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
-
第二章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我看了下手机,妈妈还要一个半小时才回家。虽说现在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不过衣服上还是沾了尘土和汗渍。我本来有轻微的洁癖,忍受了一天已是极限,所以赶紧去卧室洗了个美美的澡,凉爽多了。打开电视,我换了几个频道,看到某个频道正在播放《名侦探柯南》,便停下来安静地看起来。依稀记得当年第一次看得时候被吓得不轻,不过我还是渐渐喜欢上这部动漫了,只是没有看到结局。一直都很羡慕小兰的身手,可惜缺乏运动细胞的我大概是无望了。工藤新一和小兰本是青梅竹马,新一变小,此情何寄?真希望他们能够相守,只是后来还有灰原哀的加入,估计更是遥遥无期了。前世受小言的影响,我一直相信那种美好长久的爱情,并且自以为有几分古典古风情结。心安处即吾乡,可惜寻寻觅觅了那么多年,我始终在凡尘世俗间流离。往事成风,从起点出发,只愿终点勿成空。
从前我总是很遗憾自己的童年记忆基本上是片空白,而今我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度过我的青少年时期,这不可不谓是给了我许多时间来实现我的前愿。我开始为将来作打算,为以后而努力。我想我还是不适合做一个女强人,本性懒散,缺乏魄力和过人的头脑,情商又不怎么高,交际手腕不够高明 。另一方面,我也不不愿意成为他人的附庸。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既可容于尘世,又可独立于尘世间,拥有自己的时空,不为外物所扰,不为身外之物所忧。
外公家的经济条件和处事原则为我提供了绝好的条件。我决定先从看书开始,毕竟对于一个五岁半的小孩来说,我目前所能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何况书乃前人阅历见闻所积累,纵使有差误,也是增长知识的好办法。所以,教室中那个经常默默地看书的孩子就是我了。坐我旁边,睁着大眼睛,有着健康的小麦色皮肤的高个少女就是常在了。我喜欢涉猎各种书籍,文学名著,史书,杂史野记,名人轶事,风俗礼乐,山海妖仙精灵,偏好古代的人物风貌,此外,我也喜欢看言情小说。有时,我甚至邪恶地想,如果我凭借记忆,把十几年后流行的小说写成文稿,那我不就可以大赚一笔。当然,这只是我无聊时突如其来的想法罢了。对于自己来到这个时间和空间,本来就是种亿万分之一几率的意外,维持历史照它既定的轨迹发展才是我坚持的原则。
日子就这样像静静的河水一样流过,察觉到我的改变的人也自动把它归结于我的“被绑架”事件的后遗症,他们依旧照着从前的节奏迈向未来,只留我一人承受着人生轨迹的扭转。在那些寂寞的黑夜,我克制不住地思考着造成这种扭转的缘由,不断回想着当初的那两个声音。因为无法掌控这一切而恐惧和担忧,因为遗憾过去而伤痛。如果这是一场梦,那么请不要让我太早地梦醒,我希望自己能够见证命运的颠覆。梦三生,即前世,今生,来世。我的经历,仿若大梦初醒,仿佛听到了梵音和花开的声音。我的房间里多了一个红木书柜,多了一台电脑。我已是经历一次死亡的人,比以往更加淡然和从容。
每天清晨,我都会早早地起床,进行晨练。我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称不上矫健,但也要敏捷。我很羡慕《爱的教育》里的教育方式,更喜爱那种把学习寓于自然,寓于生活中的生活态度,从容不迫,简单愉悦,又有所得。我是个有着强烈的植物情结的人。一草一木,一丘一壑,一山一水,浑然天成,都在阐述着自然的哲学,都蕴含着无穷的乐趣。我欣赏他们,却不喜人们强行赋予自然万物以品性。譬如牡丹,雍容华贵,艳绝百花,却不见它的清新高贵。好花不可亵渎,可远观,也可近观。玫瑰和蔷薇,色彩浓郁艳丽,芬芳袭人,花色繁多。红玫瑰,有着血液般的颜色,瑰丽,诡异,神秘,诱惑,仅将它作为爱情的象征,未免太过狭隘。张爱玲关于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理论,也是略有偏颇的。舒婷的诗《致橡树》把男子喻为伟岸,挺拔高大的橡树,认为女子应该是他身边的木棉,而不是认为女子脆弱,像菟丝一样需要依附。他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橡树,木棉的寓意本就在强调男女双方处在同等的地位上,各有各的力与美,他们相互依靠,共济风雨。与其把人比作花,不如用花比作人,推而广之,以万物作为人的性格的象征。有人像鸢一样翔于天穹,有人像鹰隼一样凶猛锐利,有人徒有燕雀之翅,却无鸿鹄之志。有的女子好似罂粟花,魅惑,妖娆,像致命的毒药;有的女子,恰若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令人见之忘俗;有的女子好比空谷幽兰,妙音不绝于谷,蕙质兰心;有的女子仿佛是优昙,花开一现,刹那芳华,像易冷的烟火,风一样抓不住,却留给世人不可磨灭的印象;有的女子,仿若木犀,七里闻清香,何须浅碧青红色,淡极始知花更艳;豆蔻韶华,二八少女,宛若粉樱和三月桃花,花开时纷纷攘攘,花落时,像飘雪一样,或若在祭奠逝去的青春,纯洁和美好;有的女子像带刺的玫瑰,美艳,强势,热情,干练利落;还有的女子像雏菊,内心纤细,坚强,纯善,寂静无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中自有一番趣意,那是另一个宇宙乾坤。佛坐于莲台之上;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及副钗,各有花名。以花勘人,勉人,警人。
花虽美,花期却短,花种繁多。舍此花,仍有彼花待。未老红颜争君顾,哪消凄风和苦雨,花枝折,花残满地。草木本无心,美人何堪折?我愿做好自己,开心地活着,随心惟意。
我在落地窗前,日积月累,开辟了一方天地。每日空闲时,在树荫下读书,闻花香,听曲子。如果不是每日仍要去学校上课,我真怀疑自己隐居于山林。乔木高大挺拔,叶茂如盖,遮阳蔽日,眼睛累了就坐上秋千,在它的摆动中感受微风的和煦和轻柔。附近的地方也有幢幢别墅庭楼,不过彼此间的来往较少,平日里相熟的就只有隔壁邻居家。妈妈时常带我去他们家喝下午茶,聊天,因此我结识了他们家的小孙子商易和长孙女商笛。商易和我同年,商笛长我两岁。自从他们认识了我,总是找我玩,而事实上,通常是我在看书,他们在戏耍,偶尔我也会看两眼。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文人墨客笔下向来不乏对秋天的描写和慨叹。秋天也是离别的季节。柳永一曲《雨霖铃》咏尽送别的愁绪怅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然而,对于年少不识愁滋味的小学生来讲,秋游更能触动他们的心。我现在就读的学校,固然无法与贵族学校相媲美,却也是很不错的。之所以如此安排,全然与外公家的低调原则相关。老师安排我们去爬山和野炊,并有高年级的同学和三个老师相伴。妈妈知道以后,积极地为我做准备。她往我的书包里装入了面包,牛肉干,水,苹果等一大堆吃的,还塞进了创口贴,纱布,棉签和消毒药水。我忆起从前屈指可数的春游机会,不自觉地展露一抹微笑,那大概是我珍藏的美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