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三个村庄 ...

  •   冷雨,一滴一滴的落下。
      一滴一滴,溶入白河的心中,化成万千的悲伤。

      桐荫正浓,屋檐下,一串风铃“叮叮”作响。
      炊烟袅袅,悄悄漫上朱红色墙壁上的青藤……
      用白河的话说,现在如此美景,正是酝酿情绪吟诗作对的良机。所以,正坐在房屋里书桌前被逼着苦读书、读苦书的白河此时面对窗前的美景,心情一片大好,忍不住扔下手中的笔,手舞足蹈,张口朗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
      心字还没有说完,被偷偷潜入房间站在身后的母亲一声呵斥打断,:“心,心你个头啊,不给我好好学习,又给我偷懒……”
      白河被吓了一个机灵,噌地从凳子上跃起来,振振有词地道:“妈,你竟然私闯民宅,太,太……吓人了”白河原本是要说“太无耻”的,话到嘴边,感觉身份不对,连同一脸的委屈,硬生生吞了下去,同时内心自我安慰忍是美德,有话不出腹中乃是君子本色。
      怎奈,白母置忍是美德于不顾,又不懂得何是君子本色,私闯民宅还振振有词,双手叉腰,拧眉横目,好像恨不得把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吃掉,说“怎么会吓着你啊,你没听说过那句话么,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要是自己好好学习,我还能会吓着你么?”
      白河先被母亲气势所震慑,本能踉跄后退几步以确保自己人身安全,后又见母亲以敲门鬼做比不妥,一时紧张,气体于身体内郁结。半天吞吞吐吐,来了一句:“妈,你先回避下,那个,那啥……我,我要放个屁!!!!!!”
      “……”
      屋子里,板凳声,训斥声,辩解声,开关门声,书本声,各种声音交织着
      透过窗子传了出去。渐渐地,声音越传越远,一直飘到隔壁邻居的一个屋子里。那个屋子里,有一张很大的漆黑的橡木床,床上躺着一个正在午休的女孩,女孩眉清目秀的,长长的头发,好一张精致的面庞,安静又生动。
      女孩子夏日里经常穿着一袭红色和白色的长裙,裙子长至足踝,在袅袅夏风之中行走,显得婉约而美丽。
      女孩的名字叫雯儿,十五岁。
      花一样的名字,花一样的年龄。
      雯儿。
      不知何时,夏日里绚丽的花一一兴高采烈,擎指着湛蓝湛蓝的天幕。
      有女待字深闺中,芳龄,倾国倾城貌。

      雯儿家的旁边是一道篱笆,篱笆的那侧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经过。
      河流两岸遍布着野花野草,春夏两季的时候居住在河流旁边的人们时常会闻到春风中弥漫着的泥土气息,那泥土气息里夹杂着野花野草的芬芳。
      每日里会有年老的妇人在傍晚的时候牵着一群的羊在河边放牧,那些幸福的羊一边吃着香嫩的青草,一边欣赏四周的风景。有时候,天际一抹艳丽的晚霞,远方飞来的一片候鸟,或者河流里突然跃出一条寂寞的鱼儿。都能把它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于是,它们一边在口中咀嚼着鲜嫩的野草,一边注意观察它们眼中奇特的事情。偶尔,有一只羊被蚊虫叮咬了,它会脾性大发,突然跳起来跑开。顷刻,安静的羊群便被冲的浮躁了,四散开来,不停地狂奔啊。牧羊的老人便起身把它们驱赶到原先的地方,或者只消用手牵着一只年龄最老的那头羊,其它的羊便陆续尾随追赶过来。
      那些牧羊的老人当中有一位是白河的外婆,不过那是在河流的最上头,白河的外婆就住在河流上游的村庄,那个村庄的名字是叫半拉庙,半拉庙名字的起源众说纷谈,而传到小白河耳朵里的说法是:以前呢,这里是一个寺庙,而且吧只有一半,所以后人便以半拉庙命名了。
      小时候小白河经常徒步从家里出发到河流的这一尽头陪着外婆,外婆一个人到河边放羊,小白河便跟着外婆一起,外婆坐在草地上看着羊群吃草陷入沉思,小白河便在岸边跑啊,跳啊,时不时还调皮的驱赶着羊群。那个时候,是小白河感到最快乐的时光。和他一起陪伴外婆放羊的还有雯儿,雯儿比较的安静,会经常的坐在外婆的旁边故意悄悄地说小白河的坏话惹小白河生气。小白河便嘟着嘴追着雯儿围着外婆跑啊,打啊,闹啊,每一次两人都弄的满头大汗,一身青草,外婆坐在中间,一个人看着他们,乐呵呵的。天际时不时飞过一片黑压压的鸟,它们清脆的快乐的叫着。那些羊儿,也跟着抬起头来,冲着疾驰而过的鸟群的背影“咩咩”高兴附和着。
      这一切,在很多年后的白河重新想起来时,便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很多次,雯儿说那些时光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最应该珍惜的时光。说这话的还有一个人,那个人是个男生,和白河年龄一样,名字是:石志宇。
      石志宇。
      石家唯一的儿子,娇贵到了不行,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含义大到惊天地,泣鬼神。志宇,志在宇宙。多么大气的名字啊,雯儿经常拿石志宇的名字开玩笑。比如说,有一天,白河、雯儿还有石志宇三个人一起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半途中三个人都是沉默,迫于无聊,雯儿感觉有必要改变一下僵硬的氛围。然后随口夸了一句石志宇,:“石志宇,你的名字真大气啊!!”这个“啊”的后面似乎还故意带着拖长音。
      石志宇原本沉默,突然间被夸,感觉那是叫一个受宠若惊啊,内心毫不分析下这个飞来的横夸,内心的喜悦情绪儿一个劲的往脸上顶,脸都乐开了花,竟然还知道说句话:“哪里啊,哪里啊,名字只是代号罢了。谢谢姑娘夸奖啊。”
      雯儿面不改色,接着说:“我只是说实话罢了,一般名字大气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个阳痿的人生!!!!!!”
      石志宇:“&**%……&%……”
      白河原本拿着饮料正往嘴里送,饮料刚送到嘴里,雯儿的话就已经到耳朵里了。事实证明,耳朵发给大脑信号的速度的确比整天只知道吃的嘴快多了。所以,白河嘴里的饮料还没来得及咽进肚子里,就噗地一声像喷泉一样,以光的速度喷出来了,然后,恰巧吹来了一阵风。微风吹过,半空中的饮料如牛毛细雨,纷纷全部落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身上。最关键的是,这牛毛细雨还是甜的。多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雯儿在一旁进行自我总结了,说:不能在身旁有人正喝饮料的情况下找人寻开心了,效果是达到了,可是太不安全了。白河想的是,千万不能在沉默的时候喝饮料了,不然爆发起来,后果很严重呀。而石志宇的思考是:千万不能随随便便的和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走到一起了,尤其是,那个女的很爱拿你开玩笑,那个男的很爱喝饮料,而且那饮料很容易的喷出来…………

      所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学的路上,石志宇都是和雯儿、白河保持着一段微风吹不断又连不上的距离,每次逢到白河或者雯儿中的一个要悄悄的接近石志宇时,石志宇就会立刻感觉紧张起来,板起面孔来说:“请保持与我30米的距离。”
      石志宇表示很委屈的一旁乐呵呵唱起了刀郎的歌:“我悄悄的接近,怕惊动了你……”。
      收到的回复是石志宇满口跑腔跑调的那英的《雾里看花》。

      而,石志宇也是有着自己独特出生环境的。
      这要和雯儿家旁边的那条河流有关,那条弯弯曲曲的河流——七里河。春天岸上落英缤纷,夏日草密荷花盛开,秋天里草枯、鹰飞、水凉,冬季里河面上又落满了积雪。
      河流的下游尽头就是石志宇所在的村庄。这样,白河、雯儿两人所住的地方是在河流的中央,那个村庄的名字也是和河流相关联,叫河庄。河庄的上游有一个半拉庙,那是白河外婆居住的村庄,那个村庄大概都算是河流上游的尽头了。石志宇所出生的地方,也就是那个下游的地方,有唯一的一个远铭村。
      远铭村在外界有着另一个更为形象、具体的名字,那就是光棍村。这个主要得益于光棍村的那些光棍们,他们都是推崇着艰苦的日子,坚持全力贯彻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少育,或者不生。他们相信红颜都是祸水,一般都是找蓝颜,并且不以传宗接代为己任,一辈子都是热爱光棍,以光棍为荣,以光棍为乐,终此一老。而,外村的那些春闺里姑娘的父母们,也都是相信贫瘠的土地里养不了美丽的风景。所以,他们都是拒绝把自己的黄花大闺女嫁到这样的一个阳气过剩的村庄里。当然,要是哪家的姑娘眼瞎了,嘴歪了,鼻子斜了,缺个胳膊少个腿什么的,这些光棍们还是乐于接受的,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太善良了,只要是个女的都愿意啊”。。。。。。。。因此,光棍村也是那些老弱病残的女性的最好的归宿。也有克死了五六个丈夫的女人嫁到光棍村,光棍村的光棍们照样高兴接受,他们的回答是:“没啥事,知道不,我们命硬,再说啦,人人平等嘛。”
      我们命硬。
      人人平等。
      这就是光棍村。
      石志宇的父亲很不幸,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找到一个外地漂亮的女孩子结了婚,没能光荣的去做一名光棍。后来,过了那么几年昏天暗地的日子,石志宇也跟着很不幸的来到人间。
      据说,石志宇出生的那天,正是下午。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有南飞雁于天际划出一道悠长的离别线。
      红枫翩跹,沉淀在这个季节的边缘。
      这是一个美丽的时刻,快乐的瞬间。石家人,全部沉浸在这美丽的风景,新生的降临所带来的喜悦当中。即使是一个平常人家,平平淡淡的生活里见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必然亦会陶醉于其中。
      夕阳余晖静静洒在弯弯曲曲的河流上,河岸上青青的草,河流旁的三个村庄氤氲在黄昏时刻薄薄的烟雾中。
      谁家庭院里一颗高大的梧桐木,影子愈拉愈长。
      一不小心,惊起了蛰伏的秋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