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月老牵线定姻缘 孟婆流泪散红尘 ...
-
“月老留步…”
他听见有人叫他,便止步于南天门前,回过头看到太上老君款款向他走来。他捋了捋自己长长的胡须,笑着双手抱拳道:老君找我可是有事?
“我等有万相…你本可持飞升青年之貌,何以白发长须翁示人…”老翁不急不慌的说道。
“万物生万相,不过是皮囊一副罢了。”在天界,月老是那般温文儒雅,带着微笑,年貌本也只及弱冠,却总以满头白发示人,随意的绾上一髻,着白衣黑靴,手上绕过几束红绳,那红色显得格外的耀眼。
“听闻人间几姻缘相错,更引起无故死伤,闹得不小。”
“我也觉此事甚奇,我的红线都是算好相牵,不料只一转眼便相互错结。为此事我正想下冥界一趟,探清事委…”
老君听后大惊,“你要去冥界?”
“虽未有月老下冥界的先例,但毕竟是我失职,我已禀明天帝获准。”
“罢了,你且去吧。”老君向月老挥了挥手,然后负手而去。
“师父…”月老望着老君离去的背影疑惑不已。他是天帝最小的弟弟,自小拜入老君门下至接受天神之位,成为牵了红丝的月老。他摇摇头,可能这件事让师父操心了…他转身架云而去。
奈何桥头站着一个骨瘦粼峋,脸和手都爬满皱纹的老妇人。身材矮小的她驼着背,头上戴着一个破烂的粗布帽子,将头发全部包住。她身上穿着极旧暗蓝色的大袍,而这大袍大得实在跟她的身形不太相配。她将袖口捋翻叠了几层,才露出了手,手里托起呈满蓝色液体的棕色瓷碗。
“请问,往哪里去投胎之路?”一只女鬼弱弱的问道,身后站着两个握着叉的鬼差。
老妇人颤微的举着手指了指桥那头,“过了这奈何桥就是了!不过在此之前得把这喝下。”她把瓷碗递给女鬼。
女鬼接下了瓷碗,在喝前她又开了口,“我能问你的名字吗?”
老妇人摇摇头。
女鬼在鬼差的催促之下匆匆喝尽液体被压着上了桥。
一旦喝尽孟婆汤,便断绝红尘一切往事,知晓或是不知晓我的名字都是一样的。老妇人长舒了一口气,身体稍微挪了几步,手里又变出了一碗孟婆汤。
不过,我让大家叫我孟婆。
进入冥界,月老的容貌便与人间二十岁的男子无异了,只不过他黑发未束倾泻而下,脸色苍白的没有血色,两眉间是明显的仙印,他仍穿一身白袍,身子略带单薄。他已见过阎王,将前后事因说明,此时正前往奈何桥,他和阎王都认为,若是一切都未有不妥,那便是那孟婆汤出了岔子,使得有人前世记忆未消,便又入下一世。
“你是…”孟婆见到月老便楞住了。
“不得无礼,此乃天神月老,岂是尔等可以直视询问的。”鬼差冷冷的对孟婆说道,然后转身向月老鞠了一躬,“小人还要守卫,先告退了…”说完便消失了,剩下孟婆和月老两人。
天神。。。原来如此。。。
“天神恕小人无知。”孟婆在心中苦笑道,她勾着腰小心的端着孟婆汤行礼,本就矮小的她显得更加瘦小了。
“不碍事。我乃是来看看这孟婆汤。”月老用手去拿过孟婆上的瓷碗,正放于嘴边,却被孟婆制止。
“这孟婆汤可不能随意饮,不论是神、仙、人、鬼、妖、魔,但凡喝下之后都不会再记得以往之事。”她将一只手背于身后,另一手扶了扶头上破烂的帽子,一字一句的说道。
“无妨,本神同你们鬼差一样,并无前生轮回之忆。”说完这句话他却突然看到面前老妪的眼里流露出似曾相识的悲伤,虽然转瞬即逝,却没有逃过他的眼睛。他也跟着有一丝心痛,手跟着抖了一下,瓷碗中的蓝色液体有些许泼撒。
“恩,”月老清了清嗓子,“这孟婆汤当真能使人忘记记忆,没有例外吗?”
老妪摆摆头,拿出一碗孟婆汤,突然皱了皱眉,液体的颜色有些浅,“难到…”孟婆喃喃道。
“怎么?”月老问道。
“这孟婆汤有些淡,若是遇上执念至深之人可能无法完全消除记忆。”
“可能补救?”月老也皱着眉头问道。
“加上我的眼泪即可…”
月老突然一滞,“你的泪?”
孟婆收起瓷碗,“是,我的泪便是这孟婆汤的引子。”随即孟婆流下一行蓝色的泪,填在了脸上的沟壑里,她将它注入孟婆汤中…
情泪!月老脑子里突然出现这两个字,这时又有将投胎的鬼来到这里,孟婆对他很熟悉,他已轮回多世,怨念极深。她将月老手中的孟婆汤取下递与他,发现那只鬼喝完后眼神呆滞,已无五神,一步步走上桥去。
月老低头看着碗中的液体,在孟婆未来得及制止之际,他已将它一饮而尽,鬼使神差。然后,记忆在脑中排山倒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