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九章 有意思的早课 ...
-
佛寺里晨课上的早,只是晨起鸟鸣的空档,白螺和竹隐已经坐在大殿莲花座前参禅。
对于昨日未能参加端中圣僧讲法一事,避邪师父比较执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恳切并强烈的要求圣僧多逗留一日,再开坛讲法。以弥补遗憾。
圣僧终于被说动,勉为其难答应为白螺和竹隐单独讲习佛法之广瀚,苦海之无边,回头方为岸。
白螺对着面前须眉尽白的长者,觉得又一天的公款就这样无声浪费了。
长者自称佛号‘迦叶’。
白螺私底下和竹隐交换意见,道:“听说西方极乐,也有迦叶来着。看来好听的名字总要重上几重,方才能显现出这名字的好来。”
竹隐回道:“这是个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遗憾。大家来到这个世上,遗憾的事情已经太多,像名字这种不重要的东西,能不让它遗憾就不让它遗憾了。”
白螺:“师兄对佛学竟午的这般透彻了。”
竹隐:“哪里哪里,只是佛经上有记载。我也只是照搬而已。师妹有时间,还是多多看看佛经比较好。”
白螺:“......”
坐在莲花台上的迦叶却只顾闭目说法。整讲到一处与本文有莫大关系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在一千年前。不知道哪本佛经,有只言片字的几载。
千年前,渭水之滨衔接东海。当时东海水君的小女儿白螺,正正好满了一千岁。按照龙族的年岁,正是举行‘成龙礼’的时候。这‘成龙礼’历来是由东海水君广发请帖,邀西方尊者前来讲说佛法兼带主持活动的。一来是为了促进仙佛两家的情谊,二来也是借’成龙礼的由头,为已经成年的儿女选个未来夫婿、媳妇什么的。
这种大型的社交活动,邀请来的神仙之多,简直不能数计。只可惜这个白螺运道实在忒不济。当时正遇上万年难遇的星雨。星雨成灾,回了上古封印修罗界的禁制。众神佛皆前往对抗戾气,休整禁。她的成龙礼就没能在东海水宫举行。只好亲自前往灵山,领受佛偈。
老妈告诉我们女孩子,有事没事千万不要单独出门,单独出门准没好事。有些事真是天意如此,就算老妈说破嘴皮也不能起到什么效果。
败落单独一出门,立马就出了事,除了天大的事。
灵山盛产青竹,青竹虽多沾灵气的却少。说得好听是灵山圣地,白话一翻译,这里不过就是土壤肥沃一些。有缘见到佛陀的少之又少,更别说想修炼出点灵气幻化仙身了。所以不得不说这棵受了偈的青竹有大造化。
迦叶口中讲述的是白螺和青竹的事。现在看来,这棵青竹跟竹隐真是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再说竹隐之前姓苏名辰。
白螺听到‘那东海神女跑到天君面前,恳求天君许他二人长相思守’之时,无限感慨道:“大抵不论凡人还是神仙,总是想成双成对的。这感情倒是可歌可泣,只是东海神女做事,未免欠妥,不理性啊不理性。”
仍在讲课的迦叶蓦地睁开眼,慈祥笑意略达眼底。眼中精光闪过,呵呵一笑道:“你觉得不理性?觉得欠妥?”
白螺噎了一下,道:“......嗯。”
“哦?你觉得当如何?”
呃......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出海打渔,有大风大浪的时候,就不会出海。“说完,白螺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迦叶。又道:”您懂吧?“
迦叶摇摇头:”不懂。“
白螺:”......“
”那就再比如,知府搜刮民脂民膏。商户宁可关门大吉,也不会去主动上访告发知府。您懂吗?白螺再次充满希望的看向迦叶。
迦叶仍然摇摇头:“不懂。”
白螺双手重重锤在莲花座上,发出一声闷响。“其实很简单嘛!你想啊,这神女不顾天族法纪,为了儿女情长,要放弃在天界的所有。企图挑战天族权威。就好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又如那和强权硬碰硬。最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只有像我们这样,看到起风起浪就老实的呆在家里。也不会和知府硬碰硬,因为知道官官相护的道理。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要活着,一切才皆有可能。”咽口唾沫,又道:“这回懂了吗?”
迦叶:“......有点懂了。”
白螺心下所想的,却完全不是这件事。她想的是:天下重名之风盛行,之前也不知道东海竟有个神女,更不曾想她居然还和一个神仙重名。可见有些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现在的定数就是,让她从迦叶口中知道那场风花雪月的神话传说、可歌可泣却仍不能感动到佛祖、仍不能感动到天君的虐恋情深。一场最后用死亡作了结的爱情。
当中过程曲折堪比一片虐心小说。
白螺与青竹一见钟情后,不顾天条意图私奔。被天兵天将追至忘海崖。
忘海崖下诛仙台,生死茫茫也不知道命运究其何。当诛仙台戾气将二人道行诛尽,就此再也无什么前世今生。
真不知道为什么相爱一定要用最惨烈的方式来结束。大抵世人都想不开。佛语有云:人世间苦海无边,皆劝人回头是岸。可怎又知道自己的岸是岸,别人的岸就不是岸了?就连神仙,对情爱这种事也是想不开的。这就是为什么明知道是海,大家一致决定往里跳,后面明明是岸,大家却普遍遗弃的原因。说到这,真是不能不搬出一句经典的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家一致决定跳海,就让岸上的人情不能堪。
小神女和青竹在诛仙台上殉情时流下一滴眼泪,神形俱损后,这滴泪封存了二人的记忆。释迦牟尼尊者看着泪珠叹息:“人是未来佛,佛是过来人。且让他们历三世劫难,提升上神吧。”
但是至此后一千年,也没有听说什么关于凡间有人成神的传说。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不论是大端还是各诸侯国,没有一项记载什么什么人白日飞升、或是顶聚三花的。就连茅山道士中也没有能飞升的。可见这一千年里,天界考试又拔新高,让这些修炼的小人物们始终不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