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沣远无题 ...
-
苏氏明远,乌台镇苏家次子也,有海棠泣露之姿。甲寅年①于西郊梅亭遇承州督军慕容沛林,仰慕其格高如梅,韵有霸王之气。苏曰:“将军之姿举世罕见,明远愿自荐枕席,君可愿同赴襄王巫山之乐。”慕容爱其姿容,对曰:“朝朝暮暮,阳台之下”②。明远羞赧,督军因而幸之,明远婉转,其状甚丽。翌日晨起,慕容曰:“请问先生高姓。”明远曰:“神女无梦,居处无郎③。兴之至也,缘之至也。”慕容叹,与明远别。
乙卯年五月④,慕容因南满洲之事⑤退于北京,休息于梅园。明远亦因生徒之事囿于囹圄⑥。慕容见明远于狱中,明远形容枯槁,不复云中白鹤风仪,问曰:“君何苦?君本尘外之谪仙人也,兼有右军真长⑦之美,奈何至此?”苏对曰:“今豺狼当道,卖国求荣。吾等书生自当存热血荐轩辕。”慕容惭曰:“吾等军士竟不及书生欤?”苏曰:“非将军错,累世之罪也。清庭积弱,卑躬屈节;北洋不仁,置民生于水火。督军受命于内,实非将军之过。”慕容佩明远风骨,叹曰:“吾不及先生。”遂劫狱,携明远同归奉天⑧。
袁氏⑨闻之,发电文问慕容所欲。沛林回:“总统可有腹心乎?可受剖腹剜心之苦乎?明远于沛林,甚于腹心。明远之命,唯吾之命也。”袁氏怒,斫木曰:“会须杀此匪!”又恐其兵,安抚承军曰:“吾知之,吾当释其子弟。”阴结倭寇,犯南满洲。
慕容内忧外患,疲于奔命,恐明远不测,送明远回江南之居。明远曰:“吾与君共生死。”慕容斥曰:“君,吾之累!”明远不怒反笑:“望君归!”
江南旧居枇杷树,明远乙卯年八月所手植也,丁丑年毁于兵燹⑩。
============================================================================
注:
①1914年
②出自宋玉《高唐赋》,巫山云雨那段儿,苏老师化用前半愿荐枕席,慕容沣说的原文。总之他们同意一夜情了。
③苏老师化用李商隐《无题二首》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意思指,大概以后没见面机会了。
④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屈服日本,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日各城市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出自百度百科)。苏老师手底下的学生肯定会参加集会,苏老师为了救学生把自己给弄进监狱了。
⑤南满洲,中国满洲地区南部极其附近地域的称呼,意指东北南部,其范围与中国的东北三省并不完全相同,还包括内蒙古的东四盟及河北省的长城以北部分地区。(出自百度百科)
南满洲之事,二十一条第二号内容。
⑥囿于,被局限于,囹圄,指监狱。
⑦右军,王羲之,真长,刘惔。《世说新语》,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简单说就是夸人用的。
⑧奉天,行省名。清代光绪末置。即今辽宁省地。
⑨袁世凯。
⑩化用《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丁丑年,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