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我如今的年纪并不大,以我现在的年岁还有容貌,迷倒几个年幼无知的女人纯属游刃有余的事情,但是可悲的是,我说话的方式已经趋于老化,叙述往事的时候,我总不经意地用上那一句话作为开头:我年轻的时候……
      我曾经一度痛下决心,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之下,我绝不再引用“年轻”这个词汇,因为我还年轻,还没有资格以如此老气的语调说话。可是我发现强制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我总是不由想起小时候的那段岁月,我只需要轻轻地闭上眼睛,所有关于那段岁月的事情就会一下子排山倒海而来,这些往事的重现,给我带来了非常逼真的感觉,仿佛我还处于我的童年,还未曾得到过解脱,于是我的眼泪就大滴大滴地坠落了下来,呯然有声。这时候我才立马从感觉里跳出身来,我开始感到荒唐可笑,仅仅凭一段不可捉摸的往事就能够使自己的眼泪无可遁形,这是多么地可笑,我大声地笑起来,想借此赶走萦绕在心头的残余的哀伤,在笑声的颤抖中,眼眶中的眼泪却未曾停止过地泫然而下。

      在一些城市,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够勾勒出一幅若隐若现的烟雨山村图,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够在白纸上挥洒出遒劲的欧体,还有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用钢琴弹出一曲悦耳动听的音符,这所有的一些统统都属于不足为奇的事情。但在我童年所处的那一个鸟不拉屎的小镇,连一个十五岁的孩子都只懂得蹲在地上玩泥巴,浓稠的鼻涕流到唇边浑然不觉,更不用去说那些更小的孩子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而我,却是小镇上的唯一例外。我在八岁之前,对《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千字文》就已经能够做到烂熟于胸,倒背如流了。当时小镇上有一个勉强称得上知识分子的人,喜欢在街上东游西荡,有好多人看不惯他的游手好闲,对他说,你不好好躲在家里做学问,整天瞎逛个什么?在这个时候,他的脸会呈现出不屑的神情,他说,你们懂什么,读万卷书,就要行万里路。

      那个时候,小镇的大人们为生计所逼,成天早出晚归,对他们的孩子放任自流,有一部分不热衷于蹲在地上玩泥巴的孩子喜欢跟在我屁股之后,他们喜欢听我嘴里念出他们所不懂的句子,他们觉得新奇好玩,他们手里捧着糖果苦苦哀求我授教他们,而我很乐意看到他们手捧着糖果一脸虔诚的样子。

      在那一天,我们一大群孩子唱着跳着路过一条街道,我们大声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一路招摇过市,正在此时,我们与那个喜欢逛街的知识分子相遇,他很惊奇地看着我们与他擦肩而过,我听到他说,这帮孩子这么小就能够文思如涌,出口成章,长大了怎么了得!

      而事实上,我整个人生翻来覆去就只念了这三本古籍启蒙读本,因为除此之外,我的父亲已经别无能耐了,用那个知识分子的话讲,就是“狗嘴里已经吐不出象牙了”。那一次我们与知识分子的邂逅,使他惊诧于这个小镇的深不可测,他打听到我的家里,拜访了我的父亲,当他知道是父亲教会我朗读《三字经》的时候,马上变得一脸的敬意,当他进一步知道父亲除了《三字经》外,就只识《百家姓》和《千字文》而已的时候,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狗嘴里已经吐不出象牙了”。然后他又再补充上一句:“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已经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

      我的父亲读不多的书,他只念了一年多的私塾,之后就缀学了,在他的那个年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他并不反对读书,他总是对我们说,在古代,学而优则仕,现在已经不行了,但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还是有用处的。

      我们一家十二口,除去父母亲,我们兄弟姐妹十人听得最多的话就属父亲的这番“读书论”了。我的父亲和天下的所有父亲一样,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因此他让我和哥哥接受最好的教育,以此作为我们通往成才的途径。

      哥哥在家排行第九,我则排行第十,在我们之前是我的八个姐姐。母亲第一次怀孕的时候父亲很高兴,他对我的母亲说,他一定要把母亲肚子里的孩子培养成才,让这个孩子名扬四海,以至光宗耀祖。殊不知,这个孩子竟然是个女孩子,而且不仅第一个孩子是女的,他接下来的七个孩子都是女孩,这让父亲沮丧了好多年。母亲对此感到有愧于父亲,她决意无论如何,都要生出一个男孩子来继承烟火,光耀门庭。在她坚定的信念里,在某一个望穿秋水的日子里她迎来了哥哥的诞生,哥哥出生的几年之后,我也来到了人间。由于哥哥和我的诞生,使父亲士气大振,他有意为我再添加一个小弟弟,可惜,他和母亲努力了多年都不能如愿,直至他们垂垂老去,都没能为我添上一个弟弟或是妹妹,我因此愤愤然成为一家之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