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在四十几年前这片土地上有一群掠夺者简称土匪,烧杀抢掠无所不做,然而烧杀抢掠从不会涉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也便因为这些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发起了家过起了小康的生活,人们感恩戴德哭的像个泪人似的死活要让这群土匪继续带他们过纸醉金迷的所谓的小康生活,这群掠夺者哪知道当土匪还能搞个万人敬养的好名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群土匪的老大理所当然变成了这片土地上最有权势最有发言权的人,大到带男丁出门抢劫,小到哪个男丁看上了哪家的女孩给他们做媒。
      这样的小康听上去感觉就是怪怪的,实施起来自然也是怪怪的,缺少了什么呢?那便是有多少可以够他们掠夺?这片土地难道是超越三界之外?
      回答显然不是的。
      要想在中原的大地之上搞独立你要满足一下几点要求,第一,要像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那样不被外界所知,也就是超脱三界之中的人界,事实上像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是不存在的,第一点行不通,第二,达到一定的规模来一场农民起义冲入中原取而代之,历史告诉我们农民是不能入主中原成为真正的霸主的,何况是他们仅仅几百个
      农民出生的土匪,第二点行不通,第三,这群掠夺者是天兵天将下凡,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第三点不行,第四,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先要他们得瑟一下再消灭他们不通过正常途径来搞小康的报应。
      自古以来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搞霸权,搞帝国主义,搞掠夺,最终的结果都是肆意妄为被万夫所指不得好死。
      这样的日子只是两年的光景,也可以说是他们用两年的时间过完了他们在小农经济下极贫农民几十年的因财富带来的快乐。
      中原皇帝的大军到了,轻轻松松扫平了这片土地。
      其实这片土地并不大,也没有多少可以争夺的资源,相反的这片土地坐落在山地脚下显得极其贫瘠。
      那什么为什么皇帝要剿灭这块土地上的土匪?这里便不说了,因为接下来才是重点。
      这次剿灭并没有彻底的消灭这群土匪,事实上也不可能全部消灭掉,现在虎山上的那群土匪便是他们的后代或是这片土地上的原居民。
      皇帝为了表示对这片土地上子民的关爱把这片土地设立成一个城,城主的来历说来好笑,一个穷困潦倒的一个流浪人,碰到可以做一城之主这样好的差事又能有饭吃只要定期朝虎山上捣两下就哦开怎么说也要凑凑热闹啊。
      于是浪人便成了城主,于是浪人便成了何府的主人。于是浪人便结束单身,于是浪人便有了一群孩子,浪人使劲的生孩子我严重怀疑他是想
      要搞一个何家总动员一起重拾当年土匪的雄风,想想觉得好笑便笑出了声,可是看见凝的脸我便不能再笑下去了。
      “不好意思啊,笑场了。”我显然把凝说的故事当做一个笑话在听,其实我也是知道凝说的故事就是他的故事,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并不好笑,可是的确是有可笑的地方嘛,哪有人傻到纠集土匪烧杀抢掠然后一群人一哄而上他便得意忘形忘了生存的法则,生存的法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什么是物竟天则,适者生存,可想而知便是弱肉强食相互吐并的社会,要做到强大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必须要的是以德服人,靠武力强迫的强大最终只是昙花一现,尤其是在几百年前的中原大地之上,哪有人傻到真的相信天上会点馅饼的,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破罐子破摔实属下下之策。
      “姑娘可能是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伤心的事所以才会将所有的事都看作一个笑话故事在听,我要告诉姑娘的是,我活了四十几载看清了世间的种种浮云,最在意的只剩下保留青春的容貌。”凝说着:“姑娘接着听下去吧。”
      然后他接着说下去,我想我一定是一个不乖乖听故事的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不都说了我可能是从来没有尽力过什么伤心的事所以会将所有的事当成一个笑话故事在听,那就只能嬉笑怒骂下去……
      浪人有二十五个儿子。乖乖,一个不是皇帝的人在一个只有几百人口的地方可以有二十五个儿子,而且是在三年之内,我严重怀疑如果给他一百年的岁月他会不会生一个小王国出来,按他的速度他说第一谁敢说第二,我想是没有的,至少我至今没有见过。
      凝便是浪人二十五个儿子中的一个,也是在四十年前一场何家灭门惨案中唯一一个幸存者,为什么他能活下来?这就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了。首先,他的娘亲是信佛之人每个礼拜都会带着小何凝去烧香拜佛,而这片土地上又没有佛堂便只能去往另一片很大的有佛堂的土地,这样一来一回其实每个礼拜只有一天是在家的,事实上她们母子两个不回来了也不会有人会发现的,所以之后的一年凝的母亲便再也没有出现在何府,索性住进了佛堂,一个会预知未来的伟大母亲,她才是这场巧合完完全全的策划者,其实她也不知道何府会有一场灭门惨案,她只是第一信佛,第二喜欢清静。
      那年凝住在了佛堂脚下的的茅草屋,小小年纪的他抱怨娘亲为什么要放弃何家那么优越的环境来住只能一日三餐清淡的佛堂脚下,于是这位伟大的母亲便带了一个美女陪他玩,这个美女便是现在住在虎山之上的凌霜,当然她那个时候不叫凌霜而是叫白霜,蒹葭采采,白露为霜的白霜。
      因为白霜的到来小何凝的生活自此快乐无比。
      一次凝与白霜在外面玩回来了看见娘亲躲在房间里数着散落一地的佛珠,他与白霜都知道佛珠一落肯定是有不好的事发生了,于是这两个小朋友便抱着这位伟大的母亲一起哭的昏天黑地的。
      “霜儿愿不愿意长大了与凝儿做夫妻?”母亲问白霜。
      “什么是夫妻?”白霜问,白霜那时候还没有到知道什么是夫妻的年岁。
      “这你都不知道。”凝打断他们的对话说,“夫妻就是我们以后每天都在一起玩了。”凝会这么说是因为他私下问过母亲怎么才能永远与白霜在一起,母亲告诉他只要白霜成为他的妻子便可以永远在一起玩了。
      其实吧也就是上厕所没带纸了给或他送个纸,那恩情可比一饭之恩大的多的。
      “当然愿意,白霜最喜欢的便是与凝在一起了。”白霜一口答应。
      白霜要比凝大一个年岁,因为凝不愿被她叫成弟弟才让她叫自己单名一个凝字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凝的心里便认定了白霜是他的妻子了。
      母亲在他十岁的生日那天便撒手人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一生只错了一件事,便是让白霜成了凝的妻子。
      或许你会问,之前不是说是凝他的父母妻儿都是死于一只眼怪的手中吗。
      那就请接着往下看。
      伟大的母亲没有把何家灭门的惨事告诉何凝,伟大的母亲在等待了七年之后终是离开了她牵挂的儿子,佛堂,随丈夫而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何凝与白霜都长大了,凝变成了帅气的小伙子,白霜变成了漂亮的姑娘。
      凝有满腔投入国家怀抱的热血,便带着白霜进入了京城的疆域,可是无数的事实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一没钱,二没权,三没有认识的有钱有权的人,光有满腔热血管屁用啊。
      于是乎热情受挫,喝了一点小酒,于是乎他与白霜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
      他为白霜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简单到只有他母亲的墓碑。
      至于白霜,她从到来便是一个迷,白霜说“我是一个孤儿,从生下来便被遗弃在佛堂。”
      凝信她。
      凝问她“你愿意为我妻吗?”
      白霜回答他“都已经是你的人了能有什么不愿意吗。”
      白霜这话我听着有问题,她的回答不似小时候回答的干脆,两个熟悉的相爱的人在男方问你愿意为我妻吗?女方正确的回答应该的我愿意。我愿意代表了一切,而不是拐着弯变相的将结婚看作是因为做了什么夫妻之间必须才可以做的事不得已之下才结婚的。
      这里我们就当她是因为害羞才会如此。因为我问凝凌霜当时是什么表情或是什么反应凝说他因为太兴奋了忘了观察白霜是什么表情或是什么反应。
      “凝。”我打断他的回忆,看的出来他陶醉于他与白霜结婚的这段回忆,我也不想打断他的,可是我实在是想问,“那时你几岁。”
      “凌……白霜总共给母亲上过八注香。”凝有少许犹豫。
      也就是说结婚那天他才十七岁,白霜也不过十八岁。
      这里解释一下,白霜不是答应母亲要做凝的妻子嘛,在凝十岁那年母亲去世他们是各上一注香是两注,往后每个母亲的祭日他们都是由白霜上的香,用凝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就是你的,我的永远只能只会是你的,这样六年加上前面的两注刚好是八注,也就是七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