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八章,监狱和刑场(下) ...
-
第三点,回到这场混乱的绞刑任务,首先我们从康纳视角来看。
1776年6月28日,刑场。
——你说会有一场审判。(康纳)
——恐怕叛徒不用审判。李和海尔森已经安排好了。你会直接上绞刑架。(查尔斯·李)
在监狱中,他的父亲没有看他哪怕一眼。那个男人是一个圣殿骑士,就像所有刺客和圣殿骑士对抗的故事情节一样——就好像他们不曾有血缘继承一样——为了扫除前行的障碍,为了一些更大的阴谋计划,无情、冷酷地亲手将他推向死亡。
——今天我不会死,但你就说不好了。
他给他的敌人最大的蔑视,是的,他们不会成功——这是一群站在“恶”的立场上的人——他们绝不会成功!即使他死,也不会让这些人成功!
然而……人群混乱,这些不明真相的人面容狰狞,他们唾骂他,用拳头殴打他,向他砸东西——康纳从不知道人类可以表现出如此的恶意,这让他隐隐恐惧——我会死在这里?死在刺杀华盛顿的罪名下?死在这些人的唾弃中?
阿基里斯在人群中出现,告诉康纳他们会救他。康纳的同伴在附近潜伏,他们暗中杀掉屋顶的巡逻兵,弓箭手在不远处,等待射断绞刑绳索的时机。
当然,最后,我们的主角成功获救。他顾不得喘气,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穿过混乱奔走的人群,在托马斯·希基刺杀华盛顿之前,弄死了这第三个圣殿骑士。
特别提一下希基的遗言,——之前对这个流氓的印象就是鲁莽、好色、贪财、一身流氓气息,可有可无的打手角色,——但这段临终遗言写得可棒了,让我对这个人刮目相看。
——我要答案。为什么约翰逊想买下我族人的土地?为什么皮特凯恩想杀亚当斯跟汉考克?华盛顿的死能造就什么?为什么你的教团要支持英国?(康纳)
——我怎么知道?圣殿骑士、李、老大海尔森。他们有财力,他们有权势,所以我才跟着他们。那是唯一的原因。哦,当然他们还有信念,大概吧,某种跟未来有关的东西。但我一点都不在乎。他们尽管去高唱人类和理念。他们尽管去阴谋策划、编织陷阱,全和我无关。他们付我钱所以我说好。我才懒得问是谁、如何、为什么。我才不在乎。——别用那种表情看我。你和我不一样!你是追着蝴蝶跑的盲目笨蛋,而我是那种喜欢奢华生活的人。但事实是,小子,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曾有过也好。你呢?你的双手永远是空的。(希基)
托马斯·希基是那种不加掩饰地忠于自己的欲望的人,比起那些用伪善言辞掩盖真实目的的家伙,似乎可爱不少。
……嘛,其实,这个家伙无所谓啦,他曾是英国陆军军人,到美洲后当威廉·约翰逊的保镖,然后为海尔森老大效力,最后被安排到华盛顿身边执行刺杀任务,就是个没什么人生追求的打手角色。
然后回到海尔森。
前文说道,在监狱里,海尔森只说了句交给查尔斯·李处理,然后就走了。我当时真伤心欲绝……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琢磨,就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如果他真的没把康纳当回事,那他可以像查尔斯·李那样,尽情地嘲笑奚落这个不自量力、单枪匹马的小子——为什么不?当时康纳已经杀了他手下的两个人,各种破坏他们的计划,而海尔森作为老大,他什么也没说,甚至没看罪魁祸首一眼。
我想,他不知如何面对这个年轻鲁莽的刺客,他的儿子。
外传小说有一小段描述了海尔森视角的这场绞刑,是对游戏中主角视角未能表现的一些情节的补完,篇幅不长,却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个父亲的心理活动。
海尔森对康纳的感情是矛盾而复杂的,既源于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又源于彼此所处的立场。
他的儿子走上了一条和他截然相反的道路——但如果他曾参与他的成长,那么现实必然不会如此,他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刺客,他们此刻也不会站在冷冰冰的铁牢的两端,彼此对立,不死不休。
而这又是一条原本他该走的道路。他知道所有,他可以轻易想象——阿基里斯如何教导康纳那些,刺客技巧的教导、信念的指引,康纳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刺客,所有的情形,他都可以想象——因为他年幼时同样经历、甚至期待、憧憬过这些。
他的理智让他冷静坚定地下令执行计划——将刺客推向死亡的同时刺杀阻碍他们的人——但他又知道自己做不到。
……因为这是一个延续他血脉的鲜活生命,他的儿子,他从他身上看到吉翁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刺客,他曾摒弃的身份,另一个他自己。他曾亲手扼杀了自己身上刺客的部分,他不能再做第二次。作为一个父亲,他做不到。
——当我赶着路时,我问自己这是在做什么,然后得到的答案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心中的这种感觉,就好像从昏睡中突然清醒过来一般。
他同样混入了刑场人群,当他发现弓箭手的箭矢并未彻底割断绳索时,投掷匕首,救下了康纳。
这是这场混乱的绞刑背后的……完全另一个“真相”。
第八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