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街上灯谜 ...

  •   濮王府外,街上。
      街市之上,热闹非凡,酒肆之中也是人满为患,好武者在街上花拳绣腿的打斗着,引得众人纷纷叫好,好文者则对月饮酒,行酒席之令,更有激动者,直接提笔,写在酒馆的墙上。
      府衙之中,搬出了各色的烟花,在街市之中燃放着,花间巷陌,处处生机。
      狄青和萧锦寒在街上慢慢走着,狄青指着前面说:“怎样?总算是不虚此行吧。”
      萧锦寒许久没见过这般繁荣的景象,她吐出了一口气说:“是啊,史书总言盛唐如何繁荣,我看倒不如咱们这大宋的花花江山。”
      狄青看着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说:“是啊,你不经常在街市上走动,自然见不到如此繁华之景。”
      萧锦寒心情大好,她看着前面的烟火,便朝着前面热闹处而去,看到高兴处,她便如孩童一般拍手叫好,狄青只在旁边笑着,却不说话。
      就在这时,萧锦寒听到旁边有清脆的笛声,瞥眼看去,只见正是一个书生正在吹笛子,她心下好奇,便走了过去。
      前面的摊子上,摆着几支长笛,笛子有棕色有青色,甚至还有几支被他上了色,成了罕见的蓝色。
      书生见有生意,不敢怠慢,急忙说:“姑娘,可有喜欢的笛子?”
      萧锦寒拿起了一个青绿色的笛子,笛子上有点点斑迹,书生急忙说:“姑娘真有眼光,这是九疑山的湘妃竹制成的,传说舜妻娥皇女英在舜死后,泪洒九疑山,因而竹子也沾染了泪滴,而成了如此样子。”
      狄青走到萧锦寒旁边说:“看什么呢?”
      萧锦寒并不回答狄青,只是问道:“老板,这笛子多少银钱?”
      书生笑道:“姑娘会挑,这笛子是小人家传的,到小人手中已传了四世,本来该是不卖,只因最近家境不好,才拿来和平常笛子放在一处,小人这摊子刚刚开张,姑娘讨个彩头,五两银子,不还价。”
      狄青一怔,有些惊异,有些气愤,他一拍摊子说:“你这奸商,忒也无德,不过是个二尺长的笛子,怎卖的这么贵?”
      书生听得此言,急忙说:“小人方才已说,这是祖传的,客官若要便宜的,小人这里也有十文钱的,客官大可不必气恼。”
      狄青看萧锦寒喜欢这笛子,他还想争辩一番,只见萧锦寒已经掏出了五两银子,递给书生,五两银子对于他们做官的人也许并不算什么,可对于萧锦寒这样的丫鬟来说,五两银子正是半年的俸禄,只是自己身上不过才带了二两银子,萧锦寒居然拿了这么多钱放在身上,一转眼却又花的精光,狄青当下觉得有些可惜,他摇头说:“你若是喜欢,明日我取了钱卖给你就是了。还有我记得未进濮王府前,你不是说你琴棋书画无一通晓吗?那买笛子做什么?”
      萧锦寒看着狄青笑道:“我何时说过这个笛子是我买来玩的,这笛子......”她将笛子放在狄青手中:“这笛子是送给你的。”
      狄青有些疑惑的问道:“给我的?我可也不会吹笛啊。”
      萧锦寒笑着说:“我在府中这么久,因了你的面子,处处受礼遇,这月发了奉银,便想着给你买些东西,如今正好有机会。你叫狄青,这笛子正是青色,甚好,甚好。”
      狄青看了看笛子,这笛子对于自己来说,也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摆设,没想到却花了萧锦寒半年的俸禄,他有些愧疚,只是萧锦寒已经买了,自己又不能不收,他看着笛子说:“我不过是抬手的帮忙,却得了你所有的感激。”
      萧锦寒轻轻一笑:“有些东西,值得就好。”说着,她就朝着前面走去,狄青笑了笑,将笛子插在腰间,也跟了上去。
      月色正明,萧锦寒抬头望了望天说:“人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若是我看,今晚的月也是圆的出奇呢。”
      狄青说:“当然,不然怎会家家赏月,户户团圆。”
      萧锦寒叹了口气说:“是啊,像我们这般没个亲友在身边的人着实不多啊。”
      狄青不愿让萧锦寒不快乐,她当下指着前面说:“前方可猜灯谜,我们不如去前面看看。”
      萧锦寒点了点头说:“好,那咱们就去看看,若猜不出他的灯谜,也要买两个花灯把玩。”说着,她当先朝着前面走去,狄青看着她的背影,也就急忙跟了过去。
      前方的众多摊位上挂着灯笼,每个灯笼上都贴着一个灯谜,若是能猜中,便可得到这个灯笼,许多人都在其中穿梭猜谜,有的猜中,高声叫好,有的却如何也猜不中,只能捶胸顿足,懊恼悔恨。
      萧锦寒拉着狄青的衣角说:“咱们也去试试。”说着,不等狄青同意,她已经走到了一个摊位前面。随手展开一个小灯上的灯谜,在淡黄的灯光之下,上面写着清秀的行书“云随雁字悬,猜一字”。
      萧锦寒因为久在经商,有时要帮助父母记账,因此识得字,只是这灯谜却从没猜过,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她便拿着灯谜看着狄青说:“这灯谜是什么意思?你可会解吗?”
      狄青看也不看,便摆摆手说:“你若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我书读的不多,这些文人的东西,可是全无兴趣。”
      萧锦寒点了点头,也就不指望狄青,她看着灯谜,便想起大哥从前陪自己逛花灯,教自己如何猜谜,灯谜多半都是拆字,她当下边念边在手上比划着说:“大雁飞于青天,多半为‘人’形,雁悬云上,便是人在‘云’字之上。”
      “是个‘会’字。”萧锦寒有些高兴的说,摆摊的人拍拍手说:“姑娘猜得对。”说着,便将花灯上的灯谜拆去,将灯谜递给萧锦寒,萧锦寒眼见一个孩子巴望这自己的花灯,她便将花灯递给那孩子,和狄青朝着前面走去。
      前面的花灯更是各色的都有,有的五彩琉璃,有的红光映霞,穿梭其中,正是如临仙境,
      萧锦寒随手摘下一个大红色的灯笼,展开上面的灯谜,只见上面写着“昔日人已没”,她想着前面猜灯谜的方法,仔细的想着:昔人,人昔,便是一个“借”字,她当下对着摊前的书生说:“这是个‘借’字。”
      书生点头说:“不错,今日来此处的文人个个卧虎藏龙,小人可是赔惨了。”边说边将灯笼递给萧锦寒,萧锦寒看着手中的灯笼并不大,她就问道:“方才听人说,你这摊上有‘合欢灯’,却不知那灯在何处?”
      书生叹了口气:“本来是有,只是刚才灯谜被一个姑娘猜中,如今已经不在小人手中。”
      萧锦寒摇头说:“如此倒是可惜了。”
      书生笑了笑说:“也没什么可惜,不管大小,不过只是个纸做的灯谜,前面还有一个灯谜,甚是漂亮,不知姑娘可还能解?”
      萧锦寒循着书生的手看去,前面有一只八角宫灯,下面系着淡黄色的穗子,灯体发出了柔和的光,萧锦寒展开灯下的灯谜,边看边念道:“怨与心错,长宫未央。双宿双飞,秋越天凉。”
      萧锦寒歪着头看了一会儿,便一边在手上比划着,双宿双飞,便是鸟,怨与心错,怨下拆心,加上鸟,便是个“鸳”字,央下家鸟,便是个“鸯”,最后一句,当是因为鸳鸯秋天要越过北方去南方过冬,想到此处,她便胸有成竹的笑了笑。
      “鸳鸯”她脱口而出,忽然感到旁边也有人和她同时说了一句,萧锦寒一怔,回头看去,只见正是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子手中提着花灯,正在微笑着看着她。
      萧锦寒没想到有人和她同时猜出了灯谜,她当下便低下头,算是行礼了。
      书生拍了拍手:“是了,便是鸳鸯,只是......”书生看着那花灯,顿时又犯了难,两个人同时猜出了灯谜,而这花灯只有一个,该给谁的是?
      萧锦寒看着花灯已经被那女子拿在手里,她便做了个“请”的姿势:“这花灯如此漂亮,正配小姐美貌,便给小姐吧。”
      那姑娘倒也不是没有礼数的人,她放下花灯说:“姑娘何必客气,今日民女不为得灯,只是玩的高兴便好。”
      书生看着两个人,便笑了笑,对着萧锦寒说:“姑娘,你们都甚是厉害,方才那‘合欢灯’灯谜便是这姑娘猜中的。”
      萧锦寒看着那姑娘,便点了点头。这时,狄青走了过来,看着萧锦寒问道:“怎么了?”
      萧锦寒一笑说:“没什么,只是有个小姐和我一同猜出了灯谜。”
      狄青点点头,顺着萧锦寒的手势看去,只见那个姑娘此刻正笑嘻嘻的看着狄青,同时说了句:“原来是狄大哥,别来无恙啊。”
      狄青一惊,这女子正是刘紫钰。
      正在这时,旁边有声音响起:“紫钰,你怎么到这里玩闹了?”
      狄青大惊失色,这人正是萧锦寒的情郎,刘紫钰的未婚夫婿何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