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真小人 ...
回家之后,严嬷嬷说:“贾家实在太上不了台面了。偌大一个爷们,连规矩都不讲。只是大小姐今天说话虽然解气了,恐留下后患呢。”
我对严嬷嬷眨眼睛:“确是没有多想来着,当时气都气饱了,断断没见过如此不知理的人,哪里是爷们,分明就是一个活动的大红包!。”
严嬷嬷噗嗤就笑了,笑罢仍旧摇头。
我继续问:“老太太不是都爱大红包么?”
严嬷嬷叹道:“善婆婆偏爱这牙尖嘴利的小丫头。罢了,说都说了,横竖你说的都在理,反正咱们远着她们家就是了。只是你这不肯吃亏的名声,今日里也传出去了,也不知是福是祸呢。”
说笑归说笑,我明白,今天我的话会把某些人气的够呛。也明白,严嬷嬷对我的表现很不赞同。贾母今日是大大的丢了颜面,她最是会迁怒于人的,王夫人么,也足够她喝一壶了。
至于我的名声什么的,要让我像古人一样接受男人三妻四妾,我可受不了,男人就没几个好东西,这么些年就只看到我爹好,可是就连我爹也有虚以为蛇、不得不妥协的时候,反正墓地我都选好了,不嫁又如何?况且还修着仙呢,哪天划破虚空神马的,我还真的不在乎。
到京第三日,贾府的下人们继续在各处传闲话,什么林家的大小姐脾气不小啊,不就是爷们要给她取个字嘛,居然连一晚上都不待,立马就走人了啊。还有的说什么没家教没娘管的野孩子就是这么的啊。有的说年纪小小那么小气霸道,可知没娘教就是没家教。有的说这么霸道谁敢娶她。还有的说看她穿的怪里怪气的衣服,还有说什么会骑射什么的,哪里像个大小姐。有的说小小年纪一点都不孝,居然还管人家大人住哪里,可有这个道理的。有的说是呀是呀,谁不知道二老爷读书好,才是真正该得爵位之人,偏上头竟然把爵位给了那无德无能的大老爷。渐渐地,这些话京城里都传了个遍。第四天,各府的夫人们都知道了,第五天,爷们也知道了。第六天,父亲回家了。皇帝也上朝了。早朝十分热闹,有人弹劾贾赦贾政了。我偷偷分神跑去金銮殿看热闹。
只见一位长得“我很正直”的御史大人义正词严的指出贾府的下人满京城的散布谣言,从林家黛玉一回京尚未回家就先去探望外祖母说起,一路从角门到拒之正门外,从第二日上门带了重礼去,然后被表哥故意赐字。贾府下人还居然满京城散步留言,说是装的白菜萝卜。连不久之前林管家被贾府下人召集小流氓殴打之事都翻出来。说什么侵占他人财产不说,奴才还胆大包天,虽然是杖毙,但其中不免让人怀疑究竟是不是有人指使。再联系贾家袭爵之人偏居花园一隅,而不袭爵的二子贾政却堂而皇之居住正院,下人口口声声说二老爷读书好,才是真正该得爵位之人,偏上头竟然把爵位给了那无德无能的大老爷云云,总之,贾府不仅表现的极为没规矩,而且还表现出藐视皇恩。请万岁治他们的罪,以正视听。
圣上眯着眼睛在上面似听非听。
下面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贾府说话,反而一个蒙古打扮的男子站出来说:“我听说林家大小姐酷爱蒙古袍,贾家的下人还说穿的怪里怪气的衣服,皇上、诸位皇子、各家姑奶奶谁没穿过蒙古袍了?怎么就成了怪里怪气了?”
另外还有一个又胖又壮的老头站出来说:“咱们大清,马背上得的天下,咱们满洲姑奶奶,谁不会骑射,难不成都不像小姐了?都是些什么屁话。”
接着一个将军摸样的老年人慢腾腾走出来,慢腾腾行完礼,慢腾腾说:“现如今老臣倒是越发看不明白了,贾赦袭爵是皇上下的旨意,偏这家下人就敢明晃晃的抱屈?要说是下人自己的意思也说不通,贾府的确是二房当家,大房被排挤的。若是这样的话,贾政胆子也太大了,公然藐视皇恩,还真不知道他们那里来的胆子!还说什么政老爷书读得好,连基本正统之分都不懂,那读的是什么书?肚子里头怕是装的都是屁吧。”
这边一个文官模样的人也站出来说:“王爷,老将军,这是金銮殿,请注意用词。不过,林家大小姐勇于维护林家名誉,下官非常欣赏。《礼记内则》有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昏礼》有云: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而贾宝玉,出生之日就闹得满城沸沸扬扬,说是含玉而生,来历非凡。今尚且是十岁小儿一个,居然敢口吐狂言给二品官员的嫡女赐字,他想当别人的爹,还的问林大人答应不答应。”
这时候另外一个御史站出来说:“微臣听说贾家二房管家,二房居住正院是老太太的意思,大房纯孝,多年屈居花园。只是自古以来,女子都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宗族传承,都是传嫡传长,微臣不解,何以一个老太太居然能罔顾圣意,不顾宗法了么?”
这时候,圣上咳嗽了一声,一旁的太监连忙把茶水奉上。底下马上鸦雀无声。圣上开口说:“有一句,错了,不是二品。拟旨,着林如海出任户部尚书。贾赦贾政写折自辩。缘何出来那些奇谈怪论的,朕也很想知道。”
看到此处,我便不再看了。父亲大人居然又升官了,一品大员啊,还是皇四子主管的户部,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想把父亲和皇四子绑在一起了么。看来,康师傅对父亲真的好。
过了一个时辰,就有天使入府来宣旨,来人还说把我也叫上。于是包括严嬷嬷在内的主子们,都一起跪在正堂前面,听公公说什么。
公公的第一道旨意,是给父亲的,大意就是父亲很能干,才能出众,品德优良。特此提拔到户部尚书这个关键岗位上,林如海同志今后要戒骄戒躁,继续发扬革命的老黄牛精神,为大清奉献终身。
父亲和众人一起拜谢圣恩。
公公又拿出第二道谕旨:皇太后命严嬷嬷带林氏黛玉入宫觐见。
众人再一起谢恩。
起身之后,才发现皇帝和皇太后都有赏赐给我,一个送了我一匹好马。一个送了我一身华丽的蒙古袍子,还有蒙古礼帽和一根长鞭。我真高兴。
父亲自去接待公公不提。
我马上穿上蒙古袍子,发现有局部需要调整,马上施展出我的女红绝技,迅速把衣服改好,穿上身一看,真是精神。别上我的鞭子腰带,就和严嬷嬷一起跟着宣旨的公公一起进宫了。进了慈宁宫,我就见到了一位非常温和的老太太,也是满头白发,眼睛看着人都好像含着笑意似的。我知道,面前这个尊贵非凡的老太太就是传说中的顺治的继后孝惠章皇后,历经两朝风雨,深的康熙尊敬的仁宪皇太后。只是恍惚记得,她快要过世了。
一见到她,严嬷嬷在前面请安,我也跟着规规矩矩的跪下,行了一个规规矩矩的大礼,并用蒙古话说:“民女林黛玉参见尊贵的皇太后娘娘,娘娘慈和的眼睛就像长生天蔚蓝的天空一样明亮。”
皇太后一听,非常高兴,把我叫到跟前去。对着严嬷嬷用蒙古话说:“德德玛,你把这孩子教的真好!”
又问我:“好孩子,有没有蒙古名字?”
我甜蜜蜜的笑着说:“尊贵的皇太后娘娘,民女总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蒙古人,特别喜欢蒙古袍,也会唱蒙古歌。只是还没有蒙古名字,皇太后娘娘赐民女一个好名字吧?”
皇太后慈爱的拍了拍我的手,说:“就叫塔娜吧。”
我惊喜的说:“明亮的珍珠,珍贵的礼物。”
皇太后说:“是呀,你可不就是一颗明亮的珍珠,珍贵的礼物么。”
我给皇太后讲:“皇太后娘娘,您取得名字太美丽了,塔娜要好好感谢您,民女给你唱首歌吧,是严嬷嬷教我的。”
皇太后笑着点头。我便站在大厅中间,先给大家报幕:“各位尊敬的太太们,现在由塔娜给大家送上一曲蒙古歌曲,叫蒙古人”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的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的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一曲唱完,皇太后是越来越高兴。兴致勃勃的问我:“听说你能一气射五箭,很了不起,给老太太表演表演。”
我说好,然后问场地选在哪里,小的地方不好施展。皇太后说,无妨,有地方。于是带着我上了大轿子,直奔郊外而去。
皇太后兴致勃勃的出宫了,自然康师傅也就惊动了,我们前脚出宫,他们后脚就跟着来了。好在北京城人民的政治素质那是非常的高,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跪下回避,举止自然而然,不慌不忙。堪称京城一景了。不过我在此处腹诽不已,明面上还是举止端庄的。眼光都不往窗外乱动一下,看的带我同车的皇太后暗暗点头不已。
凭借我强大的神识,皇太后的神色尽收眼底,她一直拉着我的手问一些家中之事,和蔼亲切,就像我的奶奶一般。忽然想起贾府的史太君,不由得更是觉得对比强烈。一个是真的和蔼,一个是装模作样。于是我悄悄用灵力给老太太排毒通脉。发现老太太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就是年纪大了,血管有些拥堵。我把那些拥堵之物都慢慢化掉,想来皇太后可以多活几年吧。
这么好的一个老太太,我才舍不得让她离开呢。俗话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我和皇太后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很喜欢她,不得不说,这是我们两个的缘分啊。
于是突然想起那个经典的笑话,便问老太太:“皇太后娘娘,塔娜给您讲个笑话好不好?”
老太太说:“好哇,不过,如果不好笑的话皇太后娘娘可是会罚根塔娜的哦。”
我忙说:“那要是讲的好的话,皇太后娘娘可是要赏塔娜的哦。”
老太太像个孩子似的,说:“一言为定。”
于是我就开始讲了:
从前有一个夫子问大家:“谁知道神农氏有什么功绩吗?” 有一个孩子马上举了手:“夫子夫子我知道,是尝百草。” 夫子很满意的说:“嗯~不错,果然是秀才家的孩子,都有在念书。” 之后小明不服气的举手了,问道:“夫子,你知道神农氏死掉之前所说话的吗?” 夫子说:“嗯~夫子不知道耶!” 小明说:“夫子,我来告诉你吧!那就是……靠!这根有毒…”
皇太后噗嗤一声笑起来:“老太太我可知道了,这根有毒,哈哈哈。”
我挤眉溜眼的给老太太说:“皇太后娘娘,您看,以后凭谁在您跟前说什么知不知道,您就问她知不知道。”
皇太后装着沉思了一下说,严肃的说:“塔娜,你知道神农氏死掉之前说什么吗?”
我捂住胸口,断断续续地说:“这...根....有毒...啊。”
皇太后直笑的前仰后合,说:“塔娜,好孩子,你逗老太太笑一笑,老太太都觉得身子好了不少了。往后啊,你可得常来看看老太太。”
我假装苦恼:“塔娜是民间女子啊,非诏不得出入宫闱。那皇太后娘娘要是想见塔娜了,就派人来叫严嬷嬷带我去,我呀,下回给皇太后娘娘带点小点心,可是我亲手做的,只给您吃,不给别人吃。”
皇太后喜欢的合不拢嘴:“好好好,老太太可记住了。”
说说笑笑间到了郊外的皇家马场。一下车就看到旁边站的康师傅,他来的更快。我忙跪下给皇帝陛下请安。皇帝陛下叫了人扶我起来。并笑眯眯的对着皇太后说:“皇额娘,今儿个大家听说您有乐子可看,这些个小人可都跟过来了。”
皇太后说:“人多热闹,可是有一条,可别把小娇客给吓住了。她呀,可是个小话篓子,这一路都在逗老太太高兴呢。”
皇帝对我说:“林家小丫头,你可害怕?”
我忙跪下回:“也怕也不怕。”
皇帝又问:“这是为何?”
我继续跪下回话说:“别人都说小丫头不好,小丫头不怕,因为做事无愧于心,他们说的不算数。但是在圣人面前若是表现不好的话,小丫头怕丢了爹爹的脸。”
皇帝问:“你不是做事无愧于心么?”
我说:“天子自有龙威,万民敬仰岂能不畏。心中有敬畏,自然就会怕。”
皇帝笑道:“便是今天,朕若不来,你怕不怕?”
我说:“不怕,小丫头自小没有见过祖母,只见过外祖母。虽然没有见过祖母,但是听母亲讲祖母是一个慈和宽仁的人,诚心礼佛,所以见到皇太后那么慈和,也是喜欢礼佛的,就觉得很是亲切,怎么会怕。”
皇帝又问:“那要是皇太后不在呢?有人欺负你怎么办,怕不怕?”
我说:“要说实话么?”
皇帝说:“当然要说实话了。”
我说:“皇上要问,小丫头便实话说了。若是说的有不妥,请皇帝陛下恕年幼无知,宽宥了小丫头,别责怪小丫头的爹地,小丫头才敢开口。”
皇帝点头说:“准了。”
我说:“小丫头天生神力,武艺超群,一般人打不过我的。”
皇帝扑哧一下笑了,周围也是一片低笑声,问:“要是别人人多势众,打得过你呢?”
我一脸不服气的说:“人多也不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小丫头跑的也挺快的,一般人追不上。然后……”我瞅瞅皇帝陛下装出不敢说的样子。
皇帝问:“然后什么?”
我说:“小丫头说了,可别怪我?”
皇帝表示,一定不会怪。于是我接着说:“然后小丫头躲在一边,等他们落单了,再回去一一打回去。保管打得他们屁滚尿流,再不敢来欺负人。”
皇帝哈哈哈大笑起来,旁边传来一阵配合的哄堂大笑。其实我真心觉得,这些人真没个性,连发笑都要瞅上级的脸色。就跟上级的脸是个开关似的。一二三,微笑,于是便微笑。四五六,大笑,于是便大笑。
皇帝笑说:“起来吧,了不得了,林如海那么个斯文人,居然养了个厉害丫头。”
我仍旧跪着不起来,眼神也不乱看,只盯着皇帝的龙足,一边想这个花样子我也会,一边说:“回圣人的话,嬷嬷教过,给圣人回话的时候得跪着,小丫头都记着的,没有犯规矩。还有,母亲临走之前就给小丫头讲,要好好照顾爹爹和弟弟,要好好打理咱们的家,若是不厉害一点,别人就会欺负到头上去,所以得有自保的能力,咱们不欺负别人,但是也不能被别人欺负。小丫头一直记着母亲的话来着,一直都挺能干的,爹地也经常夸我来着。其实小丫头也挺斯文来着,读书写字弹琴绣花什么的,都明白,不野蛮。”
周围一阵配合皇帝的轻笑。我神识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了,一群没有个性的王子王孙凑热闹呗,全当他们路人甲。
我又说:“真的,还有重要的话要回圣人,皇太后娘娘也想看看小丫头的骑射呢。都等了一会儿了。要不皇上您找个好地儿,在边上也看看小丫头的功夫?”
皇上笑着对皇太后说:“得,皇额娘说的一点都没错,真是个小话篓子,她现下还怪我耽误时候了。”话毕扭头对我说:“那不野蛮的小丫头,朕恩准你起来,斯文的过去自己选匹好马,朕就和皇太后等着瞧瞧小话篓子有多厉害。”
我恭送皇上带着大部队上了看台。这边给配合的马场主管讲了摆靶子的要求,然后去马厩挑选了一匹很威风的黑马。用神识告诉它别害怕,配合我表演表演就是。然后偷偷给了它一个我种的苹果。
黑马表示,一定配合。
于是,在马场众人准备好之后,我牵着马背着弓箭走到看台前,先对着看台行了个礼,又叫黑马屈左前腿给看台也行了个礼。然后牵着黑马走到跑道上,扬起鞭子,轻轻往黑马身上一打,叫:“去。”
只见黑马听命向前跑去。与此同时,我奔跑几步,忽然临空蹿上黑马马背,站在马背上,看台上一阵惊呼。说时迟到,那时快,马场中间,有人同时往天上扔了五个鸡蛋。我手一扬,弓已在手,五箭已射出,鸡蛋还未从空中降落,嗖的一声,齐齐在空中被击破。这时间,又有五个鸡蛋升空,又是嗖的一声,鸡蛋都被击破。如是三番,所有上天的鸡蛋无一落地。
射完收弓。我翻身下马又从另外一边借力一点再度上马,然后稳稳站在马背上一直冲到看台前,才拉马停下,跳下马去。先向看台行了一个礼,然后叫大黑马也行了一个礼,就牵着马不动了。
看台上片刻以后一片叫好声。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小声说:“绝技啊”“小丫头不得了”“林家丫头堪比男人”“好功夫”“无人能比”
皇帝陛下说:“小丫头真是能干。你想要什么,朕赏给你。”
我想了一想:“能出生在皇上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小丫头希望咱们大清繁荣苍盛,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皇帝陛下说:“林如海会教孩子啊。这匹大黑马,就赏给你了。”
我说:“真的吗?太好了,回圣人的话,请您一定记住把夸小丫头的话告诉小丫头的爹爹,别忘了哈。还有,圣人前番已经赏了一匹好马给小丫头了,那是匹黑色公马。这匹马也是好马,正好是黑色母马。小丫头不能占圣人的便宜,这样吧,若是两匹马生了小马驹,小丫头定会给圣人送一匹的。”
皇帝陛下很高兴:“小丫头连马都分得清楚啊,不简单。”
说完,带着一群人走了。我跪下低头恭送万岁。清朝就是这点很不好,动不动就要下跪,好在我有法术,都不是真的跪,都是用障眼法假跪。
圣上走了,皇太后把我叫过去,摸着我的手说:“这是个好孩子。”
我问:“皇太后娘娘,小丫头的功夫好吧?没说错吧。”
严嬷嬷在旁边笑着说:“皇太后,德德玛说的不错吧,这个孩子真真像咱们草原上的孩子。”
皇太后更是一副喜欢极了的表情:“咱们就不回去了,咱们今天就去皇庄上住上一段时间,有塔娜陪着老太太,都要多活许多时日。”
严嬷嬷说:“能蒙太后娘娘喜欢,才真真是小丫头的福气。”
我连忙在旁边点头,可不是我的福气。好大的一个靠山啊。严嬷嬷一边唤人去林府,叫带上两个丫鬟拿我铺盖换洗过来。一边陪着我和皇太后上了大车。
晚上,青衣和青丝骑着马先到,过一会儿,马车也到了。说是只来两个丫鬟,赶车的两个小厮也算是好手,基本上安全无虞。
至于京城贾府,早已经翻了天了。
皇太后出来玩了一天,毕竟是累了,早早就睡了。我们也都各自休息。叫青衣和青丝守在外间。我隐身去贾府看热闹。
果然,贾母的大房子里面,贾母、贾赦夫妇、贾政夫妇、贾琏夫妇都在,气氛压抑。原来贾赦正在劝说母亲,让二弟分家另过。但是贾母不干,说自己还没有死呢,就要分家,等老婆子死了再说。贾赦说,分家不分居,二弟一家仍然可以在贾府住。只是各房自管自的银钱罢了。
贾母待要说什么,贾赦道:“无论如何,正堂都必须让出来,便是儿子不要,二弟也要向皇上写辩罪折子,您一向那么疼爱二弟,难道就忍心看到弟弟被圣上所厌弃、前程尽毁么?”
贾赦接着道:“这次御史当朝弹劾咱们家。没有一个出来为咱们家说话,满朝都是落井下石者。母亲仍旧固执已见,怕是祸事不远。”
贾母道:“林如海是我女婿,我就不信他翻了天。”
贾赦苦笑:“若真是林如海到好办了,可惜妹夫根本不在。是御史把这些事掀开在朝堂之上,现在贾府必须干净表面姿态。一是那些饶舌背主的奴才,必须一一捆上送到府衙里面去。二是弟弟必须得好好教导宝玉,并带他到林家去负荆请罪。三是咱们必须分家。儿子的家由夫人和琏二媳妇管理。弟弟的家由弟妹做主。以后各自管各自的家财,免得出现诸多不虞之事,上次敏妹的嫁妆铺子,最后还是儿子拿了一千两白银去赔罪。母亲想想,那么多年,那几间地段上好的铺子,有四间还是内务府给的,皇上能不知道每年有多少银钱?那是皇上补贴给林家的,这么些年,钱都捏在二弟妹手上,您是母亲,您说句公道话,我这个当家人亏是不亏?您怕弟弟没有好日子,所以让儿子对弟弟百般忍让。可是,儿子前头的张夫人是如何去的?敏妹第一个儿子是怎么没的?母亲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那张夫人临死之时,咱们家多少老本,现下母亲去看看账本子,还剩下多少,连祖田都十不存一二,母亲还想让我如何?现下,母亲仍旧一意孤行,是不是非要儿子这一条命,把爵位给老二才罢休?可爵位是皇上下旨赐的,儿子不敢也不能让给二弟。除非儿子死了,儿子的老二贾琏也死光无后,才能给二弟一脉。儿子是您生的,您要这条命,儿子毫无怨言。可是母亲,您可想好百年之后以何面目见贾家的列主列宗?”
贾赦说到最后,声泪聚下,悲伤不已。刑夫人,贾琏和王熙凤呆若木鸡,王熙凤更是一脸惨白。
贾母无言以对。
我看了看贾政和王夫人。好家伙,这两个人仍旧一副慈善人的样子,半点羞愧都不见。只见贾政说:“母亲,哥哥要住正房,让他住便是。哥哥要分家,要他分便是。还有儿子孝顺母亲。”
我的天,还有这么不要脸的。贾赦这个老大当得真冤。
贾赦说:“弟弟此话怎么说的,和着是我不孝顺?正房该不该你住?你一住那么多年,还真当成了自己的?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我不管你的辩罪折子写不写,想怎么写,反正明天一早,族老、妹夫、张家老太爷以及您的亲家都会到。你要是想把张夫人之死和敏妹第一个孩子之事揭开,你就尽管做下去。哥哥我改主意了,我不留你住荣国府了。至于母亲,您愿意留在儿子身边,儿子定当好好孝顺,必让您衣食无忧。如是您愿意跟着老二走,您就走便是,但您的院子仆人儿子一直给你留着不动。反正贾家没脸,也不止我一个人没脸。书上说: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儿子为了孝顺您,白白让贾家被别人嘲笑那么些年,儿子今天醒悟了。孝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劝解之意,一味依从,而不劝解,并非孝顺。今天儿子言尽于此。贾琏你听着,明日就去找工匠来,把府内凡是违制之处从大门起一一改过。当初敏妹妹写信劝我,我为了孝顺,没有坚持,如今,再不改过,怕是无脸去见父亲了。”
说完,带着刑夫人和贾琏夫妇就离开了。
贾政这才对王夫人喊:“贱妇,看你做的好事!”
王夫人哭着说:“我还不是为了老爷,元春在宫里孤身一个,哪处不需要银钱打点。。。。。。”
贾母呆呆的看着贾赦离去的方向,半天不说话,就跟听不见贾政两口子在吵架似的。半响,自己下榻慢慢走向里屋。
贾政忙上前拦着问:“母亲,明日怎么办?”
贾母有气无力的说:“分家,搬家。”
贾政呆住了,半响追到里屋去,跪在贾母身前,问:“母亲,您不是说大哥无德无能凭什么袭爵么?”
啪,贾母一耳光扇过贾政的脸:“你们两口子做的那么多丑事,难道现在你还指望你哥哥能放过你?还是你想让你哥哥告你谋杀之罪?还是你以为宫里的元春不被你连累死?”说完之后喃喃自语:“可怜我那宝玉啊。”
这还真是精彩。可怜的林妹妹,你看这些人什么嘴脸。一个二个,丑陋无比。真想马上跑去告诉母亲,她当年的那些写给贾赦的信没有并没有白写。但是一想到母亲若是听了今天的现场转播,估计还是会难过的,想了想,算了。
正准备走人,忽然看到鸳鸯在门外唤:“老太太,宫里来人了。是皇太后身边的管事公公,说是代皇太后问话的。”
于是贾母忙唤人进来打理好,匆匆往外面走去。
进到正堂,只见一个中年公公已经端端正正站在屋子中间候着了。一见贾母进来,直接说:“皇太后口谕。”
贾母和身后赶到的贾赦夫妇、贾政夫妇、贾琏夫妇一起跪下。
公公这才继续说:“皇太后口谕:哀家问你:女子都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你可知道?”
贾母面色一变,磕头曰:“奴才知道。”
公公又说:“皇上下旨,命你的大儿子贾赦承袭爵位,你可知道?”
贾母惨然,伏在地上:“奴才知道。”
公公又问:“你的二儿子当家理事,并住在正院,可是你的意思?”
贾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是奴才的意思。”
公公又问:“不尊圣上旨意,罔顾家族传承,该当何罪?”
贾母叩头:“奴才死罪。”
贾赦夫妇、贾政夫妇、贾琏夫妇齐齐以头伏地。
公公说:“皇太后口谕:既然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就当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素知你敬佛爱佛,那就在佛堂好好礼佛吧。”
贾母随即昏倒在地。
公公对贾赦说:“贾赦,你当好好孝顺母亲,不可懈怠。确保老人家能安度万年,潜心礼佛。”
语毕就矜持的说:“各位请起,洒家还得赶路去。”
贾赦连忙过去陪笑道:“公公辛苦。”再悄悄递过去一个红包。
公公顺手把红包茏袖子里,说:“不必送了。”就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了。贾琏一路跟着送客。
这头贾赦叫人拿软轿,请太医。贾政和王夫人一脸不甘的回了自己的院子。
好戏落幕。我把白石头拿出来留言,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伪天道大人分享了一遍,然后说:林黛玉当年死的真是不值得,这帮人太恶心了。贾赦反而好些。这么一来,剧情都被蝴蝶了。怎么看怎么像是康熙皇帝看在老臣份上,不让贾家往衰落的方向滑去。
康熙真是一个念旧的人啊。不过如此一来,雍正还能抄荣国府么?
最后我对伪天道发表感慨:林黛玉初入贾府,第一回合,就把小BOSS给团灭鸟。俺实在是太有才了。
我一直认为:《红楼梦》里面,贾府一切祸乱的根源,都在贾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真小人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