还很弱小,若想生存,就得像祖先一样不断进步吗?”
      “若是生无可恋呢?”陈梦雷轻声问,又似是在自言自语。
      一餐饭,宁涟本想拉着陈梦雷凑合一个开心一点的或者说是自欺欺人一点的中秋,结果好不容易营造的气氛被这个迂腐的古人打破了。所有的兴致烟消云散不说,心中还很抑郁。
      小二很是时候的端上蔬菜沙拉和水果。
      “宁涟,中秋了,你为何不回家?”
      宁涟已经忍了,陈梦雷非要拉着她一起堕入难过,她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为什么一定要一杯又一杯的借酒浇愁呢!今天我们开开心心的吃饭,开开心心的赏月,然后回家倒头就睡,中秋就过去了!”
      “你懂死别吗?背井离乡还有家可回,我,陈梦雷,早在二十多年前……”端起酒杯,用苦酒咽下后面更苦的话
      “陈梦雷,陈梦雷你看着我。”宁涟板正眼前人的头,“你看着我!我宁愿和家人是死别,也不想像现在这样有家不能回!我的家就在那,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盼着我回去。可是没有回去的办法,走路不行,坐车不行,坐船不行……”泪水顺着宁涟眼角留下,她用手背拭去,“不过我不会放弃自己,放弃生活。有一个作家说过,生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不容易。所以我向前看,管他是阴是晴,是风吹是雨打,只要肯向前走,一切都会过去。”
      陈梦雷有些晃神,他被这个小书生弄得有些懵了,不过是个小孩子,究竟经历了多少,才能如此看透世事。“一切……都会过去?”半信半疑的问。
      宁涟拼命地点头,“都会过去。”
      “可是都二十多年了……”还是有些怀疑。
      宁涟满了两杯酒,自己一杯,一杯递给陈梦雷,“只要你愿意,多久都不是问题。”
      陈梦雷接过酒,“我愿意?”
      天色虽然渐暗,反而衬得月光更加明亮。两只酒杯“叮”一声相撞,月下的两个无家可归之人将内心的凄苦与酒一饮而尽。
      “她帮你走出心里的禁锢,你才重获了生机,有了新的生活。”胤祉不由感叹,打断了陈梦雷的讲述。他好羡慕陈梦雷,好希望那一晚被安慰的人是自己,至少可以和宁涟说说体己话。
      陈梦雷继续讲述。
      解开了心结,他与宁涟敞开怀抱喝了许多酒。
      街上寂静无声,人们想是皆与家人团聚去了,只有打更的时而走过,传来脚步回声。窗外月胧明,晚风吹动树枝,树叶“沙沙”作响,远处楚馆传来嘤嘤歌声。
      宁涟醉的眼神涣散的看着陈梦雷,呵呵笑着:“老师,您知道吗?您将来一定会名垂青史,很有名很有名……”
      陈梦雷也非常醉了,好笑的看着宁涟,“你何时会未卜先知了?”
      “我说的是真的。”又是一脸正经,“老师一定会跟随三爷编书是吧?”
      陈梦雷哈哈大笑,“然后老书生就很有名很有名了?莫要拿老书生开玩笑。”
      宁涟晃着身子从座位中站起,“老师读书可算破万卷了吧,就没想过编纂一部你自己的‘古今图书集成’吗?”
      陈梦雷本来已经迷迷糊糊了,听了这话顿时精神许多,“你的意思是……”
      “编纂一本既经也史、是子也集的大类书。”宁涟侧目看着陈梦雷如何回应。
      陈梦雷此时已经酒醒了大半,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编一部《永乐大典》一般的巨著?”
      宁涟嘿嘿笑着,不停地摇头,“小家子气。”饶有兴味的看着陈梦雷脸上诧异的神色,一字一顿的说出口,“是一部只、属、于‘康熙朝的百科全书’。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浩瀚大作!”
      “康熙朝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他还有些不太相信。
      宁涟看着他的眼睛,坚定的点点头。
      “三爷,我除了实践这个预言,还有什么办法报答他呢?”
      “她好大的志愿!”胤祉感叹。转念一想,若非如此特别的人,自己又如何会放在心上。
      陈梦雷见胤祉想的痴了,不好打扰,一直侍立在侧。
      “宁涟,这是你的愿望吗?那么这也将是我的愿望,我会全力以赴支持。”胤祉心中拿定主意。“有震。”
      “微臣在。”
      “我将启奏圣上,将‘协一堂’藏书拨与你。明日张榜雇人,从此,‘一间楼’便是《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馆。”
      胤祉突如其来的帮助令陈梦雷受宠若惊,本来穷尽一生都不一定能完成的巨大工程,如今可能只需要十年甚至几年就能实现。他激动的跪地连连磕头谢恩。
      胤祉扶住他,“有震,日后有难处但讲无妨,我虽没什么能耐,也当尽全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